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语教学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喆
曹汴川
+3 位作者
周太光
李程
毛晓燕
刘文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94-196,共3页
儿科学是一门针对特定人群的临床学科,其学科内容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在儿科学学习过程中,医学生需要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在儿科临床实习阶段,实习生会接触到不同种类的儿科疾病,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儿科临床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儿科学是一门针对特定人群的临床学科,其学科内容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在儿科学学习过程中,医学生需要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在儿科临床实习阶段,实习生会接触到不同种类的儿科疾病,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儿科临床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的相关知识。随着医学教育国际交流的增加,为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双语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手段。目前,西南医科大学儿科系在儿科临床实习中采用双语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是双语交接班和双语教学查房。双语教学在儿科临床实习中表现出的优点,是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深入探讨和扩大推广的。但目前在儿科临床实习中采用双语教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广大教学工作者需要权衡利弊,使双语教学在儿科临床实习中能够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双语教学
临床实习
应用体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IFU消融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母细胞瘤小儿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青秀
周沙
刘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911-914,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5年随访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2月我院诊治的41例中晚期HB患儿,其中1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CAO化疗方案治疗,另23例在化疗治疗结束后,行HIFU消融治疗。随...
目的观察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5年随访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2月我院诊治的41例中晚期HB患儿,其中1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CAO化疗方案治疗,另23例在化疗治疗结束后,行HIFU消融治疗。随访5年。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5.2%和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和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42.5±3.9)%和(1.6±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4±3.5)%和(1.3±0.3),P<0.05】,而CD3^(+)和CD8^(+)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5.4±5.2)%和(26.1±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1±5.9)%和(30.0±2.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与对照组的33.3%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1 a、3 a和5 a生存率分别为100.0%(21/21)、71.4%(15/21)和28.6%(6/21),对照组分别为100.0%(17/17)、41.2%(7/17)和11.8%(2/1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3.160,P=0.075)。结论采用HIFU消融联合化疗治疗HB患儿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进行消融治疗的益处还需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化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治疗
小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急性中毒725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高香钰
刘文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中毒的共性特点,为寻求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725例急性中毒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急性中毒以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多见(37.0%,27.6%),多发生于农村(7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中毒的共性特点,为寻求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725例急性中毒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急性中毒以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多见(37.0%,27.6%),多发生于农村(75.2%);男童438例(60.4%),女童287例(39.6%);城市以药物(47.2%)、化学剂中毒为主(22.2%),农村以农药(33.2%)、药物(23.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0,P<0.05);以消化道误服中毒为主(644例,占91.6%);四季均有发生,夏季略多(26.6%);96.0%的患儿经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儿童急性中毒常发生,幼儿期及学龄前期为主,多经消化道误服,多发生在农村。应针对可控因素进行干预,避免儿童中毒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急性
患病率
儿童
原文传递
题名
双语教学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喆
曹汴川
周太光
李程
毛晓燕
刘文君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四川省出生缺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西南
医科
大学
附属
医院
感染病科/结核病科/感染与免疫实验室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94-196,共3页
基金
西南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8002)。
文摘
儿科学是一门针对特定人群的临床学科,其学科内容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在儿科学学习过程中,医学生需要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在儿科临床实习阶段,实习生会接触到不同种类的儿科疾病,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儿科临床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的相关知识。随着医学教育国际交流的增加,为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双语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手段。目前,西南医科大学儿科系在儿科临床实习中采用双语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是双语交接班和双语教学查房。双语教学在儿科临床实习中表现出的优点,是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深入探讨和扩大推广的。但目前在儿科临床实习中采用双语教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广大教学工作者需要权衡利弊,使双语教学在儿科临床实习中能够顺利实施。
关键词
儿科
双语教学
临床实习
应用体会
Keywords
Pediatrics
Bilingual teaching
Clinical practic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分类号
R642.42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IFU消融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母细胞瘤小儿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青秀
周沙
刘斌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四川省出生缺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出处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911-914,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0124)。
文摘
目的观察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5年随访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2月我院诊治的41例中晚期HB患儿,其中1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CAO化疗方案治疗,另23例在化疗治疗结束后,行HIFU消融治疗。随访5年。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5.2%和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和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42.5±3.9)%和(1.6±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4±3.5)%和(1.3±0.3),P<0.05】,而CD3^(+)和CD8^(+)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5.4±5.2)%和(26.1±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1±5.9)%和(30.0±2.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与对照组的33.3%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1 a、3 a和5 a生存率分别为100.0%(21/21)、71.4%(15/21)和28.6%(6/21),对照组分别为100.0%(17/17)、41.2%(7/17)和11.8%(2/1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3.160,P=0.075)。结论采用HIFU消融联合化疗治疗HB患儿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进行消融治疗的益处还需要研究。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化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治疗
小儿
Keywords
Hepatoblastoma
Chemotherapy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Therapy
Children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急性中毒725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高香钰
刘文君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四川省出生缺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91-189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中毒的共性特点,为寻求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725例急性中毒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急性中毒以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多见(37.0%,27.6%),多发生于农村(75.2%);男童438例(60.4%),女童287例(39.6%);城市以药物(47.2%)、化学剂中毒为主(22.2%),农村以农药(33.2%)、药物(23.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0,P<0.05);以消化道误服中毒为主(644例,占91.6%);四季均有发生,夏季略多(26.6%);96.0%的患儿经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儿童急性中毒常发生,幼儿期及学龄前期为主,多经消化道误服,多发生在农村。应针对可控因素进行干预,避免儿童中毒事件发生。
关键词
中毒
急性
患病率
儿童
分类号
R179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R195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语教学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黄喆
曹汴川
周太光
李程
毛晓燕
刘文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HIFU消融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母细胞瘤小儿5年随访研究
青秀
周沙
刘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儿童急性中毒725例特征分析
高香钰
刘文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