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1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地质”培养理念下“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以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存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2期61-64,共4页
“普通地质学”是能源类高校地质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对稳定专业思想、增强地学兴趣、培养地学思维、引领思想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今能源结构调整、就业形势低迷的背景下,“普通地质学”面临课时少、内容多、教学尺度... “普通地质学”是能源类高校地质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对稳定专业思想、增强地学兴趣、培养地学思维、引领思想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今能源结构调整、就业形势低迷的背景下,“普通地质学”面临课时少、内容多、教学尺度难以把握、考核评价指标不全面的问题。在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的背景下,从改变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渠道、完善学习平台、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大地质”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适应多行业需求的地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质 课程 普通地质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岩浆岩与变质岩岩石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2
作者 王忠伟 付敬浩 +2 位作者 朱贝 王浩铮 周翊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0期178-182,共5页
课程思政是实现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如何在专业知识中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该文以西南石油大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岩石学课程为例,聚焦课程育人要求与目标,从课程思政建... 课程思政是实现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如何在专业知识中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该文以西南石油大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岩石学课程为例,聚焦课程育人要求与目标,从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方面介绍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地质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岩浆岩 变质岩
下载PDF
地球物理技术向油藏开发延伸的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黄旭日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共17页
地球物理技术近几十年来一直不断地向油气藏开发延伸,在面向目标成像、岩石物理、多约束反演、地震约束和驱动建模、油藏动态监测与表征以及多数据融合与智能化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球物理技术向油藏开发延伸是地球物理技术本... 地球物理技术近几十年来一直不断地向油气藏开发延伸,在面向目标成像、岩石物理、多约束反演、地震约束和驱动建模、油藏动态监测与表征以及多数据融合与智能化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球物理技术向油藏开发延伸是地球物理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开发油气藏的需要。与勘探地球物理相比,面向油藏开发领域的地球物理技术,由于数据条件、关键技术问题与目标的变化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技术体系。旨在简单总结和梳理该领域的发展和现状,目的是能和读者分享作者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思考,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开发 油藏地球物理 动态监测 动态表征 油藏模型 多约束地震反演 多数据融合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西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47
4
作者 程超 刘诗琼 +1 位作者 刘红岐 赵军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高校必须与时俱进的作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在各高校的排名和业界...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高校必须与时俱进的作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在各高校的排名和业界地位都处于领先水平。但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呈下滑趋势,通过对校企进行详实调研后发现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主要原因之一。该方案过多注重智育教学环节,某些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以确保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得以实现。本次新的培养方案修订基于OBE理念和国际工程认证体系,结合专业特色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德育教育、智育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四大育人计划,着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技术与工程 培养方案 OBE理念 人才培养质量
下载PDF
“双一流”战略下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及成效——以西南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晓明 刘丽 +1 位作者 谭程鹏 刘艳丽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3期26-30,共5页
