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专业建设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桥高 潘光 曾向阳 《科教文汇》 2022年第1期48-51,共4页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改革,教育部正在组织全国高校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在新工科建设背景和需求下,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专业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新...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改革,教育部正在组织全国高校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在新工科建设背景和需求下,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为例,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专业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新模式。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为目的,以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为切入点,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海洋工程大类培养的专业建设内容和方法,突出理论实践融合、“竞赛+实验”的课程建设特色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海洋工程大类 专业建设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向海击水三千里--记西北工业大学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
2
作者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第7期5-6,共2页
进入21世纪,海洋权益、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成为世界焦点,争夺海洋国土、资源和通道的斗争更是日趋激烈。自主水下航行器是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支撑。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该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海洋战略需求。1998年,徐德民... 进入21世纪,海洋权益、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成为世界焦点,争夺海洋国土、资源和通道的斗争更是日趋激烈。自主水下航行器是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支撑。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该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海洋战略需求。1998年,徐德民教授从学校副校长岗位退休之后,在长期科学研究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家海洋安全与资源开发战略需求,探索将无人水下航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于新型远程水中兵器研制的途径,提出了一种新的原理方案。徐教授动员一批立志报效祖国,勇于创新、拼搏奉献、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其中,经学校批准,正式建立了由宋保维、潘光、严卫生、刘明雍、胡欲立等人组成的研发队伍--自主水下航行器创新团队。次年,西北工业大学正式成立“水下航行器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青年教师 自主水下航行器 资源开发战略 海洋开发 海洋国土 成果转化应用 学校副校长 创新团队
下载PDF
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校园环境噪声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有粮 美克热依.阿布力提甫 《电声技术》 2010年第1期82-85,共4页
对西北工业大学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量,通过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了解了该区域环境噪声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声环境质量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声环境质量 噪声测量 等效声级
下载PDF
基于图分级的水下有向传感器网络栅栏覆盖策略
4
