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窍鼻炎颗粒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周立 孙永东 +4 位作者 孟娟 王中亮 鲜小龙 王巧灵 田理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5家医院招募251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平行分配至西药组、中成药组及联合治疗组。西药组为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中成药组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5家医院招募251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平行分配至西药组、中成药组及联合治疗组。西药组为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中成药组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治疗组为西药方案联合中成药方案。观察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s,TNSS),眼部症状评分(Total Ocular Symptom Score,TOS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肝肾功能,血清免疫学,前鼻镜评分变化情况,并访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24周后变应性鼻炎复发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在治疗后TNSS、前鼻镜评分、TOSS、RQLQ以及IL-4、IL-5、IL-13、TGF-β均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80.9%,且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552)。治疗后24周复发率,西药组为61.9%,中成药组为45.8%,西药联合中成药组为21.4%,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6.0%,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8267)。结论通窍鼻炎颗粒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免疫状况并防止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鼻炎颗粒 肺脾气虚证 中重度持续性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和中止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珍 孙永东 +1 位作者 孙千尧 杨朝纲 《四川中医》 2017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和中止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202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鼻鼽-肺脾气虚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和中止鼽汤经验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中药配方颗粒,1剂/d,早晚各1次口服;对照组给于口服... 目的:观察和中止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202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鼻鼽-肺脾气虚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和中止鼽汤经验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中药配方颗粒,1剂/d,早晚各1次口服;对照组给于口服左西替利嗪片,5mg/次,1次/d。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P=0.006;在中医主要症状比较中,治疗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前后自我评分差值,治疗组为3.96±0.49,对照组为2.85±1.26,P=0.010;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为4.56±0.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9±1.04,P=0.001。结论:和中止鼽汤能明显改善患者鼻塞、喷嚏、流清涕、鼻痒等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近期疗效显著好于西医疗法,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中止鼽汤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的系统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剑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8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者行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高压氧治...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者行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张口受限程度、吞咽功能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生Ⅰ级张口受限的例数分别为16例和10例,Ⅱ级分别为14例和8例,Ⅲ级和Ⅳ级均为0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发生Ⅰ级张口受限的例数分别为18例和9例,Ⅱ级分别为11例和13例,Ⅲ级为0例和3例,Ⅳ级均为0例。观察组治疗前的门齿距为(2.6±0.7)cm,经系统康复治疗后的门齿距为(2.3±0.4)cm;对照组治疗前的门齿距为(2.5±0.7)cm,经常规治疗后的门齿距为(1.6±0.7)cm。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门齿距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改善率为73%(2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11例),差异有显著性(χ~2=16.5165,P<0.05)。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8/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13/30),差异有显著性(χ~2=17.3299,P<0.05)。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吞咽障碍及张口受限,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射治疗 吞咽困难 张口受限 系统康复治疗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通过靶基因miR-143-3p调控鼻咽癌增殖、迁移、侵袭及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佳丽 曾艳 +4 位作者 何娴 胡文健 钟伦坤 孙永东 王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295-330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LncRNA SOX2-OT)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与鼻咽癌细胞系6-10B、HNE-3、C666-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OX...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LncRNA SOX2-OT)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与鼻咽癌细胞系6-10B、HNE-3、C666-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OX2-OT与微小RNA-143-3p(miR-143-3p)的表达量;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si-con、si-SOX2-OT、miR-con、miR-143-3p mimics、si-SOX2-OT与anti-miR-con、si-SOX2-OT与anti-miR-143-3p转染至HNE-3细胞。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细胞增殖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OX2-OT与miR-143-3p的靶向关系;Western印迹检测增殖标记蛋白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CDK)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量。结果SOX2-OT在鼻咽癌细胞中表达量明显升高,miR-143-3p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转染si-SOX2-OT与miR-143-3p mimics可明显降低细胞增殖率、S期细胞比例及Ki-67、CDK2、MMP-2、MMP-9蛋白水平,提高G1期细胞比例,减少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SOX2-OT能够靶向结合miR-143-3p;共转染si-SOX2-OT与anti-miR-143-3p可明显降低转染si-SOX2-OT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结论LncRNA SOX2-OT靶向调控miR-143-3p表达从而促进鼻咽癌增殖、迁移及侵袭,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并可能作为鼻咽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SOX2-OT miR-143-3p 鼻咽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中药五黄液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鼻窦分泌物IL-8和ICAM-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永东 刘强 +3 位作者 孙千尧 钟伦坤 黄秀丽 刘雷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2期3392-339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五黄液"灌洗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术后对鼻窦分泌物白介素8(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2013年1月9日至2016年9月30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FRS经鼻... 