"双一流"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与国家资源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与世界一流高校的相关学科差距如何?如何缩小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为此,笔者对... "双一流"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与国家资源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与世界一流高校的相关学科差距如何?如何缩小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为此,笔者对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英国利兹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应学科进行了调研,总结出其课程设置突出综合化、教学方式着重多样化、课程考核体系重视实践化、教材选择注重广泛化的研究生教育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情和学科特点,提出并推进了课程改革,丰富学科交叉;完善了导师制度,注重因材施教;增进国际联合培养,拓展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培养实践能力。这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取得成效,对建立一个分支学科间相互联系更紧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西南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早日实现"双一流"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对其他高校相关学科建设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研究生 改革实践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下载PDF
地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以西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范存辉 杨西燕 +2 位作者 王浩铮 周翊 范翔宇 《高教学刊》 2022年第7期170-173,共4页
在地学类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融合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提升课程的育人实效和亲和力,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教学实践,针对普通地质学的课程定位与思政育人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思路、课程... 在地学类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融合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提升课程的育人实效和亲和力,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教学实践,针对普通地质学的课程定位与思政育人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思路、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两个方面,介绍普通地质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对相关理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普通地质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质认识实习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以西南石油大学峨眉地质认识实习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西燕 范存辉 +2 位作者 王浩铮 周翊 范翔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6期149-152,共4页
如何在OBE理念指导下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教学实践,以西南石油大学峨眉地质认识实习为例,介绍了野外实习过程中基于基础地质知识实际化、专业技能提升化、创新能力... 如何在OBE理念指导下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教学实践,以西南石油大学峨眉地质认识实习为例,介绍了野外实习过程中基于基础地质知识实际化、专业技能提升化、创新能力引导化三方面的理论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教学实施过程,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的热情,正确认识专业特色、树立专业自信并建立保护地质环境的现代地球科学意识。同时,对相关理工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教育 野外地质认识 OBE概念
下载PDF
关于外国留学生《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喜华 范存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5期209-210,共2页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因此外国留学生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各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改善我校石油工程留学生《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结合近年来留学生教学工作经验,从留学生、任课教师、教材选择等方面分析了我校留学生...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因此外国留学生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各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改善我校石油工程留学生《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结合近年来留学生教学工作经验,从留学生、任课教师、教材选择等方面分析了我校留学生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基础 留学生 课堂教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HQ地区长7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长8段原油来源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孝锐 路俊刚 +5 位作者 谭开俊 廖建波 龙礼文 陈世加 李勇 肖正录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6-1324,共19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HQ地区是玉门油田的流转区块,是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油气来源备受争议。本文选取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不同亚段泥页岩和长8段原油样品,采用总有机碳测定、岩石热解、显微组分、饱和烃气相色谱-...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HQ地区是玉门油田的流转区块,是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油气来源备受争议。