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于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工程风险及其保护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长俊 张理 《化工管理》 2018年第9期133-134,共2页
随着社会逐渐趋向于现代化发展,使得各领域与国民对石油天然气资源需求量也在日益的提升当中。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因素,就能够对石油天然气起到运输作用的管道以及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风险性、保护方式进行相关研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石... 随着社会逐渐趋向于现代化发展,使得各领域与国民对石油天然气资源需求量也在日益的提升当中。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因素,就能够对石油天然气起到运输作用的管道以及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风险性、保护方式进行相关研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的高质高效性建设,以期为从事天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管道 工程风险 保护方法
下载PDF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永友 王琨 +2 位作者 郭昭学 王其军 吕栋梁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27,共5页
由于受工况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与石油及天然气工程技术相关的实验和工程实践技能训练,无法在常规实验室完成,此外由于油田现场因高危、高风险等极端工作环境,也无法接纳学生开展实验或实训,因此虚拟仿真是开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实验... 由于受工况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与石油及天然气工程技术相关的实验和工程实践技能训练,无法在常规实验室完成,此外由于油田现场因高危、高风险等极端工作环境,也无法接纳学生开展实验或实训,因此虚拟仿真是开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践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以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开发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例,介绍其教学资源应用案例、教学体系、教学实践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虚拟仿真 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
下载PDF
S气田天然气压缩机组能效提升技术研究
3
作者 兰海涛 赵玥颖 +2 位作者 姚岸林 邱海涛 贺三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2024年第1期21-25,31,共6页
S气田投产后进入中后期,天然气处理量偏低,天然气压缩机组进排气压力偏离设计工况,导致机组出现能耗高、效率低的现象。以S气田中的5号站、9号站和15号站三个区块为研究对象,分析运行与能效现状,提出四种提效节能方案:压缩机组开关机策... S气田投产后进入中后期,天然气处理量偏低,天然气压缩机组进排气压力偏离设计工况,导致机组出现能耗高、效率低的现象。以S气田中的5号站、9号站和15号站三个区块为研究对象,分析运行与能效现状,提出四种提效节能方案:压缩机组开关机策略;单双调节改造;高压变频改造;更换小排量压缩机组。通过HYSYS和Pipeline Studio软件模拟得到方案改造后结果。结果表明:改造后单台机组效率平均提升55.44%,均达到节能评价值,单台节能率最高为53.53%,整体节能率达29.77%,有效提升系统能效,减少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缩机组 高压变频改造 单双作用调节 选择性运行
下载PDF
地下煤制气制取液化天然气和液氢工艺研究
4
作者 刘恩斌 鲁绪栋 +3 位作者 季永强 彭杰 郝天舒 李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目的脱除地下煤制气中的酸气,将地下煤制气中的CH_(4)和H_(2)分离出来并液化。方法对常见的分离方法进行对比,确定采用低温精馏法对煤制气进行脱酸气、分离CH_(4)和H_(2)并液化。根据低温精馏法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地下煤制气脱酸... 目的脱除地下煤制气中的酸气,将地下煤制气中的CH_(4)和H_(2)分离出来并液化。方法对常见的分离方法进行对比,确定采用低温精馏法对煤制气进行脱酸气、分离CH_(4)和H_(2)并液化。根据低温精馏法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地下煤制气脱酸气、分离CH_(4)和H_(2)并液化的工艺流程,该工艺主要由两个精馏塔、一个两相分离器和三级氦膨胀制冷系统组成。同时利用HYSYS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最优参数。结果该工艺可以将地下煤制气中CO_(2)的摩尔分数脱除到0,H_(2)S的摩尔分数脱除到3.65×10-14,满足处理要求。同时可以实现CH_(4)回收率为99.97%,加压液化天然气(PLNG)的摩尔分数为99.97%,H_(2)的回收率为98.30%,液氢(LH_(2))的摩尔分数为99.99%。结论该工艺可以有效利用地下煤制气制取PLNG和LH_(2),且所需能耗较传统工艺能耗降低了11.64%,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煤制气 低温精馏法 脱酸气 加压液化天然气 液氢
下载PDF
天然气冷放空模拟及实验研究
5
作者 马剑林 李又绿 +3 位作者 王爱玲 余东亮 余双宁 解正一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期252-259,共8页
天然气放空是输气管道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压力、温度、放空流量都随着时间变化的复杂过程。基于放空管道的实际情况,对相关规范所推荐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完善。改进的模型考虑了出口临界流动和亚临界流动的放空计算,研究放空... 天然气放空是输气管道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压力、温度、放空流量都随着时间变化的复杂过程。基于放空管道的实际情况,对相关规范所推荐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完善。改进的模型考虑了出口临界流动和亚临界流动的放空计算,研究放空管阀门开度、天然气气体膨胀导致的内能变化对管道放空的影响。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中的管道放空数据大致吻合,为以后的生产调度和事故维抢修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长输管道 放空时间 放空量 迭代计算
下载PDF
大型并联天然气管网系统运行优化技术研究
6