作者 常娟 申晓红 +2 位作者 王海燕 赵红言 李祥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栅栏覆盖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水下传感器网络研究的热点,但水下有向传感器网络的栅栏覆盖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机部署前提下的水下静态有向传感器网络的栅栏覆盖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关于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为弥补这方面研究的... 栅栏覆盖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水下传感器网络研究的热点,但水下有向传感器网络的栅栏覆盖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机部署前提下的水下静态有向传感器网络的栅栏覆盖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关于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为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分级的有向传感器网络首次栅栏覆盖策略。首先,该策略深入研究了多种位置关系下两个相邻节点之间满足强(弱)连接的条件;其次,利用位置关系条件构建分级图,从中选取合适节点进行栅栏的首次构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对静态有向传感器网络进行栅栏首次构建在确保较高成功率的前提下采用的节点数更少,保证了较高的网络检测概率和较长的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有向传感器网络 栅栏覆盖 分级图 覆盖图
下载PDF
航行体水下发射过程气幕降载特性
5
作者 施瑶 鲁杰文 +2 位作者 杜晓旭 高山 任锦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9,共9页
水下发射过程中在筒口附近形成气幕通道,可有效降低航行体出筒过程中表面高频脉动载荷.基于流体体积(VOF)均质多相流理论、标准的RNG k-ε湍流模型及重叠网格技术,研究筒口气幕对航行体表面脉动载荷的影响规律,分析气幕环境下的流场结... 水下发射过程中在筒口附近形成气幕通道,可有效降低航行体出筒过程中表面高频脉动载荷.基于流体体积(VOF)均质多相流理论、标准的RNG k-ε湍流模型及重叠网格技术,研究筒口气幕对航行体表面脉动载荷的影响规律,分析气幕环境下的流场结构及流体动力演变特性,对比不同横流强度、燃气质量流率下气幕流场结构演变和出筒降载效果.结果表明,航行体出筒过程中,喷嘴喷出的高速燃气近似覆盖了航行体表面,并逐渐在发射筒口周围形成一个气体通道,显著降低了航形体表面载荷;有气幕条件下,航行体所受力矩与表面载荷均出现明显降低,其中所受力矩峰值降低了80.3%,航行体表面压力峰值最大降低了81.2%;提高横流速度,航行体表面压力峰值最大增加了56.7%;在质量流率由2 kg/s提高到16 kg/s时,航行体所受力矩降低了80.8%,表面压力峰值最大降低了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体 多相流 脉动载荷 气幕降载 水动力特性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流域UUV动态回收过程预测
6
作者 杜晓旭 李瀚宇 刘鑫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6,共8页
针对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UUV)回收过程中流域存在非线性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优化UUV回收路径的闭环控制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UUV相对于潜艇以不同路径进行回收的水动力系数,将数值模拟结果作为训练BP神经... 针对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UUV)回收过程中流域存在非线性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优化UUV回收路径的闭环控制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UUV相对于潜艇以不同路径进行回收的水动力系数,将数值模拟结果作为训练BP神经网络的初始数据,利用拉丁超立方法对非线性流域的位置随机采样,采用神经网络输出UUV在采样处的水动力系数,实现非线性流域内UUV动态回收过程的水动力系数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均方根检验神经网络预测水动力系数误差均在10%范围内。将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UUV纵向操纵性方程结合,对比回收速度和操舵间隔与理论回收轨迹的误差,优化UUV动态回收路径的闭环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非线性流域 水动力系数 UUV动态回收
下载PDF
新工科思维在实验课中的应用与实践--以“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为例
7
作者 张守旭 李道江 蔚婧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2期74-77,共4页
文章以“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为例,探讨了新工科思维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文章比较了传统教育和新工科思维的区别,强调了后者在跨学科技能、创新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文中介绍了将新工科思维融入实验课程的方法,并讨论了这... 文章以“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为例,探讨了新工科思维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文章比较了传统教育和新工科思维的区别,强调了后者在跨学科技能、创新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文中介绍了将新工科思维融入实验课程的方法,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最后,文章对这种教育方法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思维 教学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下载PDF
相似网络构建与表征的水下声信号检测
8
