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2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创作工作室学生作品选 版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学生作品选
1
作者 甘庭俭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F0003-F0004,共2页
关键词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学生作品 工作室
下载PDF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专栏作品--卢云鹤作品
2
作者 卢云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下载PDF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专栏作品--付业君作品
3
作者 付业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下载PDF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4
作者 韩奇贝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下载PDF
坚持民族性与多元融合的版画创作——记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9届版画专业毕业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甘庭俭 《中国民族美术》 2019年第3期86-95,共10页
近十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版画专业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在率先实现版种拓展的同时,不断拓宽黑白木刻的视觉艺术边界,版画研究生们的作品面貌得以不断丰富,他们不断在全国美展、全国版展和全国性专业版画展中亮相.
关键词 版画创作 黑白木刻 版画专业 毕业展 民族大学 多元融合
原文传递
探究地方高校MIDI音乐制作专业实现教学改革的路径——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6
作者 蒋演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2期10010-10014,共5页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为紧跟专业音乐院校的步伐,实现相对完善的音乐学科体系建设,多所地方高校在其院系中开展了音乐制作课程。西南民族大学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点地方高校之一,不仅为本科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基...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为紧跟专业音乐院校的步伐,实现相对完善的音乐学科体系建设,多所地方高校在其院系中开展了音乐制作课程。西南民族大学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点地方高校之一,不仅为本科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基础型的电脑音乐制作课程,还另外在音乐学理论专业方向下开设了单独的MIDI电脑音乐专业。本文旨在分析西南民族大学MIDI电脑音乐专业的教学现状和具体教学案例,探究实现该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通过对地方高校的MIDI音乐制作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培养出更多服务于音乐教育领域的综合性人才以及服务于现代音乐产业的音乐创作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I音乐制作 教学改革 地方高校
下载PDF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基于西南民族大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强 蒋涛 姬倩倩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13期23-25,共3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国家认同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还关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当前,虽然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寻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国家认同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还关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当前,虽然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寻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但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泛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化、成长环境迥异、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被严重削弱。本文重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在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的指导下,探寻合理有效的路径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少数民族大学生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清代“苗图”中的贵州民族乐器与乐舞民俗探析——以《京都大学藏苗图五种》为中心
8
作者 罗佳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120,164,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音乐图像学的引介和在国内音乐学界的推进,拓展了对民族音乐史及音乐文化的研究视角。不少研究由此以中国古金石器物、汉画像砖、绘画、碑刻等所涉音乐图像为对象,探索或复原了某些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乐舞的演变历史。“苗... 20世纪80年代音乐图像学的引介和在国内音乐学界的推进,拓展了对民族音乐史及音乐文化的研究视角。不少研究由此以中国古金石器物、汉画像砖、绘画、碑刻等所涉音乐图像为对象,探索或复原了某些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乐舞的演变历史。“苗图”或“百苗图”是清代出现的以贵州各民族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的绘本,其生动、写实的图像备受学界的高度关注。绘本中有不少为乐器、乐舞民俗的情景性画面,是音乐图像学难得的研究资料。基于此,本文以新近出版的《京都大学藏苗图五种》为案例,尝试对“苗图”所涉清代贵州地区各民族乐器和乐舞民俗进行探析。研究样本显示,“苗图”以图绘及文字并说的方式,呈现了清代贵州地区民族乐器、乐舞在节日庆典、日常社交、丧葬祭祀等代表性民俗场景中的使用状态,留存了生动的“声音景观”,为民族音乐史研究提供了“可视性声音文化维度及其意义”,也为建构贵州乃至西南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变迁史,探讨各民族音乐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具象而直观的重要历史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苗图 民族乐器 音乐民俗 研究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意蕴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4
9
