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黄益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柯欢 张浩军 +4 位作者 谭睿陟 粟宏伟 刘鹏 李平 王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4-813,共10页
目的探讨柴黄益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柴黄益肾颗粒低、高剂量组(n=6)。对照组仅暴露且游离右侧肾输尿管;模型组行UUO建立UUO动物模型;柴黄... 目的探讨柴黄益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柴黄益肾颗粒低、高剂量组(n=6)。对照组仅暴露且游离右侧肾输尿管;模型组行UUO建立UUO动物模型;柴黄益肾颗粒低、高剂量组按模型组方法建立UUO小鼠模型并分别予以3.8、7.6 g/kg柴黄益肾颗粒灌胃,7 d后麻醉处死小鼠收集肾标本。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沉积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A33及GSK-3β、β-catenin mRNA水平的变化。同时,以正常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CMK1)作为正常组,并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刺激TCMK1建立体外纤维化模型,柴黄益肾颗粒含药血清处理建立体外用药模型;并通过转染A33过表达质粒在TCMK1细胞内过表达A33,观察纤维化相关指标及A33及GSK-3β、β-catenin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33水平明显升高,而柴黄益肾颗粒高、低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α-SMA、FN、Col-Ⅰ等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黄益肾颗粒低、高剂量组α-SMA、FN、Col-Ⅰ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HE、Masso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结构损伤严重,胶原沉积明显增加,且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黄益肾颗粒低、高剂量组肾脏结构良好,肾脏损伤及纤维化均明显好转,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体外实验结果证实,与正常组比较,A33过表达可促进TCMK1细胞纤维化相关因子的上调,明显增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点GSK-3β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P<0.05),且A33过表达可逆转柴黄益肾颗粒含药血清下调的细胞纤维化改变(P<0.01)。结论柴黄益肾颗粒可通过下调A3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明显减缓UUO小鼠肾纤维化,且A33可能是肾纤维化的一个潜在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黄益肾颗粒 肾纤维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Tamm-Horsfall蛋白在泌尿系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鑫 陈洁 粟宏伟 《西南军医》 2018年第4期430-433,共4页
Tamm-Horsfall蛋白是尿液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由肾脏分泌。虽然目前对其在泌尿系结石形成中的具体作用与机制做了很多相关实验研究,但限于Tamm-Horsfall蛋白自身理化性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各自实验条件的限制,其在泌尿系结石形成中所... Tamm-Horsfall蛋白是尿液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由肾脏分泌。虽然目前对其在泌尿系结石形成中的具体作用与机制做了很多相关实验研究,但限于Tamm-Horsfall蛋白自身理化性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各自实验条件的限制,其在泌尿系结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与机制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几年对其在泌尿系结石形成中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TAMM-HORSFALL蛋白
下载PDF
龙胆苦苷腹腔注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3
作者 彭炳鸿 曾琪 +2 位作者 谭睿陟 粟宏伟 刘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龙胆苦苷(GP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GPS低剂量组、GPS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各5只。假手术组正常饲养,其余四组采用结扎... 目的 探讨龙胆苦苷(GP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GPS低剂量组、GPS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各5只。假手术组正常饲养,其余四组采用结扎单侧输尿管的方式建立UUO模型。造模成功后,GPS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1、0.2 g/kg GPS腹腔注射,厄贝沙坦组给予0.02 g/kg厄贝沙坦腹腔注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RT-qPCR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另取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各3只,建立UUO模型后,干预组给予0.2 g/kg GPS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最后采用RT-qPCR法进行验证。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肾小管明显扩张,肾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S低、高剂量组肾脏组织肾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有一定程度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改善,其中GPS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肾脏组织Fn、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S低、高剂量组肾脏组织Fn、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且GPS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干预组存在710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进程、生物调节、生物进程调控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Ras、Rap1、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筛选出2个有效基因HGF、CCDC3进行验证,干预组肾组织HGF、CCDC3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均<0.05),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GPS能够有效改善UUO小鼠肾脏纤维化,且高剂量GPS改善作用更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GF及CCDC3表达作用于Rap1、Ras、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苦苷 肾间质纤维化 纤连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输尿管梗阻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常春藤素皂苷元介导Axin2/AREG轴抑制炎症缓解小鼠急性肾损伤
