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业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及改进措施——以西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王飞 《经济师》 2024年第10期182-184,共3页
毕业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是确保毕业要求达成、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手段,是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的基本依据。文章以西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2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各毕业目标下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评价分数,获得... 毕业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是确保毕业要求达成、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手段,是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的基本依据。文章以西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2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各毕业目标下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评价分数,获得了各毕业目标达成值,分析了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包括:学生不熟悉任务书和设计内容,毕业设计创新性不足;不够重视毕设过程和答辩环节,缺乏展示成果的自信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度有待提升;缺乏对具体工程的个性化以及特殊问题的考虑。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毕业设计 达成分析 改进措施
下载PDF
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地方高校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 被引量:8
2
作者 赵琴 江启峰 刘小兵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5,共4页
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招生面临巨大压力的局面下,应借助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突出自身特色,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通过利用重点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平台、设备、仪器,整合重点实验室的协同创新中心、国际研究中心等资源... 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招生面临巨大压力的局面下,应借助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突出自身特色,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通过利用重点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平台、设备、仪器,整合重点实验室的协同创新中心、国际研究中心等资源,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提炼引入实验教学,建立包括基础实验、专题实验、创新实验的多层次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强化自主性、开放性,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促进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重点实验室 研究生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机械加工极齿倒角对磁流体密封装置耐压的影响:仿真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正贵 龚佳成 +1 位作者 程杰 关志军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22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常规磁流体密封装置为研究对象,考虑极齿的机械加工倒角影响,对比分析了矩形、单侧斜角和双侧斜角极齿倒角前后的耐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倒角影响时,矩形极齿、单侧斜角极齿和双侧斜角极齿密封压力理论值分别为0.218 MPa、0.23... 以常规磁流体密封装置为研究对象,考虑极齿的机械加工倒角影响,对比分析了矩形、单侧斜角和双侧斜角极齿倒角前后的耐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倒角影响时,矩形极齿、单侧斜角极齿和双侧斜角极齿密封压力理论值分别为0.218 MPa、0.235 MPa和0.224 MPa,矩形和双侧斜角形极齿理论密封压力接近,单侧斜角形理论密封压力最大。考虑倒角影响时,随着倒角半径的增大,矩形极齿理论密封压力近似呈指数递增;单侧斜角极齿理论密封压力先缓慢增大,后近似线性递增;双侧斜角极齿理论密封压力缓慢增大。矩形极齿理论密封压力对倒角变化最为敏感,单侧斜角形极齿次之,双侧斜角形极齿影响较小。这些规律为磁流体密封装置中极齿的实际加工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密封 机械加工 极齿倒角 耐压
下载PDF
不同叶型的液压动力轴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4
作者 王桃 董元诚 +1 位作者 黄腾飞 郭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98-204,共7页
涡轮可将高压射流的能量转换为维持液压动力轴运转的机械能,合理设计其型式可显著提升液压动力轴的工作性能。设计4种不同型式的涡轮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型式方案下液压动力轴外特性、内流场分布以及能量损失的影响。结... 涡轮可将高压射流的能量转换为维持液压动力轴运转的机械能,合理设计其型式可显著提升液压动力轴的工作性能。设计4种不同型式的涡轮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型式方案下液压动力轴外特性、内流场分布以及能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切击式涡轮方案下,涡轮平均总扭矩最大,装置水力效率最大,达到了94.37%;切击式涡轮叶片的湍动能最小,流体速度梯度变化更加均匀;由于此方案中涡轮设计与流体流动的匹配良好,旋转域部件和整个模型的总熵产值均最小,降低了水力损失,能量转换效果更优。在同一工况条件下,切击式涡轮方案的液压动力轴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动力轴 涡轮型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密封结构参数对安全阀磁流体密封压力的影响
