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九龙坡区冬草莓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
作者 葛钊宇 李戎 +1 位作者 常义 王鑫 《南方农业》 2020年第4期22-27,共6页
冬草莓大大改善了淡季水果的缺口,丰富了冬季水果的种类,也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效益,带动了重庆现代化精品农业,尤其是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为了丰富适宜重庆近郊生长的优质、安全的冬草莓新品种,选择红颜、隋珠、圣诞红、章姬、白雪公主5... 冬草莓大大改善了淡季水果的缺口,丰富了冬季水果的种类,也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效益,带动了重庆现代化精品农业,尤其是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为了丰富适宜重庆近郊生长的优质、安全的冬草莓新品种,选择红颜、隋珠、圣诞红、章姬、白雪公主5个品种进行日光温室示范栽培试验,结果表明:5个草莓品种在重庆城郊大棚种植中各有优势,果实经济性状好,品质优,均可在重庆城郊观光采摘园中示范推广,但白雪公主品种在重庆高温高湿的自然条件下的适宜性相对较差,产量、抗病性稍差,栽培难度相对较大。最后,介绍了九龙坡区种植冬草莓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草莓 安全 主推品种 绿色栽培 重庆市九龙坡区
下载PDF
啮总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魏丹丹 邵韧夫 +1 位作者 陈世春 王进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3-494,共12页
啮总目包括啮虫目(皮虱和书虱)和虱目(羽虱和吸虱),是农业和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类群,目前已鉴定和描述的物种超过10 000个。啮总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变异性在昆虫各类群中最为剧烈,这些变异包括基因组的结构、基... 啮总目包括啮虫目(皮虱和书虱)和虱目(羽虱和吸虱),是农业和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类群,目前已鉴定和描述的物种超过10 000个。啮总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变异性在昆虫各类群中最为剧烈,这些变异包括基因组的结构、基因排序、基因含量和链上分布等诸多方面。本文全面分析和总结了啮总目昆虫裂化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属性,并结合两侧对称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裂化特征重构了线粒体基因组环裂化的过程。引入"线粒体基因组核型"的概念来描述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丰富的变异程度。动物线粒体的染色体有减小的趋势,而线粒体基因组的裂化正是体现这种趋势的一种重要策略。同时,总结和探讨了目前具有争议的啮总目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综述为啮总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学、啮总目系统发生关系以及两侧对称动物线粒体基因组进化模式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虫目 虱目 书虱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重排 裂化基因组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昆虫内共生菌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3
作者 杨义婷 郭建洋 +2 位作者 龙楚云 刘怀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已逐渐成为昆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昆虫内共生菌具有协助宿主营养代谢、逃避天敌攻击和增强抗药性等功能:通过协助宿主营养代谢,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来弥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不足;分泌抗菌肽、毒... 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已逐渐成为昆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昆虫内共生菌具有协助宿主营养代谢、逃避天敌攻击和增强抗药性等功能:通过协助宿主营养代谢,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来弥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不足;分泌抗菌肽、毒素等物质以增强对外源寄生物等的防御能力,抑制对宿主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增强宿主抗逆性,调控植物生理反应,抑制植物对宿主的不利影响;利用对抗逆性基因精确的表达调控来增强宿主抗药性等。因此,内共生菌介导的宿主生物学性状的改变,扩大了宿主昆虫的生态位,成为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昆虫内共生菌的功能往往是通过研究宿主感染共生菌前后性状的变化而证实。近几年,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内共生菌与宿主昆虫共生机制研究的发展。通过研究内共生菌及其功能基因在昆虫种群动态中的作用,特别是内共生菌感染对宿主生殖、存活、适应环境能力的影响,将有利于揭示内共生菌与宿主的共生机制,并最终为开发新的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昆虫内共生菌的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供了研究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互作关系的方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内共生菌 初生内共生菌 次生内共生菌 互惠共生 生物学性状 宏基因组
原文传递
柑橘全爪螨对4种杀螨剂的抗性监测及增效作用 被引量:40
4
作者 刘永华 蒋红波 +4 位作者 袁明龙 樊钰虎 杨丽红 陈静 王进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0-574,共5页
