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d-Match游戏在心血管内科护生用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茜 冯莉 +1 位作者 刘凤 尚少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Med-Match游戏在心血管内科护生用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理学院大四学生采取抽签法随机分配至2所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将A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78名分为对照组,B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75名分为... 目的探讨Med-Match游戏在心血管内科护生用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理学院大四学生采取抽签法随机分配至2所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将A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78名分为对照组,B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75名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实践教学,观察组则在传统实践教学基础上融入Med-Match游戏。入科第1天、出科前1 d,对两组评判性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出科前1 d观察组评判性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临床用药实践教学中融入Med-Match游戏,使理论、实践与临床护理实际有效衔接,能显著提升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心血管内科 临床实习 安全用药 用药实践 Med-Match游戏 评判性思维 临床实践能力
下载PDF
密室逃脱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的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雨昕 龚存勇 +1 位作者 谭蕾 杨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密室逃脱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96人,按入科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将1~48号护理本科生设为对照组,49~96号护理本科生设为实验组,对... 目的探讨密室逃脱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96人,按入科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将1~48号护理本科生设为对照组,49~96号护理本科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实习大纲计划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实验组在常规临床实践教学基础上开展密室逃脱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学习投入水平、出科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结果教学后实验组批判性思维得分、学习投入得分及出科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护理本科生采取密室逃脱教学法,能激发护理本科生积极投入学习,有效提升临床实践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心血管内科 临床实践教学 实习 密室逃脱 教学模式 批判性思维 学习投入
下载PDF
“对分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冯健 邓莉 +2 位作者 钟毅 查克岚 郑建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9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实习的临床本科生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采用"对分课堂&q...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9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实习的临床本科生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采用"对分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心内科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心血管内科理论知识、病历书写、相关技能操作成绩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的心血管内科理论知识、病历书写和相关技能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医学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评价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分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能明显改善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效果,提高实习生理论知识、病历书写能力和相关操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本科实习生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标准化病人 心血管内科 实习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一文 刘应才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期86-88,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最新心血管病年度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因心血管病而导致的死亡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心血管病疾病造成...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最新心血管病年度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因心血管病而导致的死亡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心血管病疾病造成的负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心血管疾病 综述
下载PDF
PCK1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张黎 王嘉 +5 位作者 方世正 张钟健 杨曦 王武帅 孙雄山 杨大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979,共9页
目的: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CK1)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30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小鼠VSMCs增殖和迁移,将小鼠VSMCs分为溶剂对照(vehicle)组和PDGF-BB组,采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CK1)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30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小鼠VSMCs增殖和迁移,将小鼠VSMCs分为溶剂对照(vehicle)组和PDGF-BB组,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CK1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小鼠Pck1 siRNA(siPck1)转染小鼠VSMCs沉默PCK1表达,将VSMCs分为vehicle组、siPck1+vehicle组、PDGF-BB组和siPck1+PDGF-BB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变化。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rp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lenti-Drp1)转染VSMCs使DRP1过表达,将小鼠VSMCs分为PDGF-BB组、siPck1+PDGF-BB组、lenti-Drp1+PDGF-BB组和lenti-Drp1+siPck1+PDGF-BB组,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PDGF-BB使VSMCs中PCK1和DRP1表达增加,细胞活力升高,Ki-67阳性细胞率增加,划痕愈合率升高,线粒体分裂增加;沉默PCK1表达后以上过程均受到抑制。过表达DRP1后,沉默PCK1表达对VSMCs细胞活力、Ki-67阳性细胞率、划痕愈合率和线粒体分裂的抑制作用明显削弱。结论:PCK1通过调控DRP1表达促进小鼠VSMCs线粒体分裂、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线粒体动力学
下载PDF
TBL结合情景模拟对心内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改善探讨
6
作者 叶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2期0144-0147,共4页
