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合开孔板-柱壳节段模型及其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1
作者 张剑锋 高芳清 +1 位作者 刘龙波 邓鹤轩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因其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优势而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其结构的整体动力学性能也备受关注。文章以一类可应用于航空或船舶的整体式层合开口板-柱壳功能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能够求解任... 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因其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优势而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其结构的整体动力学性能也备受关注。文章以一类可应用于航空或船舶的整体式层合开口板-柱壳功能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能够求解任意开孔参数、耦合角度以及复杂边界条件下的节段分析模型。然后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采用改进傅里叶级数作为试函数,通过弹簧模型来模拟边界条件与相邻子结构的耦合关系,用Rayleigh-Ritz方法求解固有频率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层合板壳耦合结构模型可适用于各类复杂边界条件,且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可为类似的复杂层合板壳耦合结构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提供通用的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板壳耦合结构 改进傅里叶级数 振动特性 层合板
下载PDF
气动激励下裂纹转子叶片动力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田振 范晨光 +1 位作者 杨宇静 邵博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文章研究了气动激励下含裂纹叶片的动力学特性,并基于单向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对高转速含裂纹叶片所受气动力及气动激励下结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不同旋转速度下的裂纹叶片进行三维非定常流动计算,得到各... 文章研究了气动激励下含裂纹叶片的动力学特性,并基于单向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对高转速含裂纹叶片所受气动力及气动激励下结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不同旋转速度下的裂纹叶片进行三维非定常流动计算,得到各转速下叶片表面所受气动力及含裂纹叶片表面关键点的静压变化。然后使用湿模态分析方法对裂纹叶片进行气动激励下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稳定转速下,叶片迎风面各位置所受的气动力分布表现出越靠近叶片前缘所受的气动力越大,叶片背风面各位置所受气动力越靠近叶片前缘气动力越小,气动力大小与所处位置叶长没有明显关系。不同转速下,监测点气动力达到稳态区间的速度随转速增大而增加。气动激励下,随着转速增大,含裂纹叶片的模态频率增大,同转速下裂纹叶片模态频率低于完整叶片的模态频率。研究结果为转子叶片气动优化设计及损伤检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激励 含裂纹叶片 流固耦合 动力学特性 湿模态分析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中锰TRIP钢循环变形及相变行为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吴宗曦 程恋 张娟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38-41,44,共5页
中锰钢作为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典型代表,具有高强高韧的优异力学性能,且由于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其变形机理比其它钢材更为复杂。为保证构件的服役安全,中锰TRIP钢在高温和循环载荷下的变形特性以及变形机理亟待研究。文章在200℃和... 中锰钢作为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典型代表,具有高强高韧的优异力学性能,且由于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其变形机理比其它钢材更为复杂。为保证构件的服役安全,中锰TRIP钢在高温和循环载荷下的变形特性以及变形机理亟待研究。文章在200℃和300℃下对Fe-0.35C-7Mn-3.2Al钢进行单轴循环加载实验,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进行残余奥氏体(RA)体积分数测量,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RA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200℃下的循环软/硬化特征与室温相似,基本表现为循环稳定;而在300℃下则表现出明显的循环硬化。材料在非对称应力控制下的棘轮行为也表现出不同特征,在200℃下与常温表现相似,棘轮应变在循环过程中持续增长且不会饱和;而在300℃下棘轮应变会迅速达到饱和并发生安定现象。在200℃下的单轴拉伸以及循环变形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马氏体体相变,而在300℃下则几乎不发生马氏体相变。研究结果为后续中锰钢力学性能的温度相关性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循环变形 高温 相变
下载PDF
基于地下圆形结构弹塑性理论的让压支护研究
4