本文选取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不同亚段泥页岩和长8段原油样品,采用总有机碳测定、岩石热解、显微组分、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方法,对选取的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合谱系聚类、多维标度、主成分分析进行油源对比,并从烃源岩有效性和油气成藏条件对油源对比结果进行合理性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区东部长7段烃源岩总体为好-优质烃源岩级别,西部长7段烃源岩为中等-好烃源岩级别;东部长7段烃源岩以Ⅰ-Ⅱ_(1)型干酪根为主,西部长7段烃源岩以Ⅱ_(1)-Ⅱ_(2)型干酪根为主;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总体上处于成熟阶段;(2)HQ东部地区长8段原油由本地长7_(3)亚段黑色页岩供烃,西部长8段原油由本地长7_(3)亚段深灰色泥岩与东部长7_(3)亚段黑色页岩混合供烃;(3)长7_(3)亚段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高,为优质排烃源岩;长7_(3)亚段深灰色泥岩有机碳含量较高,可作为有效排烃源岩。晚侏罗世为长8段油藏第I期油气成藏期,此时东部烃源岩生成的低熟油主要向着研究区西部的构造高部位运移;早白垩世末期研究区西部烃源岩达到成熟,西部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对本地长8油藏供烃。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进一步油气勘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长8段原油 长7段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适应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以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存辉 范翔宇 《科教文汇》 2019年第13期69-71,共3页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的逐步推进,其权威性、导向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可和重视。笔者对目前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状进行解析,分析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以《华盛顿协议》为参考点,实质等...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的逐步推进,其权威性、导向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可和重视。笔者对目前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状进行解析,分析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以《华盛顿协议》为参考点,实质等效性为目的,从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式及方法、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资源勘查工程 专业教学改革
下载PDF
四川盆地富钾卤水地球物理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以川西地区为例
11
作者 李进 范翔宇 +4 位作者 熊鸿鸽 王红军 侯学文 钟霆堃 喻显涛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618,共12页
平落坝构造高品位富钾卤水的发现表明四川盆地三叠系海相液态钾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针对盆地内深层液态钾盐地球物理预测研究较少的问题,将平落坝雷四段富钾卤水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为指导,结合地质、地震、... 平落坝构造高品位富钾卤水的发现表明四川盆地三叠系海相液态钾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针对盆地内深层液态钾盐地球物理预测研究较少的问题,将平落坝雷四段富钾卤水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为指导,结合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首先分析和总结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富钾卤水层的测井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优选伽马和声波速度作为敏感参数,建立富钾卤水层的地质—测井—地震三位一体井约束地震反演识别方法,并以平落4井为例,预测富钾卤水层的空间展布;最后结合地震反演结果,圈定出平落坝构造为川西凹陷液态钾盐沉积的最有利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建立一套适用于研究区富钾卤水层地球物理预测方法,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富钾卤水 平落坝构造 测井解释 地质—测井—地震预测模式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红色体育资源整理、挖掘与数字化利用研究
12
作者 王成武 郑洪玉 +4 位作者 刘武军 冯礼璐 杨红丹 郑浩东 张科 《四川体育科学》 2025年第1期6-12,25,共8页
红色体育资源具有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价值,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有关红色体育资源的调查、整理和管理的手段较为传统,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当前红色体育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发展需求。本文从红色体育资源的概... 红色体育资源具有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价值,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有关红色体育资源的调查、整理和管理的手段较为传统,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当前红色体育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发展需求。本文从红色体育资源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讨论了红色体育资源的类型划分问题,进一步分析讨论了红色体育资源的数字化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适用于红色体育资源采集与管理的“全国红色体育资源大数据平台”,以提升红色体育资源的信息化、要素化进程;同时,提出红色体育资源的智能化利用的具体路径,以赋能区域体文旅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技术 红色体育资源 大数据 数字化 利用
下载PDF
地球物理测井专业课混合式教学探索与思考
13
作者 赵军 巫振观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7期145-148,共4页
