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理念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1
作者 张红平 唐鹏飞 +4 位作者 李劲超 智伟 鲁雄 冯威 王清远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49-154,共6页
物理化学课程是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基于OBE理念,开展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活动,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物理化学课程中相平衡和溶液热力学部分为例,给出贯彻OBE理念的教学案例,系统分析了具体做法和教... 物理化学课程是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基于OBE理念,开展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活动,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物理化学课程中相平衡和溶液热力学部分为例,给出贯彻OBE理念的教学案例,系统分析了具体做法和教学逻辑,以期为OBE理念引导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体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物理化学 生物医学工程 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Delphi法的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效果评价问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丽娟 廖美新 +3 位作者 燕铁斌 吴伟 庄志强 李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目的:设计一套用于评价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效果的调查问卷。方法:以基于健康相关行为模式的知信行理论为指导,课题组设计了一套用于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的问卷,再根据国际量表设计通用的德尔菲(Delphi)法,对19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 目的:设计一套用于评价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效果的调查问卷。方法:以基于健康相关行为模式的知信行理论为指导,课题组设计了一套用于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的问卷,再根据国际量表设计通用的德尔菲(Delphi)法,对19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两轮的问卷函询,最终确定了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的调查问卷。此问卷共21个问题,包括了知识、信念以及行为三个维度。以问卷回收率评价专家的积极性;以权威系数评价专家的权威性。统计分析采用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描述问卷得分情况;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对专家评分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共发出38份问卷,第一轮回收19份,第二轮回收18份,两轮函询总回收率97.37%,专家积极系数为97.37%;专家判断依据Ca值为0.93,专家熟悉程度Cs值为0.92,专家权威系数Cr值为0.92>0.7。问卷评价肯德尔和谐系数以及知识维度的两轮结果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16(P<0.01)和0.24(P<0.01);信念维度第二轮结果有显著性意义0.14(P<0.05);行为维度第一轮结果有显著性意义,为0.14(P<0.05)。结论:通过Delphi法进行专家函询形成的一套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问卷,可用于评价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的教学效果,了解康复医疗从业人员对于团体标准的认识、信念及相关行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标准 知信行 德尔菲法 康复医学
下载PDF
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效果现场调查研究
3
作者 廖美新 庄志强 +5 位作者 吕媛浩 汤炳煌 吴伟 丁丽娟 李敏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0-814,共5页
目的:分析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前后的认知差异,评价团体标准编制培训工作的即时教学效果。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康复医学团体标准问卷,对2021年3月—2022年4月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的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编制培训班的第1—4期全体学员进... 目的:分析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前后的认知差异,评价团体标准编制培训工作的即时教学效果。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康复医学团体标准问卷,对2021年3月—2022年4月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的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编制培训班的第1—4期全体学员进行调查。在每一期培训班正式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即刻分别采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限时回收问卷。采用Wilcoxon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分析培训前和培训后的教学效果。结果:参加康复医学团体标准4期培训班的学员共有441人,发放问卷882份(培训前及培训后),回收问卷76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实际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622份。问卷分析结果发现,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的学员对团体标准的“知”“信”“行”三个维度的调查总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问卷中,对知识维度中的“团体标准的作用”,信念维度中的“团体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团体标准对工作的帮助作用”,以及行为维度中的“是否有组织/计划参与申报团体标准”这3部分内容的认知水平,培训前后的调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团体标准编制培训有助于提升学员对团体标准的内涵及细则(知信度)的认识及理解,增强参与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标准 康复医学 调查研究 培训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基于贻贝仿生构建高效抗菌及良好血液相容性的聚胺-酚表面
