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心理疾病态度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刚 曾苇钰 +6 位作者 王晓刚 蔡琳 谢晓雪 汤翔嵘 王梦龙 杨斓 宁莹莹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0-67,共8页
为探讨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心理疾病态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心理疾病情绪量表、刻板印象量表及社会距离量表对211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生的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理论中值,总体态度是趋向负面的;性别在害怕、生气、自杀行为... 为探讨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心理疾病态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心理疾病情绪量表、刻板印象量表及社会距离量表对211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生的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理论中值,总体态度是趋向负面的;性别在害怕、生气、自杀行为维度和社会距离的主效应显著;专业在同情维度的主效应显著;民族在同情、自杀行为维度和社会距离的主效应显著;朋友同学有患心理疾病者仅在害怕维度的主效应显著;曾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仅在危险维度的主效应显著,群际接触的三种类型在自杀行为维度的主效应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大学新生 心理疾病态度
下载PDF
宜宾震后四川不同灾区青少年心理状况研究
2
作者 卢皓扬 陈秋燕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4-101,共8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在宜宾震后四川多个不同灾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倾向、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学校和社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有关地震这一公共危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心理干预及重建等实...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在宜宾震后四川多个不同灾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倾向、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学校和社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有关地震这一公共危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心理干预及重建等实践工作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本研究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核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以及情绪调节策略量表中文版,在宜宾地震发生后的2周,分别到汶川、宜宾、成都3地5所中学对1007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开展相关研究.得到的结论包括:宜宾地震导致四川不同灾区的青少年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运用情绪调节策略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情绪有明显的积极干预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不同地震灾区的青少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和社区要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评估工作,具体落实好震后的心理救助和心理重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宾震后 青少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问题
下载PDF
电影心理疗法在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应用
3
作者 曾燕 谭小宏 +1 位作者 邓珊珊 陈思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电影心理疗法是一种使用电影作为辅助工具的心理治疗方式,它主要针对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帮助消除或缓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良好适应和协调发展。将电影心理疗法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进行有机结合,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提出应用电... 电影心理疗法是一种使用电影作为辅助工具的心理治疗方式,它主要针对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帮助消除或缓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良好适应和协调发展。将电影心理疗法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进行有机结合,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提出应用电影心理疗法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可行性,并结合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求介绍使用电影心理疗法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工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心理疗法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4
作者 胡聪颖 全春柏 陈秋燕 《心理学通讯》 2021年第3期186-192,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对民众心理健康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面对如此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发展中学科定位不明、培养目标与社会多元需求脱轨、临床教学师资不足、课程体系定向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对民众心理健康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面对如此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发展中学科定位不明、培养目标与社会多元需求脱轨、临床教学师资不足、课程体系定向不清、实务技能训练不足等诸多问题显露无疑。为此,推进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基于临床胜任力的培养目标,并从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实践训练与评估体系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学历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胜任力和科学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并推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胜任力 学历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理论思考与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刚 陈秋燕 王梦龙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9,112,共11页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当前,我国政府和学者已从政策、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学术与应用成果,但也出现了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心理健康化”、“单一学科化”的窄化趋势。...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当前,我国政府和学者已从政策、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学术与应用成果,但也出现了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心理健康化”、“单一学科化”的窄化趋势。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认真梳理这些政策、理论与实践脉络,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合理构建其理论体系。具体来看,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依据我国的国情、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心理行为特点,综合运用心理学、民族学、预防医学、社会工作和公共管理的理论与策略有效解决社会心态改善、心理健康促进、公共危机管理、民族团结提升、社会共同体认同、民族文化传承和美好生活实现等社会治理问题,有效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和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中国特色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地区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中国特色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心愚 康坤全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146,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及建立相关机制的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确立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及建立相关机制的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确立也就是铸牢需要教育引导,必须注意发挥教育在这一意识铸牢过程中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首先要重视铸牢这一意识的重大意义,并把党强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及提出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作为重点内容。建立这一教育的常态化机制,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进行,需要明确领导责任、形成工作格局并建立相关制度与机制,做好计划安排,分类指导,检查督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要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并结合常态化宣传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态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 教育
下载PDF
清代西南边疆儒学教化思想形成与影响——兼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1
7
作者 郎玉屏 刘毅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1,139,共10页