探讨团队协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结合情景模拟在心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遴选研究目标为40名实习生,均源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期,且属于分配至我院心内科实习,按照随机分组法对其展开分组处理,均分且设定组别,... 探讨团队协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结合情景模拟在心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遴选研究目标为40名实习生,均源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期,且属于分配至我院心内科实习,按照随机分组法对其展开分组处理,均分且设定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均n=20),予以不同方法进行带教,即常规教学方法、T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带教结束,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判定带教质量,同时采用对应调查表或问卷对实习生综合能力、带教满意度进行观测对比。结果 观察组带教质量(理论成绩、操作技能)较对照组更高(P<0.05)。带教前,两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操作、病历书写、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全程质控能力5个项目评分均无差异(P>0.05);带教后,观察组5个项目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带教后,观察组满意度调查问卷8个方面内容所得评分处于更高水平(P<0.05)。结论 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采用T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实习生综合能力以及带教满意度提升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TBL 情景模拟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免疫刺激协同液氮冷冻损伤血管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大鼠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刚 高尚远 +1 位作者 张英 黄维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5656-5661,共6页
背景:易损斑块是致急性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病理基础,建立合适的动物易损斑块模型以供研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构建易损斑块模型的方法。目的:探讨免疫刺激能否协同液氮冷冻损伤血管构建大鼠... 背景:易损斑块是致急性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病理基础,建立合适的动物易损斑块模型以供研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构建易损斑块模型的方法。目的:探讨免疫刺激能否协同液氮冷冻损伤血管构建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以期能够复制出能广泛应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经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高脂组、液氮组、免疫刺激+液氮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饲料,其他3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各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对照组及高脂组大鼠仅做假手术处理,不进行液氮及免疫刺激,术后分别继续予以常规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10周;液氮组及液氮+免疫刺激组施以液氮冷冻损伤术,术后继续予以高脂饲料饲养10周,期间液氮+免疫刺激组大鼠皮下注射牛血清白蛋白(3次/周,共计3周)及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间隔3 d注射,共计5次)。造模10周后,取血检测大鼠血脂指标、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量;取靶血管段观察粥样斑块的病理变化。实验方案经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IACUC:20170917006)。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较,高脂组大鼠胆固醇水平、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量以及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及高脂组相比较,液氮组、液氮+免疫刺激组大鼠胆固醇水平、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提示有明显斑块,且液氮+免疫刺激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P<0.05);与液氮组相比较,液氮+免疫刺激组大鼠血脂、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粥样斑块较液氮组更为明显;②结果说明,免疫刺激能协同液氮冷冻损伤血管加速大鼠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形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实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模型 免疫 冷冻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构建 颈总动脉
下载PDF
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轩 蒋灿 郑文武 《西南军医》 2016年第4期369-373,共5页
高血压是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201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4%,全国高血压患者达2.66亿,致残、致死率逐年只增不减,治疗率与控制率也都分别低于40%和10%[1]。高血压疾病进程中,血管壁由于血管内、外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一系... 高血压是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201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4%,全国高血压患者达2.66亿,致残、致死率逐年只增不减,治疗率与控制率也都分别低于40%和10%[1]。高血压疾病进程中,血管壁由于血管内、外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种异常改变称为血管重构(vascular remodeling,VR),是高血压疾病显著的病变特征,也是高血压引起各器官结构、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入认识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利于为临床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提供更为明确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炎症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活性物质 血管重构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典范教育模式的大学生思想引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棋 唐文豪 +4 位作者 黄麒榕 刘秋霞 任静 李彦伶 孙鸿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4期37-39,共3页
典范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树立典范、引领思想、引导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新时代思想引领工作的创新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仍是值... 典范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树立典范、引领思想、引导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新时代思想引领工作的创新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典范教育模式深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典范教育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心房颤动防治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涛 李妙龄 范忠才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73-175,共3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全世界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2%[1]。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AF平均发病率为0.7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7.5%以上[2]。虽然AF的发生很少对...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全世界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2%[1]。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AF平均发病率为0.7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7.5%以上[2]。虽然AF的发生很少对患者的生命造成直接威胁,但可以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特别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基于Kolb理论的分组教学法在本科内科护理学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静涵 任建兰 徐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期141-142,145,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Kolb理论的分组教学法在本科内科护理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级护理专业325名见习生纳入到该次研究工作中,采用分组研究的方式,判断不同带教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内科护理基本常识(95.62±0.14)分... 目的研究基于Kolb理论的分组教学法在本科内科护理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级护理专业325名见习生纳入到该次研究工作中,采用分组研究的方式,判断不同带教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内科护理基本常识(95.62±0.14)分、内科护理操作技能(94.78±0.75)分、综合评分(95.01±0.52)分,沟通能力(91.42±1.25)分、观察能力(93.15±0.26)分、学习能力(91.25±0.84)分、创新能力(97.22±0.62)分、协作能力(97.20±0.18)分,总满意人数为157人,总满意度为98.12%。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olb理论的分组教学法在本科内科护理学见习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接受此种教学管理方法的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和满意度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lb理论 分组教学法 护理见习 教学管理
