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婷婷 张媛媛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1期190-191,共2页
本文结合西南交通大学的实际,分析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浅析。
关键词 多校区办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中美大学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方法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志刚 赵舵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1-23,共3页
针对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本文以在美国电气工程类专业排名与我校类似的三个大学为例,对美国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影响因素、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我校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还提出我... 针对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本文以在美国电气工程类专业排名与我校类似的三个大学为例,对美国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影响因素、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我校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还提出我校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建议和改革措施,为提高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类 研究生培养 美国大学
下载PDF
面向国家轨道交通需求,整体建构电气工程教育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舵 冯晓云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面向国家轨道交通发展对电气工程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指引下,构筑并实施了"一个方案,两条主线,三个支撑,一个机制"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轨道交通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 面向国家轨道交通发展对电气工程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指引下,构筑并实施了"一个方案,两条主线,三个支撑,一个机制"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轨道交通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和高水平建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工程 轨道交通 电气工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电气工程专业实验中心建设的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丽平 何正友 李中西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以电气工程专业实验中心建设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在新形势下专业实验中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得出了实验室建设应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验室建设中应加强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 电气工程 专业实验中心 平台建设 研究与实践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冲击振动除冰仿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磊 徐梦楠 +2 位作者 张华鹏 吴蔚 丁建明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接触线覆冰严重影响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创建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有限元模型,采用负驰度法分析接触网模型的静力初始形态,在此基础上建立接触网覆冰模型。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承力索驰度... 接触线覆冰严重影响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创建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有限元模型,采用负驰度法分析接触网模型的静力初始形态,在此基础上建立接触网覆冰模型。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承力索驰度、模型固有频率以及网格收敛性3方面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基于人工敲打机械除冰方法,结合除冰准则,研究不同加载点、不同载荷大小以及不同覆冰层厚度对除冰效果的影响。综合分析各种载荷方式,归纳总结接触网除冰的一般规律,使除冰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覆冰 模型验证 除冰准则 机械除冰
下载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舵 冯晓云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年第S1期88-89,94,共3页
结合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改革工作,在分析了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和时代发展对高素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重点介绍了特色专业建设... 结合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改革工作,在分析了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和时代发展对高素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重点介绍了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思路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下载PDF
电气工程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晓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4-96,共3页
电气工程类本科教学长期存在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以科研成果与科研项目为依托 ,与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2 11工程”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将电气工程的最新成果迅速向高等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转化 ,与... 电气工程类本科教学长期存在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以科研成果与科研项目为依托 ,与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2 11工程”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将电气工程的最新成果迅速向高等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转化 ,与传统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构建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工程素质为主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实践证明 :这种改革思路是正确的 ,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电气工程 工程实践 能力培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直流干扰的车-地-网动态耦合仿真
8
作者 刘炜 李松原 唐宇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针对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受轨道交通动态杂散电流泄漏和段场接地影响的问题,综合考虑多列车运行工况,建立杂散电流分布扩散的车-地-网耦合模型,并采用复镜像法计算大地电位;定义接地网的自电阻系数和互电阻系数,建立直流偏磁... 针对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受轨道交通动态杂散电流泄漏和段场接地影响的问题,综合考虑多列车运行工况,建立杂散电流分布扩散的车-地-网耦合模型,并采用复镜像法计算大地电位;定义接地网的自电阻系数和互电阻系数,建立直流偏磁电流与大地电位的耦合关系,根据杂散电流侵入路径的拓扑结构,构建大地电位和直流偏磁电流的场路耦合模型;设计轨道交通杂散电流侵入电网的缩比模拟试验,并通过试验与模型计算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和模型计算之间的最大误差为8.41%;钢轨对地过渡电阻从3.00Ω•km增大到15.00Ω•km,直流偏磁电流的绝对平均值减小82.4%;在车辆段和正线之间采用阻断式连接装置比采用单向导通装置减小23.45%的直流偏磁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杂散电流 直流偏磁
下载PDF
西南交大—利兹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启示
9
作者 赵丽平 马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4期262-263,共2页
我校与英国利兹大学启动了西南交大-利兹学院的建设,本文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分析了利兹学院实验室的组成,实验教学模式和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借鉴其实验教学经验,从资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对我国的实践... 我校与英国利兹大学启动了西南交大-利兹学院的建设,本文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分析了利兹学院实验室的组成,实验教学模式和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借鉴其实验教学经验,从资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对我国的实践教学的改革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 能力训练 实验教学体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声屏障多参数预测模型及降噪性能研究
