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体育育人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内涵与路径研究——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叶鹏程 叶晨航 +4 位作者 施瑶 黄桥高 沈克纯 罗扬 潘光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0期171-174,共4页
体育育人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发展学生全面素质、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独特的体育育人实践,在内涵上,强调培育学生迎难而上的奋进品质、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团队优先的集体观念和为梦拼搏的... 体育育人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发展学生全面素质、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独特的体育育人实践,在内涵上,强调培育学生迎难而上的奋进品质、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团队优先的集体观念和为梦拼搏的高尚追求;在路径方法上,凸显通过体育育人意识建设、传承并发扬全员体育文化,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实践体育育人的伟大使命。这是一条具有西北工业大学特色的海洋事业发展道路,也是伟大的西北工业大学航海精神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育人 人才培养 全面发展 育人路径
下载PDF
基于创新型思维培养的水声工程专业基础课程BOPPPS教学探究——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
2
作者 雷波 赵维娜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3期90-93,共4页
文章基于创新型思维简述,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水声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创新型思维培养的水声工程专业基础课程BOPPPS教学思路,接着从教学过程和教学考评两个方面论述了基于创新型思维培养的水声... 文章基于创新型思维简述,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水声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创新型思维培养的水声工程专业基础课程BOPPPS教学思路,接着从教学过程和教学考评两个方面论述了基于创新型思维培养的水声工程专业基础课程BOPPPS教学实践,最后对基于创新型思维培养的水声工程专业基础课程BOPPPS教学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 水声工程专业基础课程 创新型思维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专业建设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桥高 潘光 曾向阳 《科教文汇》 2022年第1期48-51,共4页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改革,教育部正在组织全国高校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在新工科建设背景和需求下,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专业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新...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改革,教育部正在组织全国高校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在新工科建设背景和需求下,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专业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新模式。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为目的,以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为切入点,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专业建设内容和方法,突出理论实践融合、“竞赛+实验”的课程建设特色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海洋工程大类 专业建设 创新实践
下载PDF
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校园环境噪声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有粮 美克热依.阿布力提甫 《电声技术》 2010年第1期82-85,共4页
对西北工业大学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量,通过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了解了该区域环境噪声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声环境质量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声环境质量 噪声测量 等效声级
下载PDF
向海击水三千里--记西北工业大学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
5
作者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第7期5-6,共2页