为探明近年来柑橘全爪螨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螨剂抗性的变化趋势,采用玻片浸渍法于2008—2009年连续2a监测了柑橘全爪螨重庆种群对甲氰菊酯、哒螨酮、阿维菌素和甲维盐4种常用杀螨剂的抗性,同时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 为探明近年来柑橘全爪螨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螨剂抗性的变化趋势,采用玻片浸渍法于2008—2009年连续2a监测了柑橘全爪螨重庆种群对甲氰菊酯、哒螨酮、阿维菌素和甲维盐4种常用杀螨剂的抗性,同时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增效醚(PBO)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上升速度较快,抗性增长倍数达5.1倍,哒螨酮次之,抗性增长倍数为2.2倍。柑橘全爪螨对阿维菌素的抗性两年间变化很小,相反对甲维盐的敏感性有所升高。增效作用研究表明,TPP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2倍、2.0倍和3.8倍。DEM对哒螨酮和甲维盐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3倍和2.6倍。PBO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哒螨酮和甲维盐的增效倍数分别为2.7倍、1.7倍、2.4倍和7.2倍。而TPP对哒螨酮以及DEM对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全爪螨 杀螨剂 增效剂 抗性
下载PDF
桔小实蝇幼体及成虫残体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慎思 张桂芬 +3 位作者 武强 张爱兵 王进军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6-343,共8页
实蝇类害虫多为国内外检疫对象,其鉴定识别方法主要依据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而传统的形态学识别法对口岸经常截获的幼体及残缺的虫体,则无能为力。本研究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幼体(卵、幼虫、蛹)以及成虫残体(足、翅、头部... 实蝇类害虫多为国内外检疫对象,其鉴定识别方法主要依据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而传统的形态学识别法对口岸经常截获的幼体及残缺的虫体,则无能为力。本研究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幼体(卵、幼虫、蛹)以及成虫残体(足、翅、头部、胸部、腹部)为对象,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构建实蝇类害虫快速鉴定技术体系,并以其他4种常见实蝇(包括番石榴实蝇B.correcta、瓜实蝇B.cucurbitae、南亚果实蝇B.tau、柑桔大实蝇B.minax)为对象对该技术体系进行应用验证。结果显示,桔小实蝇幼体以及成虫残体的碱基序列与数据库中靶标种COⅠ基因碱基序列的一致性为99.51%~99.84%,其他4种实蝇相应序列与数据库中靶标种COⅠ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100%,100%,99.81%~99.83%和100%;以邻接法(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靶标种实蝇均与数据库中对应种实蝇聚为一支,且置信度均为100%。以K2-P模型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得出,5种实蝇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597~0.2363,平均为0.1693;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041,平均为0.0019。这些结果表明,基于DNA条形码的物种识别技术完全可用于口岸截获的实蝇类害虫幼体及残体的准确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DNA条形码 实蝇类 幼体 成虫残体 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种类识别
原文传递
橘小实蝇幼虫解毒酶系基因应对高效氯氰菊酯胁迫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被引量:11
6
作者 申光茂 王晓娜 +2 位作者 黄勇 豆威 王进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857-3865,共9页
【目的】基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转录组数据,系统分析橘小实蝇幼虫解毒代谢酶系基因在受到高效氯氰菊酯持续胁迫时的表达模式,鉴定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因,并探讨这些基因组织差异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q PCR技术检... 【目的】基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转录组数据,系统分析橘小实蝇幼虫解毒代谢酶系基因在受到高效氯氰菊酯持续胁迫时的表达模式,鉴定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因,并探讨这些基因组织差异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q PCR技术检测橘小实蝇幼虫受到高效氯氰菊酯持续胁迫后,30个解毒代谢酶系(GSTs、P450s、CCEs)基因在整虫、中肠以及脂肪体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在高效氯氰菊酯持续胁迫作用下,橘小实蝇8个GSTs基因中,其m RNA表达量出现明显上调的主要是Delta家族的4个基因,它们在中肠和脂肪体均出现了5.6—32.5倍的过量表达,而其他家族的GSTs基因经高效氯氰菊酯胁迫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同时,Delta家族的GSTs基因虽然在中肠和脂肪体对药剂胁迫有积极的响应,但是它们的表达在整虫却没有明显的变化。6个CCEs基因在整虫中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调,其中α-E3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了4.1倍,但是这些基因在中肠和脂肪体均没有出现上调的情况。16个P450s基因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有多个P450s基因的m RNA的表达出现了上调,且大部分基因属于CYP4和CYP6两个家族。