10
作者 宋杲 张小安 +3 位作者 张晓芸 杨建近 徐磊 杨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为研究轨道交通声屏障的声学性能影响因素及规律,对高架双线箱梁桥上安装有直立插板式声屏障的路段进行现场声压测试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声-固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建立包括考虑列车多噪声源分布、列车-声屏障多重反射、开孔前板-多孔... 为研究轨道交通声屏障的声学性能影响因素及规律,对高架双线箱梁桥上安装有直立插板式声屏障的路段进行现场声压测试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声-固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建立包括考虑列车多噪声源分布、列车-声屏障多重反射、开孔前板-多孔吸声材料-后板3层夹芯板等多参数的声屏障声学性能预测模型,在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声屏障几何参数以及采用不同顶部形式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声场变化、场点频谱特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多参数预测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声屏障后的声场分布情况;直立插板式声屏障高度每增加0.5 m,插入损失提高约0.72 dB,厚度对插入损失的影响与高度相似但较为平缓,每增加0.02 m插入损失提高约0.51 dB;相较于以直立式声屏障的降噪性能为基准,其顶部为Y形的声屏障结构对插入损失的提升最好,平均插入损失提高0.77~1.17 dB。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改良声屏障降噪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声屏障 插入损失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操作过电压抑制研究
11
作者 兰慧峰 孙建军 +3 位作者 李国玉 王美霞 唐宇宁 刘炜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通常会在运营线路的车站和段场中安装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er-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OVPD),但当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复归时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可能会导致OVPDⅡ段动作,甚至闭锁,导致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将大地和钢轨短...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通常会在运营线路的车站和段场中安装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er-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OVPD),但当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复归时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可能会导致OVPDⅡ段动作,甚至闭锁,导致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将大地和钢轨短接,成为杂散电流泄漏的通路。随着城市轨道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杂散电流造成的周边电力系统直流偏磁、城市管网腐蚀损坏等问题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和油气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异常钢轨电位引发钢轨电位限制装置误动作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泄漏加剧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操作过电压的抑制方法,通过搭建OVPD分闸产生操作过电压的仿真模型、基于N1250接触器搭建电弧实验平台在实际地铁线路中加装钢轨过电压抑制装置等3种方式,验证本文所提方法针对操作过电压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采用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操作过电压抑制方法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分闸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峰值显著下降,降低了OVPD误动作的可能性,减小了杂散电流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钢轨电位限制装置 钢轨电位 操作过电压 抑制措施
下载PDF
风电场与电气化铁路共同接入电网的谐波不稳定分析
12
作者 刘静伟 吴思奇 +2 位作者 张乔 刘志刚 王浩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6-698,I0088-I0090,共16页
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与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部分地区出现风电场与电气化铁路共同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的情况,将会引发一系列谐波不稳定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对风电场与多车接入牵引网耦合系统进行... 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与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部分地区出现风电场与电气化铁路共同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的情况,将会引发一系列谐波不稳定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对风电场与多车接入牵引网耦合系统进行稳定性研究(为便于阐述,将牵引变电所、接触网与列车视为一个整体,称为牵引供电系统),建立了电网-牵引供电系统-风电场耦合系统导纳模型,并结合阻抗扫频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分析了传输线路长度对电网-牵引供电系统-风电场耦合系统谐波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风电场、牵引供电系统的导纳Bode图进一步揭示了风电场和牵引供电系统交互影响的产生机理,并探究了耦合系统临界稳定时机车数量与风机数量比例条件。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和Starsim/HIL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验证了所建模型对电网-牵引供电系统-风电场耦合系统谐波不稳定现象研究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牵引供电系统-风电场耦合系统 高速铁路车网系统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谐波不稳定
原文传递
机器视觉算法下配电网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识别
13
作者 郑鹏 韩鹏程 +1 位作者 娄颖 王国栋 《计算机仿真》 202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当配电网中存在局部放电故障时,会导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进而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电力稳定性。为了有效识别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和合理安排检修方案,提出一种机器视觉算法下配电网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识别方法。采用小波变换结合高阶偏微分方... 当配电网中存在局部放电故障时,会导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进而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电力稳定性。为了有效识别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和合理安排检修方案,提出一种机器视觉算法下配电网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识别方法。采用小波变换结合高阶偏微分方程,对配电网电气设备局部放电信号去噪。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分解去噪后的全部放电信号,采用能量门限法对内涵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展开筛选,使用敏感固有模态函数获取敏感IMF,将其和局部放电特征信号对比,完成电气设备局部放电信号特征提取。通过机器视觉算法中的BP神经网络,实现对配电网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识别准确率在98%以上,平均识别时间低于50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算法 配电网 电气设备 局部放电 识别
下载PDF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阳凯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6年第12期187-187,共1页
纵观整个市场经济,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电气建设也变得非常普遍。但是电气工程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建筑电器工程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强电和弱电,虽然建筑电气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占主导作用,然而,如今人们对服务功能要求... 纵观整个市场经济,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电气建设也变得非常普遍。但是电气工程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建筑电器工程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强电和弱电,虽然建筑电气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占主导作用,然而,如今人们对服务功能要求得越来越苛刻,建筑电气专业从而也受到了建筑施工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从而使它在建筑施工时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现在我们对施工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所造成的质量问题以及应对方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电气工程 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能量调度管理系统研究