4
作者 孟昊天 李鹏程 +6 位作者 魏嘉佳 王文轩 李天瑀 黄楠 涂秋芬 熊开琴 杨志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183,共11页
目的赋予血液接触类材料优异的表面抗菌性能。方法受天然贻贝黏附现象的启发,通过多巴胺(Dopamine,DA)、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高碘酸钠(Sodium Periodate,NaIO4)构建一种简易、快速的聚胺-酚涂层(ε-PL@PDA),同时利用... 目的赋予血液接触类材料优异的表面抗菌性能。方法受天然贻贝黏附现象的启发,通过多巴胺(Dopamine,DA)、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高碘酸钠(Sodium Periodate,NaIO4)构建一种简易、快速的聚胺-酚涂层(ε-PL@PDA),同时利用ε-PL丰富的氨基质子化形成的阳离子,实现表面高效抗菌的目的。其中DA和ε-PL通过共价交联形成酚胺聚合物,酚胺共同介导基底材料黏附形成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椭圆偏光、氨基定量、水接触角(WCA)等材料学表征评价ε-PL@PDA涂层的理化性能;通过菌落计数法、细菌活/死染、液体法等细菌实验评价涂层抗菌性能;通过内皮细胞黏附与增殖实验评价其细胞相容性;通过血小板黏附与激活及半体内血液循环实验验证其血液相容性。结果材料学表征结果证明,ε-PL@PDA富氨基涂层成功制备,同时ε-PL的浓度大小会影响涂层的沉积过程;细菌实验表明,ε-PL@PDA涂层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当ε-PL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率高达91%;细胞实验和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相较于316不锈钢(316L SS),ε-PL的质量浓度为3、30 mg/mL时,涂层均不会促进细胞毒性增强、血小板黏附和激活以及血栓形成。结论ε-PL@PDA涂层能够在不影响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表面抗菌能力,因此,该高效便捷且适用性强的表面抗菌策略或有助于解决临床血液接触类器械细菌感染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仿生 多巴胺(DA) ε-聚赖氨酸(ε-PL) 表面改性 抗菌
下载PDF
AITC调控肠嗜铬细胞中血清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功能
5
作者 王思瑜 杨雅丽 +2 位作者 司琪琦 郭泰林 黄新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为探讨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AITC)调控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s,EC)中血清素(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合成及其对E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使用食用级AITC对RIN-14B细胞(大鼠胰腺内分泌细胞系)进行干预处理,采... 为探讨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AITC)调控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s,EC)中血清素(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合成及其对E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使用食用级AITC对RIN-14B细胞(大鼠胰腺内分泌细胞系)进行干预处理,采用FLUO-8 AM检测RIN-14B细胞内钙离子浓度,qRT-PCR分析5-HT合成相关基因表达,UPLC测定5-HT含量,以及RNA-seq检测AITC处理后的RIN-14B细胞转录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ITC通过激活离子通道TRPA1使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上调Tph1(色氨酸羟化酶)和Ddc(5-羟色氨酸脱羧酶)的表达,从而促进5-HT合成及分泌。此外,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AITC处理后的RIN-14B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发现,AITC主要调控谷胱甘肽代谢和抗氧化、炎症调节等相关通路,提示AITC可能通过刺激EC促进谷胱甘肽代谢来调节肠道稳态,同时参与肠道的炎症调节。以上结果为研究AITC影响EC及肠道更深入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数据与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烯丙酯 肠嗜铬细胞 血清素 RNA-SEQ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成骨细胞线粒体移植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
6
作者 杨雅丽 司琪琦 +2 位作者 王思瑜 周嘉裕 郭泰林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8,共9页
为探究成骨细胞(OBs)线粒体移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本研究体外人工提取BMSCs线粒体和OBs线粒体,分别移植入受体BMSCs.实验结果发现,接受成骨细胞线粒体的BMSCs表现出显著增强的增殖、迁移、抗凋亡和成骨能力.此... 为探究成骨细胞(OBs)线粒体移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本研究体外人工提取BMSCs线粒体和OBs线粒体,分别移植入受体BMSCs.实验结果发现,接受成骨细胞线粒体的BMSCs表现出显著增强的增殖、迁移、抗凋亡和成骨能力.此外,接受成骨细胞线粒体的BMSCs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氧气消耗速率上调、ATP产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1)成骨细胞线粒体移植能够增强体外BMSCs功能,促进其向成骨分化;(2)相较于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接受成骨细胞线粒体移植的受体BMSCs具有更强的有氧代谢能力以及更强的成骨分化能力,有望为骨生长与骨损伤修复提供一种候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成骨分化 代谢
下载PDF
应用改良版病人主观综合评估量表诊断肺癌病人营养不良的前瞻性研究
7
