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沉积岩岩相划分类型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熊亮 曹勤明 +1 位作者 张玲 王玲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5期548-558,F0002,共12页
为解决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以下简称须五段)细粒沉积岩岩性复杂“、甜点”类型难以明确的问题,利用X射线衍射、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有机碳、元素分析等多种地质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在分析岩相类型和沉积古环境演化关系... 为解决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以下简称须五段)细粒沉积岩岩性复杂“、甜点”类型难以明确的问题,利用X射线衍射、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有机碳、元素分析等多种地质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在分析岩相类型和沉积古环境演化关系的基础上,划分了14种岩相类型,并基于页岩气评价参数对比分析,确定了发育“甜点”的主要岩相类型,为须五段陆相页岩气勘探指明了方向。结果表明:(1)川西坳陷须五段主要发育块状黏土质粉砂岩、块状混合沉积岩,其次为纹层混合沉积岩、纹层黏土质粉砂岩和块状粉砂质黏土岩;(2)须五段沉积环境经历了微咸水—浅水—干热、淡水—水体较深—湿润、微咸水—浅水—干热的演化过程,陆源输入先减少后增加,须五段中部是有机质富集的有利层段;(3)纹层黏土质粉砂岩和纹层混合沉积岩有机质含量较高,储集空间以碎屑颗粒溶孔为主,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可压裂性较好,是“甜点”发育的有利岩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须五段 细粒沉积岩 岩相划分类型
下载PDF
新场JS_(2)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后期加密界限研究
2
作者 刘言 刘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加密调整作为开发中后期气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加密调整界限模糊,调整效果不尽理想。以典型致密砂岩气藏新场JS2气藏为例,以经济评价为依据,利用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储量区加密调整经济技术界限,提出针对性... 加密调整作为开发中后期气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加密调整界限模糊,调整效果不尽理想。以典型致密砂岩气藏新场JS2气藏为例,以经济评价为依据,利用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储量区加密调整经济技术界限,提出针对性的技术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Ⅰ类储量区加密调整界限:地层压力大于原始地层压力的59%,直井和水平井均可;当储量丰度大于4.96×10^(8)m^(3)/km^(2),水平井更优;地层压力仅为原始地层压力的47%∼59%只适用于直井。2)Ⅱ类储量区:地层压力大于原始地层压力的67%且储量丰度大于2.03×10^(8)m^(3)/km^(2)直井及水平井均可,储量丰度小于2.20×10^(8)m^(3)/km^(2)适用于直井,储量丰度大于2.34×10^(8)m^(3)/km^(2)水平井更优;地层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的51%∼67%,只适用于直井。3)Ⅲ类储量区:仅水平井适宜加密调整,且地层压力大于原始地层压力的88%,储量丰度大于1.30×10^(8)m^(3)/km^(2)。4)通过加密调整,预测增加可采储量4.02×10^(8)m^(3),提高采收率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加密调整 数值模拟 地层压力 储量丰度
下载PDF
多薄层特低孔隙度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模式研究——以川西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为例
3
作者 张岩 邓美洲 +4 位作者 卜淘 高伟 詹泽东 王琼仙 刘叶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5期26-32,共7页
为了建立特低孔隙度、低丰度的多薄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模式,指导同类气藏高效开发,以四川盆地川西洛带气田上侏罗统遂宁组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储集层特征、微观渗流机理,指出了该类气藏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砂岩、... 为了建立特低孔隙度、低丰度的多薄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模式,指导同类气藏高效开发,以四川盆地川西洛带气田上侏罗统遂宁组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储集层特征、微观渗流机理,指出了该类气藏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砂岩、泥岩频繁互层叠置,储集层基质物性较差,为特低孔隙度、致密储层,微观孔隙以细孔—微喉型为主,孔喉体积比偏小,岩心覆压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应力敏感较强;②气藏原始束缚水饱和度中等,气水两相共渗区较大,岩心衰竭实验结果表明采收率中等—较高;③气藏无边、底水,属常压、定容封闭弹性气驱干气气藏;④单井控制储量小,稳产期短,压力、产量递减较快,低压低产期较长。结论认为:①该类气藏以多个薄砂体交互叠置状或透镜状分布为地质特征,为了提高开发效益,按照先评价认识清楚后再投入开发、逐步滚动扩边增储上产的思路开展气田建设工作;②建产期优先开发高产富集区,试验增产工艺;③稳产期依靠直井多层压裂合采,补充新井实现产能井间接替;④递减期依靠老井转层挖潜、增压开采与泡沫排水采气等措施延缓产量递减,同时部署开发调整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洛带气田 多薄层 特低孔隙度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渗流机理 开发技术政策
下载PDF
频率域属性含气性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曾婷婷 郑公营 许多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4年第2期143-156,共14页