作者 刘恩斌 彭勇 +1 位作者 杨毅 李长俊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某大型长距离并行管道系统结构复杂,其压气机站合建在一起,且进站口和出站口设置有联通管线和截断阀门,由于两条管线内流量能够自由分配,使得沿线不同站场可能出现双线联合运行、双线独立运行、单线压力越站、双线压力越站等多种复杂工... 某大型长距离并行管道系统结构复杂,其压气机站合建在一起,且进站口和出站口设置有联通管线和截断阀门,由于两条管线内流量能够自由分配,使得沿线不同站场可能出现双线联合运行、双线独立运行、单线压力越站、双线压力越站等多种复杂工况。为了减少大型并联管道系统能耗,构建了并联管道的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以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考虑了压缩机自耗气、站场流量分配以及压力分配等多种约束,能够确定不同站场的运行方式,计算不同管线间的最佳流量分配。由于模型决策变量较多,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PSO)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通过实践该算法获取的优化方案最好。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管道系统可降低能耗25.31%,对现场操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并联管网 粒子群算法(PPSO) 优化模型
下载PDF
天然气长输管道低碳优化运行模型
7
作者 刘恩斌 彭勇 +2 位作者 喻斌 杨毅 李长俊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为了降低天然气长输管道生产运行中的碳排放量,基于不同能源结构背景,建立了一种天然气长输管道低碳运行模型,用于计算天然气管网运输过程中多能源的碳排放量及能耗。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NHPSO-JTVAC)求解该模型并给出最优调度方... 为了降低天然气长输管道生产运行中的碳排放量,基于不同能源结构背景,建立了一种天然气长输管道低碳运行模型,用于计算天然气管网运输过程中多能源的碳排放量及能耗。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NHPSO-JTVAC)求解该模型并给出最优调度方案。以西气东输二线和三线西部并联管段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现有系统中的碳排放量减少了28.80%,能耗降低了23.05%;若将风电与光电等新能源引入管道系统,碳排放量会减少32.20%,能耗会降低22.11%。鉴于光伏发电相对于风力发电较为稳定,建议分时段引入光电以减少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管道优化 NHPSO-JTVAC算法 碳排放 新能源
下载PDF
石油工程HSE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谋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4期121-124,共4页
石油工程HSE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其不仅针对石油专业学生,还以选修课形式向全校其他学院包括机械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等非石油主干专业学生开设。课程内容涉及石油钻井、开采及集输过程中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 石油工程HSE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其不仅针对石油专业学生,还以选修课形式向全校其他学院包括机械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等非石油主干专业学生开设。课程内容涉及石油钻井、开采及集输过程中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法律法规。其教学内容相对简单、知识零散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点掌握效果差。为提升石油工程HSE课题教学效果,该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性地从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浅出举例掌握作业流程及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及践行课程思政等方面对教学效果影响开展研究。结合课后调查效果表明,该类教学方法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HSE 教学探索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全华 郭建春 +1 位作者 李早元 宋艾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瓶颈。西南石油大学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为依托,立足于行业的特点,通过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实践基地建设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瓶颈。西南石油大学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为依托,立足于行业的特点,通过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实践基地建设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创新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全日制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创新与实践能力
下载PDF
基于《石油工程概论》MOOC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杨 胡亚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1期163-164,共2页
《石油工程概论》是一门专业课程,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网络较宽,知识复杂多变,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和教学资源到专业知识传授当中,故而采取MOOC课堂教学模式来解决这门课程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本文针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石油工程概论》是一门专业课程,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网络较宽,知识复杂多变,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和教学资源到专业知识传授当中,故而采取MOOC课堂教学模式来解决这门课程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本文针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该门课程在教学当中遇到问题和难点,从而运用MOOC课堂教学模式来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概论》 MOOC教学模式 学习效果 依据