4
作者 徐玲慧 梁颖兰 +4 位作者 粟宏伟 李健春 李贵平 王丽 邹远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目的 探讨常春藤素皂苷元(hederagenin, HDG)对顺铂(cisplatin, Ci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KI模型组、HDG低剂量组HDG高剂量组,每组各6... 目的 探讨常春藤素皂苷元(hederagenin, HDG)对顺铂(cisplatin, Ci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KI模型组、HDG低剂量组HDG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通过腹腔注射Cis 20 mg/kg建立小鼠AKI模型,HDG低剂量组及HDG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40 mg/kg灌胃HDG,3 d后进行取材。收集小鼠肾进行苏木素-伊红(HE)及糖原(periodic acid-schiff, PAS)染色评估肾病理情况,收集血清检测肌酐、尿素氮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P65、P65、IL-6、TNF-α、IL-1β等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外使用Cis 200 ng/mL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TCMK1)建立炎症细胞模型,设置空白组、Cis模型组、HDG低剂量组、HDG高剂量组、Axin2过表达组、HDG+Axin2过表达组,收取细胞蛋白后检测p-P65、P65、IL-6、TNF-α、IL-1β、Axin2、AREG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KI模型组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伴随肾小管空泡变性、炎细胞浸润及糖原沉积等病理改变,炎症相关蛋白p-P65、TNF-α、IL-6、IL-1β及Axin2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HDG干预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高剂量组降幅>低剂量组降幅,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上述炎症因子及Axin2表达同步降低(P<0.05)。体外实验证实HDG可剂量依赖性抑制Gis诱导的TCMK1细胞中Axin2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转录组测序显示Axin2过表达显著上调双调蛋白(AREG)表达(P<0.05)。机制研究表明,HDG通过抑制Axin2/AREG轴降低p-P65磷酸化水平(P<0.05),而Axin2过表达可逆转HDG对Cis诱导肾小管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 HDG通过抑制Axin2/AREG轴的激活减轻炎症,缓解AKI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春藤素皂苷元 急性肾损伤 Axin2 AREG 炎症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miR-21-5p通过下调PHLPP2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6
5
作者 柯井卫 沈宏春 +2 位作者 刘星 戟美英 唐义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4-540,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来源的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 PCR检测miR-21-5p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分离...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来源的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 PCR检测miR-21-5p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分离出的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5p和同源血小板富亮氨酸复重蛋白磷酸酶2(PH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phosphatase 2,PHLPP2)的靶向调控关系。向PC-3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μl的BMSC外泌体悬液(Exo组)、转染sh-PHLPP2或antagomiR,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PC-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miR-21-5p在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高表达。成功分离BMSC培养液上清中的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外泌体典型的囊泡状结构,且表达CD9、CD63和CD81等特异性蛋白。Exo组中PC-3细胞的增殖、侵袭[(421.34±22.45)vs(200.09±14.22)个,P<0.05]、迁移能力和N-cadherin、Vimentin和miR-21-5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证实PHLPP2是miR-21-5p的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Exo组和sh-PHLPP2组PC-3细胞中PHLPP2的表达明显降低(0.66±0.09、0.42±0.05 vs 1.09±0.08,均P<0.0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87.23±12.67)%、(82.45±10.13)%vs(66.46±9.13)%]能力均显著提高(均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miR-21-5p在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高表达,BMSC外泌体miR-21-5p通过靶向下调PHLPP2提高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21-5p 同源血小板富亮氨酸复重蛋白磷酸酶2 前列腺癌 PC-3细胞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樊 粟宏伟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0期2946-2949,共4页
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前列腺癌(PCa)已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趋势。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前列腺癌的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但前列腺癌后期往往发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 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前列腺癌(PCa)已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趋势。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前列腺癌的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但前列腺癌后期往往发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及全身多处转移,使治疗陷入窘境。以往的研究显示中医药辅助治疗前列腺癌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还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而近几年针对中药治疗前列腺癌的机制方面也有较多的研究。