5
作者 李正贵 何馨悦 +2 位作者 汪子月 李望旭 赖仕林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探讨安全阀磁流体密封性能与结构关键参数的关系,以安全阀磁流体密封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密封间隙内磁感应强度变化值,计算在不同密封结构关键参数下密封间隙内耐压值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各参数之间的相互... 为探讨安全阀磁流体密封性能与结构关键参数的关系,以安全阀磁流体密封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密封间隙内磁感应强度变化值,计算在不同密封结构关键参数下密封间隙内耐压值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提高密封能力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当极齿齿槽宽度为3mm时,密封压力最大值在极齿宽度2mm处;当极齿宽度为3mm时,密封压力最大值在齿槽宽度2.5mm处;将矩形极齿改为单侧斜角极齿30°,密封压力会整体上升且最大值在极齿齿槽宽度3mm、极齿宽度1.5mm处;改变剩磁大小会影响磁感应强度但磁感应强度差值不变,对于密封压力最优值没有影响。这些规律为安全阀磁流体密封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密封 安全阀 密封性能 极齿高度 极齿形状
下载PDF
不同叶顶间隙下进口含气率对混输泵做功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肖业祥 刘洁 +2 位作者 李海军 陶思佳 史广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7-223,共7页
为研究不同叶顶间隙下进口含气率对多相混输泵流道内能量转换规律的影响,应用ANSYS CFX软件对多相混输泵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混输泵内动扬程、静扬程、功率变化以及各截面能量密度的分布规律,揭示同时考虑叶顶间隙和含气... 为研究不同叶顶间隙下进口含气率对多相混输泵流道内能量转换规律的影响,应用ANSYS CFX软件对多相混输泵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混输泵内动扬程、静扬程、功率变化以及各截面能量密度的分布规律,揭示同时考虑叶顶间隙和含气率下多相混输泵内的能量转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叶顶间隙的增大对混输泵叶轮做功性能影响极大,当轴向系数为0.4时,混输泵在叶顶间隙为1.0,1.5 mm下分别呈现出动扬程极大值约为5,6 m;含气率的增大使得叶轮后半段静扬程逐渐减小,叶轮增压性能降低,其中在叶轮出口静扬程降低最明显,最大下降幅度高达10.02%;随着含气率的增大,叶轮流道内的静功率和总功率均有一定提升,叶顶间隙及含气率的增大都使得流道中部功率密度较大的区域面积产生明显的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精确预测混输泵的做功性能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混输泵 叶顶间隙 进口含气率 做功性能 扬程
下载PDF
基于FEM-IBIEM的河谷坝址地震动输入方法及地震动场模拟研究
7
作者 王飞 刘云贺 +3 位作者 李虎 薛炳 牟猷 宋志强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4-253,共10页
地震动输入是大坝抗震安全分析的基础,然而目前地震动输入尚未合理考虑河谷散射效应对大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将河谷场地总运动场分解为平坦半空间自由场和河谷散射场分别求解,采用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求解河谷场地散射场,将其与平坦半空... 地震动输入是大坝抗震安全分析的基础,然而目前地震动输入尚未合理考虑河谷散射效应对大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将河谷场地总运动场分解为平坦半空间自由场和河谷散射场分别求解,采用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求解河谷场地散射场,将其与平坦半空间自由场叠加获得河谷场地总运动场(地震动场),通过封闭解验证了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的精度。进而,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河谷场地内部,同时将河谷地基截断边界处总运动场转换为等效地震输入荷载,建立了总运动场结合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波动输入方法。应用基于有限元法-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建立地震波动输入方法,数值求解了梯形河谷场地地震动场,分析了自由场波动输入和总运动场波动输入下河谷动力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自由场波动输入下河谷关键位置位移峰值、波形与精确解存在较大偏差,水平和竖向位移最大误差分别达15.6%、29.3%;总运动场波动输入下位移峰值、波形与精确解拟合良好。该研究建立的波动输入方法计算精度高,合理考虑了河谷散射效应,为更准确地预测河谷上大坝动力响应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 散射效应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 地震动输入 总运动场
下载PDF
压端与涡端旁通对Soot排放差异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李宣陶 吴怡 +3 位作者 闫妍 左子农 韩志强 王健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针对WP12重型柴油机,试验研究了两级增压系统中压端与涡端旁通引起的滞燃期、峰值缸温、燃氧当量比差异导致的Soot排放差异。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旁通方式可以达到近乎相同的进气压力,在本试验工况下,压端旁通Soot排放要明显高于涡端旁... 针对WP12重型柴油机,试验研究了两级增压系统中压端与涡端旁通引起的滞燃期、峰值缸温、燃氧当量比差异导致的Soot排放差异。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旁通方式可以达到近乎相同的进气压力,在本试验工况下,压端旁通Soot排放要明显高于涡端旁通Soot排放,其Soot排放差异随进气压力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涡端旁通滞燃期比压端旁通滞燃期更长,但滞燃期差异变化很小,且与Soot排放差异相关系数较低,为0.35。压端旁通峰值缸温要明显高于涡端旁通峰值缸温,在高进气压力下,峰值缸温差异对Soot排放差异作用更显著,且峰值缸温差异与Soot排放差异相关系数最大,为0.95。压端旁通燃氧当量比要高于涡端旁通燃氧当量比,说明涡端旁通可以拥有更大的进气流量,在低进气压力下,燃氧当量比差异对Soot排放差异作用更显著,且燃氧当量比差异与Soot排放差异相关系数较大,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增压 旁通阀 碳烟 滞燃期 峰值缸温 燃氧当量比
下载PDF
常温下发动机冷热启动工况排放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孟忠伟 邓盟 +5 位作者 范咏玲 汪永东 周子航 李跃平 闫妍 吴怡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1-9,27,共10页