作者 蔡晓枘 喻勇 《四川建筑》 202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对比普通支护,让压支护在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中的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不仅能最大限度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而且能减小支护结构的受力,保证地下结构的安全性。基于地下圆形结构弹塑性理论,假设围岩及衬砌符合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并符合... 对比普通支护,让压支护在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中的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不仅能最大限度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而且能减小支护结构的受力,保证地下结构的安全性。基于地下圆形结构弹塑性理论,假设围岩及衬砌符合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并符合库仑屈服条件,对隧道中的让压支护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算例对其试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支护 让压支护 岩石力学
下载PDF
超临界温度下Inconel 617B的力学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尹涛 蔡力勋 包陈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8-1084,共7页
针对Inconel 617B合金,分别完成了常温、700℃下单轴拉伸试验和等幅应变疲劳试验。基于漏斗试样有限元辅助测试(Finite-element-analysis Aided Testing,FAT)新方法获得了Inconel 617B合金在两种温度下直至破坏的单轴拉伸真实应力-应变... 针对Inconel 617B合金,分别完成了常温、700℃下单轴拉伸试验和等幅应变疲劳试验。基于漏斗试样有限元辅助测试(Finite-element-analysis Aided Testing,FAT)新方法获得了Inconel 617B合金在两种温度下直至破坏的单轴拉伸真实应力-应变试验关系,给出了材料临界破断应力、破断应变、应力应变描述新方程与参数;研究了两种温度下Inconel 617B合金的循环应力演化行为、循环本构关系、应变幅与寿命关系和超超临界服役温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超超临界温度使Inconel 617B合金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临界破断应力、破断应变和试样颈缩后漏斗根部横截面中心点应力三轴度等力学性能降低显著;提出的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新方程对FAT获得的结果曲线描述良好;有限元辅助分析得出,试样漏斗根部横截面中心的应力三轴度最大,700℃下破断时最大应力三轴度远低于常温结果;Inconel617B合金在两种温度下均表现出明显的循环硬化特征,超超临界温度使得Inconel 617B合金的循环稳定寿命比例明显减小、抗疲劳性能显著降低;Manson-Coffin模型可良好描述两种温度下Inconel 617B合金的低周疲劳试验寿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温度 INCONEL 617B 合金 FAT方法 单轴拉伸 低周疲劳
下载PDF
基于弹性地基梁原理的埋地天然气管道内力分析
6
作者 于昊 喻勇 +3 位作者 李荣光 孙伶 陈斯迅 成志强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埋地管道在实际情况中,受到多种荷载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FEM)模拟土体和管道,需要建立大量的单元,存在费时费力、计算工作量大和建模困难等问题。利用弹性地基梁方法,将长输埋地管道简化为一系列弹性地基上的弹性梁。并考虑管道在工... 埋地管道在实际情况中,受到多种荷载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FEM)模拟土体和管道,需要建立大量的单元,存在费时费力、计算工作量大和建模困难等问题。利用弹性地基梁方法,将长输埋地管道简化为一系列弹性地基上的弹性梁。并考虑管道在工程实际中所承受到的轴向力、外力偶矩等情况,分别推导出管道在承受上述荷载下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得到挠度解析解,进而得到管道截面弯矩的表达式。根据已知监测数据,确定解中的待定系数,从而确定管道任意截面的弯矩,以便将理论解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管道表面的应力结果进行了相关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解得到的截面弯矩与有限元结果在管道中部吻合良好,相对误差处于0.1%~0.5%之间,管道整体的平均误差在3%~6%之间,应力的整体平均误差为6.6%。结果证明了理论解的有效性,该理论解的提出对于埋地管道的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梁 埋地管道 弯矩 理论解析 最小势能原理 变分法
下载PDF
中锰 TRIP 钢棘轮行为的晶粒尺寸依赖性相场研究
7
作者 杨云俊 畅舒心 张娟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Ginzburg-Landau理论和晶体塑性理论,建立了一个可以合理反映晶粒尺寸依赖性的二维多晶弹塑性相场模型,采用相场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研究了晶粒尺寸对中锰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棘轮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 基于Ginzburg-Landau理论和晶体塑性理论,建立了一个可以合理反映晶粒尺寸依赖性的二维多晶弹塑性相场模型,采用相场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研究了晶粒尺寸对中锰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棘轮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和奥氏体的稳定性逐渐提高,中锰TRIP钢的循环稳定性增强;多晶系统的TRIP效应随晶粒尺寸地减小逐渐减弱,棘轮应变率和相变生成的马氏体含量均逐渐降低,当晶粒尺寸从1.0μm减小至0.2μm,循环结束时棘轮应变和马氏体含量分别减少了0.69%和11.1%。中锰TRIP钢棘轮行为的晶粒尺寸依赖性可解释为: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TRIP钢中各相的位错滑移抗力和晶界对位错滑移的阻碍增大,由位错引发的塑性变形减小;同时,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加,多晶系统中的马氏体相变和相变诱发塑性应变减少。因此循环变形过程中塑性变形的产生和累积受到抑制,导致中锰TRIP钢的棘轮效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晶粒尺寸 棘轮行为 马氏体相变 相场法