中央王朝在清代雍正朝改土归流以前从未对西南边疆实现过直接统治,导致儒学教化长期缺位而使西南边疆的大部分区域仍然处于“化外”阶段。清朝入关以后,“华夷一体、天下一统”的大一统政治思想逐渐形成并在西南边疆得以政治实践,西南... 中央王朝在清代雍正朝改土归流以前从未对西南边疆实现过直接统治,导致儒学教化长期缺位而使西南边疆的大部分区域仍然处于“化外”阶段。清朝入关以后,“华夷一体、天下一统”的大一统政治思想逐渐形成并在西南边疆得以政治实践,西南边疆因此具有了和内地一样实施儒学教化的条件。清政府把儒学教化思想与西南边疆治理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代西南边疆儒学教化思想体系,铸就了西南边疆与祖国内地持久的、稳定的、多民族的大一统文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南边疆 儒学 教化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逻辑、价值与实践:民族高校四史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杜娟 蒋明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34,144,共8页
将历史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是我党开展思想教育的宝贵经验,民族高校将四史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厘清二者的逻辑关系,找到四史... 将历史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是我党开展思想教育的宝贵经验,民族高校将四史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厘清二者的逻辑关系,找到四史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所在与实践路径。从时间向度看,四史的时间脉络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再走向自强的发展历程;从内容向度上看,二者在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根本问题上实现了高度的理论契合。本文将“五个认同”逻辑延展于四史教育的样态,内生认同的价值肯定与外化表达的行为自觉将目标性和合规性的统一不断循环建构,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视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结构性表达,在历史的回溯与实践总结中体现民族高校的办学初心和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四史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区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蔡文伯 甘雪岩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文章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切入点,探究区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2011—2019年区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稳步提升态势,全国近80%的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和低水平... 文章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切入点,探究区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2011—2019年区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稳步提升态势,全国近80%的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和低水平协调阶段,与优质协调还有一定的距离;2020—2024年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将呈稳步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各省协调发展差距将逐步缩小,但东部和西部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耦合协调差异仍将显著。为此,高校应将内外部治理相结合,激活科技创新活力;政府应有侧重地进行开拓性资助,缩小地区和省份之间的差距;高等教育推动创新资源互通共享,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构建高水平优质协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扩散理论 区域高等教育 创新发展 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路径探索——基于藏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科 何雯静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70,130,共12页
基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全局建设方略,在民族地区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具体心理需求,综合推进个体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与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对民族融合地区藏族青少年的深度访谈,发现在社会... 基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全局建设方略,在民族地区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具体心理需求,综合推进个体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与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对民族融合地区藏族青少年的深度访谈,发现在社会变迁与文化融合加速的背景下,藏区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自发关注程度较高,亟需正确引导;在此基础上,以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方法,评估当前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与藏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认识水平和既有资源,进一步探析藏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观与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需求。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健全藏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认知条件已经成熟,当前藏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已初具轮廓,既有一般心理健康的执行标准,也具备个体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积极文化资源;其次,藏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学校环境及具体生活环境变化,兼具一般因素的共性与民族地区的特性;最后,在藏区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在加强对消极心理认知与病理性问题的普及教育、推动及时诊疗的同时,更应整合藏文化中的积极文化资源,有效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观的培育与理想人格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 藏区 青少年 心理健康观
下载PDF
70年来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中国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为鸿 胡炳仙 胡绮轩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0-38,105,共10页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从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人才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色形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预科教育在改革中前行,在发展中改革,经历了初步发展、停滞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发展等四个阶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从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人才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色形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预科教育在改革中前行,在发展中改革,经历了初步发展、停滞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发展等四个阶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创新了集中办学、以预为主的广西模式,分散办学、“预本衔接”的内蒙古模式,以补为主、重视语言的新疆模式。民族预科教育形成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多元化培养模式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成为造就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金色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预科教育 改革发展历程 多元模式 中国经验
下载PDF
失范理论视角下凉山州初中影子教育透视
12
作者 李竺宇 刘毅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99,160,共7页
教育失范现象的表现是教育权力的寻租与异化,影子教育(课外补习教育)的失范即是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实行免费教育政策的民族地区让每一位适龄青年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但以盈利为目的的课外补习机构并不是服务于教育事业。从而,使学生... 教育失范现象的表现是教育权力的寻租与异化,影子教育(课外补习教育)的失范即是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实行免费教育政策的民族地区让每一位适龄青年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但以盈利为目的的课外补习机构并不是服务于教育事业。从而,使学生、家长、学校、政府层面呈现出不同的失范现象,为此,本文针对失范现象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规范策略:政府、学校层面要保障“双减”“双升”双向发力;学生层面要形成主动学习意识;家庭层面要扭转“唯成绩论”固有观念。以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持续推进普职融通。为有效规范课外补习市场,开创凉山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促进对教育公平做出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范理论 民族地区 影子教育
下载PDF
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心理量表研制
13
作者 马巍莹 郭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97-103,共7页
立足彝族传统文化,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开放式调查,初步建构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心理理论结构。根据结构构想,编制了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研究发现: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包含探索、承诺和融入三个维度,共15个题项;总... 立足彝族传统文化,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开放式调查,初步建构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心理理论结构。根据结构构想,编制了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研究发现: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包含探索、承诺和融入三个维度,共15个题项;总量表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在0.78~0.91之间;三个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彝族在校大学生族群认同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认同 族群认同量表 信度 效度 彝族大学生
