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讲座第一讲局域网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启敬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7年第2期41-44,共4页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讲座第一讲局域网技术发展现状潘启敬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通信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最近几年,局域网技术正处于一个从传统的共享介质网络技术向集线器、交换技术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从10Mb...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讲座第一讲局域网技术发展现状潘启敬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通信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最近几年,局域网技术正处于一个从传统的共享介质网络技术向集线器、交换技术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从10Mbps、16Mbps到100M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 集线器
下载PDF
解析铁路移动通信发展势态
2
作者 范平志 姜永福 《中国无线通信》 2000年第4期22-22,24,26,28-29,共5页
目前,世界上地面对列车无线通信系统大都还停留在传统的模拟技术,除话音外只能传输包括监视和控制在内的简单数据信息。地面对列车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规范为国际铁路联盟(UIC)于1971年制定并于1988年修订的751—3标准。以后发展... 目前,世界上地面对列车无线通信系统大都还停留在传统的模拟技术,除话音外只能传输包括监视和控制在内的简单数据信息。地面对列车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规范为国际铁路联盟(UIC)于1971年制定并于1988年修订的751—3标准。以后发展起来的模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其系统容量、通信质量和提供的功能均有很大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系统 模拟集群 系统容量 话音 无线通信系统 通信质量 传输 发展 国际铁路联盟 世界
全文增补中
嵌入式实时系统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宏海 李成忠 陈祝亚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58-61,共4页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嵌入式实时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嵌入式实时系统)已经在工业、交通、能源、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国防等各个领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特征,分析了嵌入式实时软件的结构及发展动向,...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嵌入式实时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嵌入式实时系统)已经在工业、交通、能源、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国防等各个领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特征,分析了嵌入式实时软件的结构及发展动向,并提出了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循环轮询系统 事件驱动系统 软件结构 软件开发 运行环境
下载PDF
基于秘密共享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春波 何大可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1,90,共3页
通过把矢量空间秘密共享方法与代理多重签名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该方案满足原始签名人不可伪造性、代理签名不可伪造性、代理签名的可区分性、代理身份真实性、密钥依赖性以及可注销性等6条性质。通过安全性分析,... 通过把矢量空间秘密共享方法与代理多重签名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该方案满足原始签名人不可伪造性、代理签名不可伪造性、代理签名的可区分性、代理身份真实性、密钥依赖性以及可注销性等6条性质。通过安全性分析,可以得出这是一种安全的签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空间秘密共享 代理多重签名 离散对数
下载PDF
门限失败—停止签名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春波 何大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45-146,167,共3页
该文方案对以前提出的失败-停止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使得可以用同一秘密参数,对不同的消息进行签名;通过引入矢量空间秘密共享方法,构造了一种门限失败-停止签名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关键词 失败-停止签名 矢量空间 秘密共享
下载PDF
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宏海 陈祝亚 李成忠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从知识处理的观点出发,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可按知识表示与结构对应、推理与计算对应、知识获取与学习对应进行系统研究;从函数逼近的观点出发,两者可用广用函数逼近意义上等价来统一处理。本文正是从知识处理和函数逼近两个角度研究了... 从知识处理的观点出发,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可按知识表示与结构对应、推理与计算对应、知识获取与学习对应进行系统研究;从函数逼近的观点出发,两者可用广用函数逼近意义上等价来统一处理。本文正是从知识处理和函数逼近两个角度研究了模糊逻辑系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系统 神经网络 模糊推理 模糊产生器 反模糊化器 知识表示 知识处理 函数逼近