本文总结了最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最新进展,为前列腺癌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前列腺癌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软镜治疗10~20 mm肾下盏结石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罗松涛 朱永生 +5 位作者 刘星 刘鑫 唐义权 唐海 陈开发 粟宏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5期37-41,共5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URS)下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10~20 mm肾下盏结石的主观和客观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9月该院就诊的FURS下钬激光碎石和ESWL治疗10~20 mm肾下盏结石112例,对比两组再次治疗率、并...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URS)下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10~20 mm肾下盏结石的主观和客观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9月该院就诊的FURS下钬激光碎石和ESWL治疗10~20 mm肾下盏结石112例,对比两组再次治疗率、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患者主观评分。结果 FURS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ESWL组(86.1%vs 61.8%,P<0.05),ESWL组再次治疗率明显高于FURS组(44.7%vs 8.3%,P<0.05),并发症发生率FURS组高于ESWL组(11.1%vs 7.9%),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满意评分[(2.92±1.24)vs(2.07±1.35)分,P<0.05]和排尿症状评分[(3.87±0.64)vs(2.23±0.73)分,P<0.05],FURS组均高于ESWL组,另有更多的人愿意再次接受FURS的治疗(83.3%vs 55.3%,P<0.05)。结论 FURS因为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和较低的再次手术率优于ESWL,并且FURS能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下盏结石 输尿管软镜 体外冲击波碎石
下载PDF
“扶正清热通淋”方剂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所致复杂性尿路感染大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樊 粟宏伟 +2 位作者 贺天文 朱永生 刘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9期1447-1450,1454,共5页
目的:观察“扶正清热通淋”方剂对产ESBLs大肠杆菌所致大鼠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复杂性尿路感染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左氧氟沙星组,扶正清热通淋低、高剂量组,左氧氟沙星+扶正清热通淋组,另设空白组,造... 目的:观察“扶正清热通淋”方剂对产ESBLs大肠杆菌所致大鼠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复杂性尿路感染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左氧氟沙星组,扶正清热通淋低、高剂量组,左氧氟沙星+扶正清热通淋组,另设空白组,造模后2 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14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大鼠尿液做细菌培养,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液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百分比(NEUT%),ELISA法检测血液C反应蛋白(CRP)、CD4+、CD8+分子及尿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分子的浓度。结果:模型组和左氧氟沙星组肾脏可见大量炎症细胞,余治疗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除左氧氟沙星组,余各治疗组大鼠血液中NEUT%和CRP以及尿液中NA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除左氧氟沙星外,余治疗组血清CD4分子浓度以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分子明显升高(P<0.05)。结论:“扶正清热通淋”方能减轻复杂性尿路感染大鼠全身和局部的炎症,并且可能有使不敏感抗菌药重新对细菌敏感的作用,也可能有调节大鼠免疫功能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扶正清热通淋 复杂性尿路感染 ESBLS
下载PDF
经尿道留置膀胱异物并注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建立尿路感染大鼠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贺天文 粟宏伟 +3 位作者 邱玉环 朱永生 罗松涛 刘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目前传统尿路感染模型操作过程复杂、易于感染,而单纯经尿道注射细菌模型又不够稳定。文章探究采用经尿道留置膀胱异物加注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方法建立尿路感染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目前传统尿路感染模型操作过程复杂、易于感染,而单纯经尿道注射细菌模型又不够稳定。文章探究采用经尿道留置膀胱异物加注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方法建立尿路感染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无异物7、14 d组,异物7、14 d组。异物组经尿道置入异物加注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液,无异物和空白组分别注入等量菌液和无菌等渗盐水。检测双侧肾重指数、血液白细胞及中性粒计数、尿液及肾细菌学和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左、右肾重指数[(32.13±1.10)×10^(-2),(32.18±0.90)×10^(-2)]比较,异物7 d组左、右肾重指数[(42.83±1.43)×10^(-2),(41.28±1.55)×10^(-2)]增加(P<0.01),异物14 d组左、右肾重指数[(38.15±1.40)×10^(-2),(39.10±3.01)×10^(-2)]增加(P<0.01);与无异物7d组比较,异物7d组左、右肾重指数增加[(31.08±0.91)×10^(-2)vs (42.83±1.43)×10^(-2),(31.62±0.81)×10^(-2)vs (41.28±1.55)×10^(-2),P<0.01];与无异物14 d组比较,异物14 d组左、右肾重指数均增加[(32.97±0.64)×10^(-2)vs(38.15±1.40)×10^(-2),(33.17±0.27)×10^(-2)vs (39.10±3.01)×10^(-2),P<0.01]。空白组、无异物14d组肾及尿液均未培养出细菌;无异物7 d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33.3%)、肾未培养出细菌;异物7、14 d组肾及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100%。异物组肾及尿液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肾和尿液7 d培养计数分为106CFU/g、107CFU/mL,14 d培养计数分为103CFU/g、106CFU/mL。与空白组比较,异物7 d组白细胞总数升高(P<0.05),异物7 d组、异物14 d组中性粒百分率升高(P<0.01)。与无异物7 d组比较,异物7 d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百分率升高(P<0.05);与无异物14 d组比较,异物14 d组中性粒百分率升高(P<0.01)。异物7 d组上皮细胞有严重的水肿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细菌菌落、少许上皮细胞脱落,异物14 d组上皮细胞连续性完全中断、大量的上皮细胞脱落及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成团的细菌菌落。