作者 石培洁 肖春秀 +4 位作者 康超 时皎皎 周菁 李东 林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 PG-SGA与PG-SGA、GLIM工具、传统实验室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在评价新入院肺癌病人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四川省成都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和呼...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 PG-SGA与PG-SGA、GLIM工具、传统实验室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在评价新入院肺癌病人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四川省成都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48 h的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选取的肺癌病人进行血液学检验,并使用m PG-SGA、PG-SGA和GLIM工具进行营养不良的评估和诊断。比较mPG-SGA的评价结果与传统单项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入组的199例肺癌病人的平均年龄为(62.69±8.79)岁,其中男性153例(76.88%)。mPG-SGA、PG-SGA和GLIM评价/诊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93.97%、94.97%、和79.40%。以PGSGA为金标准参照,m PG-SGA和GLIM检测营养不良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和80.42%,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40.00%,AUC值分别为0.995和0.602。结论:mPG-SGA在对肺癌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的评价方面与PG-SGA和GLIM提供了几乎相同的能力,其评价内容更为简单,或可能成为肺癌病人快速营养评估的替代方法,需要进一步在不同肿瘤病人中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PG-SGA PG-SGA GLIM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磷酸化FGFR1^(Y65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杜丹 李静 +1 位作者 罗洪 程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目的 探讨磷酸化FGFR1^(Y654)(p-FGFR1^(Y654))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间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103例及正常组织58例,采用免... 目的 探讨磷酸化FGFR1^(Y654)(p-FGFR1^(Y654))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间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103例及正常组织5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FGFR1^(Y65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FGFR1^(Y65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p-FGFR1^(Y654)的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长径等无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N分期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FGFR1^(Y654)低表达组患者的RFS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32,95%CI:1.08~4.65),且p-FGFR1^(Y654)低表达组患者OS也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04,95%CI:2.14~11.51)。结论 p-FGFR1^(Y65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FGFR1^(Y654)可能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p-FGFR1^(Y654) 预后 总生存期 无复发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知信行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丁丽娟 吴伟 +3 位作者 廖美新 李敏 燕铁斌 庄志强 《中国康复》 2022年第11期665-669,共5页
目的:了解国内康复从业人员对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知信行现状,推动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建设与发展。方法:调查对象为参加2021年~2022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团体标准编制4期培训班的所有学员。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每期培训班开... 目的:了解国内康复从业人员对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知信行现状,推动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建设与发展。方法:调查对象为参加2021年~2022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团体标准编制4期培训班的所有学员。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通过问卷星线上调查,限时提交。共有441名学员参加了4期培训班培训,其中387名学员完成了问卷,54人(占总培训人数的12.2%)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剔除2份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385份(占提交问卷的99.48%)。采用非参数Kruskal Wallis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非参数Spearman分析,对有效问卷的的知识、信念、行为三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职称等级的知识总分、行为总分、问卷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知识总分分别与行为总分、问卷总分呈正相关(ρ值分别为0.276、0.541,P值均<0.01),信念总分与问卷总分呈正相关(ρ=0.682,P<0.01),行为总分分别与知识总分、问卷总分呈正相关(ρ值分别为0.276、0.586,均P<0.01)。结论:康复从业人员对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对团体标准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足,且缺少参与团体标准编制相关行为。应加强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知识普及与相关的培训,提高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知信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标准 知信行 康复医学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心肺复苏药物新进展及循证医学证据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庆 黄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414-418,共5页