进入21世纪,海洋权益、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成为世界焦点,争夺海洋国土、资源和通道的斗争更是日趋激烈。自主水下航行器是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支撑。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该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海洋战略需求。1998年,徐德民... 进入21世纪,海洋权益、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成为世界焦点,争夺海洋国土、资源和通道的斗争更是日趋激烈。自主水下航行器是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支撑。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该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海洋战略需求。1998年,徐德民教授从学校副校长岗位退休之后,在长期科学研究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家海洋安全与资源开发战略需求,探索将无人水下航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于新型远程水中兵器研制的途径,提出了一种新的原理方案。徐教授动员一批立志报效祖国,勇于创新、拼搏奉献、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其中,经学校批准,正式建立了由宋保维、潘光、严卫生、刘明雍、胡欲立等人组成的研发队伍--自主水下航行器创新团队。次年,西北工业大学正式成立“水下航行器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青年教师 自主水下航行器 资源开发战略 海洋开发 海洋国土 成果转化应用 学校副校长 创新团队
下载PDF
基于VR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实训系统设计
6
作者 张娅婕 陈永当 毛勃越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5年第2期96-102,共7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实训易受场地、设备成本、实训安全限制等问题,本文以一个6自由度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及其物料搬运场景为例,结合逆向运动学和混合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模拟真实的机器人运动特性和作业场景,研究了虚拟现实和机器人之间的协... 针对工业机器人实训易受场地、设备成本、实训安全限制等问题,本文以一个6自由度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及其物料搬运场景为例,结合逆向运动学和混合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模拟真实的机器人运动特性和作业场景,研究了虚拟现实和机器人之间的协同作用,开发了一种基于Unity3D引擎的,具有较高沉浸感和真实性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实践培训系统。系统利用HTC Vive完成系统交互设计,并实现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可作为培训解决方案,在安全的环境中提供可重复和灵活的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UNITY3D 工业机器人 逆向运动学 碰撞检测 实践培训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与大学物理深入融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7
作者 樊黎明 雷波 +2 位作者 张晓峻 赵维娜 胡浩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
在“新工科”建设下,大学物理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专业课程与大学物理深入融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一些思考.通过融合课程的体系... 在“新工科”建设下,大学物理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专业课程与大学物理深入融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一些思考.通过融合课程的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可快速地建立大学物理与专业知识关联性的认知,拓展视野,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课程融合 大学物理
下载PDF
避障声呐接收端分段频域匹配滤波算法的实现
8
作者 刘鑫 郑恩让 +2 位作者 郭拓 刘建国 毕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38,共7页
避障声呐是一种主动声呐,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匹配滤波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测距。但是,在硬件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常规匹配滤波算法要求时域数据点数较多,计算耗时大,且匹配滤波结果数据传输量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接收端... 避障声呐是一种主动声呐,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匹配滤波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测距。但是,在硬件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常规匹配滤波算法要求时域数据点数较多,计算耗时大,且匹配滤波结果数据传输量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接收端硬件系统采用正交解调加滤波的方法,可将回波的频谱向低频段搬移,从而降低了采样频率;在接收端软件部分采用分段频域匹配滤波算法,该方法对传统算法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主要由回波时域信号的划分、频域匹配滤波与信号的抽取重组三个部分组成。在Matlab仿真实验中,对比了传统频域匹配滤波算法和提出的分段频域匹配滤波算法所消耗的时间与内存使用情况,所提算法在采样点数较多的情况下具有明显优势。实验室水槽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计算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障声呐 分段频域匹配滤波 正交解调 信号抽取重组 回波信号划分 模糊函数
下载PDF
内孤立波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杜鹏 孙平宇 +4 位作者 张淼 张庆辉 孙孟舸 胡海豹 陈效鹏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5,共15页