15
作者 李先亮 牛一疆 +1 位作者 王伟 刘浩南 《电气化铁道》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能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开发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基于城轨交通供电仿真平台的多车运行模拟模块、交直流一体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能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开发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基于城轨交通供电仿真平台的多车运行模拟模块、交直流一体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块,研究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能量调度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供电系统牵引能耗最低为目标,采用改进的樽海鞘群算法得到优化后控制参数,为城市轨道交通节能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能量调度管理系统
下载PDF
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科技前沿与挑战 被引量:221
16
作者 翟婉明 赵春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9-226,共18页
围绕现代轨道交通的四大重点领域: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交通,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特别是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与水平.结合轨道交通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应用需求,分析了轨道交通工... 围绕现代轨道交通的四大重点领域: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交通,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特别是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与水平.结合轨道交通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应用需求,分析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涉及系统安全性、运营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瓶颈,指出了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交通领域当前值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为今后深入开展轨道交通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针对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轨道交通科技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轨道交通 发展动态 科技前沿 技术挑战 述评
下载PDF
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体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仕斌 罗嘉明 +5 位作者 陈维荣 胡海涛 涂春鸣 陈艳波 肖凡 王飞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9-979,989,共22页
为降低轨道交通系统牵引能耗,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构建新型协同供能技术体系,实现跨时空高效用能.针对此新型供电系统结构,本文全面分析协同供能系统的物理架构、信息架构和社会架构的基本组... 为降低轨道交通系统牵引能耗,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构建新型协同供能技术体系,实现跨时空高效用能.针对此新型供电系统结构,本文全面分析协同供能系统的物理架构、信息架构和社会架构的基本组成及类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围绕资产能源化的基本概念,总结“荷-源”时空匹配评估方法与优化技术,并从系统角度阐述多源融合技术、保护重构、弹性评估等重要技术体系;重点分析“网-源-储-车”协同的高效能与高弹性的能源自洽技术,并基于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构建多层级能量管控系统,实现不同能量流的高效耦合,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本文系统性地总结了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的架构特征、评估优化、安全运维及协同运行等关键技术,阐述协同供能系统的技术组成体系,为协同供能系统的工程实践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能源自洽 协同供能 弹性评估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分区所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海涛 杨凯 +3 位作者 葛银波 谷雨涵 李亚楠 何正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86-4297,I0009,共13页
电气化铁路发展迅速,其牵引能耗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提高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效率,实现电气化铁路节能减排,该文研究一种分区所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典型重载和高速铁路实测... 电气化铁路发展迅速,其牵引能耗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提高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效率,实现电气化铁路节能减排,该文研究一种分区所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典型重载和高速铁路实测负荷数据分析,提出基于功率融通和储能的分区所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并分析其运行原理。为保证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在电气化铁路复杂负荷工况下实现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提出一种含能量管理层与变流器控制层的双层控制策略。其中,能量管理层接收来自相邻变电所的实时测量信息,基于变电所工况及系统模式管理,执行能量管理策略计算得到系统运行参考功率。变流器控制层跟踪能量管理层给出的参考功率协调控制变流器,实现电气化铁路的潮流管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分区所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区所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及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实现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的转移利用与储能利用,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有助于电气化铁路节能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 分区所 储能
原文传递
轨道交通电气化专辑主编评述
19
作者 李永东 宋文胜 王琛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共5页
轨道交通列车牵引系统控制性能与供电质量提升是电气化铁路发展永恒的主题,轨道交通电气化是实现铁路性能提升、多拉快跑、绿色高效的必由之路,以电力电子、电机驱动、现代控制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推动了轨道交通电气化的快速发... 轨道交通列车牵引系统控制性能与供电质量提升是电气化铁路发展永恒的主题,轨道交通电气化是实现铁路性能提升、多拉快跑、绿色高效的必由之路,以电力电子、电机驱动、现代控制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推动了轨道交通电气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先进控制技术、智能检测与健康诊断理论的发展,功率器件应用及其可靠性评估、牵引变流控制与调制技术、高性能牵引电机驱动技术、新型供电与牵引传动拓扑等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受到了学术界及工业界的持续关注。《电源学报》特别推出轨道交通电气化专辑,以期推进轨道交通牵引变流驱动控制及其应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电气化 牵引变流 电机驱动 主编述评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典型场景生成及出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凯 雷琪 李豆萌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2,共9页
受限于自然条件,光伏出力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为准确评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光伏出力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典型场景生成方法,并基于此进行光伏出力特性分析。首先,基于... 受限于自然条件,光伏出力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为准确评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光伏出力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典型场景生成方法,并基于此进行光伏出力特性分析。首先,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以及气象数据,利用PVsyst软件模拟光伏发电出力数据。然后,针对基本K-means聚类算法聚类参数和初始聚类中心盲目性高的问题,结合聚类有效性指标(Density based index,DBI)和层次聚类对其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生成光伏典型日出力场景。最后,基于华中地区某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系统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验证,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各典型场景的出力特性揭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出力的规律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出力 改进K-means聚类算法 典型出力场景 出力特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