下载PDF
混氢天然气对流量计安装条件的适应性分析
11
作者 张雯琴 李长俊 +1 位作者 贾文龙 王国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03,109,共7页
目的 将氢气混入天然气中后会改变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状态,从而影响流量计的计量准确度,采用ANSYS Fluent模拟弯头后混氢天然气的速度分布,分析现行的孔板流量计和超声流量计安装条件标准是否适用于混氢天然气管道。方法 模拟单90°... 目的 将氢气混入天然气中后会改变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状态,从而影响流量计的计量准确度,采用ANSYS Fluent模拟弯头后混氢天然气的速度分布,分析现行的孔板流量计和超声流量计安装条件标准是否适用于混氢天然气管道。方法 模拟单90°弯头和双90°弯头后混氢天然气的速度场,分析现行标准中规定的流量计安装位置是否能使混氢天然气速度达到对称分布,从而说明是否需要延长现行标准中规定的弯头后流量计安装位置前直管段长度。结果 (1)在单90°弯头后44D和50D截面处,掺氢量(摩尔分数,下同)为10%~30%时,气体流速未恢复到对称速度分布;(2)在双90°弯头后44D截面和50D截面处,掺氢量为10%时,气体流速已恢复到对称速度分布,掺氢量为20%~30%时的流速未恢复到对称速度分布;(3)在双90°弯头后30D截面处,掺氢量为10%时的流速未恢复到对称速度分布。结论 (1)对于混氢天然气,应适当延长现行标准中规定的单弯头后流量计前直管段长度;(2)当掺氢量达到20%~30%时,应适当延长双弯头后流量计前直管段长度;(3)当掺氢量达到10%且孔板孔径比减小时,应适当延长孔板流量计前直管段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氢天然气 弯头 对称速度分布 流量计 安装条件 仿真
下载PDF
基于PSO-SVR模型的短期天然气负荷预测
12
作者 杨奕 刘金源 +2 位作者 陈天民 魏王颖 王寿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5210-15216,共7页
针对天然气负荷影响因素选择困难,冗余因素会影响负荷预测的精度和速度,使用特征选择Relief算法对影响负荷值的因素进行筛选,去掉冗余影响因素,为准确地预测天然气负荷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在进行负荷预测时,单一的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 针对天然气负荷影响因素选择困难,冗余因素会影响负荷预测的精度和速度,使用特征选择Relief算法对影响负荷值的因素进行筛选,去掉冗余影响因素,为准确地预测天然气负荷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在进行负荷预测时,单一的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会陷入重要参数难以选取最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上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SVR重要参数的组合模型PSO-SVR。所提出的算法首先使用特征选择选取影响因素,为负荷预测提供主要的数据支持;然后,设置SVR的3个关键参数的初始值,进行迭代得到最优的关键参数值;最后,将影响因素和负荷值输入PSO-SVR模型进行训练并预测。使用榆济管线的负荷数据进行预测并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比其他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高,能为天然气负荷预测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天然气公司购气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日负荷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粒子群算法 特征选择
下载PDF
基于PHAST的天然气管道泄漏后果危害范围模拟研究
13
作者 詹文文 牛辉 +5 位作者 韦奉 刘斌 王磊 赵红波 席敏敏 许铎 《焊管》 2023年第12期20-27,共8页
针对天然气管道泄漏引发的事故后果,依据相关计算理论及伤害准则,采用PHAST软件对不同输送压力、泄漏孔径、环境风速、泄漏方向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不同工况下室内人员及室外人员的伤亡范围。研究表明:影响火灾爆炸事故最严重的因素... 针对天然气管道泄漏引发的事故后果,依据相关计算理论及伤害准则,采用PHAST软件对不同输送压力、泄漏孔径、环境风速、泄漏方向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不同工况下室内人员及室外人员的伤亡范围。研究表明:影响火灾爆炸事故最严重的因素是泄漏孔径,造成人员伤亡半径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火球>喷射火>蒸气云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距离室外大于室内。根据国标相关计算公式计算某管线运行工况下的潜在影响半径略低于模拟值,因此国标对潜在影响半径的设置略为保守,该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气扩散后果的影响因素及危害范围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喷射火 火球 蒸气云爆炸 PHAST
下载PDF
大型石油储罐CO_(2)消防管道流动特性研究
14
作者 贺三 唐凯 +1 位作者 周艾妍 薛雅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0-366,共7页
针对大型石油储罐消防保护,CO_(2)灭火系统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存在的灭火响应时间长且污染原油等问题,而CO_(2)在管内呈现复杂的流动情况,需对CO_(2)流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CO_(2)喷放... 针对大型石油储罐消防保护,CO_(2)灭火系统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存在的灭火响应时间长且污染原油等问题,而CO_(2)在管内呈现复杂的流动情况,需对CO_(2)流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CO_(2)喷放试验装置,并采用OLGA软件建立CO_(2)灭火管道流动模型,对比分析试验结果,验证模型可靠性。基于OLGA软件建立大型石油储罐远距离消防管道,模拟不同配置条件下CO_(2)在消防管道内流动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输送距离、喷嘴孔径、CO_(2)存储状态和管径均会对CO_(2)流动特性产生影响。输送距离越短、管径越小、喷嘴孔径越大,管道泄压速率越高,气体流动能量损失和膨胀作用导致的管道温降越大;管内压力、温度变化与灭火剂储存状态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石油储罐 消防管道 二氧化碳 流动特性 数值模拟 灭火剂
下载PDF
混氢天然气管道放空自燃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15
