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滇西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鉴定、致病性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伍建榕
林梅
+3 位作者
穆丽娇
杨光富
段成波
张东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3期81-84,共4页
为了给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f.simpex Sealy)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分离、鉴定及接种试验,对腾冲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
为了给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f.simpex Sealy)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分离、鉴定及接种试验,对腾冲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科)的拟盘多毛孢属茶褐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guepini。该菌种在人工针刺接种条件下均能在大棚内表现出典型症状。并将发病叶片再分离,得到同样的病原。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25℃;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20~25℃,最适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5~30℃,最适28℃。该病菌在pH4~8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产生分生孢子最适pH5~6,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最适pH5。该菌对生长势弱或有伤口的植株有很强的致病性,并为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学、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红花油茶
褐斑病
病原菌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竹蝗属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和秋菊
易传辉
欧晓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35-137,143,共4页
为进一步弄清竹蝗属昆虫系统发育关系,选用形态、染色体和解剖特征中较稳定的40个特征,利用PAUE软件,对竹蝗属中国分布的12个种(或亚种)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竹蝗属昆虫大体上依次分化;贺氏竹蝗与其他竹蝗的亲缘关系较远;最早...
为进一步弄清竹蝗属昆虫系统发育关系,选用形态、染色体和解剖特征中较稳定的40个特征,利用PAUE软件,对竹蝗属中国分布的12个种(或亚种)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竹蝗属昆虫大体上依次分化;贺氏竹蝗与其他竹蝗的亲缘关系较远;最早分化的为西藏竹蝗,最晚分化的为西藏竹蝗短翅亚种和川南竹蝗;黄脊竹蝗与其他竹蝗的亲缘关系较近,建议不宜并入阮蝗属。竹蝗属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与西南地区生物地理历史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蝗属
系统发育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
5
3
作者
和秋菊
刘丽
易传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4期334-334,352,共2页
随着药用植物人工种植规模的扩大,病虫害日益显现,已成为中药生产的一大障碍,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等方面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为培养专门合格人...
随着药用植物人工种植规模的扩大,病虫害日益显现,已成为中药生产的一大障碍,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等方面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为培养专门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病虫害防治
本科
课程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鉴定、致病性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伍建榕
林梅
穆丽娇
杨光富
段成波
张东华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
林业
局/
西南
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
重点
实验室
云南省
腾冲县
林业
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3期81-84,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西南高山区油茶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BADB1B08+02)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云南高山区油茶病虫害调查
+4 种基金
病原鉴定及综合防治研究"(ZK11A106)
国家林业公益行业研究专项"干热河谷木棉纤维人工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201104034)
国家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干旱条件下木棉产业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11-35)
"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XKZ200905)
"云南省高校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创新团队"
文摘
为了给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f.simpex Sealy)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分离、鉴定及接种试验,对腾冲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科)的拟盘多毛孢属茶褐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guepini。该菌种在人工针刺接种条件下均能在大棚内表现出典型症状。并将发病叶片再分离,得到同样的病原。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25℃;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20~25℃,最适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5~30℃,最适28℃。该病菌在pH4~8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产生分生孢子最适pH5~6,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最适pH5。该菌对生长势弱或有伤口的植株有很强的致病性,并为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学、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滇西红花油茶
褐斑病
病原菌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Camellia reticulata f. simpex Sealy
brown spot
pathogen
susceptibility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Q945.8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竹蝗属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和秋菊
易传辉
欧晓红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
林业
职业技术
学院
应用生态与职业教育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35-137,143,共4页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C0041M)
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XKZ200905)
文摘
为进一步弄清竹蝗属昆虫系统发育关系,选用形态、染色体和解剖特征中较稳定的40个特征,利用PAUE软件,对竹蝗属中国分布的12个种(或亚种)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竹蝗属昆虫大体上依次分化;贺氏竹蝗与其他竹蝗的亲缘关系较远;最早分化的为西藏竹蝗,最晚分化的为西藏竹蝗短翅亚种和川南竹蝗;黄脊竹蝗与其他竹蝗的亲缘关系较近,建议不宜并入阮蝗属。竹蝗属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与西南地区生物地理历史相吻合。
关键词
竹蝗属
系统发育
亲缘关系
Keywords
Ceracris
phylogenesis
consanguinity
分类号
Q969.26 [生物学—昆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
5
3
作者
和秋菊
刘丽
易传辉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4期334-334,352,共2页
基金
西南林业大学教研项目(yb201003)
云南省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XKZ200905)
文摘
随着药用植物人工种植规模的扩大,病虫害日益显现,已成为中药生产的一大障碍,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等方面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为培养专门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病虫害防治
本科
课程教学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滇西红花油茶褐斑病病原鉴定、致病性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伍建榕
林梅
穆丽娇
杨光富
段成波
张东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竹蝗属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和秋菊
易传辉
欧晓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探讨
和秋菊
刘丽
易传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