作者 顾斐泠 刘兴全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6,136-137,共8页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各少数民族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重要群体,是推进我国各民族和谐发展、维护我国边疆和民族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在社会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各少数民族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重要群体,是推进我国各民族和谐发展、维护我国边疆和民族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在社会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认同,增强他们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从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既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民族教育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结合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平台,探寻通过铸造信仰认同、增进理论认同、激发价值认同、整合利益认同、建构话语认同、培育情感认同等路径,提升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对保证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认同
下载PDF
社交媒体在少数民族自我认同构建中的作用
10
作者 李玲 龙娇娇 杨冀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5期89-91,共3页
少数民族自我认同的构建,即少数民族个体在认知上理解自我、在社会中定位自我,以及在心理、情感上对本民族的依恋感和归属感的认识,对促进政治稳定、减少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关键... 少数民族自我认同的构建,即少数民族个体在认知上理解自我、在社会中定位自我,以及在心理、情感上对本民族的依恋感和归属感的认识,对促进政治稳定、减少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关键平台,尤其对少数民族群体而言,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表达和交流的空间。在此空间里,少数民族群体能够突破风俗等束缚,自由地去表达和探索自我,进行自我认同构建活动。文章采用线上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马边彝族文化交流群这一网络空间为基础,通过对群成员的观察和深度访谈,从个人特质的认知、价值观和信念系统、群体归属、持续的自我反思和发展等自我认同所涵盖的四个方面,分析微信如何成为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体自我认同构建的重要工具,得出社交媒体作为工具嵌入少数民族自我认同构建的过程,能够增强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归属感,同时有助于修正民族传统文化所遗留的阶层、封建思想和制度问题的结论。考察少数民族群体在社交媒体中如何进行自我认同构建,旨在从少数民族群体自身的角度出发,找寻促进民族交融的方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广泛的研究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少数民族 自我认同 群体认同 文化交流群
下载PDF
浅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以西南某民族高校为例
11
作者 张吉俊 陈鑫婕 徐博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6年第6期49-49,共1页
当前,网络技术普遍存在并强烈影响社会各领域,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网络思政教育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当前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目标、特征、机遇与挑战以及外界对民族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认识误区。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机遇 挑战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利 谭勇 《民族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84-89,126-127,共8页
作为中国曲艺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审美独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血脉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因历史原因和它的口头性特征,以及某些民族文字的缺失,在理论方法和个案研究等方面长期... 作为中国曲艺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审美独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血脉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因历史原因和它的口头性特征,以及某些民族文字的缺失,在理论方法和个案研究等方面长期以来都处于研究者寥寥,甚至无人问津的状态。本文拟回顾、梳理、总结建国以来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成果,简介曲种,分析其独特性,探讨如何进一步充实、丰富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的学术内容,为推动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健康发展、丰富中华艺术文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典艺 曲艺 民族艺术
下载PDF
中国钢琴艺术中的少数民族素材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娟娟 穆兰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30,共3页
钢琴自传入中国开始就与少数民族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并从其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中国钢琴作品采集少数民族素材,根据民歌旋律改编和创作,以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创作,反映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和人民生活,展现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 钢琴自传入中国开始就与少数民族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并从其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中国钢琴作品采集少数民族素材,根据民歌旋律改编和创作,以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创作,反映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和人民生活,展现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少数民族素材作品的创作,让中国的钢琴艺术具有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对我国钢琴艺术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钢琴作品 民族特色
下载PDF
从“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追溯民族器乐对民族音乐教育的影响——以西南地区高校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勇 于佳 杨紫彤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由"甘囊香"芦笙节发展而来的全国"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不但传播着古老的芦笙民族文化,并对少数民族地区各种特色器乐起着推广与传承的作用,把芦笙等民族乐器带向全国、带向世界,将本土音乐、民族器乐的发展狂潮霎... 由"甘囊香"芦笙节发展而来的全国"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不但传播着古老的芦笙民族文化,并对少数民族地区各种特色器乐起着推广与传承的作用,把芦笙等民族乐器带向全国、带向世界,将本土音乐、民族器乐的发展狂潮霎时间追捧到音乐艺术的风口浪尖上。以"金芦笙"为平台传播民族音乐,以西南地区高校为例来看民族音乐教育对中国"本土音乐"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芦笙 音乐教育 本土音乐 民族器乐 西南地区
下载PDF
