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師範大學大先生
1
作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45,共2页
李蒸(1895—1975),字云亭,河北唐山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学部,1927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师,南京中央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等职务。1932年至1945年,... 李蒸(1895—1975),字云亭,河北唐山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学部,1927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师,南京中央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等职务。1932年至1945年,李蒸任北平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校长、院长,在校时间达14年之久。西北师范学院是当时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国立高等师范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时间 高等师范学院 教育司司长 李蒸 南京中央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 河北唐山
原文传递
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影像”:西北师范大学与现代中国高等教育
2
作者 张俊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1,共7页
从1902年到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革与成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从学习西方到结合本国国情、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现代化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复兴历程。西北师范大学在开创... 从1902年到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革与成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从学习西方到结合本国国情、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现代化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复兴历程。西北师范大学在开创师范院校管理体系、维护师范教育独立体制、探索师范教育中国化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尤为显著。特别是西迁80多年来,西北师范大学扎根西北大地办教育,成为西北高等教育的“拓荒者”、教育研究的“先行者”、卓越教师培养的“引领者”、新时代“新师范”教育的“倡导者”,具有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活化石”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师范大学 现代高等教育 师范教育体系 西北开发
原文传递
西北师范大学百廿办学历程的阶段特征及其精神传统
3
作者 胡德海 张永祥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西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已有120年历史的高等师范院校,其前身是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回顾、思考西北师大这120年的办学历史,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可以分为前段和后段这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前后两段... 西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已有120年历史的高等师范院校,其前身是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回顾、思考西北师大这120年的办学历史,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可以分为前段和后段这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前后两段又可细分为两个小的历史阶段。总体来看,前后两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学校办学历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西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接续了其精神文化传统。新时期,西北师大需要凝练自己的精神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师范大学 校史 办学历程 阶段特征 精神传统
下载PDF
特殊儿童家长参与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的价值、路径与问题对策——以“特殊儿童评估与个别化教学”课程为例
4
作者 韩文娟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06-110,共5页
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家长作为特殊儿童的养育者的参与将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情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邀请家长进入课堂,走入特殊儿童家庭等途径实现家长参与。教学实践中... 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家长作为特殊儿童的养育者的参与将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情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邀请家长进入课堂,走入特殊儿童家庭等途径实现家长参与。教学实践中,在教师指导能力、家长和师范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可采用组建教学团队,积极建设案例库,及时为学生提供支持,实践性课程资源共用,学生跨年级合作等策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儿童家长 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研究——基于省级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
5
作者 杜靓 《科教导刊》 202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和学生多元的发展需求,探索并建立校本化生涯教育模式非常重要。文章依托省级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生涯教育模式进行变革,从生涯教育理念、课...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和学生多元的发展需求,探索并建立校本化生涯教育模式非常重要。文章依托省级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生涯教育模式进行变革,从生涯教育理念、课程组织形式、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五个维度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符合校本特色的生涯教育模式,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生涯教育 改革 行动研究
下载PDF
认识儿童的“科学”进路及其批判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爱琴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0,共10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范式下的儿童研究运动,开启了揭示儿童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路径,形成科学主义儿童认识论。这一认识倾向,基于年龄分期、“发现”儿童、定义儿童的未成熟性等,逐渐建构起一系列关于儿童的现代性概念。但现代儿...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范式下的儿童研究运动,开启了揭示儿童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路径,形成科学主义儿童认识论。这一认识倾向,基于年龄分期、“发现”儿童、定义儿童的未成熟性等,逐渐建构起一系列关于儿童的现代性概念。但现代儿童的主体性境况并不客观,对象化和他者化比较突出。“发现”儿童的同时,也发现了成人,发现了儿童—成人二分的认识框架,致使儿童的自由和幸福岌岌可危。现代教育的积极努力,也偏偏造就出更加贫穷和无助的儿童。祛魅与隐忧并存,这是科学主义儿童认识论的典型症候,也是新的迷魅。反思科学主义的儿童认识论,作为弱者的儿童,依然在反抗,在教育中聆听儿童,就能获得一个富有的儿童。儿童话语的形成促成“新”儿童的诞生,同时,也促成“新”的成人、“新”的教育学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认识论 科学主义 祛魅 迷魅 隐忧
下载PDF
传统师范与师范传统:探寻师范教育创新的守正之义——胡德海教授访谈
7
作者 李瑾瑜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第4期68-75,共8页
中国拥有深厚的师道文化,也有悠久的师范教育历史与传统。96岁高龄的胡德海教授有70余年的师范教育学习与工作的经历,而且长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围绕“传统师范与师范传统”主题,胡德海先生深刻阐释和解答了师范教育的文化内涵、传统... 中国拥有深厚的师道文化,也有悠久的师范教育历史与传统。96岁高龄的胡德海教授有70余年的师范教育学习与工作的经历,而且长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围绕“传统师范与师范传统”主题,胡德海先生深刻阐释和解答了师范教育的文化内涵、传统师范教育的特点、师范教育价值与“师范性”和“学术性”论争的实质、传统师道文化中师范生和教师的素养、教育学科与师范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弘扬师范传统创新教师教育等问题,探寻师范教育的守正传承创新发展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德海 师范教育 传统师范 师范传统
下载PDF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笔谈)
8
作者 王雁 杨中枢 +3 位作者 李尚卫 魏寿洪 唐佳益 李拉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18期4-9,共6页