目的探讨中药"五黄液"灌洗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术后对鼻窦分泌物白介素8(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2013年1月9日至2016年9月30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FRS经鼻内镜手术后患者按电脑生成的随机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60例FRS患者中完成研究并具有完整资料者56例,脱落2例,剔除2例。治疗组使用"五黄液"100 m L灌洗鼻窦,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应用氟康唑注射液灌洗鼻窦,频次、剂量与治疗组相同。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测定鼻窦分泌物IL-8和ICAM-1表达水平,并于术后6个月进行鼻内镜检查评价疗效。同期于在校学生中招募5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100 m L灌洗鼻腔后回收鼻腔内残余液1 m L,测量IL-8和ICAM-1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8和ICAM-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L-8和ICAM-1表达水平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8和ICAM-1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8和ICAM-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IL-8和ICAM-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五黄液"可通过降低FRS患者鼻窦分泌物IL-8和ICAM-1的表达,从而调节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提高该病治愈率,降低该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病 白细胞介素8 胞间黏附分子1 内窥镜检查 五黄液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747例过敏原在川、滇、黔、渝结合部地区的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永东 曾礼 +1 位作者 杨朝纲 贺晓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1881-1884,共4页
目的分析川、滇、黔、渝结合部地区变应性鼻炎(AR)过敏原检测数据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且临床诊断为AR的患者共7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外周血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 目的分析川、滇、黔、渝结合部地区变应性鼻炎(AR)过敏原检测数据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且临床诊断为AR的患者共7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外周血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检测并记录各项数据。结果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88.09%;在658例阳性患者中,屋尘螨/粉尘螨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最高为61.71%,其次为屋尘(32.66%)、柏树/榆树/梧桐/柳树/杨树(28.78%);男性患者的检出阳性率为87.60%,女性患者为88.59%,男女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74,P>0.05)。各季度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67 P<0.05),其中以第三、四季度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屋尘螨/粉尘螨为川、滇、黔、渝结合部地区AR患者最主要的过敏原,第二、三季度为疾病高发期,利用此检测方式对于AR诊断,具有可行性,且能提供确切的过敏原,找到病因,临床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基于TLR-NF-κB通路的和中止鼽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永东 刘强 +5 位作者 向小红 杨朝纲 贺晓芳 钟伦坤 周兴玮 邱传禄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8期2890-289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和中止鼽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AR患者12例(治疗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5例(健... 目的探讨基于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和中止鼽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AR患者12例(治疗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5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AR患者予以口服和中止鼽颗粒治疗,健康志愿者不予任何干预。分别采集治疗前后患者及仅治疗前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及鼻腔鼻丘区域黏膜组织,并冻存于-80℃冰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静脉血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鼻腔鼻丘区域黏膜组织中TLR4和NF-κB的RNA和蛋白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IFN-γ表达水平下调,IL-4表达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鼻腔鼻丘黏膜组织中TLR4和NF-κB mRNA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3项指标与治疗前呈负相关(P<0.05)。结论和中止鼽颗粒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达到治疗A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中止鼽颗粒 变应性鼻炎 TLR-NF-κB通路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浅谈耳鸣的机制与阴阳失衡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永东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8年第3期168-173,共6页
本文对耳鸣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行了回顾.中医脾胃失调导致耳鸣的机制用“震卦”来诠释,就是“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浊阴上逆不下行出阴窍”,这一认识与西医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而产生耳鸣的机制相吻合.脾气虚则耳窍的气液平衡失调,此外... 本文对耳鸣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行了回顾.中医脾胃失调导致耳鸣的机制用“震卦”来诠释,就是“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浊阴上逆不下行出阴窍”,这一认识与西医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而产生耳鸣的机制相吻合.脾气虚则耳窍的气液平衡失调,此外痰浊、肝肾阴虚等中医病机亦可导致耳鸣.从西医角度,耳鸣的中枢化机制中的结构功能重塑与神经递质、离子通道、内外毛细胞功能的关系等均为产生耳鸣的可能机制,耳蜗核可能是耳鸣的产生部位,而下丘是中继站.中、西医对耳鸣机制的认识在“阴阳平衡学说”这个框架之下有部分相通之处,寻着这一思路进行耳鸣机制研究可能产生新的研究方向与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阴阳平衡 耳蜗 中枢化 中医病机模型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清窍胶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强 孙永东 +1 位作者 黄永林 周兴玮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清窍胶囊在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清窍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前及术后1、3、6月对两组患者行咽鼓管功能障碍问... 目的:观察清窍胶囊在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清窍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前及术后1、3、6月对两组患者行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评分、纯音听阈测听、声导抗及耳内镜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月咽鼓管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6月,治疗组咽鼓管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月与术后1月比较咽鼓管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6月较术后1月咽鼓管功能变差(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气骨导差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6月,治疗组气骨导差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组中,术后1月各证型间咽鼓管功能及气骨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与术后1月比较,各证型间咽鼓管功能及气骨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窍胶囊可有效减少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窍胶囊 耳胀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切开置管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术后五黄液灌洗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强 孙永东 刘雷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6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五黄液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鼻腔灌洗治疗中的优化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4-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并经鼻内镜手术的患者45例,并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15例,均使用五黄... 