内孤立波广泛存在于密度层化的海洋中,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大振幅的波动现象。在其传播过程中会诱导波面上下的海水流动呈现剪切状态,并引起海水强烈的幅聚幅散和突发性的强流。当运动潜体在水下作业时极有可能会遭遇内孤立波,内孤立... 内孤立波广泛存在于密度层化的海洋中,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大振幅的波动现象。在其传播过程中会诱导波面上下的海水流动呈现剪切状态,并引起海水强烈的幅聚幅散和突发性的强流。当运动潜体在水下作业时极有可能会遭遇内孤立波,内孤立波峰高谷深、能量集中,严重影响到潜体的运动稳定性和水动力载荷特性,进而导致潜体运动失稳、操纵失控等。首先,基于海洋内孤立波与潜体相互作用这一工程背景,从理论研究、观测与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3个研究方向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内孤立波特性的研究;然后,分别对内孤立波与结构物相互作用、内孤立波与潜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予以总结;最后,基于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内孤立波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提出内孤立波研究的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海流 波浪载荷 海洋结构物 潜体 分层流体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基于改进AlexNet的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识别方法
10
作者 姜喆 唐啸璇 +1 位作者 李沛轩 王海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为了提升海洋电磁环境下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信号的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lexNet的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识别方法。建立了干扰信号模型与海洋电磁波信道模型,提取经海洋电磁波信道传播后的干扰信号时频图作为数据集,通... 为了提升海洋电磁环境下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信号的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lexNet的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识别方法。建立了干扰信号模型与海洋电磁波信道模型,提取经海洋电磁波信道传播后的干扰信号时频图作为数据集,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增加数据标签、数据增强等方法改进训练出的网络模型,给出了不同干噪比(jamming-to-noise ratio,JNR)条件下的模型识别率及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在低JNR条件下达到较高的干扰识别率,能够准确识别水中兵器电磁引信有源干扰,同时具有较低的模型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兵器电磁引信 海洋电磁环境 改进的AlexNet 干扰识别
下载PDF
基于OPCUA和ETL的伺服阀综合应用系统设计
11
作者 何军红 黎长鑫 董方辰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5年第1期29-35,87,共8页
针对伺服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设备种类繁多、不同供应商设备之间无法交换数据、数据集成工作复杂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OPC UA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和ETL (Extract-Transform-Load)... 针对伺服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设备种类繁多、不同供应商设备之间无法交换数据、数据集成工作复杂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OPC UA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和ETL (Extract-Transform-Load)的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使用OPC UA作为通信协议完成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利用ETL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伺服阀综合应用系统。样机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该方案实现了产线信息化过程中的设备互操作能力,是确保伺服阀质量可靠性和性能一致性的关键基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 UA ETL技术 伺服阀 多源数据融合
下载PDF
Jensen-Bregman LogDet散度在正定矩阵流形上的水声传感器阵列DOA估计
12
作者 王柱颖 闫永胜 +3 位作者 张红伟 锁健 何轲 王海燕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6,共9页
由于传统的欧式空间方法无法有效反映协方差矩阵之间的差异,而导致信息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詹森-布雷格曼洛格德特散度(Jensen-Bregman LogDet divergence)的阵列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将目标... 由于传统的欧式空间方法无法有效反映协方差矩阵之间的差异,而导致信息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詹森-布雷格曼洛格德特散度(Jensen-Bregman LogDet divergence)的阵列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将目标方位估计问题转化为矩阵流形上两点间的几何距离问题,揭示了方位估计与黎曼空间矩阵流形的映射规律,从而得到了几何距离最小值处对应的角度即为目标入射角度的结论,并通过构建两个强鲁棒性的矩阵流形,完成了矩阵信息几何DOA估计理论模型的建立。通过模拟仿真与实测数据对所新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算法和多信号分类算法相比,新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拥有更好的估计精度;新方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可以为海洋防御及民用领域中的水下目标方位估计等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阵列波达方向估计 詹森-布雷格曼洛格德特散度 矩阵流形 矩阵信息几何