地震波散射能量的研究表明:如果岩石中含有油气,将会导致地震波的速度频散或者传播能量的衰减,这些不规则的衰减或频散对烃类指示非常有用。除了孔隙介质速度频散和衰减,还伴生了两种现象:反射系数变化和低频伴影,利用这两种现象进行含... 地震波散射能量的研究表明:如果岩石中含有油气,将会导致地震波的速度频散或者传播能量的衰减,这些不规则的衰减或频散对烃类指示非常有用。除了孔隙介质速度频散和衰减,还伴生了两种现象:反射系数变化和低频伴影,利用这两种现象进行含气性检测为近年来的新方法。介绍了四种频率域含气性检测方法,并在不同地区及层系开展了方法应用,结果显示各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已钻井或沉积相带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属性 衰减梯度 频变AVO 频变地震反射系数 低频伴影
下载PDF
油气勘探研究与哲学思维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亮国 《云南化工》 CAS 2018年第2期42-42,共1页
人类正处于石油时代,对油气资源需求巨大。油气工业的发展从世界范围、国内以及我国西南都遵循普遍的哲学过程。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油气储产量的发展、以及油气工业未来的发展同样遵循辩证的发展过程。只有在油气勘探中辩证地思索... 人类正处于石油时代,对油气资源需求巨大。油气工业的发展从世界范围、国内以及我国西南都遵循普遍的哲学过程。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油气储产量的发展、以及油气工业未来的发展同样遵循辩证的发展过程。只有在油气勘探中辩证地思索与遵循物质与意识、坚持理论的创新能动作用、考察油气勘探的对立统一规律、促进质量互变规律,才能使勘探走向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勘探 能源 哲学 储量
下载PDF
ICP测定油田水中金属离子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郑艳 周玲 代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010-0013,共4页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油田水进行组分分析是开展地化实验的重要内容。随着气田规模扩大,提高油田水分析效率尤为必要,因而需要利用最新分析技术,不断优化实验方法。ICP是近年来发展较好的光谱仪器,使用范围广,用于油田水组分测定...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油田水进行组分分析是开展地化实验的重要内容。随着气田规模扩大,提高油田水分析效率尤为必要,因而需要利用最新分析技术,不断优化实验方法。ICP是近年来发展较好的光谱仪器,使用范围广,用于油田水组分测定还少有文献报道。本文主要以油田水为例,新建ICP法对K+、Na+、Ca2+、Mg2+进行分析,并对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因素进行了讨论。同时通过不同方法的比对,参加中实国金实验室的能力验证,确定了ICP测油田水中金属元素方法准确、快速、稳定、灵敏度高。在实验室承担川西地区油田水检测中,应用较好,为后续开展油田水化学特征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水 ICP法 金属元素
下载PDF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实践新认识 被引量:55
7
作者 谢刚平 叶素娟 田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53,共10页
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正向构造带主体油气已经基本探明,勘探难度日益增大,凹陷、斜坡等负向构造带成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要领域。为此,通过对该区烃源、沉积、储层特征的系统研究,重新认识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 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正向构造带主体油气已经基本探明,勘探难度日益增大,凹陷、斜坡等负向构造带成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要领域。为此,通过对该区烃源、沉积、储层特征的系统研究,重新认识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侏罗统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及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①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与下侏罗统暗色含煤泥页岩烃源条件极佳,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②侏罗系具有多个物源方向,具备形成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的地质条件,具有"满盆富砂"的特点;③碎屑岩储层砂岩致密化程度虽较高,但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均发育相对优质储层;④深层和中浅层普遍发生超压,源储压差是天然气运移、聚集的关键动力条件;⑤致密砂岩气藏存在网状和面状两种供烃方式;⑥中浅层气藏具有"源、相、位"三元控藏的特点。结论认为:川西坳陷负向构造带不仅砂体发育,而且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负向构造 致密砂岩气藏 运聚模式 成藏模式 岩性地层气藏 生储盖组合 天然气资源量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沉积特征与勘探目标 被引量:18
8
作者 许国明 谢刚平 +1 位作者 隆轲 宋晓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33,共7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大中型气藏的勘探方向和目标是日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川中高石梯一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大气田的成功勘探经验表明,有利的沉积相带是大气田形成的基础。为此,基于地震资料、地表露头资料及钻井资料,对该盆地西南...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大中型气藏的勘探方向和目标是日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川中高石梯一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大气田的成功勘探经验表明,有利的沉积相带是大气田形成的基础。为此,基于地震资料、地表露头资料及钻井资料,对该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从沉积相控的角度提出以下观点:①该区中二叠统沉积时处于浅水缓坡高能带,发育大规模礁滩相沉积;②中二叠世时期基底抬升,茅口组顶部遭受剥蚀,形成不整合面风化壳,盆地西南部处于岩溶斜坡带,古表生岩溶作用强烈;③礁滩相沉积叠加风化壳岩溶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礁滩相岩溶型储层。进一步结合研究区资源条件和成藏条件的综合研究结论指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基础地质条件优越,有望寻找到大规模礁滩相岩溶型气藏;该盆地西南部龙门山前隐伏构造带、川西坳陷斜坡带中二叠统圈闭发育,成藏条件好,是寻找大规模礁滩相岩溶型气藏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南部 中二叠世 高能浅水缓坡 礁滩相 不整合面风化壳 岩溶斜坡带 岩溶储层 勘探目标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丰谷构造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油气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叶泰然 黄勇 +1 位作者 王信 王长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6,共5页