下载PDF
摆式车体倾摆试验装置控制模型的辨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名利 张汉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4-408,共5页
基于统一的输入输出模型结构 ,利用 4种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 ,对倾摆车体试验模型的低频动态特性进行了离线辨识的研究。通过模型仿真输出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
关键词 系统辨识 控制系统 摆式列车 仿真分析
下载PDF
一个可验证的门限多秘密分享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明星 范平志 袁丁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B12期121-124,共4页
基于离散对数计算和大整数分解的困难性、利用RSA加密体制提出了一个新的门限多秘密分享方案。该方案通过零知识证明等协议来防止秘密分发者和秘密分享者的欺诈行为,因而是一个可验证的门限多秘密分享方案。该方案还具有:秘密影子可重... 基于离散对数计算和大整数分解的困难性、利用RSA加密体制提出了一个新的门限多秘密分享方案。该方案通过零知识证明等协议来防止秘密分发者和秘密分享者的欺诈行为,因而是一个可验证的门限多秘密分享方案。该方案还具有:秘密影子可重复使用;子秘密影子可离线验证;供分享的秘密不需事先作预计算等特点。该方案可用于会议密钥(秘密)分配、安全多方计算、门限数字签名等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分享 门限体制 离散对数 RSA加密体制 零知识证明
下载PDF
适用于VRS的网络差分通讯协议分析
9
作者 李成钢 黄丁发 +1 位作者 周乐韬 邵宇挺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3,共5页
数据通讯是实现网络RTK的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虚拟参考站这种网络RTK技术所应用的通讯协议,并分析了这些通讯协议在网络RTK差分定位中的作用。通过自主研发的网络RTK软件Venus系统给出实例说明了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对话过程,并利用试验分... 数据通讯是实现网络RTK的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虚拟参考站这种网络RTK技术所应用的通讯协议,并分析了这些通讯协议在网络RTK差分定位中的作用。通过自主研发的网络RTK软件Venus系统给出实例说明了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对话过程,并利用试验分析了有线和无线网络延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参考站 网络 通讯 协议 全球定位系统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大数分解和求解离散对数的可验证(k,n)门限秘密共享方案
10
作者 马春波 何大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3期101-102,141,共3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R签名体制和RSA体制的混合的(k,n)门限秘密共享方案,其安全性是基于大数分解和求离散对数的难度。该方案在秘密共享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参与者对分发者Dealer的欺诈。同时,在秘密的重新分配过程中,有效地减少了...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R签名体制和RSA体制的混合的(k,n)门限秘密共享方案,其安全性是基于大数分解和求离散对数的难度。该方案在秘密共享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参与者对分发者Dealer的欺诈。同时,在秘密的重新分配过程中,有效地减少了系统的流量,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可将危及系统安全的参与者方便地从系统中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 RSA 秘密共享体制 门限
下载PDF
基于RSA的防欺诈(t,n)门限匿名授权方案
11
作者 马春波 何大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2-93,共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RSA的门限匿名授权方案。参与者pi要想获知秘密,则至少要得到t 个人的认同。此方案是通过密码术与秘密共享体制相结合来完成这一功能的。该方案中,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检测Dealer与其他参与者提供的消息是否有效。
关键词 匿名授权 秘密共享 可验证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分立式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器的研究
12
作者 刘伟 诸昌钤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多址干扰的存在是影响cdma系统性能和限定系统容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分立式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器。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类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器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抗远近效应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器 多址干扰 码分多址 移动通信
下载PDF
Web数据挖掘的分析与探索
13
作者 鲍丽红 王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8-61,共4页