其中,CYP4家族中出现明显上调反应的主要有CYP4D47(中肠)、CYP4E9(整虫、脂肪体)和CYP4P5(整虫、脂肪体)。CYP4AD1的表达量在中肠和脂肪体均有一定程度的上调,而在整虫中没有变化。另外,CYP4S18和CYP4AC4没有出现应激表达或者表达量的变化不明显。CYP6家族中,CYP6A48和CYP6A41在脂肪体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分别提高了18.0和9.6倍,CYP6G6和CYP6A50在脂肪体的表达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CYP6EK1的表达量虽然在整虫提高了4.8倍,但是在中肠和脂肪体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他家族的P450s基因,如CYP12C2、CYP9F6、CYP12N1和CYP309B1等基因的表达量经高效氯氰菊酯胁迫后在脂肪体中也出现了显著的上调,而CYP317B1的表达量在药剂压力下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橘小实蝇幼虫在应对高效氯氰菊酯胁迫时,体内的解毒代谢酶系基因集中在中肠和脂肪体高水平表达,但存在整体保持平衡的现象,推测橘小实蝇在应对杀虫剂的持续胁迫时,存在趋于平衡的能量分配策略,即通过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在抵御外源杀虫剂伤害时额外能量的消耗。这种可以避免出现适合度代价的策略可能是昆虫应对环境压力的一种重要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GSTS P450s CCES 药剂胁迫 组织特异性
下载PDF
橘小实蝇nAChR α9亚基基因的鉴定及其时空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国瑞 杨文佳 +1 位作者 许抗抗 王进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89-1198,共10页
【目的】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世界性分布的危害果蔬的重要检疫性农业害虫,目前已对包括新烟碱类在内的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本研究在克隆鉴定橘小实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R)α9亚基基因c DNA的基础上,对其分子特性... 【目的】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世界性分布的危害果蔬的重要检疫性农业害虫,目前已对包括新烟碱类在内的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本研究在克隆鉴定橘小实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R)α9亚基基因c DNA的基础上,对其分子特性和系统发育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了该基因在橘小实蝇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潜在功能及在抗药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橘小实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高质量序列拼接组装、基因鉴定及同源性比对分析,预测橘小实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候选基因。采用RTPCR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技术克隆该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其基本生物信息;以α-tubulin为内参基因,利用q PCR研究该基因mRNA在橘小实蝇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头、胸、腹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根据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ACE扩增,从橘小实蝇中克隆获得一条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的全长序列,c DNA全长1 486 bp,完整开放阅读框1 281 bp,编码426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49.1 k D,理论等电点6.56。该基因经序列比对命名为Bdα9,Gen Bank登录号为JQ178254。氨基酸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的编码蛋白具有n AChRα亚基的典型特征,并与Agα9和Dmβ3聚类在一起,与其他昆虫n AChRα9亚基具有22%-27%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q PCR结果表明,Bdα9mRNA在橘小实蝇整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成虫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2龄幼虫、3龄幼虫和蛹期;Bdα9在橘小实蝇成虫头部中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胸部和腹部中的表达量。【结论】鉴定了橘小实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Bdα9,明确了该基因在橘小实蝇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根据q PCR的结果,推测Bdα9可能在橘小实蝇成虫期具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谱 实时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三种隐翅虫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器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鞘翅目:隐翅虫总科)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志萍 李燕飞 王进军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0,共6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3种隐翅虫成虫的下颚须和下唇须外部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隐翅虫成虫的下颚须、下唇须末节感器变化较大。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下颚须末节有毛形感器、刚毛形感器、柱形感器、感器簇和板形感器...