致密砂岩的油气预测是国内外油气勘探的重大难题。由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的致密性 ,形成并发展了以裂缝预测为主的诸多油气预测方法和技术 ,但实际效果仍然欠佳。作者以丰谷构造为例 ,以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为基础 ,通过... 致密砂岩的油气预测是国内外油气勘探的重大难题。由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的致密性 ,形成并发展了以裂缝预测为主的诸多油气预测方法和技术 ,但实际效果仍然欠佳。作者以丰谷构造为例 ,以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为基础 ,通过构造恢复、油气水及四史(沉积史、生烃史、热史、孔隙演化史 )研究 ,剖析聚集期古构造的成藏过程 ,指出以聚集期隆起为主要线索的早期圈闭是须二气藏最有效的勘探目标。在此基础上 ,运用地震多参数预测、压力预测等地震油气识别技术 ,预测有利储集区域 ,提供建议井位。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丰谷构造 须家河组 致密砂岩储层 油气预测 聚集期圈闭 压力预测 吸收系数 突变系数 油气藏探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茅口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宋晓波 隆轲 +1 位作者 王琼仙 许国明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茅口组为碳酸盐岩浅水缓坡相沉积,高能浅滩亚相颗粒岩发育。茅口组沉积末期,研究区古表生岩溶作用强烈,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中二叠统发育栖霞组和茅口组碳酸盐岩、梁山组泥质岩等多套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品质较好...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茅口组为碳酸盐岩浅水缓坡相沉积,高能浅滩亚相颗粒岩发育。茅口组沉积末期,研究区古表生岩溶作用强烈,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中二叠统发育栖霞组和茅口组碳酸盐岩、梁山组泥质岩等多套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品质较好;各套烃源岩从中三叠世末起相继达到生烃高峰,资源潜力大。茅口组中上部发育两类储层:裂缝-孔洞型(或裂缝型)储层和白云岩孔隙型储层。钻井及露头剖面揭示茅口组含气性好。高能滩相沉积区与岩溶斜坡带叠合区是茅口组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茅口组之上的区域盖层发育,保存条件好。认为川西地区茅口组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茅口组 沉积特征 油气地质条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三叠系雷口坡组—马鞍塘组油气地质条件及有利勘探目标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许国明 宋晓波 王琼仙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9,共6页
川西地区三叠系发育马鞍塘组滩相裂缝-孔隙型储层、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岩溶缝洞型储层以及雷口坡组台地边缘滩和台内滩相孔隙型储层等多套多种类型的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地质条件良好。认为川西坳陷中段孝新—合丰构造带主要以雷口坡组... 川西地区三叠系发育马鞍塘组滩相裂缝-孔隙型储层、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岩溶缝洞型储层以及雷口坡组台地边缘滩和台内滩相孔隙型储层等多套多种类型的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地质条件良好。认为川西坳陷中段孝新—合丰构造带主要以雷口坡组台内滩、不整合面岩溶储层及马鞍塘组滩相储层为主要勘探目标层系,其中孝泉、新场构造是近期该构造带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坳陷西缘构造带主要以雷口坡组台缘滩及马鞍塘组浅滩相储层为主要勘探目标层系,圈闭面积较大的安县、鸭子河、大邑构造是该构造带风险勘探的有利目标。坳陷东坡构造带主要以雷口坡组台内滩相及不整合面岩溶储层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三叠系 雷口坡组 马鞍塘组 储层特征 油气地质条件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川南寒武系筇竹寺组勘探潜力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熊亮 葛忠伟 +4 位作者 王同 温真桃 钟文俊 周桦 何显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1期14-21,55,共9页
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勘探实践表明,页岩厚度薄且多套叠置,页岩层段测试及试采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落实该区有利勘探目标,实现寒武系筇竹寺组效益开发,开展了系统取心、岩心观察及实验分析。结果表明:①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发育泥页岩、... 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勘探实践表明,页岩厚度薄且多套叠置,页岩层段测试及试采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落实该区有利勘探目标,实现寒武系筇竹寺组效益开发,开展了系统取心、岩心观察及实验分析。结果表明:①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发育泥页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等多种岩性,页岩厚度相对较薄,纵向不连续沉积;②页岩热演化程度过高,储集空间类型以无机孔为主,含粉砂质储层段无机孔也占主导地位;③不同岩性的储层品质相当,均具备储集能力;④钻井揭示位于筇竹寺组中部的含粉砂泥页岩段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含气性好,是有利目标层段。研究认识对该区拓宽勘探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张槽 筇竹寺组 富有机质页岩 粉砂质泥页岩 无机孔
