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擦亮鲜红的火炬--少年儿童组织建设的时代思索--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时代困境与对策研究 |
易连云
王春华
谭畅
|
《中小学德育》
|
2016 |
4
|
|
2
|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 |
张凌洋
李本友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3
|
1949年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制度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
王春华
易连云
|
《青年探索》
|
2020 |
1
|
|
4
|
少先队活动中队员个性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
王娟
张正江
李键
|
《中小学德育》
|
2016 |
6
|
|
5
|
由二分世界走向生命统一:福禄培尔的儿童教育观及其现代价值审思 |
易连云
谭畅
|
《教育史研究》
|
2020 |
4
|
|
6
|
电影《唐山大地震》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
薛娟
易连云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儿童立场视域下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
李姗泽
刘月倩
|
《少年儿童研究》
|
2020 |
1
|
|
8
|
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 |
邹太龙
易连云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2
|
|
9
|
家庭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其指导策略 |
李善英
易连云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7
|
|
10
|
略论建国后我国教师伦理的时代变迁——基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演变的分析 |
易连云
李琰
|
《中小学德育》
|
2014 |
8
|
|
11
|
全球共同利益视阈下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思考 |
易连云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2
|
“自由”的向度及其超越——东西方文化中“自由”意义的分殊与当代学校德育审视 |
易连云
龙红霞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3
|
从控制到服务:高校教学管理机构需要“安静” |
冉亚辉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7 |
1
|
|
14
|
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瓶颈与突围路径——基于重庆市九个区(县)的实证调研 |
王华敏
吕菁
陈文秀
|
《少年儿童研究》
|
2020 |
3
|
|
15
|
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 |
张凌洋
何丹丹
余功利
|
《少年儿童研究》
|
2020 |
2
|
|
16
|
性别教材真的能够解决阴盛阳衰吗? |
易连云
肖桐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7
|
IRT与AHP在大规模教育模拟试卷评价中的应用——以2016年重庆市高考数学(理科)模拟试卷为例 |
肖桐
易连云
|
《考试研究》
|
2018 |
0 |
|
18
|
团体辅导在构建高职院校寝室和谐人际关系中的运用 |
徐水婵
|
《教育科学论坛》
|
2017 |
1
|
|
19
|
直接与间接:追寻教师爱的平衡 |
易连云
王斐
|
《中小学德育》
|
2016 |
0 |
|
20
|
伦理之爱与契约之爱--师爱的“体用”之道 |
易连云
付有能
|
《中小学德育》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