下载PDF
旋转叶片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8
作者 杨宇静 范晨光 邵博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针对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将超单元建模方法与改进型正交模型-正交模态法相结合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以带旋转的悬臂梁模型为例,使用整体建模方法与超单元建模方法分别建模,通过改进型正交模型-正交模态法进行有限元模... 针对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将超单元建模方法与改进型正交模型-正交模态法相结合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以带旋转的悬臂梁模型为例,使用整体建模方法与超单元建模方法分别建模,通过改进型正交模型-正交模态法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果表明,整体建模方法与超单元建模方法的模态仿真结果的频率差小于2%,且具有相同的振型。整体建模方法的修正误差为0.4%,超单元建模方法的修正误差小于0.1%,且超单元建模具有更好的修正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一条有效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有限元模型修正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改进傅里叶级数法在Winkler地基薄板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吉 高芳清 +2 位作者 覃良晋 郑双星 丁凯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5期76-81,共6页
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采用弹性组件及其参数设定模拟约束边界类别与状态,结合Hamilton原理,建立一种适应各类参数全局性变化的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振动分析方法。求解过程重点利用改进傅里叶级数法,给出能够满足各类边界条件的振型函数统... 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采用弹性组件及其参数设定模拟约束边界类别与状态,结合Hamilton原理,建立一种适应各类参数全局性变化的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振动分析方法。求解过程重点利用改进傅里叶级数法,给出能够满足各类边界条件的振型函数统一表达式,有效地解决振型函数在任意边界条件下的选取以及不能严格满足角点条件的难点。通过数值计算与文献对比,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并验证其快速收敛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究系统频率与地基基床系数、地基上矩形薄板尺寸参数的相互影响关系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改进傅里叶级数 WINKLER地基 矩形薄板 HAMILTON原理 任意边界条件
下载PDF
SiC/AZ31反贝壳结构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10
作者 何博 罗茜 +2 位作者 常超 赵科 刘金铃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9,共10页
结合机械球磨和热变形工艺制备具有反贝壳结构的SiC/AZ31复合材料,通过工艺控制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有效调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准静态拉伸实验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结合... 结合机械球磨和热变形工艺制备具有反贝壳结构的SiC/AZ31复合材料,通过工艺控制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有效调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准静态拉伸实验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其微观形貌对强韧化机理与失效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热变形工艺获得的反贝壳结构可以明显提升镁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当反贝壳结构复合材料基体的应变硬化能力得到提升时,能更好地补偿硬相中裂纹增殖带来的软化效应,复合材料的应变硬化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调控反贝壳材料软相片层尺寸,可以实现对拉伸性能的调控。软相片层较大时,材料拥有更好的韧性;软相片层较小时,材料拥有更高的强度。反贝壳结构复合材料良好的强韧性与其结构特点密不可分,其连续的硬相很好地起到了承载作用,而弥散的软相片层则有助于提升复合材料的韧性。该材料的主要强化机制包括弥散强化、细晶强化与异构形变诱导强化,而韧性的提高则归功于软相片层诱导的裂纹钝化和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纳米复合材料 贝壳 构型 强度 韧性
下载PDF
不同体积分数纳米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忠英 赵科 刘金铃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3期55-58,66,共5页