下载PDF
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成功封堵1例
12
作者 罗豪 郑在勇 +2 位作者 易岂建 罗勇 岳荣川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27-227,233,共2页
室间隔缺损(VSD)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而肺动脉高压(PAH)是其常见并发症。普遍观点认为,一旦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不宜行室间隔封堵及修补手术,本文报道了1例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成功封堵的案例。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修补手术 常见并发症 巨大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封堵 合并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介导阿托伐他汀在巨噬细胞极化和胆固醇蓄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锐 黄科铭 +4 位作者 罗建 陈功 冯健 黄维义 魏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以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增强细胞抗炎症及抗氧化损伤能力。但阿托伐他汀是否可以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炎症、减少胆固醇蓄积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合... 背景: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以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增强细胞抗炎症及抗氧化损伤能力。但阿托伐他汀是否可以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炎症、减少胆固醇蓄积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对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炎症状态及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先将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孵育24 h,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量及细胞活性,摸索阿托伐他汀的最适剂量用于后续研究。另将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组,分别用纯培养基、阿托伐他汀20μmol/L及阿托伐他汀20μmol/L+锌原卟啉Ⅸ10μmol/L预先孵育细胞24 h,再加入50 mg/L的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结果;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LC3Ⅱ、LC3Ⅰ、P62、PPARγ、ABCA1的表达量;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并用油红O染色评价胞内脂滴的蓄积程度。结果与结论:①阿托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巨噬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②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巨噬细胞主要向M1极化并分泌促炎因子,增加胞内胆固醇蓄积;③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巨噬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增加,细胞转向M2型极化且主要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等抗炎因子,同时,PPARγ、ABCA1、LC3II/I等反映胆固醇外排及自噬的信号分子表达增加,胞内胆固醇及脂滴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④同步加入锌原卟啉Ⅸ预处理的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组则显著逆转了阿托伐他汀组的上述改变;⑤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促进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的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抑制炎症,并通过上调PPARγ/ABCA1信号通路和增强自噬等增加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细胞内脂质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极化 泡沫细胞 血红素氧合酶1 自噬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心肌梗死及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陈东 胥林 范新荣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53-556,共4页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具有很高的致死率。抑郁症是精神相关的常见疾病,严重困扰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具有较高的自残及自杀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及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相...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具有很高的致死率。抑郁症是精神相关的常见疾病,严重困扰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具有较高的自残及自杀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及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相关的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可以诱发抑郁症,心肌梗死后3个月约1/5的患者会出现抑郁症状,或加重原有的抑郁症状[1],因此心肌梗死与抑郁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所需费用较高,且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而抑郁症的治疗药物也具有较多的副反应,为了缓解患者的社会经济负担及避免过度使用抗抑郁药物,许多科研工作者将目光聚焦在肠道菌群上,期待发掘出可以预防或治疗心肌梗死及抑郁症的肠道微生物制剂。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其中肠道细菌种类超过1000种,数量更是高达数万亿,肠道菌群对维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如参与分解代谢肠道膳食纤维、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催化免疫系统的成熟、抵抗外来微生物的入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心肌梗死 抑郁症
下载PDF
环状RNA对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隽 杨悠 +1 位作者 姜睿 何延政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366,共3页
人类基因组只有20%的DNA用于编码蛋白质,其余转录成RNA但不被翻译成蛋白质,称为非编码RNA.部分非编码RNA参与基因转录后调控、剪切和修饰等,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对小非编码RNA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尤其是microRNA[... 人类基因组只有20%的DNA用于编码蛋白质,其余转录成RNA但不被翻译成蛋白质,称为非编码RNA.部分非编码RNA参与基因转录后调控、剪切和修饰等,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对小非编码RNA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尤其是microRNA[1],它广泛参与细胞分化、发育、衰老和肿瘤发生、发展等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长链非编码RNA,长度为200 ~ 10 000 nt,也受到较多关注.长链非编码RNA在发育、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相对这些非编码RNA而言,人们对环状RNA的认识不多,但已经发现它参与不少重要的生命过程.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环状RNA在作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和疾病治疗靶点等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就环状RNA的形态特点、潜在功能、作用机制以及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心血管疾病 人类基因组 调控作用 环状 编码蛋白质 神经系统疾病 特异性标志物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通过激活AMPK/mTOR自噬途径保护脓毒症小鼠心肌