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3种隐翅虫成虫的下颚须和下唇须外部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隐翅虫成虫的下颚须、下唇须末节感器变化较大。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下颚须末节有毛形感器、刚毛形感器、柱形感器、感器簇和板形感器,其中柱形感器、感器簇和板形感器在其它昆虫下颚须中未见报道,下唇须末节有锥形感器。闪蓝束毛隐翅虫Dianous coeruleotinctus Puthz和瘦突眼隐翅虫Stenus tenuipes Sharp下颚须、下唇须末节较光滑,仅闪蓝束毛隐翅虫下颚须末节有孔状结构。此外,文中还探讨了这些感器的功能及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隐翅虫科 下颚须 下唇须 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两种书虱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魏丹丹 袁明龙 +2 位作者 王保军 朱礼明 王进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182-4189,共8页
利用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性原理,将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珠与微卫星探针(AC)12、(TC)12、(ATC)8、(ATG)8、(AAC)8、(ATAC)6及(GATA)6退火结合后,再亲和捕捉含接头和微卫星序列的单链书虱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目的片段,经PCR扩... 利用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性原理,将链霉亲和素偶联的磁珠与微卫星探针(AC)12、(TC)12、(ATC)8、(ATG)8、(AAC)8、(ATAC)6及(GATA)6退火结合后,再亲和捕捉含接头和微卫星序列的单链书虱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目的片段,经PCR扩增形成双链后进行克隆、建库。成功构建了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共13个微卫星富集文库,包括6个嗜卷书虱文库,7个嗜虫书虱文库,其平均阳性克隆率为71.17%。经检测发现共得到两种书虱260个微卫星位点。这两种书虱微卫星富集文库的建立和高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将为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的种群遗传与进化、基因连锁图谱构建、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等提供大量分子遗传标记,对其在实仓中的持续控制提供遗传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卷书虱 嗜虫书虱 啮虫目 微卫星 富集文库
下载PDF
橘小实蝇羧酸酯酶基因BdCAREB1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解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申光茂 豆威 王进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47-1955,共9页
【目的】在克隆获得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1条羧酸酯酶基因全长序列的基础上,解析该基因在橘小实蝇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以及经高效氯氰菊酯饲喂后的表达模式。同时结合之前完成的有关橘小实蝇羧酸酯酶生化特性以及增效剂处理研... 【目的】在克隆获得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1条羧酸酯酶基因全长序列的基础上,解析该基因在橘小实蝇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以及经高效氯氰菊酯饲喂后的表达模式。同时结合之前完成的有关橘小实蝇羧酸酯酶生化特性以及增效剂处理研究结果,综合分析橘小实蝇羧酸酯酶对高效氯氰菊酯作用的应激反应,为明确羧酸酯酶对菊酯类杀虫剂的解毒代谢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序列比对的方法,从橘小实蝇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1条羧酸酯酶基因序列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扩增得到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子量等信息进行预测,并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该基因与其他昆虫相关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阐明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此外,分别提取橘小实蝇不同发育阶段以及3龄幼虫的中肠、脂肪体、马氏管和气管等组织的RNA,在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估筛选的基础上,运用qPCR的方法解析该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间以及药剂处理后的表达模式。【结果】从橘小实蝇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1条长度为1 028 bp的羧酸酯酶基因片段,通过对5′端和3′端进行RACE扩增分别得到长度为1 073和625 bp的目的片段,经序列拼接和验证后,确定该基因全长为1 872 bp,完整开放阅读框1 710 bp,编码569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63.3 kD,理论等电点6.38。该基因经序列比对命名为BdCAREB1,GenBank登录号为KF539980。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双翅目昆虫的羧酸酯酶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发现,BdCAREB1在3龄幼虫期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成虫期,而在卵期的表达量最低。在橘小实蝇3龄幼虫不同组织间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BdCAREB1在脂肪体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在中肠和马氏管的表达水平较低且接近,而在气管的表达量最低。经饲喂0.33μg·g-1(药剂/饲料)的高效氯氰菊酯后检测BdCAREB1在整虫及组织间的表达情况发现,该基因在幼虫以及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结论】橘小实蝇BdCAREB1的表达具有发育阶段和组织特异性,在幼虫期和脂肪体的表达量最高,并对高效氯氰菊酯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具有可诱导性。结合此前完成的橘小实蝇羧酸酯酶活性测定及增效剂研究结果,分析该基因很可能参与橘小实蝇对高效氯氰菊酯的解毒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羧酸酯酶 基因表达 脂肪体 解毒代谢