复合材料高强度和高塑性不可兼得的难题限制了其广泛的运用,因此如何制备高强度和高塑性的复合材料是使其具有更广泛运用的关键。采用高能球磨和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不同体积分数纳米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 复合材料高强度和高塑性不可兼得的难题限制了其广泛的运用,因此如何制备高强度和高塑性的复合材料是使其具有更广泛运用的关键。采用高能球磨和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不同体积分数纳米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准静态压缩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对复合材料的失效方式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l_(2)O_(3)颗粒在铝基体中分散均匀,没有发生团聚现象。随着纳米Al_(2)O_(3)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提升明显,其中15vol.%-Al_(2)O_(3)/Al复合材料的最大压缩强度达到741 MPa,同时具有23.5%的失效应变,复合材料的失效方式也由脆性-韧性混合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研究结果对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以及工业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Al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失效方式
下载PDF
振荡热压烧结温度对WC-6Co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冯朴真 赵科 刘金铃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采用振荡热压烧结工艺(HOP)制备了WC-6Co硬质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对WC-6Co硬质合金致密化、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OP工艺在固相烧结温度(1200℃)时即可制得致密样品;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尽管WC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但... 采用振荡热压烧结工艺(HOP)制备了WC-6Co硬质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对WC-6Co硬质合金致密化、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OP工艺在固相烧结温度(1200℃)时即可制得致密样品;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尽管WC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但在固相烧结温度区间依然保持超细晶;Co相分布逐渐均匀;硬度先急剧增大而后出现略微降低,在1200℃时达到最大值22GPa;断裂韧性逐渐增大,在1200℃时即达到11.7MPa·m^(1/2),随后出现略微增大。总之,在1200℃时合金获得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这得益于振荡压力能够促进颗粒重排、塑性变形和晶界扩散等致密化机制的发生,实现快速致密化,降低晶界迁移速率从而抑制晶粒生长,同时促进Co相的均匀分布,并触发新的韧化机制(裂纹桥联和裂纹分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振荡热压烧结 致密化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改进有限条法在平壳条振动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良杰 高芳清 王明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48-54,共7页
针对平壳条结构的振动特性问题,通过分析有限单元法的特点和应用,将改进的傅里叶级数法与有限单元法结合实现了任意边界条件的模拟,解决了平壳条结构对其梁函数边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半解析半数值方法—改进有限条... 针对平壳条结构的振动特性问题,通过分析有限单元法的特点和应用,将改进的傅里叶级数法与有限单元法结合实现了任意边界条件的模拟,解决了平壳条结构对其梁函数边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半解析半数值方法—改进有限条法。根据Hamilton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有限条元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并进行了平壳条结构自振特性分析。通过上机编程完成数值计算,并与商业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分析了截断级数、边界弹簧刚度系数、尺寸参数对系统频率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有限条法 改进傅里叶级数 半解析元法 平壳条 振动特性
下载PDF
某机载PCB动态特性等效建模分析及实验验证
14
作者 舒文皓 高芳清 李晨现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针对某机载PCB上元器件的分布以及其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元器件局部质量刚度等效的PCB动态特性等效建模方法。该方法以PCB基板的原始几何尺寸为基础,将元器件的刚度和质量等效地应用到基板和元器件的连接处,以模拟实际PCB上元器件对... 针对某机载PCB上元器件的分布以及其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元器件局部质量刚度等效的PCB动态特性等效建模方法。该方法以PCB基板的原始几何尺寸为基础,将元器件的刚度和质量等效地应用到基板和元器件的连接处,以模拟实际PCB上元器件对整体基板的影响。通过模态试验得到PCB基板和等效建模区域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然后将得到的等效模型用于有限元仿真,计算获得等效模型的模态频率和振型。最后将仿真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等效建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等效建模方法在工程需求上满足要求,为以后类似的PCB产品快速等效建模以及获取动态特性提供了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 等效建模 模态试验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用于延性材料力学性能测定的圆柱平面-小冲杆试验新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甜 蔡力勋 韩光照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6-325,共10页