16
作者 夏芬芬 钟颖 +5 位作者 丁瑞麟 张远华 王小洁 严中寒 石雪梅 彭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8期690-697,共8页
目的探索达格列净对脓毒症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处理组(LPS组)、达格列净处理组(LPS+Dapa组)、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剂预处理组(LPS+Dapa+Compound C组)和... 目的探索达格列净对脓毒症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处理组(LPS组)、达格列净处理组(LPS+Dapa组)、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剂预处理组(LPS+Dapa+Compound C组)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自噬抑制剂预处理组(LPS+Dapa+3-MA组)。LPS+Dapa组、LPS+Dapa+Compound C组和LPS+Dapa+3-甲基腺嘌呤(3-MA)组接受达格列净预处理1周,Compound C和3-MA分别用于抑制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的激活和自噬。第7天,使用LPS建立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小鼠模型。每组小鼠检查心脏超声,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心肌AMPK、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LC3Ⅱ/LC3Ⅰ、螯合体1(p62)蛋白水平及Arg-1和iNO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心功能显著受损,心肌细胞紊乱、稀疏、肥大,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而达格列净可以改善小鼠心功能、心肌病理变化,并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印记结果显示,LPS组较对照组Arg-1、LC3Ⅱ/LC3Ⅰ比值略微升高,iNOS、p-mTOR明显升高,p62、p-AMPK表达下降(均P<0.05)。与LPS组比较,LPS+Dapa组Arg-1、p-AMPK表达增加,LC3Ⅱ/LC3Ⅰ进一步增加,iNOS、p62、p-mTOR表达降低(均P<0.05)。免疫荧光证实了达格列净能促进LC3Ⅱ表达。Arg-1和iNOS的基因表达结果与蛋白表达情况一致(P<0.05)。在上述结果中,在LPS+Dapa处理后添加3-MA或Compound C均能逆转达格列净的作用。结论达格列净能减轻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AMPK/mTOR自噬途径,减轻炎症反应有关,巨噬细胞表型可能也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心肌病 SGLT2抑制剂 自噬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调节SIRT3/FOXO3a通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李星 钟毅 陈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SIRT3/FOXO3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0只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模型组(DCM组)、低剂量姜黄素组(LC组)、高剂量姜黄素组(HC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脂...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SIRT3/FOXO3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0只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模型组(DCM组)、低剂量姜黄素组(LC组)、高剂量姜黄素组(HC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干预组分别予以高剂量(200 mg·kg^(-1)·d^(-1))、低剂量(100 mg·kg^(-1)·d^(-1))姜黄素灌胃,Con组、DCM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用药1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小鼠心肌结构及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表现;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SIRT3、FOXO3a通路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3、FOXO3a、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DCM组相比,姜黄素干预后,心脏彩超提示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TUNEL凋亡染色显示,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HE染色提示细胞水肿,排列紊乱等变化明显改善,SIRT3、FOXO3a、Bcl2表达增加,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减少,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及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具有心肌保护及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3/FOXO3a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糖尿病心肌病 SIRT3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川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彭静涵 张彩微 +3 位作者 徐芬 王文楠 王欢 杨春燕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871-876,共6页
目的调查川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健康照护服务的发展。方法使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川南地区16所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611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远程健... 目的调查川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健康照护服务的发展。方法使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川南地区16所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611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川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得分为(58.02±9.3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业类别、工作年限、月平均收入、远程健康照护了解程度、对远程健康照护前景的态度、远程健康照护服务参与意愿(P<0.05)。结论川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处于低水平,建议相关医疗机构应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远程健康照护教育和培训,改善医护人员对远程健康照护的认知,调动其参与远程健康照护的积极性,促进川南地区远程健康照护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医护人员 远程健康照护 准备度 护理管理 教育 培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安岳县农村留守老人高血压用药现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9
作者 赵玲玲 刘应才 张武 《西藏医药》 2024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究安岳县农村留守老人高血压用药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集患有高血压的农村留守老人1530名,采用多阶段整体随机抽样,以问卷的方式,就农村留守老人的一般情况、体格检查、高血压病情评估内容及用药情况... 目的 探究安岳县农村留守老人高血压用药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集患有高血压的农村留守老人1530名,采用多阶段整体随机抽样,以问卷的方式,就农村留守老人的一般情况、体格检查、高血压病情评估内容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药物使用方案中,服用钙通道阻滞剂(CCB)占(59.5%);二联用药方案占(37.4%);规范用药者840例(55.1%),血压达标率49.35%(755例);多因素分析:平时收缩压、用药方面及治疗时间是影响因素。结论 安岳县农村留守老人中的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率低,达标率低,治疗依从性差。建议当地社区和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规范化、合理化的用药指导、血压监管及医学知识等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高血压 用药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