下载PDF
基于SCL-90的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淑霞 卢金鑫 《消防界(电子版)》 2023年第3期25-27,共3页
本文通过了解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364名消防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防员的SCL-90总分及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其中阳性检出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强迫、抑郁和人... 本文通过了解消防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364名消防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防员的SCL-90总分及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其中阳性检出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强迫、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消防员在高危高压的生活环境下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社会及单位应关注消防救援人员心理健康,尤其是工作年限≥8年的指挥员及高学历的消防员。通过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及干预活动,对提高消防员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心理健康 SCL-90
下载PDF
公平与效益: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配置结构与优化策略研究
15
作者 贺晓雪 《教育进展》 2023年第6期3356-3368,共13页
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为社会输送行业发展所需的初级、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经费是教育组织日常运行不可或缺的财力条件,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规模决定其发展水平。四川省作为全国教育大省,对其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为社会输送行业发展所需的初级、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经费是教育组织日常运行不可或缺的财力条件,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规模决定其发展水平。四川省作为全国教育大省,对其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配置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运行年份作为研究时间段,利用横向、纵向对比法,在对2014~2020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结构存在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支出分配不均衡、生均经费增速缓慢以及各级各类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投入不恰当等问题。根据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保障总体投入、拓宽投入渠道、降低支出比例、提高生均拨款水平、优化生均投入比例,从而推动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经费 配置结构 优化策略
下载PDF
机遇与挑战:新媒体视域下民族高校形象塑造与传播
16
作者 马冬珂 《教育进展》 2023年第7期4698-4702,共5页
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指南。生源质量作为高校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对高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高校形象是公众了解和认识高校的窗口、是生源“竞争”的有效抓手。民族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指南。生源质量作为高校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对高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高校形象是公众了解和认识高校的窗口、是生源“竞争”的有效抓手。民族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日渐普及的背景下,民族高校应与时俱进,主动出击;抓住机遇,打造特色;立足实践,强化自身。借助新媒体时代的风口,塑造和传播良好的民族高校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竞争力,实现民族高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质量发展 民族高校 高校形象塑造
下载PDF
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无聊的关系:多重中介模型分析
17
作者 黄旭敏 杨晨 韩佩玉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58-169,共12页
目的: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无聊的关系,并探究睡眠拖延行为与个体焦虑水平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睡眠拖延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对55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自我概念清晰... 目的: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无聊的关系,并探究睡眠拖延行为与个体焦虑水平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睡眠拖延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对55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自我概念清晰性负向预测无聊的外部刺激;睡眠拖延行为和焦虑水平在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无聊的外部刺激之间中介作用显著,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结论:个体的自我概念清晰性越低,睡眠拖延行为和焦虑水平会越高,越容易引起更严重的无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概念清晰性 无聊倾向 睡眠拖延行为 焦虑
下载PDF
促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18
作者 姜晨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3期I0031-I0031,共1页
当前,构建广覆盖、保基本、高品质、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民生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领域。国家多次下发文件强调“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 当前,构建广覆盖、保基本、高品质、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民生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领域。国家多次下发文件强调“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等。我国民族地区集中了革命老区、边疆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共同特征,结合民族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环境,以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状态,基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思考,推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提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地区稳定以及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质量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可持续发展 民生领域 学前双语教育 边疆地区
原文传递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体育具身化路径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云齐 郭立亚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7,141,共9页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超越技能”的认识论价值,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对于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身认知理论批判了“离身”特征的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超越技能”的认识论价值,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对于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身认知理论批判了“离身”特征的认识论,强调认知源于“身体体验”,重建了体育的认识论意义,阐释了体育认识论价值的实现机制。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体育路径包括:以“参与性”为出发点,选择共享度高和实施性强的项目进校园;以“情境性”为切入点,打造身体感知和文化历史结合的体育课;以“互动性”为着力点,构建平等对话和交流互鉴的学习共同体;以“生成性”为落脚点,树立技能表现与动态发展融合的评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具身认知 学校体育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安置社区“身心同安”整体性治理创新路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家璨 王晓刚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9-88,150,共11页
民族地区安置社区治理创新,不仅需要帮助安置群众实现“安身”,更要促进他们“安心”,以“身心同安”整体性治理创新路径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传统身心一体哲学思想的理论探讨和整体性治理理论在基层的实践探索,从民... 民族地区安置社区治理创新,不仅需要帮助安置群众实现“安身”,更要促进他们“安心”,以“身心同安”整体性治理创新路径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传统身心一体哲学思想的理论探讨和整体性治理理论在基层的实践探索,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与功能出发,提出“身心同安”整体性治理应根据安置群众的发展与适应需求,整合党政部门资源、干群治理潜力和区域内外专业力量,形成“协调-整合-互嵌”的整体性治理机制,在培育安置群众积极向上社会心态同时,实现共同体的目标参与。最后,基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治理经验和“身心同安”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构建,民族地区安置社区可从强化政策供给、健全社区组织体系、推动由心而治及激发内生动力层面开展治理创新,为民族地区安置社区振兴发展探索可推广的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安置社区 身心同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