下载PDF
桔小实蝇CYP4D46的克隆及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勇 申光茂 +3 位作者 刘丽 熊赛 蒋红波 王进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7,共8页
从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体内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了一个新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cDNA序列全长。该基因经细胞色素P450基因命名委员会命名为CYP4D46(GenBank登录号:GU292422),其cDNA全长为17... 从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体内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了一个新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cDNA序列全长。该基因经细胞色素P450基因命名委员会命名为CYP4D46(GenBank登录号:GU292422),其cDNA全长为1717bp,包含1530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1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约为58.40kD,等电点为8.8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昆虫第4家族P450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定量PCR分析发现,CYP4D46基因在脂肪体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分别是马氏管和中肠内的756倍和60倍,说明CYP4D46可能与脂肪体的重要生理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P450 基因克隆 组织特异性表达
下载PDF
柑橘全爪螨热激蛋白基因PcHsp90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丽红 豆威 +3 位作者 蒋红波 牛金志 丁天波 王进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420,共10页
【目的】研究热激蛋白基因Hsp90在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生长发育及响应高温和低温胁迫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柑橘全爪螨Hsp90基因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性;运用荧光Real-time... 【目的】研究热激蛋白基因Hsp90在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生长发育及响应高温和低温胁迫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柑橘全爪螨Hsp90基因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性;运用荧光Real-time PCR技术,分析Hsp90基因mRNA在该螨各发育阶段、高温及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鉴定出柑橘全爪螨一条Hsp90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PcHsp90(Gen Bank登录号:GQ495086),全长为2 763 bp,包含2 19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的理论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83.85kDa和4.99,氨基酸序列包括Hsp90家族的5个特征基序及细胞质型Hsp90的特征序列"MEEVD"。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cHsp90与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Hsp90首先聚为一支,然后再与肩突硬蜱Ixodes scapularis的Hsp90聚合,说明它们较近的亲缘关系。PcHsp90在柑橘全爪螨的各发育阶段均有所表达,其中在幼螨期表达量较低,且显著低于若螨和成螨期的表达水平(P=0.015)。0~10℃低温胁迫下,Pc Hsp90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492);但在35~41℃高温胁迫下,Pc Hsp90的mRNA相对表达量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上调,尤其是当温度升高到41℃时,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对照(25℃)的6.75倍,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07)。【结论】柑橘全爪螨PcHsp90不仅对该螨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其响应高温胁迫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全爪螨 热激蛋白90 CDNA克隆 低温胁迫 高温胁迫 发育阶段 mRNA表达
原文传递
橘小实蝇谷氨酸脱羧酶的生化及分子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冬 王涛 +1 位作者 豆威 王进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184-3194,共11页
