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学术创新中的问题意识与价值立场——评董天策教授《提要探微:新闻传播理论纵横》 |
刘丹凌
|
《新闻爱好者》
CSSCI
|
2024 |
0 |
|
2
|
后殖民之后:全球传播体系的文化批判 |
姜飞
刘丹凌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3
|
新媒体时代数字新闻漫画的视觉传播研究 |
胡梦元
|
《视听》
|
2021 |
5
|
|
4
|
回到中国文化的对抗认同: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话语脱逸与共识反哺 |
韩敏
卢松岩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
2023 |
8
|
|
5
|
新时代中国“粉丝”文化的伦理表征与“濡化”路径 |
韩敏
卢松岩
|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从“残酷青春”到“+青春”:新时代中国主旋律影视的青春叙事研究 |
韩敏
卢松岩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3 |
0 |
|
7
|
数字情感劳动:银发群体再社会化 |
韩敏
孙可欣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2 |
16
|
|
8
|
情感共享与价值认同:新主旋律电视剧的互动观看仪式 |
韩敏
黄文波
|
《视听界》
|
2023 |
4
|
|
9
|
线下游戏化社交的建构与反思——以“剧本杀”为例 |
韩敏
卢松岩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他者”与“他者”的对话与论辩:“洋网红”的视频自媒体辩论策略 |
韩敏
敖利
|
《东南传播》
|
2022 |
2
|
|
11
|
智媒架构的五维阐释与新异化风险 |
刘丹凌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元宇宙:概念演进、技术想象与社会期待 |
刘丹凌
匡贝茜
|
《昭通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3
|
情感面向的工作伦理:虚拟歌手“粉丝”的劳动实践研究 |
韩敏
翁雨泓
卢松岩
|
《青年学报》
|
2024 |
0 |
|
14
|
后家庭关系: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的代际叙事研究 |
卢松岩
|
《当代电视》
CSSCI
|
2024 |
1
|
|
15
|
央视频亚运会视听产品中的三重城市景观 |
刘丹凌
匡贝茜
|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元宇宙“空间新异化”的三重逻辑 |
刘丹凌
匡贝茜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