目的探讨中药五黄液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鼻腔灌洗治疗中的优化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4-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并经鼻内镜手术的患者45例,并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15例,均使用五黄液灌洗鼻腔。分别于灌洗半个月、灌洗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行患者自觉症状评分、患者对鼻腔灌洗耐受程度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结果在灌洗半个月、灌洗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治疗1组和治疗2组患者自觉症状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低于治疗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灌洗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治疗1组和治疗2组患者自觉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灌洗1个月时,治疗2组患者对鼻腔灌洗耐受程度评分低于治疗1组和治疗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鼻腔灌洗治疗的最优方案为前半个月每天灌洗1次,之后隔天灌洗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中草药 鼻腔灌洗 耳鼻咽喉科学
下载PDF
茵黄二冬胶囊联合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治疗干燥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礼莎 邵建华 +1 位作者 李代英 胡文健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8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茵黄二冬胶囊联合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治疗干燥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110例干燥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茵黄二冬胶囊联合复方薄荷滴鼻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软膏涂抹治疗.... 目的 探讨茵黄二冬胶囊联合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治疗干燥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110例干燥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茵黄二冬胶囊联合复方薄荷滴鼻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软膏涂抹治疗.两组治疗2周结束后比较疗效、临床改善与复发情况.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显著(92.7%>78.2%,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6%<18.2%,P<0.05).结论 茵黄二冬胶囊联合复方薄荷脑滴鼻液可改善干燥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减少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性鼻出血 茵黄二冬胶囊 复方薄荷脑滴鼻液
下载PDF
术前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杜明浍 祝青 周兴玮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耳前瘘管(CPF)伴感染术前的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评估其诊断和手术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入院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患者79例,79耳,通过分析超高频...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耳前瘘管(CPF)伴感染术前的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评估其诊断和手术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入院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患者79例,79耳,通过分析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与术中诊断及瘘管走行、分支、病灶范围进行比较。结果79耳诊断吻合率100%,无分支吻合率94.9%(彩色多普勒超声56例,术中59例),囊肿或(脓肿)96.8%吻合率(彩色多普勒超声31例,术中30例),纤维瘢痕组织形成84.8%吻合率(彩色多普勒超声33例,术中2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PF伴感染术前的诊断及手术前病灶范围明确及病情程度分析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耳疾病 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 治疗
下载PDF
茵黄二冬胶囊治疗干燥性鼻炎燥邪犯肺型疗效观察
13
作者 周兴玮 钟伦坤 +4 位作者 朱佳丽 何娴 骆晓琴 刘强 陈隆晖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8期1278-1279,共2页
目的:观察茵黄二冬胶囊治疗干燥性鼻炎燥邪犯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茵黄二冬胶囊加用0.9%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对照组口服苍耳子鼻炎胶囊加用0.9%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 目的:观察茵黄二冬胶囊治疗干燥性鼻炎燥邪犯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茵黄二冬胶囊加用0.9%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对照组口服苍耳子鼻炎胶囊加用0.9%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黄二冬胶囊治疗干燥性鼻炎燥邪犯肺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性鼻炎 燥邪犯肺型 茵黄二冬胶囊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喉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露 邵建华 +1 位作者 项兰琼 胡文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4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喉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喉痹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喉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喉痹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慢喉痹中医症状评分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慢喉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慢喉痹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个月,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喉痹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喉痹 脾胃虚弱型 补中益气汤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前庭性偏头痛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永东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前庭性偏头痛研究历史背景,简述了欧洲对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与诊疗共识的最新进展,回顾了中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辩证施治、遣药经验、体质辨识、针药同治等方面的文献总结,分析了中医和西医在诊疗该病中应该遵循的规... 