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临床医学生开展“早临床”活动的成果研究——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宋思蓉 胡晓艳 +2 位作者 何晨嘉 杨晴 张茂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7期67-68,87,共3页
"早临床"是21世纪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早期接触临床对于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学习都至关重要。文章旨在通过对西南医科大学开展的"早临床"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该活动实施以来取得... "早临床"是21世纪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早期接触临床对于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学习都至关重要。文章旨在通过对西南医科大学开展的"早临床"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该活动实施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以期能够推广"早临床"活动的开展,并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临床 成果 教育改革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巡回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一佳 许希燕 汤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8期82-83,共2页
巡回教学对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影响重大,本文主要以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为目的,从教学方式、取得成果、存在问题三方面分析了我校巡回教学的现状,以提高巡回教学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适宜奖惩机制和及时进行意见收集与反馈等... 巡回教学对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影响重大,本文主要以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为目的,从教学方式、取得成果、存在问题三方面分析了我校巡回教学的现状,以提高巡回教学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适宜奖惩机制和及时进行意见收集与反馈等为对策,我们对如何提高巡回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回教学 临床实习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慕课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春燕 肖斌 +1 位作者 邵军 甘淋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2期3697-3699,共3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慕课是一种新的学习和教育方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改革和完善。该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现状与弊端及慕课教方式的优势,重点阐述了慕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慕课是一种新的学习和教育方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改革和完善。该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现状与弊端及慕课教方式的优势,重点阐述了慕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为促进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慕课
下载PDF
高校基础医学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必要性的探讨
4
作者 张春燕 甘淋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10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高校基础医学专业进行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方法:在国内基础医学培养目标基础上,分析当前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考试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结果:当前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 目的:探讨高校基础医学专业进行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方法:在国内基础医学培养目标基础上,分析当前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考试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结果:当前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课程考试模式现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不能满足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使基础医学专业的考试模式改革迫在眉睫。课程团队拟建立一种能力与素质为导向的,既能体现学生科学素质和科研思维,又能展示学生独立科研和团队写作能力的“综合能力考核”方式,为高校基础医学专业建立较为完善的考试模式奠定基础。结论:在医科高校基础医学专业进行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综合能力的综合能力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专业课程 考试模式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研究
5
作者 尹康 姚富丽 +3 位作者 余柯 夏先明 蔡勇 杜一华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1期104-104,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也在其领域内有了更广泛的发展。传统高等医学院校在教学方式上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医学资源的整合程度不够、利用效率不高、课程的扩展与延伸性不强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对高等医学院校精品课程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也在其领域内有了更广泛的发展。传统高等医学院校在教学方式上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医学资源的整合程度不够、利用效率不高、课程的扩展与延伸性不强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对高等医学院校精品课程资源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意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全方面的资源课程开发;将精品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 精品资源 共享课程
下载PDF
新时代好青年形象特征研究——基于2019-2022年40位全国“最美大学生”事迹的内容分析
6
作者 史晓繁 胡银 《高校辅导员》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全国“最美大学生”是新时代好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采用调查研究法对2019-2022年40位全国“最美大学生”事迹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好青年形象特征主要表现为深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卓越的个人成就、自强不息的奋斗... 全国“最美大学生”是新时代好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采用调查研究法对2019-2022年40位全国“最美大学生”事迹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好青年形象特征主要表现为深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卓越的个人成就、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出色的创新能力,这些形象特征为培育更多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了启示。高校要切实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着力加强榜样人物宣传,以朋辈力量强化青年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扎实提升其学习能力,增强青年学生学习获得感;精心打造社会实践育人平台,涵育青年学生奋斗精神;持续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激发青年学生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好青年 全国“最美大学生” 形象特征
下载PDF
医学院校师生实验室防护服的创新性设计
7
作者 曹培俊 张钰 +3 位作者 李诺亦 张莹 李霖霞 张孝琴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3期3-5,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医学院校向学生开设的实验、实习课程的类型日益多样化,课时也逐渐增多,使得师生们对每日穿着的实验室防护服在防护性、美观性、舒适性上有了更高的诉求。该项目以此为切入点,以医学院校...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医学院校向学生开设的实验、实习课程的类型日益多样化,课时也逐渐增多,使得师生们对每日穿着的实验室防护服在防护性、美观性、舒适性上有了更高的诉求。该项目以此为切入点,以医学院校师生实验室防护服作为对象,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研、实地考证等方式了解现行实验室防护服现状,分析可修改因素,提出了一套安全、美观、舒适,适合医学院校师生穿着的实验室防护服的设计方案,以期为医学院校师生实验室防护服的设计提供思路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防护服 设计