复苏药物仍然是高级生命支持中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虽然关于复苏药物的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及实验室研究均较为有限;但近年来仍进行了一系列对复苏药物在复苏中作用的研究,并且研究结果较之前的相比,对临床治疗的建议以及进一步的研究... 复苏药物仍然是高级生命支持中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虽然关于复苏药物的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及实验室研究均较为有限;但近年来仍进行了一系列对复苏药物在复苏中作用的研究,并且研究结果较之前的相比,对临床治疗的建议以及进一步的研究都有了新的提示意义,而2015年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对复苏药物使用的推荐意见做出了一定的更新。现将近年来关于复苏药物研究的新进展以及新指南的相关推荐更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肾上腺素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医学三维重构软件系统的精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子凡 许苑晶 +7 位作者 柳毅浩 刘非 张敏 王文豪 邓迁 顾越兴 戴尅戎 王金武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0年第3期219-225,共7页
为研究Arigin 3D Pro医学三维重构软件的精度和稳定性,制作3种形状的CT体模和球形的MRI体模作为实体模型。选取3种CT设备和1种MRI设备对制作的实体模型进行数据扫描,选择重构经验不同的3名操作者使用Arigin 3D Pro医学三维重构软件进行... 为研究Arigin 3D Pro医学三维重构软件的精度和稳定性,制作3种形状的CT体模和球形的MRI体模作为实体模型。选取3种CT设备和1种MRI设备对制作的实体模型进行数据扫描,选择重构经验不同的3名操作者使用Arigin 3D Pro医学三维重构软件进行重构,每次重构均使用Geomagic Wrap测量3次参数,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实体模型参数。结果表明,重构的三维模型与实体模型的相对误差占实体模型的0.09%~1.28%,该软件可对不同品牌的CT、MRI扫描数据进行处理,一致性指标ICC为0.930,具有通用性。同一操作者多次重构相同模型的组内误差占实体模型的0.56%~0.82%,不同操作者重构的三维模型存在组间差异,重构经验越少,差异越大。通过Catphan体模对Arigin 3D Pro医学三维重构软件的定量评价,表明该软件重构的模型精度准确性较高,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医学图像 三维重构 精度 稳定性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切除胃肠道黏膜下肿瘤的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 杨鹏 +4 位作者 李俊霖 冉文斌 杨梅 孙晓滨 单晶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超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了该院经ESD切除的172例SMTs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EUS和术后病理比较,了解消化道SMTs在不同部位发病率及EUS对SMTs的诊断准确度,分析消化道不同... 目的探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超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了该院经ESD切除的172例SMTs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EUS和术后病理比较,了解消化道SMTs在不同部位发病率及EUS对SMTs的诊断准确度,分析消化道不同部位SMTs的病理构成,以及EUS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与平滑肌瘤以及其他良性SMTs的鉴别要点。结果超声内镜(EUS)诊断SMTs的整体符合率为69.2%,其中食管,胃,直肠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8%,59.8%,85.7%。ESD切除的SMTs在胃内以GIST为主(54.3%),食管以平滑肌瘤为主(84.8%),直肠以神经内分泌瘤为主(85.6%)。GIST与平滑肌瘤等良性病变可通过常见发生部位,来源层次及EUS下回声特点进行鉴别。结论消化道各部位有其好发的SMTs,EUS对消化道SMT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消化道SMTs以GIST及平滑肌瘤为主,两者的鉴别仍存在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肿瘤 超声内镜 胃肠道间质瘤 平滑肌瘤
下载PDF
Tom70/PNPT1线粒体转位调控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3
作者 程旭 田静 +2 位作者 李静 刘青 裴海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外膜转位酶70(Tom70)/多核糖核苷酸核苷转移酶1(PNPT1)线粒体转位调控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常氧条件培养12h)与缺氧组(缺氧干预12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 目的探讨线粒体外膜转位酶70(Tom70)/多核糖核苷酸核苷转移酶1(PNPT1)线粒体转位调控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常氧条件培养12h)与缺氧组(缺氧干预12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qPCR检测TUBA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PNPT1蛋白表达情况。(2)利用携带Tom70序列的慢病毒载体转染H9C2细胞,分为NC组(慢病毒阴性对照组,转染慢病毒空载体)、Tom70过表达组(转染携带Tom70序列的慢病毒载体)、缺氧+NC组、缺氧+Tom70过表达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Tom70、PNPT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缺氧+NC组、缺氧+Tom70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qPCR检测缺氧+NC组、缺氧+Tom70过表达组TUBA mRNA表达情况,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细胞中Tom70与PNPT1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中TUBA mRNA含量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线粒体内PNP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胞质PNP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2)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NC组比较,Tom70过表达组细胞内Tom70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常氧条件下,NC组与Tom70过表达组线粒体及胞质中的PNPT1表达均无明显差异,而缺氧条件下,与缺氧+NC组比较,缺氧+Tom70过表达组线粒体PNP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胞质PNPT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心肌细胞中的Tom70与PNPT1能够相互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缺氧+NC组比较,缺氧+Tom70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缺氧+NC组相比,缺氧+Tom70过表达组TUB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Tom70可通过调控PNPT1的线粒体定位表达减少凋亡相关mRNA的降解来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缺氧 多核糖核苷酸核苷转移酶1 线粒体外膜转运蛋白70