镜下肾HE染色:异物7 d组广泛的肾盏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小脓肿、出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异物14 d组肾盏有炎症改变,肾小管萎缩、扩张、坏死脱落等管型改变,部分肾小球形态改变及周围少许纤维组织形成。结论经尿道留置膀胱异物加注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可建立高成功率、稳定的尿路感染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模型 尿路感染 膀胱异物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松涛 刘星 +3 位作者 柯井卫 朱永生 粟宏伟 王应洪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3241-3244,共4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术治疗),每组患... 目的探究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术治疗),每组患者2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闭孔反射、膀胱穿孔、膀胱刺激征、血尿及术后二次活检阳性率、预后复发情况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闭孔反射、膀胱穿孔并发症发生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二次活检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预后痊愈人数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相比传统治疗方法,其手术安全有效,有助于缩短患者尿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同时具有并发症相对更少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术 膀胱肿瘤 传统手术
下载PDF
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松涛 戢美英 +2 位作者 粟宏伟 唐义权 陈开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4期3372-3373,共2页
目的:观察经输尿管镜行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对于老年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输尿管结石老年患者开展观察,随机将其分为Ⅰ组与Ⅱ组,Ⅰ组50例行钬激光碎石术,Ⅱ组50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比较两... 目的:观察经输尿管镜行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对于老年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输尿管结石老年患者开展观察,随机将其分为Ⅰ组与Ⅱ组,Ⅰ组50例行钬激光碎石术,Ⅱ组50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手术指标及碎石效果相比,Ⅰ组手术时间、血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均低于Ⅱ组(P<0.05);碎石成功率、术后1个月结石排空率均高于Ⅱ组(P<0.05)。两组的肾功能改善程度相比,BUN与Cr两项指标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P<0.05),且术后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的老年患者行输尿管镜下的钬激光碎石术,手术创伤小、碎石效果优、肾功能改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此手术比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气压弹道碎石术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 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松涛 朱永生 +4 位作者 刘星 唐义权 刘鑫 陈开发 粟宏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92-895,共4页
输尿管上段结石作为泌尿外科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距离肾脏位置较近,尿路梗阻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发生时间早、病损程度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治疗疾病根源[1-3]。微创技术是当前泌尿外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输尿管上段结石作为泌尿外科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距离肾脏位置较近,尿路梗阻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发生时间早、病损程度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治疗疾病根源[1-3]。微创技术是当前泌尿外科发展的主要方向,输尿镜技术更是泌尿外科微创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优势具体体现在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少、恢复快,这也越来越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青睐[4,5]。目前,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一期治疗的碎石清除率不高,这就意味着患者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镜治疗 输尿管软镜 疗效 硬镜 泌尿外科 微创技术 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与前列腺常规穿刺术后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绪鲲 唐义权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PKEP)与前列腺常规穿刺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TURP)后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临床效果...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PKEP)与前列腺常规穿刺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TURP)后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TURP联合腹腔镜下LRP,n=25)与观察组(PKEP联合腹腔镜下LRP,n=26),术后随访4周。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症状评分(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4周,观察组患者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4周,两组间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前列腺癌患者,与TURP比较,PKEP增加腹腔镜下LRP的手术难度,但术后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EP TURP 前列腺癌 腹腔镜下LRP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扶正清热通淋”汤通过调节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大鼠复杂性尿路感染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禹文 粟宏伟 +3 位作者 罗小全 赖俊谕 朱永生 刘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15-421,共7页