燃油汽车冷、热启动时污染物排放量大,研究启动排放特性对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发动机台架和汽车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ortable emissions measurement system,PEMS),测量4台柴油和2台汽油发动机的冷、热启动排放,... 燃油汽车冷、热启动时污染物排放量大,研究启动排放特性对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发动机台架和汽车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ortable emissions measurement system,PEMS),测量4台柴油和2台汽油发动机的冷、热启动排放,分析和对比颗粒物数量浓度(particulate number,PN)及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特性。研究发现:柴油机冷、热启动的PN排放特性相似,但冷启动时PN出现明显浓度峰,且浓度大于热启动浓度;柴油机冷启动排放的CO和THC明显大于热启动排放量,但冷启动的NO_(x)排放量却低于热启动排放量;汽油机冷、热启动时也形成PN排放峰,但与柴油机不同,汽油机的PN排放形成峰值后渐渐下降,而柴油机则逐渐趋于稳定;汽油机的CO和THC排放在冷、热启动工况排放规律相似,且排放浓度相当,但冷启动排放的NO_(x)却明显高于热启动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汽油机 冷热启动工况 气体排放 颗粒排放
下载PDF
机械驱动式天车升沉补偿装置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清友 徐涛 韩一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共7页
浮式钻井平台在深水作业过程中,液压驱动式天车升沉补偿装置由于技术成熟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液压驱动系统存在反应滞后性较大,补偿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以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直齿条轨道作为天车补偿驱动传递机构,以驱动电机作为... 浮式钻井平台在深水作业过程中,液压驱动式天车升沉补偿装置由于技术成熟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液压驱动系统存在反应滞后性较大,补偿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以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直齿条轨道作为天车补偿驱动传递机构,以驱动电机作为补偿动力来源的机械驱动式天车升沉补偿装置,以提高天车升沉补偿的精度和效率。在对补偿装置机械驱动工作原理分析基础上,提出机械驱动式天车补偿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并对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两齿轮在升沉补偿运动过程中的载荷分布。采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对从动齿轮和直齿条轨道的传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齿轮齿条啮合过程动力振动分析模型,得到该过程的力矩平衡方程。采用该机械驱动结构会对直齿条轨道产生一定的振动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沉补偿 机械驱动 齿轮齿条 天车 钻井平台
下载PDF
PODE、DMC掺混柴油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对比研究
11
作者 周斌 尹川 +3 位作者 蒋状 曾东建 韩伟强 蒲俊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9,172,共8页
为对比柴油机掺混不同的含氧燃料时,不同碳氧键燃料对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差异性影响,以柴油(Diesel)、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柴油、碳酸二甲酯(DMC)/柴油为对象,在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考察其在不同预喷比例及废气再循环(EGR)率下的燃烧及排... 为对比柴油机掺混不同的含氧燃料时,不同碳氧键燃料对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差异性影响,以柴油(Diesel)、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柴油、碳酸二甲酯(DMC)/柴油为对象,在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考察其在不同预喷比例及废气再循环(EGR)率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规律。结果表明:碳氧单键含氧燃料降低碳烟能力比碳氧双键含氧燃料更强,随着EGR率增加,PODE/Diesel的放热率峰值变化幅度更大,NOX排放大幅下降,EGR率为20%时,PODE/Diesel与DMC/Diesel的烟度分别下降78.10%、40.93%;随着预喷比例增加,DMC/Diesel放热率峰值变化幅度更大,NOX排放有所下降,预喷比例为20%时,PODE/Diesel与DMC/Diesel的烟度下降64.27%、43.40%;3种燃料中,碳氧单键混合燃料的核态颗粒物数量浓度峰值最高,但颗粒物几何平均粒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燃料 废气再循环 预喷策略 柴油机
下载PDF
极齿关键参数对磁流体密封装置密封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程杰 李正贵 +2 位作者 李望旭 李新锐 龚佳成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4-41,共8页
以水轮机主轴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密封段条件下,利用电磁学原理构建水轮机主轴磁流体密封装置的磁路模型,得到密封压力与磁流体密封磁极角、极齿高度、极齿宽度和极齿槽宽的关系,然后进行数值分析与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磁极角、... 以水轮机主轴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密封段条件下,利用电磁学原理构建水轮机主轴磁流体密封装置的磁路模型,得到密封压力与磁流体密封磁极角、极齿高度、极齿宽度和极齿槽宽的关系,然后进行数值分析与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磁极角、极齿高度和极齿槽宽的增加,密封压力呈抛物线变化,磁极角在45°、极齿高度和极齿槽宽在10倍间隙值处取得极大值;随着极齿宽度的增加,密封压力线性减小;随着水轮机主轴转速的增高,离心力对间隙内磁流体扰动不断加剧,甚至造成密封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主轴 磁流体密封 极齿 关键参数 密封压力
下载PDF
极齿关键参数对磁流体密封热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杰 李正贵 +1 位作者 李望旭 龚佳成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9-104,共6页