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一年来,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家精神... 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一年来,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特殊教育教师成长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为进一步做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工作,激发特殊教育教师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火热激情和磅礴力量,在全国第四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以“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支撑与特殊教育行动”为主题,诚邀部分承担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高校院(系)负责人,从教育家精神、教育强国建设与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视角阐发观点思路、贡献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教师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特殊教育师资 实践智慧 高校院(系) 教师队伍建设 精神支柱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道德判断理论的争论及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影响
9
作者 樊改霞 高绚丽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5,共9页
道德判断的本质和发展问题是道德研究的基本问题。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主张推理是道德判断的核心,而以海特为代表的社会直觉主义则提出“直觉在先、推理在后”的道德判断理论。研究发现,这两种理论在道德判断的来源、基础、过程... 道德判断的本质和发展问题是道德研究的基本问题。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主张推理是道德判断的核心,而以海特为代表的社会直觉主义则提出“直觉在先、推理在后”的道德判断理论。研究发现,这两种理论在道德判断的来源、基础、过程等方面均有争论:理性主义关注道德判断中的理性和推理,而社会直觉主义关注道德判断中的情感和直觉;理性主义将公正与关怀两种道德原则作为道德的基础,社会直觉主义确定了6种道德直觉为道德的基础;理性主义主张道德判断的过程是理性驾驭情感,社会直觉主义则认为道德判断是由情感自动驱动的过程。道德判断理论的争论不仅促进了理论本身的传播与发展,也形成了一批本土化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中国道德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研究视野的拓宽,并推动了中国道德教育的实践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理性主义 社会直觉主义 情感 推理
下载PDF
近十年国外比较教育研究文献的知识图景——基于ProQuest Education Database 2013-2023年数据
10
作者 王兆璟 屈婧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01,共11页
研究以ProQuest Education Database为数据源搜集样本,使用Python软件对2013-2023年国外比较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景分析。对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核心发文机构、关键词网络中心性以及年度突现词频等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呈现,以... 研究以ProQuest Education Database为数据源搜集样本,使用Python软件对2013-2023年国外比较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景分析。对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核心发文机构、关键词网络中心性以及年度突现词频等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呈现,以此清晰、直观地识别英文研究论文中比较教育领域高频研究主题关键词,从而确定国外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在2013-2023年间的文献研究焦点与主题演变。通过分析发现,包含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师教育与国际大规模学业评价、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后疫情时代教育复苏、教育数字化与教育公平相关的国际比较研究关注度日趋增长。未来我国比较教育学应紧跟时代发展,立足本国教育实情,加强微观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应增强教育理论研究并拓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高频关键词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PYTHON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逻辑指向与实现路径
11
作者 王兆璟 王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2,F0003,共9页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当代变革与未来方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与动力引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有助于全面理解和领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逻辑指向与实现...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当代变革与未来方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与动力引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有助于全面理解和领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逻辑指向与实现路径。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整体呈现出“正”“大”“高”“新”“特”等特征,彰显着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创新引领以及协同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需要秉持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价值逻辑、以人为本的人本逻辑以及差异化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特征与逻辑的判断,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该回应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持续深化改革并打造中国高等教育自主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基本特征 逻辑指向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人口发展新形势下教育数字化赋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意蕴和推进策略
12
作者 张靖 李永杰 +1 位作者 赵垣可 张保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8,57,共7页
我国已经出现了人口发展新形势,在此背景下,教育公平已然出现了新内涵、新特征。如何趁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东风更好地赋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成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研究分析了教育数字化促进县域义务教... 我国已经出现了人口发展新形势,在此背景下,教育公平已然出现了新内涵、新特征。如何趁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东风更好地赋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成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研究分析了教育数字化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意蕴,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人口发展新形势下教育数字化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如完善机制、师生同向、厚植平台、数智相融、创新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教育数字化 县域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 均衡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中的阶层困境及其反思
13
作者 孙爱琴 司婷婷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4-69,共6页
阶层,是当下学前教育公平研究中不可回避的概念。在三元邻近发展空间理论的视阈下,家庭的社会阶层会影响家庭的学前教育选择,参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进程,具体影响家园互动以及师幼互动的过程。这其中,因不同社会阶层而导致的家长参与程... 阶层,是当下学前教育公平研究中不可回避的概念。在三元邻近发展空间理论的视阈下,家庭的社会阶层会影响家庭的学前教育选择,参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进程,具体影响家园互动以及师幼互动的过程。这其中,因不同社会阶层而导致的家长参与程度与质量、教师对儿童的实际期望和儿童的玩伴与同伴交往等都发挥了类似中介的作用,促动阶层影响学前教育的内在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借助社会、教师和家长的协同作用,不断均衡学前教育资源,努力营造多元民主的文化氛围,以及帮助教师形成自觉的阶层意识,能更加细致地促进学前教育内部质量,实现更有效的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公平 社会阶层 家庭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我国学位服:回顾与展望
14
作者 许可峰 葛柯颖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今年是我国“94式”学位服颁布30周年。值此之际对中国古代士人服制和当代学位服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有助于明晰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学位服“应否”以及“如何”中国化的问题。我国古代的士人服和科举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重视符号象... 今年是我国“94式”学位服颁布30周年。值此之际对中国古代士人服制和当代学位服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有助于明晰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学位服“应否”以及“如何”中国化的问题。我国古代的士人服和科举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重视符号象征意义,其作为学术身份标识,与现代学位服有很大相似之处,是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精神的重要体现。20世纪,我国现代学位服制度历经百年最终建立,但中国化特点仍不够突出。21世纪以来,民间和部分高校在中国式现代学位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现代化的中国式学位服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彰显中华民族悠久的崇文重教传统,彰显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做到“中国式”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学位服 士人服 科举服 “中国式学位服”