目的:探讨“扶正清热通淋”汤能否通过调节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3,NLRP3)炎症小体改善耐药大肠杆菌所致大鼠复杂性尿路感染对泌尿系的损害,并探讨该汤剂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菌所致复杂尿路感染的可行性。方... 目的:探讨“扶正清热通淋”汤能否通过调节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3,NLRP3)炎症小体改善耐药大肠杆菌所致大鼠复杂性尿路感染对泌尿系的损害,并探讨该汤剂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菌所致复杂尿路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将SD大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左氧氟沙星组(西药组)、左氧氟沙星+扶正清热通淋汤组(中西组)、扶正清热通淋汤组(中药组)。实验完成后,取尿液做细菌培养以判断各组大鼠尿路感染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及膀胱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NLRP3在肾脏及膀胱组织中表达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及IL‑18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ASC、Caspase‑1表达情况。结果:空白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模型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中西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50%,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肾脏及膀胱组织HE染色可见大量炎症细胞,西药组及中药组肾脏及膀胱组织与模型组比较炎症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中西组中肾脏及膀胱组织中炎症细胞数量及组织结构变化与空白组接近。中西组和中药组的肾脏及膀胱组织的NLRP3免疫组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ELISA检测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组血清中的IL‑1β和IL‑18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01)。其中中西组的IL‑1β和IL‑18较西药组和中药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组的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01)。中西组的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较西药组和中药组明显降低,且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清热通淋”汤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对耐药大肠杆菌所致复杂性尿路感染大鼠的肾脏和膀胱起保护作用,中药联合左氧氟沙星比单独使用中药或左氧氟沙星治疗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尿路感染 耐药大肠杆菌 中药 清热通淋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膀胱镜下输尿管导管置入术治疗结石性脓毒血症的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明伟 粟宏伟 +2 位作者 朱永生 罗松涛 赖俊谕 《西南军医》 2021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输尿管导管置入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导致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因输尿管结石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4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成功率、平均...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输尿管导管置入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导致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因输尿管结石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4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入住ICU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严重出血并发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对比手术前、术后3天的白细胞计数、hs-CRP、PCT、血肌酐的变化,并收集小便培养结果。结果共纳入44例,42例患者逆行植管成功(手术成功率95%),手术时间8 min-50 min,平均手术时间(28.7±10.7)min,2例患者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平均手术时间40 min。有7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入ICU,ICU住院天数为4到10天,平均住院天数(7.3±2.1)天。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到18天。术后白细胞计数、hs-CRP、PCT、血肌酐均有明显改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膀胱镜下输尿管导管植入术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紧急减压引流方法,它仅需局麻、截石位,手术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尤其适合全身状态差的危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尿源性脓毒血症 肾积水 输尿管导管
下载PDF
异鼠李素通过抑制LncRNA-gm33782减轻AKI肾小管炎性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建 谭睿陟 +2 位作者 钟霞 粟宏伟 王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2-771,共10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gm33782(LncRNA-gm33782)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肾小管损伤中的功能以及异鼠李素改善肾小管炎性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AKI模型构建后...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gm33782(LncRNA-gm33782)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肾小管损伤中的功能以及异鼠李素改善肾小管炎性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AKI模型构建后灌胃给予30 mg/kg异鼠李素)、空载质粒电转染组、LncRNA-gm33782敲低组、LncRNA-gm33782过表达组、LncRNA-gm33782敲低组+模型组、LncRNA-gm33782过表达+治疗组8组,通过腹腔一次性注射20 mg/kg顺铂诱导小鼠AKI,原位电转染技术用于介导肾LncRNA-gm33782的敲低和过表达。采用Chirp实验捕获AKI肾LncRNA-gm33782结合蛋白进行质谱分析,挖掘LncRNA-gm33782直接作用靶蛋白;通过观察电转染敲低LncRNA-gm33782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治疗干预后小鼠肾功能、病理结构改变、肾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评价LncRNA-gm33782在AKI中的作用;NF-κB被作为介导炎症的关键信号通路,Bax、Bcl-2蛋白表达量以及流式凋亡检测结果被用于评价异鼠李素对AKI肾小管炎性细胞凋亡的治疗作用。结果AKI小鼠肾表现出严重的肾小管损伤以及巨噬细胞浸润和炎症,异鼠李素的治疗干预和LncRNA-gm33782电转染敲低均能够减轻AKI肾损伤。LncRNA-gm33782主要表达于AKI损伤的肾小管细胞,质谱检测发现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H,CFH)与其有直接结合关系。体外过表达LncRNA-gm33782后,CFH表达量随即升高,而异鼠李素对AKI细胞炎性凋亡的治疗作用受到抑制。结论异鼠李素是通过抑制LncRNA-gm33782对CFH的调控作用减轻AKI肾小管细胞炎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LncRNA-gm33782 肾原位电转染 异鼠李素 炎性凋亡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通过抑制Mincle/Syk信号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活化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17