针对均匀、各向同性、幂律硬化的金属材料圆片试样,以圆柱平面小冲杆对试样圆面中心法向施加压载荷,提出基于能量密度等效的、用于描述试样几何尺寸、材料本构关系参数、载荷和位移之间关系的圆柱平面-小冲杆试验(Flat small punch test... 针对均匀、各向同性、幂律硬化的金属材料圆片试样,以圆柱平面小冲杆对试样圆面中心法向施加压载荷,提出基于能量密度等效的、用于描述试样几何尺寸、材料本构关系参数、载荷和位移之间关系的圆柱平面-小冲杆试验(Flat small punch test,F-SPT)弹塑性模型,并提出获取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和力学性能指标的F-SPT新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不同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硬化指数组合的48种预设材料进行新方法的数值验证,以及对10种金属材料完成F-SPT,结果表明,由新方法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有限元分析预设曲线和传统单轴拉伸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此外,由新试验方法获得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误差大部分低于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冲杆试验 能量密度等效 幂律硬化材料 应力-应变关系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耐热铝合金在航空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16
作者 陈汉 伍鹏程 +4 位作者 张涛 匡蜀黔 张良贤 赵科 刘金铃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共15页
超声速飞机的发展对能够在300~500℃服役的耐热铝合金材料有迫切需求。然而,耐热铝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还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需要从材料成分设计和显微结构控制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高耐热铝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文从微... 超声速飞机的发展对能够在300~500℃服役的耐热铝合金材料有迫切需求。然而,耐热铝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还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需要从材料成分设计和显微结构控制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高耐热铝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文从微合金化设计和共晶合金两个方面综述了耐热铝合金的相关研究进展,并且展望了耐热铝合金研究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系统介绍了Al-Sc系、Al-Cu系、Al-Si系和Al-Mg系耐热铝合金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耐热铝合金的微合金化设计思想,以及过渡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对析出相、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接着,全面总结了Al-Fe系、Al-Ni系、Al-Ce系和Al-Si系耐热共晶铝合金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快速凝固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对发展耐热共晶铝合金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最后,分析了新型耐热铝合金开发及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数据驱动的成分设计、高通量实验验证、工程应用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等角度探讨了未来耐热铝合金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微合金化 快速凝固 增材制造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对围岩-支护共同作用原理的讨论
17
作者 蔡晓枘 喻勇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4-58,共5页
围岩-支护共同作用原理在地下工程支护设计以及安全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该理论的收敛约束法也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支护设计方法。但共同作用原理未考虑地下工程先开挖后支护的特点,而是假定开挖与支护在同一瞬间完成。目前已有学... 围岩-支护共同作用原理在地下工程支护设计以及安全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该理论的收敛约束法也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支护设计方法。但共同作用原理未考虑地下工程先开挖后支护的特点,而是假定开挖与支护在同一瞬间完成。目前已有学者证明隧道开挖与支护分别符合塑性力学定义的加载和卸载条件,这表明开挖是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而支护是发生弹性变化的过程。对满足莫尔-库伦屈服准则的圆形隧道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由支护产生的围岩位移增量与支护应力成正比,而传统的围岩特性曲线并不符合该规律。使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对圆形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进行验证计算,得到支护后围岩位移增量与支护应力的关系符合弹性变形规律。因此,此前广为应用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原理中的围岩特性曲线在塑性力学理论范畴内并不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开挖 支护 围岩-支护共同作用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响应面-遗传算法的印制电路板参数识别