作者 张红伟 王海燕 +1 位作者 闫永胜 申晓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水下声信号检测在海洋防御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然而,在没有目标信号先验信息的情况下,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水下声信号检测方法。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相似网络,以解决在复杂海洋背景下水... 水下声信号检测在海洋防御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然而,在没有目标信号先验信息的情况下,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水下声信号检测方法。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相似网络,以解决在复杂海洋背景下水下目标检测的难题。该方法结合了信息几何和复杂网络理论,通过将节点相似度度量问题转化为矩阵流形上的几何问题,测量不同时间尺度上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并构建时间序列数据的网络表示。同时还引入了图信号处理理论,以提取目标信号内部隐藏的动力学特性,从而实现无目标先验信息下的水下声信号检测。通过对仿真和实测数据的研究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似网络方法优于现有的网络构建和目标信号被动检测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检测水下声信号,实现无目标先验信息下的水下声信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信息几何 相似网络 声信号检测
下载PDF
不同厚度航行器高速入水冲击载荷及壳体变形特性
9
作者 赵海瑞 施瑶 +2 位作者 潘光 黄桥高 刘晓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5,I0002,共16页
航行器高速入水过程中,壳体受冲击载荷作用将产生大变形,而大变形又反过来影响航行体的受力状态。为了了解航行体结构受入水冲击的动态响应特性,基于结构化任意拉格朗日-欧拉(structured arbitrary Lagrange-Euler,S-ALE)算法研究了航... 航行器高速入水过程中,壳体受冲击载荷作用将产生大变形,而大变形又反过来影响航行体的受力状态。为了了解航行体结构受入水冲击的动态响应特性,基于结构化任意拉格朗日-欧拉(structured arbitrary Lagrange-Euler,S-ALE)算法研究了航行器撞水阶段壳体所受冲击载荷与变形的关联性,获取了壳体变形模式,并分析了壳体厚度对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壳体内凹大变形将增大航行器所受法向载荷,载荷峰值的脉宽虽为“毫秒级”,但对壳体变形具有较大影响。入水速度较低时,壳体变形模式以弹性变形为主,变形区域在上凹和下凸间不断转换,增大壳厚,结构主要通过减小脉宽来抑制变形;入水速度较高时,壳体变形模式以塑性变形为主,依次出现内凹区、拉伸区和卷曲压缩区,随形变量增大,拉伸区不断扩张,而卷曲压缩区不断后移,其中内凹变形受斜入水影响向y+方向偏斜,而卷曲压缩区在壳厚较小时出现S形卷曲对,增大壳厚,结构主要通过减小峰值来抑制变形。航行器斜入水内凹变形非对称性的内在机理为弹性应变与塑性应变的叠加效应,当冲击能量不变时,增大壳厚提升了内凹区壳体对冲击能量的吸收能力,减小了拉伸和卷曲压缩形变量,此为总形变量随壳厚增加而减小的内在机理。本文得到的航行器入水载荷及变形结果,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航器 高速入水 壳体厚度 冲击载荷 变形
下载PDF
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赤道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短期预报
10
作者 张桃 林鹏飞 +6 位作者 刘海龙 郑伟鹏 王鹏飞 徐天亮 李逸文 刘娟 陈铖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5-754,共10页
海表面温度作为海洋中一个最重要的变量,对全球气候、海洋生态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海表面温度(SST)进行预报。深度学习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但目前利用深度学习对整个赤道太平洋的SST短期预报及预报技巧的研究仍较少。... 海表面温度作为海洋中一个最重要的变量,对全球气候、海洋生态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海表面温度(SST)进行预报。深度学习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但目前利用深度学习对整个赤道太平洋的SST短期预报及预报技巧的研究仍较少。本文基于最优插值海表面温度(OISST)的日平均SST数据,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构建了未来10天赤道太平洋(10°S~10°N,120°E~80°W)SST的逐日预报模型。LSTM预报模型利用1982~2010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训练,2011~2020年的观测数据作为初值进行预报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预报均方根误差(RMSE)大于中、西部,东部预报第1天RMSE为0.6℃左右,而中、西部均小于0.3℃。在不同的年际变化位相,预报RMSE在拉尼娜出现时期最大,正常年份次之,厄尔尼诺时期最小,RMSE在拉尼娜时期比在厄尔尼诺时期可达20%。预报偏差整体表现为东正、西负。相关预报技巧上,中部最好,可预报天数基本为10天以上,赤道冷舌附近可预报天数为4~7天,赤道西边部分地区可预报天数为3天。预报模型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各月份预报技巧普遍低于西部地区,相比较而言各区域10、11月份预报技巧最低。总的来说,基于LSTM构建的SST预报模型能很好地捕捉到SST在时序上的演变特征,在不同案例中预报表现良好。同时该预报模型依靠数据驱动,能迅速且较好地预报未来10天以内的日平均SST的短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面温度 LSTM (long SHORT-TERM memory) 短期预报 赤道太平洋
