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医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对策——以西南某医院儿科医生实地调研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钟芳芳 刘文君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7期36-37,共2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儿科医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儿科医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现状和原因,最后提出了儿科医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策略,包括完善法律教育体系、加强法律教育师资力量、创新法律教育方式方法、营造学校整体人文氛围。
关键词 儿科医学生 法律素养 实地调研
下载PDF
模拟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春艳 邹艳 钟芳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0名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实验组(n=25)。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0名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实验组(n=25)。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模拟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的模式。出科时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结果实验组规培学员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的成绩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在儿科规范化培训中联合应用模拟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培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 传统教学 儿科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临床实践基地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在儿科临床上治疗途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兰 刘文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4期177-179,共3页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最为常见,以2岁以内婴幼儿发病多见[1].常表现为咳嗽、喘憋、气促、发绀及三凹征.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儿科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探究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南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28-31,共4页
分析在儿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某院2022年接受治疗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患儿实际依从... 分析在儿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某院2022年接受治疗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患儿实际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各项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组。结论 对患儿推行规范化健康教育,非常有利提高家长对患儿所患疾病的实际认知程度,保证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提高家长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健康教育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付月 刘文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1-636,共6页
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筛查法和基因检测技术两大类。前者以红细胞形态及理化特性为其诊断依据,包括血常规检测、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血红蛋白分析技术等;后者主要以PCR为基础而进行的各种基因检测技术... 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筛查法和基因检测技术两大类。前者以红细胞形态及理化特性为其诊断依据,包括血常规检测、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血红蛋白分析技术等;后者主要以PCR为基础而进行的各种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跨越断裂位点(gap-PCR)法、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法(PCR-RDB)、实时荧光定量PCR、基于实时PCR的溶解曲线分析技术、基因芯片、DNA序列测定等。本文综述近年来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筛查法和基因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为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筛查法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持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预后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7
6
作者 文萍 白永旗 +1 位作者 赵南霜 雷小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的干预效果,探索持续护理干预的有效形式。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1例),... 目的观察持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的干预效果,探索持续护理干预的有效形式。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治疗缓解后予常规出院后随访,干预组缓解后给予为期1年的持续护理干预。比较1年后两组患儿家长哮喘知识掌握情况、遵医依从性以及患儿的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水平。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对哮喘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不同(P=0.004),干预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4)。随访期间,干预组规则服药、规律运动、合理饮食、按时复诊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FEV1%、PEF%较干预前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重度哮喘平均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哮喘良好控制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学龄期哮喘缓解患儿实施持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与哮喘控制水平;而微信群干预方式是开展持续护理的有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缓解期 持续护理 微信群 肺功能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曹汴川 黄喆 +5 位作者 肖科 税雪姣 邹永胜 黄富礼 黄永茂 钟利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的特点。方法对2019年1-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195例次的基本信息、感染种类、淋巴细胞亚群...