下载PDF
教育强国视野中的教研员发展——兼评《教研员专业生活研究》
15
作者 刘旭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研员是教研活动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涉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及其研究是生活化活动,教研员的专业生活状态影... 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研员是教研活动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涉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及其研究是生活化活动,教研员的专业生活状态影响着他对教学的理解和教学指导水平,深入研究教研员的专业生活是揭示教研员工作内涵、探讨教研员专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路径。时间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保障,空间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条件,关系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机制,以此为框架是讨论教研员专业生活的理想逻辑。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是双向互动关系,他必须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接纳才能对教学产生影响,他要能够通过自身的示范引领构建出学术共同体,组织大家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教研员自身的行动是高质量专业生活的最重要内驱力。教研员要有坚定的教学信念、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精深的专业知识、强大的反思和专业指导能力,它们构成教研员专业生活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研员 教研员专业生活
下载PDF
科技伦理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要求与实施路径
16
作者 胡红杏 达丽帆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5期38-44,共7页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科技伦理问题。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提高学生解决科技伦理冲突的能力。科技伦理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伦理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科技伦理问题。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提高学生解决科技伦理冲突的能力。科技伦理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伦理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其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科技伦理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技伦理生态观以及科技向善的科技伦理价值观三个方面。中学科学课程以及各科学学科课程标准对科技伦理道德观、科技伦理生态观、科技伦理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各有侧重。为有效落实科技伦理教育,应开发多类型课程资源,拓宽科技伦理教育平台;引入科技史素材,渗透科技伦理教育意识;融入STSE理念,加强对科技伦理问题的价值判断;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强化科技伦理意识的实践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科学教育 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下载PDF
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认知误区、潜在挑战与求解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傅敏 冉利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字技术驱动教育生态变革,从而发挥育人效果的过程。澄清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的“技术”误区,教育与数字技术关系的“和谐”误区,人与数字技术关系的“价值”误区,可以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本质上遵循了“取决于人,...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字技术驱动教育生态变革,从而发挥育人效果的过程。澄清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的“技术”误区,教育与数字技术关系的“和谐”误区,人与数字技术关系的“价值”误区,可以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本质上遵循了“取决于人,用之于人”的数据伦理。学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面临校园围墙消弭,学校边界持续重建;课程模式颠覆,教学实践面临重组;教师角色转换,专业能力有待重构;学生能力弱化,学习生态亟需重塑等困境。学校需要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多元数字平台,加强教师系统培训,健全管理保障机制四种方式来全力打造智能校园,全面革新教学空间,全程提升教师素养,全速创建学习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认知误区 求解策略 教育生态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旭东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探索中具有基础性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有丰富的内容,以人为中心是其核心理念,教育实践变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探索中具有基础性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有丰富的内容,以人为中心是其核心理念,教育实践变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方向,教育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动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时代条件和实践逻辑,丰富了教育学的构建路径和方式。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教育学的价值取向;坚持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以密切教育与社会关系为教育学的内容;坚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思想,以提升教育学的学术品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推动教育学的时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 教育实践变革
下载PDF
教育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诠释、价值彰显及关键理路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畔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共同富裕蕴含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教育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积极推动力量。教育公平正义通过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一性和差异性相统... 共同富裕蕴含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教育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积极推动力量。教育公平正义通过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一性和差异性相统一得以实现共同富裕的人民性、共享性、公平性和正义性,从而在共同富裕中彰显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效、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为促进教育公平正义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完善教育制度设计以构筑共同富裕的全新格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提升教育发展质量以满足共同富裕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教育公平 教育正义 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教师成长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鑫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成长之路永无止境。数字化时代飞速发展的背后需要强大的教师队伍支撑,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及特征,指出未来教师的必备素养应包括专业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成长之路永无止境。数字化时代飞速发展的背后需要强大的教师队伍支撑,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及特征,指出未来教师的必备素养应包括专业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跨学科素养。针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出建议:激发教师发展主动性,专注教师自身成长;技术赋能育人环境,重点关注学生人格培养;积极共创协同育人平台,共同享用教育资源;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多元评价教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技术赋能 路径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