下载PDF
基于光电耦合器隔离的工业现场无线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3
作者 马宇锋 罗建 +1 位作者 郭少琨 李毅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在工业测控系统中,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测控信号在强弱电之间转换及传输时极易受到干扰。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隔离的无线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系统以MSP430F5438单片机为核心,现场测量信号通过线性光电耦合器从强电一侧精确... 在工业测控系统中,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测控信号在强弱电之间转换及传输时极易受到干扰。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隔离的无线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系统以MSP430F5438单片机为核心,现场测量信号通过线性光电耦合器从强电一侧精确传输到弱电一侧,单片机发出的控制信息亦通过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现场测控终端与中心控制器采用Zig-Bee技术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系统具有使用灵活、功耗低、抗干扰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430F5438 光电耦合 抗干扰 ZIGBEE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圆柱绕流实验缺失数据重构
14
作者 张帆 张恒 +2 位作者 李卓越 文俊 胡海豹 《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224,共13页
对流动现象进行精确预测与有效控制的前提在于对流动现象的深入理解,而实验研究在此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作为当前流场测量的主流手段之一,在钝体绕流等复杂流动现象的实验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 对流动现象进行精确预测与有效控制的前提在于对流动现象的深入理解,而实验研究在此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作为当前流场测量的主流手段之一,在钝体绕流等复杂流动现象的实验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PIV实验中,由于光路遮挡等问题的存在,获取完整且准确的流场数据往往极具挑战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流场数据重构方法,该方法采用以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模型,旨在解决流场数据中缺失部分的重构问题.首先探讨了不同缺失区域对数值计算流场重构效果的影响,并从瞬时流场、速度统计量等多个维度,对重构流场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瞬时流场的重构,最大L2误差维持在约0.02的水平.进一步发现,当缺失区域在流向方向上的尺寸增大时,重构的难度也随之显著增加;而相比之下,缺失区域在垂直于流向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对重构精度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深度神经网络对噪声的泛化性,通过在数值计算结果中人为添加噪声来测试网络,发现重构数据的误差随着噪声等级的提升呈指数型增长趋势.最终,将提出的网络模型应用于实际的PIV实验数据中,从瞬时流场和时间平均结果两个方面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不仅能够成功重构缺失位置的速度信息,还能有效修正回流区部分因测量不准确而产生的数据偏差.经过神经网络重构的实验结果,在统计意义上更加接近数值仿真的结果,这充分说明,本文提出的模型仅需使用数值计算数据进行训练,便可以具备重构PIV实验中缺失信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缺失数据 圆柱绕流
下载PDF
利用支持向量数据描述和递归特征消除的水下慢速小目标轨迹特征选择方法
15
作者 赖凯 刘雄厚 杨益新 《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485,共11页
针对水下慢速小目标已有跟踪轨迹特征性能不优、信息冗余而导致分类识别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改进支持向量数据描述(ISVDD)和递归特征消除(RFE)的ISVDD-RFE轨迹特征选择方法。首先,所提方法选择单分类SVDD以适配小目标分类识别所... 针对水下慢速小目标已有跟踪轨迹特征性能不优、信息冗余而导致分类识别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改进支持向量数据描述(ISVDD)和递归特征消除(RFE)的ISVDD-RFE轨迹特征选择方法。首先,所提方法选择单分类SVDD以适配小目标分类识别所面临的小样本、类不平衡问题,通过逐步递归消除实现小目标的轨迹特征优选;其次,为提升SVDD-RFE轨迹特征选择能力,从递归效率、相关性和稳健性三个方面改善递归过程;最后,为克服SVDD缺乏全局信息的固有缺陷,从特征区分性和特征态势两方面评估所选轨迹特征,提升整体分类识别性能。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进行轨迹特征选择后,蛙人目标的精确率从93.8%提升至94.9%,召回率从84.7%提升至91.1%;无人水下航行器目标的精确率从89.0%提升至94.7%,召回率从83.1%提升至85.2%;小目标平均分类准确率从87.7%提升至91.5%。在小样本、类不平衡条件下,所提方法具有优于传统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慢速小目标 分类识别 轨迹特征 特征选择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递归特征消除
原文传递
改进Canny算子在零件尺寸测量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晓阳 何军红 +1 位作者 牛云 张御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1,共7页