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的特点。方法对2019年1-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195例次的基本信息、感染种类、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HIV-1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以41~65岁已婚男性农民或农民工居多,HIV-1传播途径以异性性行为为主。细菌性肺炎是发病率最高的机会性感染(50/195,25.6%)。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为4组,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例数也随之增加。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也随之降低。当HIV-1病毒载量较高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而当HIV-1病毒载量较低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两者呈负相关(r=-0.297,P=0.014)。结论该地区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表现复杂多样,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免疫功能缺陷越明显,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越高。随着HIV-1病毒载量上升,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定期监测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可以预测疾病进展,评估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而预防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会性感染 淋巴细胞亚群 HIV-1病毒载量
下载PDF
黄芪三七合剂对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雷小琴 魏何燕 +1 位作者 谭睿陟 王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7-1113,共7页
目的 观察黄芪三七合剂对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 通过顺铂诱导小鼠AKI模型、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mTEC)炎症模型进行小鼠的体内外实验,检测肾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PAS、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分析... 目的 观察黄芪三七合剂对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 通过顺铂诱导小鼠AKI模型、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mTEC)炎症模型进行小鼠的体内外实验,检测肾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PAS、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分析肾小管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IL-1β、IL-6、MCP-1表达,RT-qPCR检测肾组织和mTEC中lncRNA9884、IL-1β、IL-6、MCP-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mTEC中炎症因子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YAP、p-NF-κB p65、Kim-1、IL-1、IL-6、TNF-α蛋白表达。结果 经黄芪三七合剂治疗后,AKI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下降,肾脏病理结构和肾功能改善,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肾脏和mTEC中炎症因子分泌和表达降低;降低原先在模型组小鼠肾脏和mTEC中大幅升高的lncRNA9884、YAP/NF-κB表达;过表达lncRNA9884后,黄芪三七合剂对炎症的治疗效果较差,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三七合剂能显著改善顺铂诱导的AKI小鼠肾脏炎症反应,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lncRNA9884表达进而影响YAP/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三七合剂 急性肾损伤 顺铂 lncRNA9884 YAP/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STAT3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钟芳芳 庄媛 +7 位作者 毛晓燕 周太光 陈红英 胡晓 邹艳 刘春艳 杨洪 刘文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两个位点(rs 2293152、rs 9579700)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易感性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180例HSP患儿(HSP组),及同期20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两个位点(rs 2293152、rs 9579700)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易感性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180例HSP患儿(HSP组),及同期20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法检测STAT3基因内含子11rs 2293152 C/G和内含子23 rs 957970 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进行分析。结果 STAT3基因内含子11中rs 2293152的CC基因型在HSP组(26.1%)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8.8%),rs2293152C等位基因在HSP组(48.6%)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STAT3基因内含子23中rs957970C/T位点的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基因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HSPN和非HSPN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T3基因内含子11 rs 2293152 C/G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儿童HSP的易感基因,而内含子23 rs957970C/T位点的多态性与儿童HSP无相关性;同时这两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HSPN亦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基因多态性 儿童
下载PDF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作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小琴 文萍 +3 位作者 苟琴 孙存琼 胡亚莉 李冬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350-2351,共2页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作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观察组(n=60,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次...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作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观察组(n=60,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次数、退热时间、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2.10±0.54)次/d、退热时间(2.26±0.90)d、住院天数(4.10±1.25)d少于对照组(3.88±0.46)次/d、(3.50±1.02)d、(6.45±1.60)d,护理满意度(92.36±4.50)分高于对照组(70.21±3.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5%(57/60)高于对照组83.3%(5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泻患儿具有明显效果,可减少腹泻次数、加快退热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腹泻 护理