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Web及WebLog可使网站结构更合理、更安全,并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对Web挖掘对象的分类,可以提出面向不同问题的不同挖掘方式以及相应的挖掘算法。
关键词 WEB挖掘 文体特征 群集 频繁路径
下载PDF
一个基于Radius协议的E模型
14
作者 俞成海 史燕 《计算机安全》 2002年第16期58-59,共2页
大多数身份认证模型应用用户ID和口令的方式,而且一个口令多次使用,这样的身份认证容易造成泄露和被人猜测到。基于Radius协议的身份认证模型利用双消息的身份认证结构,能弥补用户ID和口令方式的不足,保证身份认证的安全。 一、引言
关键词 身份认证模型 RADIUS协议 双消息技术 服务器
下载PDF
细胞图像中一种具有类别选择功能的标识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文钦 冯浩 张军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5,105,共4页
在传统图像处理流程中,在实现目标计数和测量(如细胞计数和细胞参数计算)之前或之后要进行杂质和非同类目标的剔除工作。它一般由形态学运算或人机交互来进行。这里对传统区域标记法加以改造,利用体现细胞主要特征的面积等参数设计分类... 在传统图像处理流程中,在实现目标计数和测量(如细胞计数和细胞参数计算)之前或之后要进行杂质和非同类目标的剔除工作。它一般由形态学运算或人机交互来进行。这里对传统区域标记法加以改造,利用体现细胞主要特征的面积等参数设计分类器,来判定当前目标是属于正确类别还是属于其它,仅对正确类别目标进行标识,避免了形态学运算带来的误差,降低了系统计算量。并给出了算法实现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标识 形态学运算 细胞计数 分类器
下载PDF
成都北站塔钟多媒体广播报时系统投入使用
16
作者 蔡淮 刘显世 《学术动态报导》 1996年第4期36-36,共1页
成都北站塔钟多媒体广播报时系统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研制,于一九九六年八月投入试运行,一九九六年十月经成都铁路分局组织有关处室进行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总评优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正式投入使用。多媒体广播报时系统由西南... 成都北站塔钟多媒体广播报时系统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研制,于一九九六年八月投入试运行,一九九六年十月经成都铁路分局组织有关处室进行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总评优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正式投入使用。多媒体广播报时系统由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与成都铁路分局多经分处开发科共同研制。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与高保真功率放大设备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站 成都北站 塔钟 多媒体广播 报时系统
下载PDF
H.263+视频差错跟踪恢复技术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月东 彭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5-47,共3页
压缩编码的视频数据对传输差错极其敏感 ,为了有效地抑制和纠正网络传输错误对解码图像质量的影响 ,介绍了H .2 63 +标准推荐的一种有效消除传输错误的基于反馈的差错跟踪 (ErrorTracking)恢复方案 ,并在H .2 63 +编解码器TMN1 0的框架... 压缩编码的视频数据对传输差错极其敏感 ,为了有效地抑制和纠正网络传输错误对解码图像质量的影响 ,介绍了H .2 63 +标准推荐的一种有效消除传输错误的基于反馈的差错跟踪 (ErrorTracking)恢复方案 ,并在H .2 63 +编解码器TMN1 0的框架下 ,对其算法进行了实现 ;最后进行了实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抑制传输干扰的扩散和恢复差错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3+ 视频差错跟踪 差错恢复 视频编码 视频传输 视频通信 编码器 解码器
下载PDF
应用协议报文编解码的通用对象化实现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文钦 杨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2-155,共4页
在实现专有应用协议(含表示层,应用层)时,应用协议的编码规则遵从于ASN.1或与之类似。而应用报文的编解码传统实现方案众多但效率却各有优劣。这里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面向对象化的报文编解实现方案,在对数据元素对象化封装的基础上明确采... 在实现专有应用协议(含表示层,应用层)时,应用协议的编码规则遵从于ASN.1或与之类似。而应用报文的编解码传统实现方案众多但效率却各有优劣。这里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面向对象化的报文编解实现方案,在对数据元素对象化封装的基础上明确采用对象树模型存储编解码过程中各个离散型数据值,更提供了一种对报文任何粒度数据的便捷访问机制,使得通信报文与数据库交互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提高,在协议分析层面上有利于协议的对象化设计和可管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N.1 对象树 DICOM HL7 DOM
下载PDF
CRC—16编码在单片机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隗永安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60-64,共5页
论述了具有并行反馈寄存器结构的 CRC— 16快速编码器 ,在以单片机为数据终端的系统中完成了 CRC—
关键词 编码器 循环检错码 单片微机
下载PDF
FPGA在WCDMA基带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健强 陈向东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2Z期186-188,共3页
本文介绍了基带测试系统中,如何应用FPGA实现后台计算机与测试环境数据交互以及存储的电路设计流程,并已在某基站测试系统中成功应用。
关键词 基带测试 FPGA 数据交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