本文介绍了前庭性偏头痛研究历史背景,简述了欧洲对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与诊疗共识的最新进展,回顾了中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辩证施治、遣药经验、体质辨识、针药同治等方面的文献总结,分析了中医和西医在诊疗该病中应该遵循的规律与规范,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还没有适合中国人的“前庭性偏头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缺乏全国范围内对该病的多中心随机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西药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的重视和规范指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复习文献得出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首选要达到精准诊断,注意合并症与病,综合疗法是原则,中西医并重,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方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提出了认知疗法与中医的医师疗法、体质辨识、养生保健治未病结合起来,独创了“调中致和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新理论和法则,也就是强调采用“调”(Adjusting)法:即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达中和的中医治病不用对抗性思维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医案的总结、分析表明该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变化复杂,更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循证研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中西医结合 调中致和法 医师疗法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通过miRNA-138-5p下调SOX9及FOXC1抑制喉鳞癌细胞株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永东 曾礼 +3 位作者 何启红 刘强 李芬 王虹洁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索补中益气方干预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株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查阅文献与生信分析方法,筛查出主要的靶点基因蛋白:miRNA-138-5p、SOX9、YAP1、FOXC1,结合LSCC细胞株体外培养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中药复方(补中益气方颗粒... 目的探索补中益气方干预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株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查阅文献与生信分析方法,筛查出主要的靶点基因蛋白:miRNA-138-5p、SOX9、YAP1、FOXC1,结合LSCC细胞株体外培养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中药复方(补中益气方颗粒冻干粉,中药复方组)对照干预实验,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标准内参对照],分别检测验证上述所筛选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复方组miRNA-138-5p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组SOX9、FOXC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YAP1、GAPDH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方(中药经方)可以通过miRNA-138-5p下调SOX9、FOXC1蛋白的表达,抑制LSCC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MIRNA SOX9 PD-1 喉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索白花蛇舌草治疗喉癌的机制
17
作者 李代英 尹吉 +1 位作者 何露 胡文健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索白花蛇舌草治疗喉癌的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白花蛇舌草药物的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基因蛋白,通过DisGenet、OMIM、NCBI、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喉癌相关靶基因...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索白花蛇舌草治疗喉癌的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白花蛇舌草药物的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基因蛋白,通过DisGenet、OMIM、NCBI、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喉癌相关靶基因。用疾病靶基因交集与对应药物活性成分构建活性成分-靶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并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核心靶基因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4个活性成分和62个可能与相关靶基因,拓扑分析得到TP53、AKT1、MYC、VEGFA、CASP3、ESR1、EGFR、CCND1、PTGS2、MAPK1等10个核心靶基因。对靶基因的GO分析表明,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如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调节凋亡信号通路和上皮细胞增殖,对喉癌的治疗产生协同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20条与喉癌相关通路,主要涉及microrna、癌症中的蛋白多糖、PI3K-Akt信号通路、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和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与EGFR具有良好的结合力,表明了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结论本研究对白花蛇舌草治疗喉癌的多成分、多靶基因、多通路的作用与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后续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喉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机制
下载PDF
基于药学团-多靶点-多通路补中益气方调控头颈鳞癌网络药理学分析
18
作者 孙永东 刘强 +4 位作者 朱维颖 曾礼 李芬 王虹洁 王剑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采用“多成分药学团-多靶点-多通路”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补中益气方调控头颈鳞癌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数据库(http://bionet.ncpsb.org/batman-tcm/)中,以“毒理药物动力学”(ADME... 目的采用“多成分药学团-多靶点-多通路”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补中益气方调控头颈鳞癌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数据库(http://bionet.ncpsb.org/batman-tcm/)中,以“毒理药物动力学”(ADME)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B),药物相似性(DL)以及药物半衰期(HL)为参数,筛选补中益气方组分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的药效团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服务器预测药效团模型的高度差异化靶蛋白和靶蛋白交叉验证的方法构建化合物-靶点网、蛋白互作(PPI)网。最后使用cytoscape插件ClueGO+CluePedia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生物多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补中益气方中有184种活性成分,其中18个靶蛋白的显著富集47条,GO和KEGG富集功能的通路有73条。排名前五位的关键靶点蛋白包括AKT1、TNF、IL1B、PTGS2、ESR1。主要通路涉及:PI3K-AKT、Toll-NF-κB、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与增殖通路、TNF信号通路。PPI蛋白互作主要涉及:BAX,APAF1和FAS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补中益气方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进一步深入揭示补中益气方的有效活性成分有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凋亡途径从而抑制头皮鳞癌细胞增殖。为深入研究补中益气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前沿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网络药理学 AKT1 细胞凋亡 靶蛋白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兴玮 钟伦坤 +2 位作者 王剑 朱佳丽 陈隆晖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7年第6期408-412,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10 d为1个疗...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症状改善情况,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计分、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症状和体征计分、IL-6和IL-8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氯雷他定
原文传递
加减半夏厚朴汤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剑 《医学信息》 2018年第4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加减半夏厚朴汤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慢性咽喉炎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掷色子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 目的观察加减半夏厚朴汤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慢性咽喉炎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掷色子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加减半夏厚朴汤联合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5.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半夏厚朴汤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咽喉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在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咽炎 半夏厚朴汤 葛根芩连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