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蓬勃发展。“测井方法与原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科课程,地球物理测井是地下信息探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油气勘探开发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线上课程、混合式课程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地球... 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蓬勃发展。“测井方法与原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科课程,地球物理测井是地下信息探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油气勘探开发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线上课程、混合式课程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地球物理测井专业课程的教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学科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地球物理测井专业课混合式教学探索,探讨了混合式教学的合理性,并分析了课程建设的前沿方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可有效推动地球物理测井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测井 混合式教学 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以西南石油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作文为例
14
作者 孙阳 王欢 欧阳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6-68,共3页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学生在实际写作中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归纳和分析西南石油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主要错误类型和具体表现,并论述了错误产生的主要原...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学生在实际写作中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归纳和分析西南石油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主要错误类型和具体表现,并论述了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分析 语内错误 语际错误
下载PDF
四川汶川“龙溪玉”地球化学特征及三星堆、金沙玉器的产地溯源
15
作者 宋明伟 彭义伟 +7 位作者 郎兴海 程文斌 欧阳辉 陈曦 赵甫峰 彭磊 蔡姬敏 许文丽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60,共21页
四川龙溪玉在古蜀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探讨龙溪玉的地球化学识别标志及其与三星堆和金沙玉器矿料之间的关系,笔者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电子探针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对龙溪玉的矿物成分和主微量元素特征进行... 四川龙溪玉在古蜀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探讨龙溪玉的地球化学识别标志及其与三星堆和金沙玉器矿料之间的关系,笔者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电子探针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对龙溪玉的矿物成分和主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溪玉为与大理岩相关的透闪石玉,含少量方解石、白云石、滑石和磷灰石等副矿物。玉石通常具有墨绿色-黄绿色-浅绿色-青灰色色环;高P、Mn、V、Cr、Ni、U含量和低δCe值(>1),LREE/HREE比值接近1,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海鸥状,具明显Ce、Eu负异常特征,可以作为龙溪软玉的地球化学识别标志。龙溪玉的宝石学特征与金沙和三星堆遗址出土软玉相似,稀土元素特征和金沙遗址玉器高度一致,结合三地之间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推测四川龙溪可能是三星堆玉器和金沙玉器中软玉玉料的主要来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溪玉 三星堆遗址 金沙遗址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热液导致的白云石重结晶过程中的原位地球化学记录:以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上寒武统白云岩为例
16
作者 刘明铭 鲁子野 +6 位作者 李飞 陈曦 叶宁 黄柏文 李映涛 张歆妍 张哨楠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3,共14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上寒武统白云岩遭受了大量的热液改造。基于岩石学、原位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BT5井上寒武统白云岩中识别出了3种组构的白云石:基质白云石(MD)、环带状鞍形白云石(SD1)和巨晶鞍形白云石(SD2)。...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上寒武统白云岩遭受了大量的热液改造。基于岩石学、原位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BT5井上寒武统白云岩中识别出了3种组构的白云石:基质白云石(MD)、环带状鞍形白云石(SD1)和巨晶鞍形白云石(SD2)。其中,SD1自形程度较好,其核部(SD1-1)具有污浊的晶面和亮红色阴极光,边缘(SD1-2)具有明亮的晶面并在阴极光下显示无规则明暗环带;SD2具有波状消光和亮红色阴极光。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显示,从MD到SD1和SD2核部(SD2-1),样品呈现Sr元素含量逐渐下降、稀土元素总含量逐渐增加且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逐渐增加的规律。综合上述研究,推测SD2-1是从热液中沉淀的白云石充填物,而SD1与热液导致的MD重结晶改造有关。本研究显示热液导致的重结晶形成的白云石具过渡性质稀土元素构成(介于MD和SD2之间),这种特征可以用来识别热液导致的重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上寒武统 白云岩 热液重结晶 微量和稀土元素
下载PDF
滇西腾冲地块芒章花岗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17
作者 王硕 方乙 +2 位作者 唐晓源 代君瑶 王孟旭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9,共13页
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带的腾冲地区中生代—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发育大量花岗岩。本文通过对腾冲地块的芒章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区内岩石以正长花岗岩为... 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带的腾冲地区中生代—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发育大量花岗岩。本文通过对腾冲地块的芒章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区内岩石以正长花岗岩为主要类型,具有高硅(74.41%~76.55%)、富钾(K_(2)O/Na_(2)O值均大于1)、过铝质(A/CNK=1.34~1.48)特征,属于S型花岗岩。Eu、Sr等元素强烈负异常,Rb、Pb等元素明显富集,同时在芒章地区古近纪花岗岩Al_(2)O_(3)/(MgO+Fe O)–CaO/(MgO+FeO)图解中,样品投点分别落于变质泥质岩、变质杂砂岩和富黏土源岩区域内。研究样品具有变化范围较小的锆石ε_(Hf)(t)值为-9.14~-7.73,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值为1699~1613 Ma。测得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9.81±0.35)Ma,表明岩浆侵位时间属于早始新世。上述特征表明区内花岗岩可能是中元古代变质基底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来源于古老富黏土的变质泥质岩及部分变质杂砂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内正长花岗岩与拉萨地块广泛发育的60~50 Ma、50~40 Ma的岩浆岩一致,形成于同碰撞环境,表明腾冲内部具有同碰撞特征的花岗岩是该时期印度板块与腾冲–拉萨地块俯冲碰撞活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腾冲地块