为探讨磁流体密封极齿参数对磁流体热特性的影响,利用传热学理论构建磁流体密封装置的传热计算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宽度和极齿高度与磁流体温度的关系。在磁流体密封实验台上研究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 为探讨磁流体密封极齿参数对磁流体热特性的影响,利用传热学理论构建磁流体密封装置的传热计算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宽度和极齿高度与磁流体温度的关系。在磁流体密封实验台上研究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宽度和极齿高度对磁流体温度的影响,并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封间隙和极齿高度的增加,磁流体温度逐渐减小,呈负指数变化趋势;随着极齿宽度的增加,磁流体温度线性增加;随着极齿槽宽度的增加,磁流体的温度基本不变;密封间隙对磁流体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极齿宽度和极齿高度,极齿槽宽度对磁流体温度基本没有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密封间隙和极齿高度,适当减小极齿宽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磁流体的发热量,提高磁流体密封装置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密封 极齿参数 热特性
下载PDF
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岩石蠕变模型及参数识别
14
作者 刘楚佳 刘晓辉 +1 位作者 张旭 王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26,共6页
针对传统蠕变模型难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特征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岩石蠕变3个阶段的准确描述,在传统Maxwell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有黏壶元件蠕变参数的非定常化的同时,串联一个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蠕... 针对传统蠕变模型难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特征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岩石蠕变3个阶段的准确描述,在传统Maxwell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有黏壶元件蠕变参数的非定常化的同时,串联一个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蠕变模型,并推导出相应蠕变本构方程。同时运用origin软件引入不同蠕变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该蠕变本构模型能够对岩石蠕变试验曲线进行较好拟合及参数辨识,能够较好模拟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蠕变变形特征,准确反应岩石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蠕变特征,表明新建立的蠕变本构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正确性。为今后的岩土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蠕变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Maxwell模型 非线性 加速蠕变 参数反演
下载PDF
关键参数对70MPa氢隔膜压缩机产气效率的影响
15
作者 李建庚 韩志强 +4 位作者 刘杰 田维 吴学舜 方嘉 左子农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90-198,共9页
为探讨关键参数对70 MPa氢隔膜压缩机产气效率的影响规律,建立AMESim一维仿真模型,系统分析转速、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3个关键参数对产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最大压力和产气速率随转速升高而显著增加,且与进气压力正相关,与进气温... 为探讨关键参数对70 MPa氢隔膜压缩机产气效率的影响规律,建立AMESim一维仿真模型,系统分析转速、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3个关键参数对产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最大压力和产气速率随转速升高而显著增加,且与进气压力正相关,与进气温度负相关;产气量与转速无关,与进气压力正相关,与进气温度负相关;最高氢气温度对转速变化不敏感,且与进气压力负相关,与进气温度正相关;产气效率受转速影响较小,随进气压力增加而提升,转速为900 r/min时最大增加0.21 g/kJ,随进气温度增加而降低,转速为300 r/min时最大降低0.07 g/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源 隔膜式压缩机 产气效率
下载PDF
非均匀风下大跨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抖振分析
16
作者 徐昕宇 李龙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2期63-69,共7页
【目的目的】开展非均匀风下桥梁抖振响应的精细化分析,指导复杂地形区大跨度桥梁运维。【方法方法】为深入探讨非均匀风分布对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影响规律,以大跨度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全桥结构模型,开... 【目的目的】开展非均匀风下桥梁抖振响应的精细化分析,指导复杂地形区大跨度桥梁运维。【方法方法】为深入探讨非均匀风分布对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影响规律,以大跨度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全桥结构模型,开展不同分布形式下桥梁抖振响应时域分析,并与风速均匀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结果】与全桥风速均值的均匀分布情况相比,当主梁风速分布为抛物线形式时,非均匀分布显著增加了桥梁的横桥向位移、竖桥向位移和扭转角响应均方根值,均匀分布的分析结果会在较大程度上低估桥梁的实际响应,主跨跨中响应受主跨范围内风速分布的影响较大,在不同抛物线分布下,竖桥向响应差异最显著;当主梁风速分布为线性形式时,竖桥向位移和扭转角响应有所增大,由于一侧风速大,边跨扭转角明显增大,其值与跨中扭转角接近,均匀分布的结果会低估线性分布时桥梁的实际响应。【结论结论】在复杂地形区进行桥梁抖振响应研究时,应重点关注大桥关键位置的风速和非均匀风的分布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分离式钢箱梁 抖振 非均匀风 风速分布 时域分析
下载PDF
超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
17