下载PDF
YAP对高糖培养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文艺 周喆 +5 位作者 王德琼 巨灵翎 张黎 孙雄山 李霜 杨大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1,共8页
目的探究Yes相关蛋白(YAP)对高糖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1~3日龄SD大鼠CFs,用40.0 mmol/L葡萄糖诱导CFs,构建糖尿病心肌病(DCM)细胞模型,24 h后检测细胞Y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 目的探究Yes相关蛋白(YAP)对高糖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1~3日龄SD大鼠CFs,用40.0 mmol/L葡萄糖诱导CFs,构建糖尿病心肌病(DCM)细胞模型,24 h后检测细胞Y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水平。取原代大鼠CFs,分别设置正常糖(5.5 mmol/L D-Glucose,NG)组、高糖(40.0 mmol/LD-Glucose,HG)组、NG+维替泊芬(NG+VP)组、HG+VP组。VP为YAP抑制剂,剂量为0.5μmol/L。各组处理CFs24 h后,采用波形蛋白免疫荧光法鉴定CFs,Ki-67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YAP、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CT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法鉴定波形蛋白阳性,提示原代培养的细胞为大鼠CFs。Ki-67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CFs的Ki-67阳性率(%)明显升高(67.33±5.14 vs.22.94±4.88,P<0.05);YAP抑制剂VP处理后,CFs的Ki-67阳性率(%)降低(46.83±3.86 vs.67.33±5.14,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高糖干预24 h后,CFs中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1.43±0.98 vs.0.93±0.06,1.80±0.09 vs.1.08±0.09,1.43±0.09 vs.0.88±0.10,P<0.05),YAP和CT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也升高(1.93±0.15 vs.1.17±0.09,1.80±0.18 vs.1.23±0.16,P<0.05);与HG组比较,HG+VP组的α-SMA、collagen I、collagenⅢ、CT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1.27±0.06vs.1.71±0.12,2.05±0.23vs.3.03±0.17,1.10±0.12vs.1.82±0.18,1.31±0.16 vs.1.57±0.03,P<0.05);与NG组比较,HG+VP组中α-SMA、collagenⅠ、CT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高糖可刺激SD大鼠乳鼠CFs增殖及活化,合成过多的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YAP/TEAD/CTGF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 糖尿病心肌病 心脏成纤维细胞 心肌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早期胸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旭阳 王张鹏 +4 位作者 吴俊 景光旭 黄竹 孙红玉 汤礼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33-1642,共10页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发的少、中量胸腔积液早期穿刺引流对SAP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2015 年 1 月-2021 年 12月收治的107例 SAP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前3天是否进行胸腔穿...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发的少、中量胸腔积液早期穿刺引流对SAP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2015 年 1 月-2021 年 12月收治的107例 SAP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前3天是否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分为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组(TPD组,51例)和非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组(N-TPD组,56例)。分别比较入院后第5天、第10天两组相应时间节点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TPD组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N-TPD组(P值均<0.05);而 TPD组与N-TPD组患者病死率(9.8%vs 14.3%,χ^(2)=0.502,P=0.478)、脓毒症发生率(29.4%vs 44.6%,χ^(2)=2.645,P=0.1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D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明显降低(χ^(2)=6.038,P=0.043),且中度ARDS发生率显著低于N-T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vs 21.4%,χ^(2)=3.874,P=0.049)。TPD组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明显低于N-TPD组(35.3%vs 57.2%,χ^(2)=6.735,P=0.034),且有创机械通气患者,TPD组明显低于N-TPD组(9.8%vs 26.8%,χ^(2)=5.065,P=0.024)。TPD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N-TPD组(23.5%vs 42.9%,χ^(2)=4.466,P=0.035),TPD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缩短[(11.2±5.0)d vs (16.8±4.7)d,t=5.949,P<0.001]。在入院后第5、10天,TPD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IL-1、IL-6、IL-8和TNF-α、动脉血气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呼吸衰竭发生率均显著优于N-TPD组(P值均<0.05)。入院后第10天,TPD组APACHEⅡ评分、改良Mashall评分均显著优于N-TPD组(P值均<0.05)。结论 对于SAP伴发少、中量胸腔积液患者,早期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急性肺损伤,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胸腔积液 引流术 急性肺损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具有表面微图形化胰肠吻合口支架的构建及研究