下载PDF
医师法背景下的医学整合教育“三圆互交”模式探析
8
作者 刘彦 古雪 周云刚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3期37-40,共4页
医师法对执业医师和医学教育提出了三大要求,即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和规范医疗。按照这三大要求,依据系统论、协同论和生态论,按照互交哲学理论构建医学整合教育“三圆互交”模式。医学整合教育“三圆互交”模式,通过人文教育、基础医学... 医师法对执业医师和医学教育提出了三大要求,即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和规范医疗。按照这三大要求,依据系统论、协同论和生态论,按照互交哲学理论构建医学整合教育“三圆互交”模式。医学整合教育“三圆互交”模式,通过人文教育、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优势互补、互交整合,形成医学整合教育“同心”“同向”和“同频共振”的立体育人矩阵,从教育资源、教育主体和教育场域三维度构建优良育人生态,由此促成整合教育育人功效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法 医学整合教育 “三圆互交”模式
下载PDF
基础与临床微整合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汤军 张春燕 +1 位作者 涂江义 代荣阳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3期164-166,共3页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整合已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文章分析了基础医学课程开展基础与临床整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整合已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文章分析了基础医学课程开展基础与临床整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中开展的基于章节内容的基础与临床微整合模式改革,以期为兄弟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教学改革 课程整合
下载PDF
以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为契机,重构基础医学教师专业背景 被引量:6
10
作者 汤军 杨芳 +1 位作者 赵珍先 代荣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年第3期95-96,104,共3页
我国医学教育的临床医学师资队伍主要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师两大类,基础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是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医疗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招... 我国医学教育的临床医学师资队伍主要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师两大类,基础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是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医疗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招生数量、规模增幅显著,但许多高等医学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并未能够与之同步协调发展,特别是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出现了较多尖锐问题和矛盾,已严重影响到基础医学教育质量,基础医学师资建设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中心 基础医学 重构
下载PDF
医学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四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军 杨芳 +1 位作者 赵珍先 代荣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3-35,共3页
医学基础阶段的教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一大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基础阶段医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因而医学基础阶段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结合金课"两性一度"标准,我院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基... 医学基础阶段的教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一大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基础阶段医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因而医学基础阶段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结合金课"两性一度"标准,我院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提出并实践了四融合模式,即基础知识与临床案例、与人文教育、与科学研究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基础课程 课堂教学 四融合模式 金课
下载PDF
“师生共创、专思融合”的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军 赵宏贤 +1 位作者 阳静 代荣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511-513,共3页
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教育的开端,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重要性,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展的“师生共创、专思融合”基础... 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教育的开端,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重要性,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展的“师生共创、专思融合”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模式,以期为兄弟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课程思政 共创 融合
下载PDF
基础医学师资医学背景塑造模式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军 杨芳 +2 位作者 张春燕 赵珍先 代荣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81-484,共4页
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近年来由于医学本科生的扩招,基础医学教育师资日益匮乏,为了补充基础医学师资的不足,大量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不断涌入其中。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由非医学背景教师从事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不符合医学... 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近年来由于医学本科生的扩招,基础医学教育师资日益匮乏,为了补充基础医学师资的不足,大量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不断涌入其中。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由非医学背景教师从事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如何塑造这部分师资的医学背景,提升其岗位胜任力是值得所有医学院校深思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此,我院于2017年底提出并实施了针对非医学背景教师进行医学背景塑造的方案,并较好缓解了当前我院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医学专业 基础医学师资 医学背景塑造
下载PDF
基于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创新引导教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波 何颖 +5 位作者 刘家豪 王偲宇 韩坤 刘鑫潼 刘婉婷 王荣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创新引导教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17级至2021级的52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创新组,每组2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基于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创新引导教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17级至2021级的52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创新组,每组2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创新组采用基于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创新引导教学模式。比较两组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科研成果产出量及期末考试绩点。结果培训前,两组的科研能力自我评价调查问卷各方面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培训后,两组的科研能力自我评价调查问卷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创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新组的科研成果产出总数远高于对照组。培训前,两组的期末理论考试绩点、实践考试绩点无显著差异(P>0.05);培训后,两组的理论考试绩点均高于培训前,且创新组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两组的实践考试绩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创新引导教学可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效提高科研素质,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引导教学 临床医学 科研创新 医学教育 本科