近十年西部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发展态势与思考——基于2010-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梅 刘兴全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100,124,共9页
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立项项目研究角度切入,将2010-2019年间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立项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对项目类型、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以及项目名称的高频词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年来西部少数民族民间... 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立项项目研究角度切入,将2010-2019年间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立项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对项目类型、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以及项目名称的高频词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年来西部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立项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不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而且与时俱进,项目研究紧密与国家政策导向关联。西部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未来发展,应继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实践应用研究,关注艺术学新兴边缘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 艺术学 现状 民间美术
下载PDF
《音乐专业培养方案》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探析——以民族院校“专业平台”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符辉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9-200,共2页
本文通过对民族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平台"课程的解析,阐述了艺术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应具有"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特色性"。
关键词 高校音乐 专业培养 民族艺术人才
下载PDF
民族艺术的现代探索:《格萨尔》唐卡的图像变迁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美珍 杨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格萨尔》唐卡是藏族唐卡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被称为仲唐。伴随着《格萨尔》史诗的产生和流传,传统《格萨尔》唐卡经历了说唱现场悬挂到寺庙佛堂供奉的功能变迁,成为具有神圣性的宗教供奉品,在图像上表现为图式化的象征符号。20世纪8... 《格萨尔》唐卡是藏族唐卡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被称为仲唐。伴随着《格萨尔》史诗的产生和流传,传统《格萨尔》唐卡经历了说唱现场悬挂到寺庙佛堂供奉的功能变迁,成为具有神圣性的宗教供奉品,在图像上表现为图式化的象征符号。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格萨尔》说唱的抢救保护和《格萨尔》史诗文本的搜集整理过程中,《格萨尔》唐卡在功能上拓展为《格萨尔》史诗传播的重要载体。《格萨尔》唐卡图像在此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世俗性和艺术性,成为藏族唐卡艺术现代探索的重要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唐卡 功能变迁 图像变革 现代探索
下载PDF
对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梅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年第6期86-88,共3页
中国设计教育规模全球第一,而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教育上区别于美术学院和工科院校,并根据自身优势、资源和学科优势以及师资构成来整合成自己的特色。文章针对目前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提... 中国设计教育规模全球第一,而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教育上区别于美术学院和工科院校,并根据自身优势、资源和学科优势以及师资构成来整合成自己的特色。文章针对目前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提出以下观点:改变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的大同小异和毫无特点来实现差异性;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设计教育应与生活互动。如此,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才能真正发展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艺术设计教育 错位发展 人文教育 市场需求
下载PDF
试论民族高校艺术专业手风琴课程的建设 被引量:5
19
作者 席玲玲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全国有许多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艺术专业,其中大部分设置了手风琴课程。近年来,民族高校的手风琴教学形成了较为规范、完整的体系,然而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全国有许多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艺术专业,其中大部分设置了手风琴课程。近年来,民族高校的手风琴教学形成了较为规范、完整的体系,然而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体现办学特色、挖掘学科发展潜力已成为我国民族高校手风琴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研究课题,分析了我国民族高校手风琴教学的现状,探索其中应遵循的教学理念、策略方针及具体建设措施,旨在构建一个科学系统而具有民族特色的手风琴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风琴 民族高校 民族性 多元化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中国钢琴艺术视域下的西部少数民族音乐题材作品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娟娟 《北方音乐》 2015年第5期26-27,共2页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和别具一格的西部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元素为题材创作的钢琴作品进行归纳、整理并从创作的方式方法上来分析、研究,再次证明了艺术作...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和别具一格的西部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元素为题材创作的钢琴作品进行归纳、整理并从创作的方式方法上来分析、研究,再次证明了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立足本民族,依托本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才能与世界对话。对西部少数民族音乐题材作品初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钢琴艺术的从业者再次认知少数民族题材是"中国钢琴学派"最为重要的文化构成因素。在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中,势必要将本民族原有的优势发扬光大,从而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 文化 音乐 钢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