16
作者 简琼艺 王益雷 +3 位作者 姜喆瑞 郭倩如 张浩 李可洲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08-217,共10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选择聚氨酯(TPU)管作为胰肠吻合口支架以应对这一并发症,但存在规格不匹配、易脱落等问题。受到树蛙趾垫表面微图形增强湿摩擦力的启发,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微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选择聚氨酯(TPU)管作为胰肠吻合口支架以应对这一并发症,但存在规格不匹配、易脱落等问题。受到树蛙趾垫表面微图形增强湿摩擦力的启发,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微图形,并利用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备了具有不同微图形的胰肠吻合口支架,然后对三种不同微图形的支架进行对比研究。使用6臂聚乙二醇作为引发剂,与己内酯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加入丙烯酰氯接上双键,通过光交联,利用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制备了印有表面微图形的6臂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胰肠吻合口支架。考察了6臂聚乙二醇-聚己内酯支架的形状记忆性能、力学性能、亲疏水性等,证明该支架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有足够的刚性为胰管提供有效支撑,且能够引流胰液,维持胰管畅通。研究了模拟支架与胰管组织之间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表面微图形改性的6臂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交联支架比TPU支架具有更大的湿摩擦力,同时对胰管组织造成的磨损较小,且正六边形柱体微图形为表面改性的最佳选择。最后评估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证实材料具备植入体内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瘘 胰肠吻合口支架 形状记忆 表面微图形 湿摩擦力
下载PDF
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联合炎症相关标志物评分与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彭正伟 李玲 +6 位作者 聂瑚玮 陈瑷玲 艾阳 张杰 杨文生 陈光宇 张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联合炎症相关标志物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性手术的615例患者,收集术前常规血液学检测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联合炎症相关标志物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性手术的615例患者,收集术前常规血液学检测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根据ROC曲线计算最佳临界值,将Fbg分别与NLR、PLR及MLR联合评分(F-NLR、F-PLR、F-MLR),分析不同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F-NLR评分与性别、肿瘤位置、T分期、是否神经侵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LR评分与肿瘤位置、T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LR评分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T分期及是否神经侵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MLR评分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FS)(P=0.002)及总生存期(OS)(P=0.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bg与炎症相关标志物联合的F-NLR、F-PLR、F-MLR评分是一个可靠的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且F-MLR评分更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纤维蛋白原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炎性标志物 预后
下载PDF
“补气生血法”促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理论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旭东 潘涛 +2 位作者 陈柳霖 叶俏波 呼永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4-18,共5页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多种良、恶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病死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则主要归结于肝再生的不足。本文结合中医气血理论、藏象学说及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现代研究进展,分析肝切除与肝再生的中医内涵,并从肝脏本身的特点及再生...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多种良、恶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病死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则主要归结于肝再生的不足。本文结合中医气血理论、藏象学说及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现代研究进展,分析肝切除与肝再生的中医内涵,并从肝脏本身的特点及再生能量供给两方面阐述肝再生机制与气血理论之间的关系,提出“气血亏虚”是肝切除术后肝再生不足的重要病机,认为以当归补血汤为代表的“补气生血法”可使肝体充盈、肝气条畅,有效促进肝再生,旨在探索传统理论及经典方药在肝再生领域的应用,为降低肝切除术后病死率提供中医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生血法 肝切除 肝再生 当归补血汤 方剂
下载PDF
GSDMD通过激活caspase-9-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参与脓毒症相关获得性衰弱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德琼 周喆 +3 位作者 张黎 张钟健 李霜 杨大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4-704,共11页