下载PDF
儿童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喆 刘文君 曹汴川 《西南军医》 2019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的73例蜂蜇伤患儿病例,采集患儿一般信息、临床表现、M... 目的分析儿童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的73例蜂蜇伤患儿病例,采集患儿一般信息、临床表现、MODS发生情况、第一个24小时的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尿素(Urea)、肌酐(creatinine,C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法分析蜂蜇伤患儿致MODS的危险因素。结果(1)蜂蜇伤患儿首发症状复杂多样,主要以局部肿痛(43. 8%)、呕吐(30. 1%)、荨麻疹(20. 5%)最常见;(2)蜂蛰伤患儿MODS发生率为20. 5%,死亡率4. 1%,MODS发生率在群蜂蜇伤中明显高于单蜂蜇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岁,WBC>20×10^9/L,ALT>500U/L,cTnI> 0. 5μg/L,Urea> 14mmol/L,Cr> 120μmol/L,PT> 19s与儿童蜂蜇伤致MODS有关(P <0. 05);(4)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岁,cTnI>0. 5μg/L,Cr>120μmol/L为儿童蜂蜇伤致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年龄、cTnI、Cr是儿童蜂蜇伤发生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给予脏器保护、血液净化治疗等干预,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儿童蜂蜇伤后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损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紫癜性肾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庄媛 毛晓燕 周太光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97-299,共3页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觟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以系统性小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以及肾脏损害为主,也可并发心律失常、心肌炎、肺出血、颅内出血、睾丸...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觟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以系统性小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以及肾脏损害为主,也可并发心律失常、心肌炎、肺出血、颅内出血、睾丸炎等。消化道损害主要决定HSP患儿近期预后,而肾脏损害对患儿远期预后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机制 儿童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晓燕 陈红英 胡晓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点、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与MICM分型、粒细胞数目的关系,为临床感染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抗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点、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与MICM分型、粒细胞数目的关系,为临床感染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抗感染方案。结果:2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共行339例次化疗,发生化疗后感染共168例次,感染发生率为49.56%。发生感染的部位包括上呼吸道、肺部、胃肠道、口腔、皮肤等,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送检86例次标本行病原菌培养,9次明确病原菌,阳性率为10.47%,共发生14例次真菌感染,占8.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危患儿感染发生率为47.80%,高危患儿感染发生率为5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8,P=0.099)。化疗后粒细胞缺乏阶段发生感染87例次,占51.79%。抗感染方案主要针对G-菌,多选择第三代头孢,严重感染者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真菌感染以氟康唑、伏立康唑抗感染为主。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发生感染率高,以上呼吸道最多,G-菌常见,需警惕多部位及隐匿性感染,重视多次重复部位感染。MICM危险度分级越高,化疗后粒细胞数目越低,感染发生率越大。重视预防,抗感染针对G-菌为主,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可辅以支持治疗,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化疗 感染
下载PDF
儿童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和病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喆 刘文君 +3 位作者 曹汴川 陈红英 胡晓 李程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因,以提高儿童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3月以出血为首发症状入院的988例初治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8例患儿中出血性疾病965例(97.7%),其中血... 目的:分析儿童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因,以提高儿童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3月以出血为首发症状入院的988例初治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8例患儿中出血性疾病965例(97.7%),其中血管因素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为主,血小板因素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常见,凝血因子异常以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凝血因子Ⅺ、因子缺乏症常见;非出血性疾病14例(1.4%);9例(0.9%)出血病因不明。血管及血小板因素异常的出血部位以皮肤黏膜、消化道、泌尿道常见;凝血因子异常的出血部位以皮肤黏膜、消化道、颅内出血常见。结论: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因子异常,血管因素以HSP最常见;血小板因素以ITP最常见;凝血因子异常以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最常见。血管因素及血小板因素异常的出血部位以皮肤黏膜最常见;凝血因子异常的出血部位以皮肤黏膜常见,可伴有颅内或关节出血。儿童出血性疾病种类繁多,应引起儿科医生重视,对于出血性疾病患儿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及问诊,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疾病 临床特点 病因 儿童
下载PDF