作者 彭泽 王洪连 +1 位作者 粟宏伟 王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0-678,共9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IRI-AK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AKI组、低剂量(20 mg/kg)Tet组、高剂量(40 mg/kg)Tet组和槲皮素(50 mg/kg)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IRI-AK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AKI组、低剂量(20 mg/kg)Tet组、高剂量(40 mg/kg)Tet组和槲皮素(50 mg/kg)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双侧肾动静脉夹闭45 min后恢复血供的方法建立IRI-AKI模型,Tet和槲皮素组的IRI-AKI小鼠于术前1 h及术后连续3 d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腹腔注射,假手术和IRI-AKI组小鼠给予同等体积溶剂注射。实验终点处死动物,收集血清及肾脏组织样本,进行肾功能、病理、mRNA及蛋白等指标检测。在体外,采用脂多糖(LPS;300μg/L)刺激的原代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进行Tet(1、2和4 mg/L)的抗炎活性研究。结果:(1)与IRI-AKI组相比,低和高剂量Tet干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P<0.05),并减轻肾小管病理损伤(P<0.05)。(2)Tet干预可以显著抑制IRI-AKI小鼠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NF-κB信号的活化,减少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P<0.05)。(3)在LPS刺激的BMDM中,Tet同样抑制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NF-κB信号的活化(P<0.05)。(4)进一步实验显示,Tet可以显著降低LPS刺激的BMDM和IRI-AKI小鼠肾组织中Mincle、Syk和p-Syk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Tet可以显著减轻IRI-AKI小鼠肾损伤,减轻肾组织炎症反应,其可能的机制为抑制巨噬细胞Mincle/Syk/NF-κB促炎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急性肾损伤 缺血再灌注 巨噬细胞 Mincle/Syk/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FOXO1转录调控GPX4减轻顺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
18
作者 刘霞 陈波 +2 位作者 吴王玉 粟宏伟 邱才炜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探讨FOXO1是否能通过转录调控GPX4来减轻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铁死亡。方法:使用siRNA和慢病毒载体在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中建立FOXO1敲低(FOXO1 siRNA)和过表达(FOXO1 overexpression)的细胞模型,同时设立空载细胞作... 目的:探讨FOXO1是否能通过转录调控GPX4来减轻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铁死亡。方法:使用siRNA和慢病毒载体在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中建立FOXO1敲低(FOXO1 siRNA)和过表达(FOXO1 overexpression)的细胞模型,同时设立空载细胞作为对照。使用顺铂(CP)进行诱导,建立HK-2细胞的急性肾损伤模型。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定量PCR(ChIP-qPCR)、双荧光素酶检测、丙二醛(MDA)测定、Liperfluo染色、碘化丙啶(PI)染色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验证了FOXO1是否能通过调控GPX4的表达来减轻顺铂诱导的HK-2细胞的铁死亡。结果:发现FOXO1能够与GPX4启动子区域结合并调控GPX4的表达;过表达FOXO1能够预防CP引起的过氧化损伤。结论:FOXO1可能通过调控GPX4的表达来减轻顺铂诱导的HK-2细胞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AKI) 顺铂(CP) 铁死亡 FOXO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沙苑子总黄酮对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9
作者 曾琪 彭炳鸿 +2 位作者 谭睿陟 粟宏伟 刘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947-951,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沙苑子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5只。通过结扎单侧输尿管来建立UU... 目的: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沙苑子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5只。通过结扎单侧输尿管来建立UUO模型。造模后进行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肾组织石蜡切片后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的表达水平。另将6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1和沙苑子总黄酮高剂量组1,按上述方法建模、给药,分离肾组织,提取总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预测有效的差异基因,最后进行RT-qPCR验证。结果:沙苑子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中α-SMA、F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1);经沙苑子总黄酮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转录组测序结果: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进程、生物调节、生物过程的调控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Rap1、Ras、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2个有效基因,体内验证结果:白细胞介素6(IL-6)在模型组中高表达,经沙苑子总黄酮干预后显著下调;血管抑制素-1(Vash1)在模型组中低表达,经沙苑子总黄酮干预后显著上调,体内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沙苑子总黄酮能改善UUO模型小鼠的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6表达,上调Vash1表达以及调节Rap1、Ras、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苑子总黄酮 肾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