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凉山州某县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方案,减少整体抗病毒治疗失败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间,于凉山州某县医院就诊的拟启动ART的HIV-1...目的分析凉山州某县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方案,减少整体抗病毒治疗失败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间,于凉山州某县医院就诊的拟启动ART的HIV-1感染者107例,完善治疗前耐药(pretreatment drug resistance,PDR)基因检测及HIV-1亚型检测,同时收集基线血CD4+T细胞计数、HIV-1病毒载量及常规检查指标,分析PDR总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7例HIV-1感染者中基因扩增成功101例,成功率为94.4%。101例感染的HIV-1主要基因型为B+C亚型(48/101,47.5%)和CRF07_BC重组型(46/101,45.5%)。共检测出存在耐药基因突变者21例,PDR发生率为20.8%,实际耐药者11(耐药率10.9%)。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1例为A62V位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15例,主要突变位点为K103N、Y181C、V179D及V179VD等,分别造成依非韦仑、奈韦拉平、利匹韦林、依曲韦林等药物的不同程度耐药。还有6例为整合酶抑制剂耐药突变,突变位点包含E157Q、A128T及G163R。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汉族及B+C亚型与发生PDR突变具有相关性,其中汉族为风险因素,B+C亚型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凉山州某县初始ART的HIV-1感染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PDR基因突变,除了常见的核苷类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外还出现了整合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例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并以“brucella an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为...目的了解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例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并以“brucella an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布鲁菌”“噬血细胞综合征”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筛选并总结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59岁女性患者以反复腹泻、发热、多汗为主要表现,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查见噬血细胞,血培养结果为马耳他布鲁菌,经抗布鲁菌治疗后好转,最终诊断为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检索出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7篇。结合该院病例,共18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2.5~73岁,以发热和/或寒战、乏力、消化道症状、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16例为确诊病例,2例为临床诊断病例;7例患者同时接受布鲁菌病和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9例仅针对原发疾病布鲁菌病进行治疗,2例治疗不详;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16/17)病情好转,1例预后不详。结论部分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可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通过抗布鲁菌病和/或调节免疫等综合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凉山州某县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方案,减少整体抗病毒治疗失败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间,于凉山州某县医院就诊的拟启动ART的HIV-1感染者107例,完善治疗前耐药(pretreatment drug resistance,PDR)基因检测及HIV-1亚型检测,同时收集基线血CD4+T细胞计数、HIV-1病毒载量及常规检查指标,分析PDR总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7例HIV-1感染者中基因扩增成功101例,成功率为94.4%。101例感染的HIV-1主要基因型为B+C亚型(48/101,47.5%)和CRF07_BC重组型(46/101,45.5%)。共检测出存在耐药基因突变者21例,PDR发生率为20.8%,实际耐药者11(耐药率10.9%)。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1例为A62V位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15例,主要突变位点为K103N、Y181C、V179D及V179VD等,分别造成依非韦仑、奈韦拉平、利匹韦林、依曲韦林等药物的不同程度耐药。还有6例为整合酶抑制剂耐药突变,突变位点包含E157Q、A128T及G163R。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汉族及B+C亚型与发生PDR突变具有相关性,其中汉族为风险因素,B+C亚型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凉山州某县初始ART的HIV-1感染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PDR基因突变,除了常见的核苷类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外还出现了整合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应该引起高度注意。
文摘目的了解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例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并以“brucella an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布鲁菌”“噬血细胞综合征”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筛选并总结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59岁女性患者以反复腹泻、发热、多汗为主要表现,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查见噬血细胞,血培养结果为马耳他布鲁菌,经抗布鲁菌治疗后好转,最终诊断为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检索出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7篇。结合该院病例,共18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2.5~73岁,以发热和/或寒战、乏力、消化道症状、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16例为确诊病例,2例为临床诊断病例;7例患者同时接受布鲁菌病和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9例仅针对原发疾病布鲁菌病进行治疗,2例治疗不详;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16/17)病情好转,1例预后不详。结论部分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可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通过抗布鲁菌病和/或调节免疫等综合治疗多数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