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川西羌族地区的生计转型研究——以东门口寨的民族志考察为例
1
作者 王苑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4-30,共7页
人类社会特定群体的生计方式是人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时至今日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持续转换的时代语境下,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村落社会的生计方式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本文以川西北羌族地区东门口寨为个案,在田野... 人类社会特定群体的生计方式是人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时至今日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持续转换的时代语境下,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村落社会的生计方式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本文以川西北羌族地区东门口寨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梳理了此村寨生计转型的基本轨迹。整体而言,近七十年间,东门口寨生计模式的生存取向不断弱化,市场取向持续强化。20世纪50—80年代,为实现温饱的粮食种植与牲畜养殖,是该村寨的主要生计模式;80年代到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秋淡蔬菜种植、经济林木栽培、玉砂开采,均面向市场;灾后重建以来,东门口寨被贴上“羌人谷门户”的标签,当地民众开始接待游客。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门口寨的生计转型有力地塑造了村落社会的总体面貌,并影响其未来走向。东门口寨在较大程度上具有西南民族区域范围内的典型特征。从现有的民族志材料出发,展望东门口寨的生计方式前景,能对西南地区的众多民族村寨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转型 羌族地区 东门口寨
下载PDF
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的制备条件优化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赛格 冉思蛟 +3 位作者 倪海花 杜勇 高彦华 陈仕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443-745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建立快速灵敏测定提取物含量的方法,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首先建立对-(二甲基氨基)肉桂醛(DMAC)测定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取条件的单因素筛选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究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建立快速灵敏测定提取物含量的方法,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首先建立对-(二甲基氨基)肉桂醛(DMAC)测定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取条件的单因素筛选试验,并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探究最优参数。按照最优参数制备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并测定其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的体外清除率。结果表明: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最优制备条件参数为料液比1∶110 (g/mL)、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得到原花青素B2含量为5.06 mg/g。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浓度为200 mg/mL时对ABTS·、DPPH·清除率分别为95.69%、96.79%,浓度为25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90.04%。综上所述,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实验室快速、灵敏测定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含量的方法,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制备的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象草 原花青素 提取条件优化 响应面分析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暖季补饲精料对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和键 王晨曦 +6 位作者 姜菲 胡志斌 彭忠利 贺安祥 吴建平 潘瑶 张康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为了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20头36月龄左右、体重为(172.20±16.19)kg的健康牦牛公牛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其中对照组为纯天然放牧,不进行补... 为了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20头36月龄左右、体重为(172.20±16.19)kg的健康牦牛公牛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其中对照组为纯天然放牧,不进行补饲,处理组在放牧基础上补饲精料(自由采食),预试期10 d,正试期102 d,测定两组的生长性能指标(初重、末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葡萄糖、尿素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浓度),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末重显著提高(P<0.05),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处理组总蛋白与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5);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每头牦牛总增重提高了25.70 kg,利润提高了18.78%(355.80元)。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暖季补饲精料不仅能够提高放牧牦牛的生长性能和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还能提高牦牛养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补饲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暖季
原文传递
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山羊肺炎的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立城 胡园 +1 位作者 杨有文 杨发龙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5期37-39,共3页