下载PDF
基于频率着色的稀疏贝叶斯宽带波达角估计方法
11
作者 吴姚振 张亚豪 +2 位作者 杨益新 杨龙 刘雄厚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了提升稀疏贝叶斯(Sparse Bayesian Learning,SBL)算法在干扰环境下对目标信号的检测能力,提出将频率着色技术(Frequency Coloring,FC)推广至SBL算法中。在SBL-FC算法中,首先将阵列接收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换至各个子带,在各子带内利... 为了提升稀疏贝叶斯(Sparse Bayesian Learning,SBL)算法在干扰环境下对目标信号的检测能力,提出将频率着色技术(Frequency Coloring,FC)推广至SBL算法中。在SBL-FC算法中,首先将阵列接收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换至各个子带,在各子带内利用SBL算法进行波达角估计,输出功率谱。不同于常规的SBL算法仅将各子带的功率谱进行简单地叠加,算法考虑干扰和目标频谱结构的差异性,对各子带进行不同的着色,使得干扰和目标轨迹在方位时间历程图上对应于不同的颜色,从而使得目标轨迹更易被提取。数值仿真和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利用目标和干扰频谱结构的差异性可有效提升SBL算法在干扰环境下对目标信号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角估计 干扰环境 稀疏贝叶斯 频率着色
下载PDF
均匀旋转对圆柱水动力及流动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刘天羽 胡海豹 +1 位作者 宋健 任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8-942,共15页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 (LBM)对均匀旋转控制下的低雷诺数(Re=100)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转速比从0~10变化下,旋转控制对圆柱水动力及流动结构的影响规律.使用动态模态分解(DMD)对流场特征进行提取,并分析了施加旋转控制之...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 (LBM)对均匀旋转控制下的低雷诺数(Re=100)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转速比从0~10变化下,旋转控制对圆柱水动力及流动结构的影响规律.使用动态模态分解(DMD)对流场特征进行提取,并分析了施加旋转控制之后转速比对流场不同模态和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速比增大,圆柱下游流动结构依次呈现出卡门涡街、剪切层、反向剪切层、单侧涡和附着涡5种结构;阻力系数时均值先减小,随后在转速进入单侧涡区间后增大,升力系数与力矩系数的时均值均单调增加,同时,在出现涡脱落的两个转速区间内,水动力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且二次失稳时波动幅度更大. DMD的结果表明,圆柱下游的流动结构主要受圆柱壁面的旋转影响而发生改变并产生全新流动模态;旋转会对流动稳定性产生影响:在未充分发展阶段,旋转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而在充分发展后,各转速下的流场不稳定模态数均远少于未充分发展阶段,随着转速比的增大,流动稳定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强或减弱,且无涡脱落时的稳定性高于有涡脱落时,因此,通过旋转控制抑制尾涡脱落可以有效增强流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旋转控制 格子BOLTZMANN方法 动态模态分解 流动稳定性
下载PDF
亲水-超疏水相间表面通气减阻实验研究
13
作者 郭沛洋 张毅 +1 位作者 张梦卓 胡海豹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超疏水表面有利于在壁面形成气膜层,是一种潜在的兼具防污功能的新式仿生减阻技术,但在高速来流的剪切作用下该气膜易流失破坏.通过构造亲水-超疏水相间表面来增强超疏水表面气膜层的稳定性,从而期望达到更优的减阻效果.采用重力式水循... 超疏水表面有利于在壁面形成气膜层,是一种潜在的兼具防污功能的新式仿生减阻技术,但在高速来流的剪切作用下该气膜易流失破坏.通过构造亲水-超疏水相间表面来增强超疏水表面气膜层的稳定性,从而期望达到更优的减阻效果.采用重力式水循环管道测试系统,测试了在湍流状态下,超疏水条带宽度与雷诺数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对应的气膜铺展状态及其对减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超疏水相间表面持续通气能解决表面气膜层的流失问题,实现气膜层的长时间稳定维持;表面减阻率随水流速度(雷诺数)的增大呈现降低趋势,且表面气膜稳定性逐渐降低;表面减阻率随超疏水条带宽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并在超疏水条带宽度为5.0 mm时达到最大,最大减阻率为40.2%.分析原因在于,超疏水条带较窄时,高剪切应力的液固界面占比较高,带来了较高的阻力;而条带较宽时,表面气膜层稳定性不佳.因而在某一流动状态下,存在最为合适的超疏水条带宽度,使得减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减阻 通气 气膜 湍流
下载PDF
基于虚拟误差传感的大尺度空间有源降噪性能研究
14
作者 代海 陈克安 +1 位作者 李荣 玉昊昕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685,共9页