作者 刘清友 曾松 +2 位作者 毛良杰 周守为 王国荣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8-18,共11页
基于超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配置特点,建立了考虑实际隔水管系统配置与载荷作用的动力学行为分析模 型,采用有限单元法结合Newmark-yff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在深水试验池开展了相似试验,验证了模型的 有效性,最后结合南中国海某口超深水井... 基于超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配置特点,建立了考虑实际隔水管系统配置与载荷作用的动力学行为分析模 型,采用有限单元法结合Newmark-yff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在深水试验池开展了相似试验,验证了模型的 有效性,最后结合南中国海某口超深水井的隔水管系统配置特点,采用南中国海一年一遇的海洋环境载荷计 算了其动力学行为,分析了该超深水井隔水管系统的变形特征、VonMises应力分布特征以及靠近海面以及海 底区域浮力块配置情况对隔水管系统动力学行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隔水管系统配置特点对其变形特征和 VonMises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在进行隔水管系统配置设计以及强度校核时应该根据其实际配置特点以及受 力情况进行计算分析;靠近水面的风、浪、流联合作用区,应该采用裸隔水管设计;靠近海底区域需根据现 场需要以及海底载荷分布情况决定浮力块的配置.文章的计算分析模型及其计算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可用于指导现场超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设计和强度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管 动力学 深水钻井 浮力块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卫星热红外遥感的透过率简化辐射传输计算方案
18
作者 周士凯 李正强 +3 位作者 姚前 吴文菲 谢艳清 樊程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80,共9页
热红外大气辐射传输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气透过率是其中一个重要参量。目前,对于热红外谱段(8~14μm)上大气透过率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背景参数输入过多且不易获取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热红外遥感的大气透过率简化辐射... 热红外大气辐射传输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气透过率是其中一个重要参量。目前,对于热红外谱段(8~14μm)上大气透过率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背景参数输入过多且不易获取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热红外遥感的大气透过率简化辐射传输计算方案。利用MODTRAN模型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参数进行整体定量模拟分析,从而得到影响大气透过率的关键参数,由此形成一套基于MODTRAN模型的参数简化方案。在MERSI-II两个热红外通道的中心波长处,对MODTRAN模型和参数简化方案计算出的大气透过率做对比验证,R^(2)均大于0.99,RMSE最大为0.007458,具有较高精度。参数简化方案仅依赖于观测天顶角和水汽柱浓度,不需要CO_(2)、O_(3)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相比于MODTRAN模型,参数简化方案输入参数减少了,计算效率也随之提高。本研究为热红外数据大气校正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大气透过率 背景参数 参数简化方案
下载PDF
液力透平实验台在研究生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史广泰 魏文景 《化工高等教育》 2016年第6期36-39,共4页
为了使研究生在对液力透平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获得理想的实验数据,更加直观地了解液力透平的内部流动机理,设计性能良好的液力透平,提高液力透平工作时的效率和稳定性,保证研究结果真实可靠,同时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首先... 为了使研究生在对液力透平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获得理想的实验数据,更加直观地了解液力透平的内部流动机理,设计性能良好的液力透平,提高液力透平工作时的效率和稳定性,保证研究结果真实可靠,同时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液力透平实验台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步骤,然后通过选取算例证明了液力透平实验台在研究生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液力透平实验台在研究生教学和研究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液力透平内部流动机理的深入认识,对液力透平的性能改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实验台 设计 教学
下载PDF
液力透平实验台的设计及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20
作者 史广泰 刘洋 魏文景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7期86-88,共3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液力透平性能,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和运转时的稳定性,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特别是理论研究结果,须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同时使在研究生液力透平的教学效果方面得到改善。文章通过综合考虑影响液力透平实验的各个因... 为了更好地研究液力透平性能,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和运转时的稳定性,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特别是理论研究结果,须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同时使在研究生液力透平的教学效果方面得到改善。文章通过综合考虑影响液力透平实验的各个因素,详细地介绍了液力透平实验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并通过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证明了液力透平实验台的可靠性,也使关于研究生液力透平的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实验台 设计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