【目的】在测定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基础上,克隆获得橘小实蝇GAD基因(BdGAD1)全长序列,进一步解析GABA、GAD以及BdGAD1在橘小实蝇各发育阶段、成虫不同体段以及经阿维菌素刺... 【目的】在测定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基础上,克隆获得橘小实蝇GAD基因(BdGAD1)全长序列,进一步解析GABA、GAD以及BdGAD1在橘小实蝇各发育阶段、成虫不同体段以及经阿维菌素刺激后的表达模式,分析橘小实蝇GAD对阿维菌素作用的应激反应,为系统解析GABA介导的阿维菌素抗药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橘小实蝇体内GABA含量,分析阿维菌素刺激对GABA含量的剂量和时间效应;以谷氨酸为底物,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测定橘小实蝇经阿维菌素刺激后GAD活力的变化;通过同源序列比对的方法,从橘小实蝇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1条GAD基因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子量等信息进行预测,并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该基因与其他昆虫相关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明确其系统进化关系。此外,分别提取橘小实蝇各发育阶段和成虫不同体段的RNA,以表达稳定的α-Tubulin为内参基因,应用qPCR技术,解析BdGAD1在橘小实蝇各发育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和成虫不同体段(头、胸、腹)以及经阿维菌素刺激后的表达模式。【结果】经阿维菌素刺激后,橘小实蝇体内GABA含量升高,且与阿维菌素剂量及处理时间呈正相关,暗示橘小实蝇可能通过调节GABA含量以抵御阿维菌素的毒害。同时,橘小实蝇体内GAD的比活力也随药剂剂量增加而升高。通过RACE扩增,获得了橘小实蝇BdGAD1的cDNA全序列,长度1 755 bp,开放阅读框1 197 bp,编码39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KC763804。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冈比亚按蚊的GAD亲缘关系最近,序列一致性高达97%。qPCR分析结果表明,BdGAD1在幼虫期表达量最高,不同体段间相比较发现该基因在成虫腹部的表达量最高。经阿维菌素刺激后,BdGAD1表达水平上调。【结论】BdGAD1的表达具有发育阶段和体段特异性。阿维菌素能够刺激橘小实蝇体内BdGAD1表达水平上升,进而引起GAD活力增加促使虫体合成产生大量的GABA,这可能是橘小实蝇抵御阿维菌素毒害甚至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谷氨酸脱羧酶 Γ-氨基丁酸 阿维菌素 抗药性
下载PDF
柑橘全爪螨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恒果 赵志模 王进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明确柑橘全爪螨Na+-K+-ATPase与其抗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SS)、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R)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AvR)的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 为明确柑橘全爪螨Na+-K+-ATPase与其抗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SS)、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R)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AvR)的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比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AvR、SS和FeR;柑橘全爪螨FeR的Na+-K+-ATPase的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值均显著高于AvR和SS,AvR的Na+-K+-ATPase的Vmax值也显著高于SS。离体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3个品系Na+-K+-ATPase的活力均受到甲氰菊酯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对SS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AvR,而对FeR的抑制作用显著弱于前2个品系;阿维菌素对柑橘全爪螨3个品系Na+-K+-ATPase的活力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浓度范围(0.0229~2290.7146μmol.L-1)内抑制率仅为3.60%~12.76%。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活力降低及其对药剂敏感性下降是其对甲氰菊酯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Na+-K+-ATPase活性的提高可能与阿维菌素抗性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全爪螨 Na+-K+-ATPase 甲氰菊酯 阿维菌素 抗性
下载PDF
橘小实蝇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文佳 许抗抗 +1 位作者 王进军 李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7,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作用和寻求害虫防治新的分子靶标,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体内克隆获得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Bdcyp的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KU904503),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 为了深入了解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作用和寻求害虫防治新的分子靶标,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体内克隆获得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Bdcyp的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KU904503),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Bdcyp编码蛋白的特性,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表达量。