针对大尺度空间有源降噪系统误差传声器布放位置受限问题,本文使用虚拟误差传感在降噪目标区域放置多个虚拟误差传声器,将静音区由物理误差传声器点转移至虚拟误差传声器点,扩大降噪目标区域中静音区范围。为了对降噪性能及影响因素进... 针对大尺度空间有源降噪系统误差传声器布放位置受限问题,本文使用虚拟误差传感在降噪目标区域放置多个虚拟误差传声器,将静音区由物理误差传声器点转移至虚拟误差传声器点,扩大降噪目标区域中静音区范围。为了对降噪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多通道虚拟误差传感的原理和算法,对降噪性能及物理与虚拟误差传声器的数量和布放等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在飞机模型舱内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虚拟误差传感有利于增大降噪目标区域降噪量及静音区;物理与虚拟误差传声器的布放影响静音区的分布;合理的物理与虚拟误差传声器数量及布放可以扩大静音区使其100%覆盖降噪目标区域,最优数量与初级声场频率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虚拟误差传感 静音区 空间降噪 误差传声器
下载PDF
航行体出水过程空化结构演变与溃灭载荷特性研究
15
作者 高山 施瑶 潘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4,共9页
高速航行体肩部附着空泡穿越自由液面过程中发生溃灭现象,将产生巨大的冲击载荷,严重影响航行体出水姿态和结构安全性。该研究采用改进型分离涡模型,建立了水下发射非定常空化特性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表明:航行体附着空泡出水过程自上而... 高速航行体肩部附着空泡穿越自由液面过程中发生溃灭现象,将产生巨大的冲击载荷,严重影响航行体出水姿态和结构安全性。该研究采用改进型分离涡模型,建立了水下发射非定常空化特性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表明:航行体附着空泡出水过程自上而下发生溃灭现象,在溃灭末期收缩为较小的孤立空泡,溃灭产生的高速射流冲击结构表面;在出水过程中,水面附近的“反向旋转涡对”导致附着空泡发生了快速溃灭现象,以发卡涡为代表的壁面涡旋结构发展明显受到附着空泡的抑制;空泡溃灭末期的孤立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压力峰值,对航行体结构安全性将造成巨大破坏。初期航行体迎流侧空泡溃灭行为也会导致较大的压力峰值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体 出水 空泡 溃灭载荷 发卡涡
下载PDF
基于态基近场动力学的碳化硅陶瓷圆柱壳体断裂损伤分析
16
作者 蒋雷雷 沈克纯 +1 位作者 潘光 黄毅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005,共15页
碳化硅(SiC)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部件中.然而,陶瓷是脆性材料,当发生脆断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其断裂行为的准确预测显得极为重要.为了研究SiC陶瓷壳体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断裂损伤机理,首先通过准静态拉... 碳化硅(SiC)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部件中.然而,陶瓷是脆性材料,当发生脆断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其断裂行为的准确预测显得极为重要.为了研究SiC陶瓷壳体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断裂损伤机理,首先通过准静态拉伸和压缩实验获得SiC陶瓷的临界能量释放率,建立了适用于拉伸和压缩损伤分析的常规态基近场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了陶瓷壳体在线性递增外载荷作用下断裂损伤行为的数值仿真,并将所获得的仿真值与理论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壳体结构的损伤扩展演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初始损伤区源于壳体内壁面的压缩断裂,且沿环向呈90°均匀分布.随着载荷的逐渐增加,壳体外壁面出现拉伸断裂损伤区,内外壁面的损伤区先沿着周向扩展,再向着壳体中面缓慢延伸,并在厚度方向贯穿整个壳体.随后,在壳体轴线方向出现拉-压损伤混合区,该损伤区沿着轴向扩展,最终将壳体分成4个断裂区.所建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复杂载荷作用下SiC陶瓷结构的断裂损伤演化过程,同时弥补了态基近场动力学在断裂分析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基近场动力学理论 陶瓷圆柱壳体 断裂损伤 临界能量释放率
下载PDF
水下S-CO_(2)循环部分进气轴/径向涡轮机对比研究
17
作者 王瀚伟 姜晓鹏 +3 位作者 罗凯 张佳楠 党建军 秦侃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将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动力系统合理应用于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有助于解决现有UUV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尤其是针对小功率等级应用效率低的问题。为合理选型水下S-CO_(2)系统涡轮机,结合损失模型的一维方法获得了设计空间内的最佳... 将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动力系统合理应用于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有助于解决现有UUV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尤其是针对小功率等级应用效率低的问题。为合理选型水下S-CO_(2)系统涡轮机,结合损失模型的一维方法获得了设计空间内的最佳几何参数,并基于RANS方程的三维数值仿真方法验证了一维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进一步对比分析了轴/径向涡轮机的气动性能及流动特性。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径向涡轮机内效率比轴向涡轮机高5.41%,但尺寸较大,约为轴向涡轮机的2倍;径向涡轮机的主要损失集中在喷管和转子非工作段,而轴向涡轮机则主要为转子处产生的二次流损失。通过变工况分析发现,轴向涡轮机更适用于低速比工况,但在同一转速下径向涡轮机效率更高。文中研究结果可为应用于UUV的S-CO_(2)系统动力主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轴/径向涡轮机 超临界二氧化碳 气动性能