下载PDF
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地质调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渊 王剑 +16 位作者 汪正江 刘建清 李旭兵 王传尚 杨平 李嵘 丘东洲 陈厚国 柏道远 刘早学 汪启年 周文 王宗秀 梁彬 王信 张景华 梁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50-1768,共19页
近年来针对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新区新层系所开展的主要油气地质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进展有:一是综合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微古化石和同位素地层测试及以往资料成果,建立完善了震旦系—下古生界统一的多重... 近年来针对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新区新层系所开展的主要油气地质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进展有:一是综合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微古化石和同位素地层测试及以往资料成果,建立完善了震旦系—下古生界统一的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方案,新建了几丁虫等典型微古化石剖面和同位素地层剖面;二是基本查明区内构造格架和主要褶皱、断裂、滑脱层的分布特征,明确雪峰山主要为准原地构造隆起成因;三是较高精度地恢复了震旦纪—早古生代重点时期岩相古地理面貌及其沉积充填演化序列,揭示了沉积相带对生储岩石发育分布的控制关系;四是更详细地圈定了震旦系—下古生界9个重点层组烃源岩和储集岩的发育分布特征,划分出3套有利生储盖组合;五是解剖总结认为构造抬升和断裂活动是区内及邻区古油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断裂是决定现今油气保存与勘探选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六是优选出利川—恩施等4个有利含气远景区及2个较有利含气远景区,为深入开展油气勘探目标区优选、实现油气勘探新发现奠定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西侧地区 盆山过渡带 震旦系-下古生界 油气地质调查 油气远景区
下载PDF
川北地区海相下组合油气勘探的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海军 孟宪武 +2 位作者 王东 张小青 石国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85-90,共6页
为了探索四川盆地北部坳陷区海相下组合的油气勘探潜力,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区域部署了A1井。通过对该井与下组合相关各重点层段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实验数据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海相下组合的烃源特征、储层特征及主控... 为了探索四川盆地北部坳陷区海相下组合的油气勘探潜力,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区域部署了A1井。通过对该井与下组合相关各重点层段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实验数据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海相下组合的烃源特征、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油气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川北地区下组合发育3套烃源岩,其中下寒武统以碳质页岩为主,TOC平均为2.19%,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为主,厚度达247 m,油气资源丰富;②海相下组合发育4套两类储层,其中震旦系灯影组以发育藻丘相溶蚀孔洞储层为主,寒武系仙女洞组、龙王庙组、洗象池群主要发育浅滩相孔隙型储层;③下组合油气显示活跃,沥青丰富,经历了早期成藏、晚期原地保存的过程,受储层非均质性或沥青封堵带控制,在紧邻烃源岩的斜坡区发育岩性圈闭气藏;④近源、优储及后期稳定保持是海相下组合油气成藏的关键,现今广大斜坡区稳定保持区,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北部 海相 下组合 岩性圈闭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段二叠系栖霞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庄 苏成鹏 +5 位作者 宋晓波 石国山 汪仁富 李素华 董霞 胡永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9-970,共12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西部坳陷北段双鱼石构造、南段平落坝构造二叠系栖霞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而西部坳陷中段栖霞组勘探尚未突破。为了加快栖霞组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节奏,基于西部坳陷中段周边大量野外露头剖面,结合区内及邻区部分地震和钻... 近年来,四川盆地西部坳陷北段双鱼石构造、南段平落坝构造二叠系栖霞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而西部坳陷中段栖霞组勘探尚未突破。为了加快栖霞组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节奏,基于西部坳陷中段周边大量野外露头剖面,结合区内及邻区部分地震和钻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栖霞组油气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西部坳陷中段的勘探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栖霞组具有与西部坳陷北段和南段相同的沉积背景,具备台缘优势相带,具有形成优质储层的条件;同时,该区栖霞组通源断裂发育,能有效沟通寒武系筇竹寺组生烃中心,上覆二叠系致密灰岩和泥页岩以及三叠系膏岩层可作为良好盖层,源—储—盖组合较好,具有形成规模性油气藏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潜力 白云岩储层 台地边缘 栖霞组 二叠系 西部坳陷中段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储层建模致密低渗气藏开发调整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勇飞 曾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5期69-71,共3页