橘小实蝇Bdcyp的c DNA全长为1 955 bp,开放阅读框为1 653 bp,编码55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62 900和6.11。Bdcyp具有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典型特征,即信号肽、3个催化活性区域(Cys-His-Asn)以及2个保守的ERFNIN和GNFD特征基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dcyp编码的蛋白质与橄榄实蝇半胱氨酸蛋白酶亲缘关系最近。Bdcyp在三龄幼虫、蛹和成虫期均有表达,其在蛹中期的表达量最高;表达部位主要在幼虫脂肪体,其次为气管和表皮,而在中肠的表达量最低。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dcyp基因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半胱氨酸蛋白酶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模式
下载PDF
无色书虱AChE基因克隆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16
作者 豆威 唐培安 +1 位作者 蒋红波 王进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0-468,共9页
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无色书虱Ldace1的3′端序列和Ldace2的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647186和FJ647187)。其中Ldace2基因全长2111bp,ORF1917bp,编码638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蛋白,成熟蛋白的分子量为71.9kDa,理论等电... 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无色书虱Ldace1的3′端序列和Ldace2的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647186和FJ647187)。其中Ldace2基因全长2111bp,ORF1917bp,编码638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蛋白,成熟蛋白的分子量为71.9kDa,理论等电点为4.70,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包括AChE家族的所有保守性功能位点;Ldace1基因仅获得了3′端1616bp的序列,编码500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发现,除缺少形成一对二硫键的半胱氨酸外,Ldace1包含了AChE家族的所有保守性功能位点。结合其它物种AChE构建的分子进化树可以看出,AChE分为4个类群:昆虫Ⅰ型AChE类群、脊椎动物AChE类群、昆虫Ⅱ型AChE类群和线虫AChE类群,其中无色书虱Ldace1和Ldace2分别属于昆虫Ⅰ型AChE类群和昆虫Ⅱ型AChE类群,且与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的AChE具有最近的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书虱 乙酰胆碱酯酶 基因克隆 系统发育
下载PDF
5种抑制剂对赤拟谷盗AChE的离体作用比较
17
作者 豆威 刘国瑛 +1 位作者 肖丽莎 王进军 《粮食储藏》 2010年第2期3-6,共4页
利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比较研究了毒死蜱、马拉氧磷、西维因、乙基对氧磷和甲基内吸磷等对赤拟谷盗3个品系未成熟期虫态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离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赤拟谷盗AChE均有显著的离体抑制作用,... 利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比较研究了毒死蜱、马拉氧磷、西维因、乙基对氧磷和甲基内吸磷等对赤拟谷盗3个品系未成熟期虫态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离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赤拟谷盗AChE均有显著的离体抑制作用,其中毒死蜱的离体效果最好,西维因则表现最差。与10日龄和20龄幼虫相比,蛹体内的AChE在离体条件下对这些抑制剂更不敏感。就三个品系而言,两个抗性品系AChE对这些抑制剂的敏感度均有所降低,且高抗品系HSTC-R表现最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拟谷盗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剂 离体作用
下载PDF
赤拟谷盗PH_3抗性与CarE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豆威 陈晨 +1 位作者 牛金志 王进军 《粮食储藏》 2010年第4期3-6,共4页
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是昆虫体内代谢杀虫剂重要的水解酶之一。以重要储藏物害虫赤拟谷盗为供试对象,利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比较研究了PH3抗性与敏感品系成虫、幼虫、蛹阶段CarE的活力及动力学参数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供... 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是昆虫体内代谢杀虫剂重要的水解酶之一。以重要储藏物害虫赤拟谷盗为供试对象,利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比较研究了PH3抗性与敏感品系成虫、幼虫、蛹阶段CarE的活力及动力学参数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供试虫态中,赤拟谷盗各品系成虫期的CarE比活力均最高。与敏感品系相比,赤拟谷盗2个PH3抗性品系CarE的活力及比活力均低于敏感品系。进一步的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各品系中,HSTC-R品系3个虫态的Km和Vmax值均最高,而HYTC-R品系的Km和Vmax值总体上也略高于敏感品系ABTC-S。Km在抗性品系中上升的事实表明CarE在抗性品系中结构发生了改变,这可能是该酶在抗性品系中水解能力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拟谷盗 羧酸酯酶 动力学参数 抗性