青海省湟中区某山羊场发生呼吸道疾病,为确定引起本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笔者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并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同时,采用PCR方法,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等呼吸道相关病原进行分子检测。... 青海省湟中区某山羊场发生呼吸道疾病,为确定引起本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笔者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并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同时,采用PCR方法,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等呼吸道相关病原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患羊临床表现以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和鼻内有粘性分泌物为特征的肺炎,细菌分离获得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未分离获得其他细菌性病原和支原体。PCR检测发现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阳性。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最后确诊为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共同感染山羊引起的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多杀性巴氏杆菌 溶血性曼氏杆菌 混合感染 诊断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饲料黄曲霉毒素防控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茜 李佳航 +3 位作者 苏东华 江雨霏 雍媛 史海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AFT)污染严重威胁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其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因污染广、毒性强而备受关注.传统的AFT防控方案存在较多的局限性,而纳米技术的兴起为AFT防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纳米技术在饲料AFT防控...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AFT)污染严重威胁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其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因污染广、毒性强而备受关注.传统的AFT防控方案存在较多的局限性,而纳米技术的兴起为AFT防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纳米技术在饲料AFT防控领域的应用:在污染预防方面,纳米载体显著提升了抗真菌药物的靶向递送和缓释性能;在检测技术方面,纳米材料使检测灵敏度显著提升,并有助于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在污染后处理方面,纳米催化和吸附技术可有效降低AFT的生物利用度和毒性.未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及稳定性,同时推进低成本制备工艺开发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期为纳米技术在饲料AFT防控领域的科学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农业生产 纳米技术 黄曲霉菌毒素检测 黄曲霉菌毒素防控 饲料
下载PDF
牦牛瘤胃碳水化合物降解酶与微生物宏基因组对饲粮添加混合异位酸的响应
6
作者 胡志斌 姜菲 +4 位作者 高彦华 张康林 吴建平 马秀莲 彭忠利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0-2646,共17页
【背景】异位酸属于支链挥发性脂肪酸,具有为瘤胃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瘤胃纤维降解菌生长的作用。【目的】研究饲粮添加混合异位酸(mixed isoacids,MI)对牦牛瘤胃碳水化合物降解酶活性、物种组成及功能基因的影响,并分析瘤胃碳水... 【背景】异位酸属于支链挥发性脂肪酸,具有为瘤胃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瘤胃纤维降解菌生长的作用。【目的】研究饲粮添加混合异位酸(mixed isoacids,MI)对牦牛瘤胃碳水化合物降解酶活性、物种组成及功能基因的影响,并分析瘤胃碳水化合物活性与瘤胃微生物及功能基因相对丰度的相关性,为合理利用MI以改善牦牛瘤胃发酵性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16头200 kg左右的健康麦洼公牦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ON组)饲喂不添加MI的基础饲粮,试验组MI添加量分别为基础饲粮的0.1%(T1组)、0.2%(T2组)和0.3%(T3组)。试验预饲期10 d,正饲期85 d,试验结束时采集瘤胃液,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瘤胃微生物菌群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瘤胃碳水化合物降解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MI能显著提高牦牛瘤胃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活性。物种α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3%MI显著降低了瘤胃物种丰富度,提高了组内物种组成相似度和功能基因组成相似度;物种与功能差异分析表明,厚壁菌(Firmicutes)、丹毒丝菌(Erysipelotrichia)、糖细菌(Saccharibacteria)及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ceae)等差异细菌在T2组显著富集;磷转移酶(2.7.1.68)、泛素水解酶(3.4.19.12)、氨基酰转移酶(2.3.2.27)和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7.11.11)等KEGG酶差异基因在T1组显著富集。瘤胃酶活性与瘤胃宏基因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瘤胃淀粉酶活性与丙酸菌(Profundibacterium)、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糖细菌(Saccharibacteria)和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ceae)显著正相关,与GH13_20家族、GH77家族和CBM72家族基因显著正相关;瘤胃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与GT90家族基因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牦牛饲粮中添加MI能显著提高牦牛瘤胃淀粉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提高瘤胃微生物物种和功能基因的相似度,提高瘤胃细菌及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且瘤胃细菌及其功能基因与瘤胃酶活性存在一定相关性,表明添加MI能一定程度改善牦牛瘤胃发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异位酸 牦牛 碳水化合物降解酶 宏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基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生物化学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艳艳 林亚秋 +1 位作者 刘伟 殷实 《生命的化学》 CAS 2022年第6期1230-1237,共8页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是针对生命科学领域学生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主要基于物质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进行快速分析、检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是针对生命科学领域学生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主要基于物质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进行快速分析、检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实践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不断推动仪器及技术的更新,生物化学仪器分析课程需要不断改革,以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因此,本文对生物化学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体系、育人途径、课程创新、综合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为国内同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