目的:探讨gasdermin D(GSDMD)-胱天蛋白酶9(caspase-9)-caspase-3在脓毒症相关获得性衰弱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方法:诱导C2C12小鼠成肌细胞分化为肌管,设置3个组:control组,加入与脂多糖(LPS)组等体积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LPS组:加入L... 目的:探讨gasdermin D(GSDMD)-胱天蛋白酶9(caspase-9)-caspase-3在脓毒症相关获得性衰弱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方法:诱导C2C12小鼠成肌细胞分化为肌管,设置3个组:control组,加入与脂多糖(LPS)组等体积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LPS组:加入LPS,使LPS在培养液中的终浓度为1 mg/L,干预12 h;LPS+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组:加入LPS,使LPS在培养液中的终浓度为1 mg/L,干预12 h后加入ATP,使ATP在培养液中的终浓度为5 mmol/L,干预0.5 h。光镜观察肌管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HC)、成肌蛋白(myogenin)、caspase-1、caspase-11、GSDMD、caspase-9、cleaved 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肌肉环指蛋白1(MuRF-1)和atrogin-1蛋白水平;腺病毒转染敲减GSDMD;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细胞损伤情况;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诱导5~7 d后,光镜观察到细胞由多角形分化为管状;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成肌细胞相比,肌管中肌管标志蛋白MHC和myogenin表达显著升高,证明肌管诱导成功。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和LPS+ATP组caspase-1、caspase-11、GSDMD、caspase-9、cleaved 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3、MuRF-1和atrogin-1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与si-NC+LPS组比较,si-GSDMD+LPS组caspase9、cleaved 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3、MuRF-1和atrogin-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si-NC+LPS+ATP组比较,si-GSDMD+LPS+ATP组caspase-9、cleaved 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3、MuRF-1和atrogin-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si-NC组GSDMD表达无显著差异,si-GSDMD组GSDMD表达显著降低,说明腺病毒转染敲减肌管GSDMD表达成功。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和LPS+ATP组细胞凋亡水平均显著升高;与si-NC+LPS组比较,si-GSDMD+LPS组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与si-NC+LPS+ATP组比较,si-GSDMD+LPS+ATP组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I染色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和LPS+ATP组的PI阳性细胞比例均显著上升。JC-1染色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和LPS+ATP组JC-单体比例均显著升高;与si-NC+LPS组比较,si-GSDMD+LPS组JC-单体比例显著降低;与si-NC+LPS+ATP组比较,si-GSDMD+LPS+ATP组JC-单体比例显著降低。结论:GSDMD-caspase-9-caspase-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脓毒症相关肌萎缩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 脓毒症 gasdermin D 线粒体 胱天蛋白酶9 胱天蛋白酶3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HMGB1-RAGE介导血管周细胞脱离血管和血脑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杜明皓 李嘉妮 +2 位作者 李阳 罗娟 树海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8,共8页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皮层血管周细胞的反应性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使用可控性皮层撞击动物模型模拟颅脑损伤,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外伤后不同时间点皮层周细胞标记物表达情况,并通过透射电镜确定颅脑损伤后血管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通...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皮层血管周细胞的反应性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使用可控性皮层撞击动物模型模拟颅脑损伤,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外伤后不同时间点皮层周细胞标记物表达情况,并通过透射电镜确定颅脑损伤后血管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box 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水平,并将实验动物分为FPS-ZM1(一种特异性RAGE受体阻滞剂)注射组和野生型组,利用干湿脑重和透射电镜的方法检测外伤后HMGB1-RAGE对周细胞的影响。培养原代小鼠脑微血管周细胞,添加HMGB1重组蛋白并以同时添加FPS-ZM1的培养周细胞作为对照,离体水平探索HMGB1-RAGE通路对血管周细胞的影响。结果外伤后早期皮层周细胞标记物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eta,PDGFR-β)、NG2蛋白聚糖(NG2 proteoglycan,NG2)表达水平降低(PDGFR-β,Control vs.CCI 3D P<0.05;NG2,Control vs.CCI 6H P<0.05,Control vs.CCI 1D P<0.05),并发现周细胞脱离血管,同时伴有局部血脑屏障开放。外伤后早期皮层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表达升高(HMGB1,Control vs.CCI 6H P<0.05,Control vs.CCI 1D P<0.05;RAGE,Control vs.CCI 6H P<0.05,Control vs.CCI 1D P<0.05,Control vs.CCI 3D P<0.05,Control vs.CCI 5D P<0.05,Control vs.CCI 7D P<0.05;NF-κB,Control vs.CCI 6H P<0.05,Control vs.CCI 1D P<0.05),阻断RAGE与配体结合后皮层水肿减轻(CCI 6H、CCI 1D均P<0.05)、神经血管单元损伤降低。HMGB1重组蛋白可增加培养周细胞的迁移能力(Control vs.HMGB1 P<0.05,Control vs.HMGB1+FPS-ZM1 P<0.05),且能被FPS-ZM1逆转(HMGB1 vs.HMGB1+FPS-ZM1 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高水平的HMGB1通过周细胞上RAGE受体介导周细胞脱离血管,并导致局部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细胞 颅脑损伤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