下载PDF
自复寄生蜂的生殖特性及其对生物防治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丽影 杨念婉 +1 位作者 王进军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72,共8页
自复寄生蜂营雌雄异律发育,雌蜂为初级寄生蜂,雄蜂为复寄生蜂。依据寄主类型产下的相应性别的后代,其性比受到寄主数量、初级寄主与二级寄主的相对丰度等因素影响。自复寄生蜂能够寄生和取食初级寄主,抑制有害昆虫的种群数量,同时能够... 自复寄生蜂营雌雄异律发育,雌蜂为初级寄生蜂,雄蜂为复寄生蜂。依据寄主类型产下的相应性别的后代,其性比受到寄主数量、初级寄主与二级寄主的相对丰度等因素影响。自复寄生蜂能够寄生和取食初级寄主,抑制有害昆虫的种群数量,同时能够寄生和取食同种和异种寄生蜂幼虫,产生致死干扰竞争作用。复寄生二级寄主时,易感时间窗口主要集中在老熟幼虫至预蛹阶段。与同种二级寄主相比,自复寄生蜂更倾向于寄生异种二级寄主或无选择倾向性,取食时,更倾向于异种二级寄主。自复寄生蜂特殊的生殖方式使其对生物防治的影响备受争议。在评价其生物防治价值时,应对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做出全面权衡。本文对自复寄生蜂的生殖特性、对同种和其他种类寄生蜂产生的致死干扰竞争作用及其对生物防治的影响等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利用这种天敌资源开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寄生蜂 繁殖 性比 二级寄主选择倾向性 易感时间窗口 寄主取食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赤拟谷盗章鱼胺受体3(TcOctβR3)cDNA克隆、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小强 蒋红波 +2 位作者 李慧敏 熊英 王进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15-1324,共10页
【目的】章鱼胺信号系统在调节昆虫行为和生理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作为一种模式昆虫,被广泛用于解析昆虫生长发育及生理等调控机制的研究工作。本研究以赤拟谷盗为对象,旨在明确章鱼胺受体在调节... 【目的】章鱼胺信号系统在调节昆虫行为和生理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作为一种模式昆虫,被广泛用于解析昆虫生长发育及生理等调控机制的研究工作。本研究以赤拟谷盗为对象,旨在明确章鱼胺受体在调节赤拟谷盗行为和生理方面的功能。【方法】根据Gen Bank登录的相关序列信息(XP_008198078),利用RT-PCR技术克隆赤拟谷盗章鱼胺受体基因Tc OctβR3的c DNA序列。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跨膜结构域等信息,基于邻接法构建该基因与其他昆虫相关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明确系统进化关系。分别提取赤拟谷盗各发育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不同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脂肪体、中肠、后肠、马氏管、精巢和卵巢)以及饥饿胁迫后的RNA,以赤拟谷盗核糖体蛋白S3(Tc RPS3)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赤拟谷盗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以及在饥饿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运用哺乳动物异源表达系统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瞬时表达Tc OctβR3,进而利用第二信使c AMP含量测定技术分析Tc OctβR3与配体的结合能力。最后,通过体外合成赤拟谷盗Tc OctβR3的双链RNA,利用RNA干扰以及轨迹球行为分析等技术探究该基因的生理功能。【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赤拟谷盗Tc OctβR3开放阅读框全长1 305 bp,编码434个氨基酸,序列中含有G蛋白偶联受体典型的7个跨膜结构域。基于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小蜂甲(Aethina tumida)的OctβR3亲缘关系最近。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Tc OctβR3在赤拟谷盗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尤其在低龄幼虫期转录水平最高,而在其他发育阶段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在赤拟谷盗不同组织中,Tc OctβR3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赤拟谷盗幼虫在经饥饿处理24 h的过程中,Tc OctβR3的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处理6 h的表达量最低,为对照的0.47倍,在16 h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的1.80倍,最后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HEK293细胞异源表达Tc OctβR3后,c AMP测定结果表明章鱼胺(OA)呈浓度依赖性地激活Tc OctβR3,其EC50为8.68×10-7 mol·L-1,萘甲唑啉(NA)的激动活性最高,其有效中浓度EC50为8.56×10-8 mol·L-1。4种供试生物胺激动剂活性强弱为:萘甲唑啉>酪胺(TA)>章鱼胺>多巴胺(DA)。进一步采用RNA干扰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注射ds RNA能有效抑制Tc OctβR3的表达,沉默效率高达61.5%,但干扰该基因表达后不会影响赤拟谷盗成虫的爬行速度和产卵量。【结论】Tc OctβR3在赤拟谷盗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能调节幼虫对饥饿胁迫的响应。明确了Tc OctβR3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可为将来以其为靶标筛选高效激动剂和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拟谷盗 章鱼胺受体 表达模式 生物活性 生理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