下载PDF
基于改进EMD方法与11/2谱的DEMON谱提取方法
18
作者 高博超 张群飞 +1 位作者 李岳珩 崔晓东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噪声的包络调制检测(Detection of Envelope Modulation on Noise,DEMON)谱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特征提取领域,但经典DEMON谱提取中高频信号频段的选取会影响DEMON谱的提取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首先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 噪声的包络调制检测(Detection of Envelope Modulation on Noise,DEMON)谱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特征提取领域,但经典DEMON谱提取中高频信号频段的选取会影响DEMON谱的提取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首先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获得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依据各阶模态函数与原信号的相关程度,筛选出更具代表性的几阶固有模态函数进行解调,再对解调的结果运用11/2维谱分析方法进行谱分析以抑制高斯噪声,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DEMON谱信噪比优于传统方法。实测湖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特征提取,结果优于经典DEMON谱分析方法;该改进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利于进行后续目标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经验模态分解(EMD) 固有模态函数 11/2维谱分析
下载PDF
开孔泡沫铝无规则入射的吸声性能研究
19
作者 盖晓玲 陈祥 +3 位作者 徐颖 刘磊 蔡泽农 赵佳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通过混响室对不同厚度的开孔泡沫铝在不同背腔深度下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获得了不同厚度的泡沫铝板在不同腔深下的吸声系数。研究表明在频率低于630 Hz时,不同厚度泡沫铝板的吸声系数随着背腔深度的增加逐渐提高。在630~5 000 Hz频率范... 通过混响室对不同厚度的开孔泡沫铝在不同背腔深度下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获得了不同厚度的泡沫铝板在不同腔深下的吸声系数。研究表明在频率低于630 Hz时,不同厚度泡沫铝板的吸声系数随着背腔深度的增加逐渐提高。在630~5 000 Hz频率范围内,当泡沫铝材料的厚度大于4 mm,背腔深度大于40 mm时,不同厚度泡沫铝板的吸声系数均大于0.6。计算了不同厚度的开孔泡沫铝材料在不同背腔条件下的降噪系数,为泡沫铝材料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泡沫铝 混响室 吸声系数 降噪系数
下载PDF
基于光电耦合器隔离的工业现场无线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宇锋 罗建 +1 位作者 郭少琨 李毅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在工业测控系统中,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测控信号在强弱电之间转换及传输时极易受到干扰。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隔离的无线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系统以MSP430F5438单片机为核心,现场测量信号通过线性光电耦合器从强电一侧精确... 在工业测控系统中,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测控信号在强弱电之间转换及传输时极易受到干扰。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隔离的无线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系统以MSP430F5438单片机为核心,现场测量信号通过线性光电耦合器从强电一侧精确传输到弱电一侧,单片机发出的控制信息亦通过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现场测控终端与中心控制器采用Zig-Bee技术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系统具有使用灵活、功耗低、抗干扰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430F5438 光电耦合 抗干扰 ZIGBE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