下载PDF
医科大学教师获取新知识的相关研究
15
作者 罗礼容 叶迎春 +1 位作者 李佳凌 汤军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9期809-812,共4页
了解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知识更新率,为建立西南医科大学教师管理模式提供依据。随机抽取学校165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教师每年知识更新情况三个方面。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位于... 了解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知识更新率,为建立西南医科大学教师管理模式提供依据。随机抽取学校165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教师每年知识更新情况三个方面。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位于前三位的依次为:上网查阅资料(96.9%)、向同事交流(80.2%)和研读教科书(72.8%),后三位依次为:去书店查阅(22.8%)、改造原有知识并重建(33.3%)、进修学习(34.6%)和攻读学位(34.6%),不同特征的教师获取途径不同。教师每年医学专业知识更新比例平均为9.15%,非医学专业知识更新比例平均为8.52%,≥40岁教师医学专业知识更新比例高于40岁以下者(10.71%Vs 8.28%),其余未见差异。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多样,但知识更新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知识更新率 现况调查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整合教育模式的构建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云刚 吴晨萌 高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7期225-228,共4页
生命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内外环境发生着复杂、动态和多维的作用与变化。医学是探索生命和维护生命的整体科学,处理医学问题时需要坚持整合医学的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医学免疫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桥梁... 生命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内外环境发生着复杂、动态和多维的作用与变化。医学是探索生命和维护生命的整体科学,处理医学问题时需要坚持整合医学的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医学免疫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整合医学观、构建整合教学模式和实施医学整合教育,才能培养具有“德厚”“精业”“基础强”和“仁爱济世”之整合医学思想的新医科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奠定人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整合医学 医学免疫学
下载PDF
非医背景青年教师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如何提升临床知识的探讨
17
作者 胡晓艳 姜梁 +3 位作者 曾静 向丽 宋章永 周英顺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2期10320-10323,共4页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临床专业性,在其教学过程中结合感染性疾病的病例,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近年来,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人员,其中非医学...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临床专业性,在其教学过程中结合感染性疾病的病例,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近年来,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人员,其中非医学背景教师占据了较高比例。只有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临床知识,才能有效地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将基础与临床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医学背景 青年教师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 临床知识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研究
18
作者 信彩岩 汤军 +2 位作者 宋章永 刘方燕 张金平 《教育进展》 2023年第8期5691-5696,共6页
在全球疫情接近尾声的“后疫情时代”,随着“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逐步推进,本文在总结了三年来留学生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优化留学生教学模式。只有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探索高科技智慧化的线上教学模式,并与线... 在全球疫情接近尾声的“后疫情时代”,随着“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逐步推进,本文在总结了三年来留学生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优化留学生教学模式。只有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探索高科技智慧化的线上教学模式,并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扬长避短,互为补充,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助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医学微生物学 线上教学
下载PDF
大学女教师教学中的意境美探析
19
作者 罗小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8期53-56,共4页
探讨大学女教师教学发展前景问题,分析了女教师教学中三个方面的意境:女教师的教学意境体现了主讲人女性的形象之美、声音之美;对专业知识再创造的感性美和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艺术之美。从中可以看出,女性在感受力和教养学生的德行方面... 探讨大学女教师教学发展前景问题,分析了女教师教学中三个方面的意境:女教师的教学意境体现了主讲人女性的形象之美、声音之美;对专业知识再创造的感性美和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艺术之美。从中可以看出,女性在感受力和教养学生的德行方面发挥了优势的力量。女教师把医学柔化、美化、诗化,再现悬壶济世之美的灵气,从而给学生以美德的感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教师 教学意境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合模式下研究生《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的教学实践研究
20
作者 张春燕 甘淋 +1 位作者 杨烨 刘秋均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8期613-614,617,共3页
目的:为了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协调育人的教学方针,深入探索《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实践。方法:针对《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课程的特点,以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目的:为了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协调育人的教学方针,深入探索《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实践。方法:针对《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课程的特点,以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从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探讨具体的教学实践改革。结果:通过构建《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的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实现了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结论:在新医科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想政治”融合模式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出合格的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为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想政治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 论文写作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