针对新场气田上沙气藏致密低渗储层的地质特征,利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参数定量三维地质模型,应用网格粗化技术由地质模型生成数值模拟应用模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中的历史拟合、参数调整、完善地质模型,优化气藏地质认识,指导开发方... 针对新场气田上沙气藏致密低渗储层的地质特征,利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参数定量三维地质模型,应用网格粗化技术由地质模型生成数值模拟应用模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中的历史拟合、参数调整、完善地质模型,优化气藏地质认识,指导开发方案调整。生产实际表明:基于地质模型进行致密低渗气藏研究能较好解决石油地质研究和气藏工程的衔接问题,能从动态和静态角度研究气藏,从而为气藏开发的动态预测和方案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模型 致密低渗透气藏 气藏开发 随机模型
下载PDF
贵州赤水地区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兴平 孟宪武 刘特明 《贵州地质》 2008年第4期265-269,275,共6页
赤水地区具有较大的勘探资源潜力,总资源量3400×108m3,圈闭资源量2157.34×108m3,探明储量仅占圈闭资源量的2.1%;赋存海相、陆相两大油气系统及原生型、次生型、残存型、复合型等多种子油气系统;储集层非均质性极强,气藏富集... 赤水地区具有较大的勘探资源潜力,总资源量3400×108m3,圈闭资源量2157.34×108m3,探明储量仅占圈闭资源量的2.1%;赋存海相、陆相两大油气系统及原生型、次生型、残存型、复合型等多种子油气系统;储集层非均质性极强,气藏富集规模及分布受沉积微相、溶蚀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圈闭因素的影响外,更主要是裂缝系统对油气富集成藏及油气藏规模、展布起主导作用;茅口组是赤水地区油气勘探的主体气藏,提出"以加强裂缝性储层预测为重点,以致力寻找孔缝洞大型储渗系统为核心,以钻探官渡构造带茅口组缝洞系统获规模气藏为突破口,解决赤水气田产能瓶颈问题,实现官渡构造海相领域油气勘探的突破和赤水气田新的储量接替"都具有积极的、现实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 油气系统 勘探潜力 储层
下载PDF
川东北MLB地区须二段气藏开发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明迪 杨丽兵 +2 位作者 毕有益 杨杰 徐守成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6,4-5,共3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MLB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是一套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的致密砂岩储层,近几年来随着勘探、开发上对川内致密砂岩气藏不断突破,尤其是MLB地区的M101的获产,均证实该区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因此针对MLB须二段致... 四川盆地东北部MLB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是一套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的致密砂岩储层,近几年来随着勘探、开发上对川内致密砂岩气藏不断突破,尤其是MLB地区的M101的获产,均证实该区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因此针对MLB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的特点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镜下分析等资料开展了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有利沉积微相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基础,成岩作用决定着储层的储集性能,压实作用是破坏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同时裂缝的发育有效改善了储渗性能,形成渗透率相对高的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有望获高产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须二段气藏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特征 裂缝
下载PDF
油气田勘探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耿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0-122,共3页
"油气田勘探生产信息系统"的建立就是使油气田勘探生产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保证勘探生产信息能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勘探生产动态情况,满足生产管理需要,以提高勘探效率。该系统是基于B/S架构,利用Java、Jsp、XML... "油气田勘探生产信息系统"的建立就是使油气田勘探生产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保证勘探生产信息能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勘探生产动态情况,满足生产管理需要,以提高勘探效率。该系统是基于B/S架构,利用Java、Jsp、XML等技术建立3层结构模式,实现系统的操作系统无关性、数据库无关性,实现数据录入、文件及图片上传、信息发布、网上查询浏览等多项功能;系统引入了"自由定制"这一概念,解决了各油气田生产实际的多样性、个性需求及企业发展的持续变革这个重点及难点的问题。也解决了各气田数据重复录入、资源共享性差这一问题,既能满足中国石化股份总公司对勘探生产管理信息管理的需求,又能满足下属各分公司以及油气田对勘探信息管理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勘探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该系统已在中石化各油气田推广应用,在实践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生产管理 信息处理 系统 数据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