脊髓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曹汴川 黄喆 +4 位作者 肖科 邹永胜 黄富礼 黄永茂 钟利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了解脊髓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诊断的1例脊髓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回顾1989-2019年国内外关于脊髓结核的文献报道,筛选并总结分析脊... 目的了解脊髓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诊断的1例脊髓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回顾1989-2019年国内外关于脊髓结核的文献报道,筛选并总结分析脊髓结核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者为18岁青年女性,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脑炎、腹腔结核。患者主要以反复发热、头部及颈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伴随双下肢肌力下降,排尿功能障碍,结合病史、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结合相关文献和该病例,共16例患者,平均年龄32.5岁(17~50岁)。13例患者行脊髓MRI检查,3例行脊髓造影检查,11例行病理检查。经治疗,有8例患者好转。结论脊髓结核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尽早明确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应根据脊髓病变的范围、程度、大小以及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来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结核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16
作者 曹汴川 黄喆 +3 位作者 彭颖 黄富礼 钟利 邹永胜 《安徽医学》 2020年第11期1370-1371,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咽喉疼痛2月余,加重伴声音嘶哑5天"于2019年12月11日入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患者两月余前,受凉后出现咽喉部疼痛,呈刀割样,进食时明显;有咳嗽,以夜间平卧时明显;有咳痰,为白色粘液痰或...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咽喉疼痛2月余,加重伴声音嘶哑5天"于2019年12月11日入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患者两月余前,受凉后出现咽喉部疼痛,呈刀割样,进食时明显;有咳嗽,以夜间平卧时明显;有咳痰,为白色粘液痰或泡沫痰,痰量较多;有活动后心累、气促、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5天前,患者咽喉疼痛加重,伴声音嘶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淋巴瘤 EB病毒
下载PDF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2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黄喆 刘文君 +1 位作者 曹汴川 陈红英 《西南军医》 2020年第2期196-197,共2页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根据其主要成分及结构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据统计,儿童恶性淋巴瘤中80%为NHL。NHL临床表现差异大,部...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根据其主要成分及结构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据统计,儿童恶性淋巴瘤中80%为NHL。NHL临床表现差异大,部分患儿临床表现复杂而危重,病理标本的获取与病理诊断困难,常被误诊。NHL患儿早期明确诊断后,对其实施相应化疗,可得到缓解或治愈。因此,提高儿童NHL的认识对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2例NHL报道如下,并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非霍奇金淋巴瘤 误诊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膜糖蛋白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喆 刘文君 +5 位作者 曹汴川 罗锋 胡晓 陈红英 刘春艳 沈红书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时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儿,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ALL患儿(ALL组)、ALL诱导...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时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儿,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ALL患儿(ALL组)、ALL诱导缓解治疗达完全缓解患儿(ALL-CR1组)以及外科择期手术患儿(正常组)的血小板参数、网织血小板百分率(IPF%)、网织血小板绝对值(IPC)、颗粒膜糖蛋白(CD62p)、PAC-1。结果二磷酸腺苷(ADP)激活前,ALL组CD62p、PAC-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ALL-CR1组PAC-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低于ALL组(P<0.05);ADP激活后,ALL组CD62p、PAC-1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ALL-CR1组PAC-1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高于ALL组(P<0.05);ALL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低于正常组和ALL-CR1组(P<0.05);ALL组IPF%高于正常组和ALL-CR1组(P<0.05),IPC低于正常组和ALL-CR1组(P<0.05)。结论ALL初诊患儿存在血小板活化,同时伴有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可作为判断ALL疗效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参数 PAC-1 颗粒膜糖蛋白 血小板功能
原文传递
STAT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钟芳芳 任丹薇 +3 位作者 杨友 刘春艳 邹艳 刘文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研究STAT3两位点(rs2293152、rs95797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易感性的关系,为寻找哮喘候选致病基因及疾病的早期预防奠定基础。方法哮喘组为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收治的130例哮喘患儿,... 目的研究STAT3两位点(rs2293152、rs95797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易感性的关系,为寻找哮喘候选致病基因及疾病的早期预防奠定基础。方法哮喘组为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收治的130例哮喘患儿,健康对照组为同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45例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法检测STAT3基因内含子11 rs2293152C/G和内含子23 rs957970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STAT3基因内含子11中rs2293152的CC基因型在哮喘组(19.2%)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0%)(χ^2=6.065,P=0.014);rs2293152C等位基因在哮喘组(41.9%)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3.8%)(χ^2=3.861,P=0.049);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STAT3基因内含子23中rs957970C/T位点的分布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基因内含子11 rs2293152C/G的多态性与川南地区儿童哮喘的易感性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儿童哮喘的易感基因,而STAT3基因内含子23 rs957970C/T位点的多态性与川南地区儿童罹患哮喘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基因 基因多态性 支气管哮喘 易感性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