零件尺寸视觉测量目前多采用像素级的边缘检测算法,不能满足高精度的测量需求。为提高零件尺寸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亚像素级零件尺寸测量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中值-高斯滤波对零件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在保留较多边缘信... 零件尺寸视觉测量目前多采用像素级的边缘检测算法,不能满足高精度的测量需求。为提高零件尺寸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亚像素级零件尺寸测量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中值-高斯滤波对零件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在保留较多边缘信息的同时有效去除噪声;然后对图像进行梯度计算并通过二次插值寻找边缘点;其次通过编写的链接算法对边缘点进行链接并进行双阈值处理,提取到图像亚像素边缘轮廓;最后获取轮廓的最小外接矩形并得到零件尺寸。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零件轮廓的精确定位问题,测量误差在1个像素尺寸以内,在保证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CANNY 亚像素边缘检测 二次插值 最小外接矩形
下载PDF
通气参数对圆盘空化器航行体入水空泡的影响
17
作者 苏洋 李代金 +1 位作者 李少星 黄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为探究通气参数对入水空泡特性的影响,采用VOF多相流模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Singhal空化模型,建立了高速入水流场非定常数值仿真方法,通过与文献公开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通气参数对通气超空泡形... 为探究通气参数对入水空泡特性的影响,采用VOF多相流模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Singhal空化模型,建立了高速入水流场非定常数值仿真方法,通过与文献公开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通气参数对通气超空泡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化器后通气有利于入水超空泡的生成和发展并会改变泡内气体流动特性。通入空气能够促使泡内气体回旋流动,使得入水空泡闭合时间得以延迟,入水空泡尺寸增加。在入水初期空泡还未闭合,是否通入空气对空泡形态的影响不大,空泡最大直径差值在0.015 D以内;在持续入水过程中,空泡尺寸随通气量的增加而增大,通入空气使得空泡尺寸显著增加,通气率为4.74时,空泡长度增加了0.32 D,空泡直径增加了25%。在空化器后方通入空气可使得入水空泡闭合延迟,通气量越大,空泡闭合所需时间越长。通气率为2.37,空泡3.2 ms闭合,通气率为4.74,空泡4 ms闭合,可见通气量增加1倍,空泡闭合时间在原来的基础上可延迟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通气 空化 通气量 多相流
下载PDF
蝠鲼自主游动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陈晓 叶继坤 +1 位作者 黄桥高 潘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蝠鲼是胸鳍推进模式的典型代表,稳定性好,利于广域巡游,非常适合作为仿生航行器的仿生目标。建立蝠鲼两自由度自主游动的计算模型,耦合求解蝠鲼运动方程与流体动力方程,数值模拟了蝠鲼从静止状态启动加速,最终到达稳态巡游的自主游动过... 蝠鲼是胸鳍推进模式的典型代表,稳定性好,利于广域巡游,非常适合作为仿生航行器的仿生目标。建立蝠鲼两自由度自主游动的计算模型,耦合求解蝠鲼运动方程与流体动力方程,数值模拟了蝠鲼从静止状态启动加速,最终到达稳态巡游的自主游动过程,分析了蝠鲼游动速度、水动力、压力分布以及三维流场结构的时间历程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蝠鲼自主游动过程中,前游方向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完全由胸鳍柔性变形时产生的净推力以及前游时受到的净阻力共同决定,在加速阶段净推力占优,且推力主要由靠近鳍尖部分产生,推阻力平衡时蝠鲼到达稳态巡游阶段,蝠鲼胸鳍展向及弦向叠加的柔性变形会产生复杂的三维涡结构。文中提出的数值仿真方法以及对蝠鲼自主游动过程的研究为后续揭示蝠鲼游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蝠鲼 自主游动 数值模拟 涡结构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工业注塑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云迪 吴旭光 +1 位作者 史建华 胡超凡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1,共3页
论文将嵌入式技术应用到工业注塑机控制器设计,分别以S3C2410为硬件核心芯片,Linux为系统软件平台来构建控制系统。针对控制器上位机在工程中的实际需要,论文对系统的运行流程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主要研究了控制器操作系统部分,建立了系... 论文将嵌入式技术应用到工业注塑机控制器设计,分别以S3C2410为硬件核心芯片,Linux为系统软件平台来构建控制系统。针对控制器上位机在工程中的实际需要,论文对系统的运行流程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主要研究了控制器操作系统部分,建立了系统的显示、控制及通讯功能模块,采用多线程技术对系统功能加以实现;同时。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二次开发可行性,实现了嵌入式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C2410 LINUX 多线程 上位机 串口通讯
下载PDF
基于PC/104的工业注塑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鼎新 吴旭光 +1 位作者 冯欢欢 侯京锋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3,共4页
为将PC/104结构嵌入式系统应用到高级工业注塑机控制器上,以VDX-6354和MSP430F149为上、下位机硬件核心,Windows Xpe和μC/OS-II为上、下位机软件平台构建控制系统。针对控制器在工程中的需要,建立了系统显示、控制及通讯功能模块,采用... 为将PC/104结构嵌入式系统应用到高级工业注塑机控制器上,以VDX-6354和MSP430F149为上、下位机硬件核心,Windows Xpe和μC/OS-II为上、下位机软件平台构建控制系统。针对控制器在工程中的需要,建立了系统显示、控制及通讯功能模块,采用多线程技术对系统功能加以实现。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二次开发的可行性,实现了嵌入式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04 ΜC/OS-II 嵌入式 上位机 串口通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