下载PDF
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分析
18
作者 王剑 刘中戎 +5 位作者 王忠伟 付修根 范志伟 何志勇 曾胜强 易建全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7,共17页
[研究目的]基于浅地表地质调查认为,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是羌塘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然而,由于缺乏深钻井样品,盆地深部这套烃源岩特征尚不清楚。北羌塘坳陷东部QZ-16井钻遇了迄今为止盆地最深的上三叠统烃源岩,并发现了较显著的气测异... [研究目的]基于浅地表地质调查认为,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是羌塘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然而,由于缺乏深钻井样品,盆地深部这套烃源岩特征尚不清楚。北羌塘坳陷东部QZ-16井钻遇了迄今为止盆地最深的上三叠统烃源岩,并发现了较显著的气测异常及大量沥青,为盆地深部烃源岩品质研究与生烃潜力分析提供了新的机遇。[研究方法]以QZ-16井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研究,揭示羌塘盆地深部该套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来源及其与沥青油苗之间的油源关系。[研究结果]与已有的地质浅钻及地表露头相比,QZ-16井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TOC含量总体较低(0.12%~1.09%,均值为0.47%),但普遍高于Ⅱ型干酪根的过成熟烃源岩的TOC下限标准(0.3%);氯仿沥青A和生烃潜量(S_(1)+S_(2))参数可能不能真实反映研究区过成熟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指数(8.75~18.5)、Ph/nC_(18)(0.65~1.06)、Pr/nC_(17)(0.34~0.61)值及C_(27)-C_(28)-C_(29)甾烷特征等表明有机质为低等浮游生物与陆生高等植物的混合来源,为Ⅱ2型干酪根,且多形成于较强的还原环境;干酪根颜色(棕褐色-黑色)、T_(max)(536~602℃)、镜质体反射率(R_(o)=2.44%~2.77%)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表明该套黑色泥页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为过成熟;油源对比参数反映QZ-16井上三叠统沥青油苗与黑色泥页岩之间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为自生自储型。[结论]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黑色泥页岩为过成熟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该成果为羌塘盆地烃源岩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三叠统 烃源岩评价 生烃潜力 QZ-16井 油气勘查工程 羌塘盆地
下载PDF
研究生实践类“云课堂”建设及效果评价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2020年地质认识实习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倩 李飞 《高教学刊》 2021年第36期14-16,21,共4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许多高校课程,特别是实践类课程线下教育受到了严重冲击,如何在疫情反复、大量学生跨地区活动存在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成为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个紧迫课题。文章以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实践类课...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许多高校课程,特别是实践类课程线下教育受到了严重冲击,如何在疫情反复、大量学生跨地区活动存在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成为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个紧迫课题。文章以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实践类课程地质认识实习为例,介绍了该课程在疫情期间通过“云课堂”形式进行的在线教学案例。通过两名教师野外实地备课和在线直播方式,引导相关专业研究生进行线上学习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实地讲解、互动交流、提问抽查、作业批改反馈等形式完成了该课程教学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实例剖析,文章对实践类课程“云课堂”开展的优点、缺点分别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他相关实践类课程和其他领域在线教育形式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堂 地质学 思政教育 云导览
下载PDF
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管内环境保障技术研究
20
作者 高志惠 罗利 +1 位作者 周吉日 李彪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7期169-174,共6页
为了探究传统顶管作业时,压入式通风方式下有害气体的弥散规律,采用发烟装置于顶管作业现场掌子面进行了烟气扩散试验,分别对管内烟气弥散速度、管内及作业井内二氧化碳浓度场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传统压入式通风运行模式下... 为了探究传统顶管作业时,压入式通风方式下有害气体的弥散规律,采用发烟装置于顶管作业现场掌子面进行了烟气扩散试验,分别对管内烟气弥散速度、管内及作业井内二氧化碳浓度场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传统压入式通风运行模式下烟气以3.25m/s的速度扩散,烟雾以1.3m/s的速度在管道内形成弥散,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或燃气等管线破裂事故人员难以有效撤离。研发了负压气封诱导式顶管作业环境保障系统,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其实施关键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送风角度、送风速度以及出风口与掌子面距离对通风效果的影响依次降低,新系统可将有害气体降低到10%以下,对于有害气体泄漏事故15min内可将有害气体浓度降到安全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 有害气体 弥散速度 负压气封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