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鉴定、致病性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伍建榕 林梅 +3 位作者 穆丽娇 杨光富 段成波 张东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3期81-84,共4页
为了给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f.simpex Sealy)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分离、鉴定及接种试验,对腾冲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 为了给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f.simpex Sealy)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分离、鉴定及接种试验,对腾冲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科)的拟盘多毛孢属茶褐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guepini。该菌种在人工针刺接种条件下均能在大棚内表现出典型症状。并将发病叶片再分离,得到同样的病原。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25℃;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20~25℃,最适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5~30℃,最适28℃。该病菌在pH4~8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产生分生孢子最适pH5~6,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最适pH5。该菌对生长势弱或有伤口的植株有很强的致病性,并为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学、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红花油茶 褐斑病 病原菌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竹蝗属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和秋菊 易传辉 欧晓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35-137,143,共4页
为进一步弄清竹蝗属昆虫系统发育关系,选用形态、染色体和解剖特征中较稳定的40个特征,利用PAUE软件,对竹蝗属中国分布的12个种(或亚种)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竹蝗属昆虫大体上依次分化;贺氏竹蝗与其他竹蝗的亲缘关系较远;最早... 为进一步弄清竹蝗属昆虫系统发育关系,选用形态、染色体和解剖特征中较稳定的40个特征,利用PAUE软件,对竹蝗属中国分布的12个种(或亚种)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竹蝗属昆虫大体上依次分化;贺氏竹蝗与其他竹蝗的亲缘关系较远;最早分化的为西藏竹蝗,最晚分化的为西藏竹蝗短翅亚种和川南竹蝗;黄脊竹蝗与其他竹蝗的亲缘关系较近,建议不宜并入阮蝗属。竹蝗属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与西南地区生物地理历史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蝗属 系统发育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和秋菊 刘丽 易传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4期334-334,352,共2页
随着药用植物人工种植规模的扩大,病虫害日益显现,已成为中药生产的一大障碍,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等方面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为培养专门合格人... 随着药用植物人工种植规模的扩大,病虫害日益显现,已成为中药生产的一大障碍,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等方面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为培养专门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病虫害防治 本科 课程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