18
作者 李晨现 高芳清 舒文浩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印制电路板装配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在航空航天设备中有广泛应用,分析和优化航空设备中电子设备振动可靠性的必要前提是建立准确的PCBA有限元模型。针对PCBA有限元模型物理参数难以通过实验获取的问题,本文以某机... 印制电路板装配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在航空航天设备中有广泛应用,分析和优化航空设备中电子设备振动可靠性的必要前提是建立准确的PCBA有限元模型。针对PCBA有限元模型物理参数难以通过实验获取的问题,本文以某机载电子设备PCBA为案例,首先通过最小分辨率V(Minimum Run with Resolution V,MRRV)的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建立多因素模型响应面函数样本点;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确定响应面函数系数并完成响应面精度检验,构建响应值与模态试验结果误差的多目标函数;再采用快速分类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多目标参数识别,将识别后的参数代入ABAQUS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最后与模态试验和随机振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态频率平均误差减少到2.70%,随机振动响应平均误差为5.83%,验证了此方法对机载振动环境下PCBA模型参数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数值试验设计 模型参数识别 响应面法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下载PDF
天体运动的三维DDA模拟
19
作者 汪雨璇 喻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46-53,共8页
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其中三维球颗粒DDA(3D-SDDA)理论能够对球形物体模型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本研究将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应用于太阳系天体运行模拟,将各天体看作球状物体,仅考虑天体间的引力和其自身惯性... 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其中三维球颗粒DDA(3D-SDDA)理论能够对球形物体模型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本研究将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应用于太阳系天体运行模拟,将各天体看作球状物体,仅考虑天体间的引力和其自身惯性力,通过建立系统总体平衡方程式,推导载荷矩阵方程,求解总体方程,编写Matlab计算程序,从而得到各天体的运动参数,对天体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3D-SDDA理论能够模拟日-地二体系统和日-地-月三体系统在宇宙空间中的运行状态,获取任意时刻天体的空间位置和速度信息。分别将日-地二体系统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开普勒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对比,日-地-月三体系统的结果与虚拟天文馆软件Stellarium高精度数据对比,结果吻合良好。同时输入月全食发生的限制条件,能够正确预测出月全食发生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A 天体运行 数值模拟 日-地系统 日-地-月系统
下载PDF
软相尺寸对反贝壳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高祥 赵科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文章采用一步球磨结合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由Al_(2)O_(3)/Al纳米复合材料(硬相)和纯铝(软相)构成的反贝壳结构复合材料,研究了软相尺寸(从微米级到亚微米级)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变形失效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高... 文章采用一步球磨结合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由Al_(2)O_(3)/Al纳米复合材料(硬相)和纯铝(软相)构成的反贝壳结构复合材料,研究了软相尺寸(从微米级到亚微米级)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变形失效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高失效应变的前提下,抗压强度随软相尺寸的减小而逐渐提高,尤其是从微米级减小到亚微米级时,抗压强度达到494 MPa,比微米级时至少提高60%;当软相尺寸为微米级时,复合材料中的裂纹萌生于软硬相界面处,并沿着界面-硬相-软相扩展,最终形成沿着与加载方向呈45°的宏观主裂纹。同时,软相可有效阻挡二次裂纹的扩展,当软相尺寸减小到亚微米级别时,裂纹萌生于软相变形带附近并沿着变形带-硬相扩展,逐渐演变成与加载方向呈±45°的均匀分散于整个复合材料的微裂纹,即软相尺寸从微米级减小到亚微米级时,增韧机制由软相对裂纹的阻挡转变为微裂纹的增殖和均匀分散。该研究结果为制备高强韧铝基复合材料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贝壳Al_(2)O_(3)/Al纳米复合材料 软相尺寸 压缩性能 强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