作者 朱红钧 李佳男 +2 位作者 陈俊文 粟华忠 唐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9-161,共13页
天然气掺氢输送是实现大规模、远距离氢能转运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混氢天然气在放空过程中存在爆轰或爆燃的风险,对放空管壁施加的超压过大还会造成管壁破裂。因此,亟需明晰混氢天然气放空自燃与流场演化过程,进而量化放空管壁的一次超压... 天然气掺氢输送是实现大规模、远距离氢能转运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混氢天然气在放空过程中存在爆轰或爆燃的风险,对放空管壁施加的超压过大还会造成管壁破裂。因此,亟需明晰混氢天然气放空自燃与流场演化过程,进而量化放空管壁的一次超压。为此,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数值模拟了混氢天然气管道放空自燃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掺氢浓度条件下对自燃及压力波传播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混氢天然气在阀门通道和放空管中的爆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高压气体在阀门通道内以压力波形式传播并不断地碰撞反射与叠加,形成马赫环结构,加热气体使温度升至自燃点,并触发自燃;②在阀门通道和放空管内均出现了爆燃现象,但压力波在放空管内能量迅速衰减,一段距离后温度大幅降低,气体不再燃烧;③掺氢比越大,压力波传递速度越快,自燃触发的时间越短,对放空管壁产生的一次超压也越大。结论认为,在确定的泄放压力与阀门开度工况下,降低掺氢浓度可有效减轻爆燃风险和减小壁面超压,实际工程中需结合输送经济成本和安全风险控制掺氢量在合理的浓度范围。混氢天然气管道放空自燃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取得的新认识有助于指导掺氢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将助力于绿色氢能的大规模混合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氢天然气 放空 爆燃 超压 自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旁通清管研究进展
16
作者 敬加强 陈勇 +4 位作者 孙杰 王轲 王秋月 张少冬 蒋灿灿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153,共10页
为推进国内旁通清管技术发展,围绕简单旁通式、旁通孔开度控制式和速度控制式清管器,介绍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旁通清管模型适用性及局限性,探讨了水平、水平-立管和水平-起伏-立管清管系统中清管速度、压力、段塞分布情况等变化规... 为推进国内旁通清管技术发展,围绕简单旁通式、旁通孔开度控制式和速度控制式清管器,介绍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旁通清管模型适用性及局限性,探讨了水平、水平-立管和水平-起伏-立管清管系统中清管速度、压力、段塞分布情况等变化规律,阐明了国外旁通清管技术工程应用情况与效果,分析了国内速度控制式旁通清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旁通率、压降系数和皮碗与管壁间摩擦力是决定旁通清管器运行速度的重要参数,比选旁通率以及精确计算摩擦力与压降系数,有助于建立准确通用的旁通清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模拟仿真以及现场试验研究,所得结论有助于推进旁通清管技术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通清管器结构 清管模型 清管速度 旁通率 压降系数 天然气管道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促进下的“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考核探索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利喜 《高教学刊》 2019年第18期189-191,共3页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与大多数专业基础课相似,长期以来,课程考核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检验,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课程考核内容、形式、方法不能较好适应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技术人...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与大多数专业基础课相似,长期以来,课程考核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检验,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课程考核内容、形式、方法不能较好适应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鉴于此,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推动力”的核心理念为指导思想,探索了综合随堂测试、课下作业、教学实验、文献调研、结课考试等多元指标、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为石油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 课程考核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下载PDF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宏泉 梁利喜 么勃卫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2期102-103,共2页
岩石力学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从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发展现状来看,存在若干问题,比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利用欠佳、内容不够新颖,系统性差、目的性和实用性不强等,这些都严重制约... 岩石力学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从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发展现状来看,存在若干问题,比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利用欠佳、内容不够新颖,系统性差、目的性和实用性不强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其教学的达成度效果。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当前石油工程应用需求,对本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旨在促进其教学改革工作与早日成为精品课程,也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 岩石力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与效果
下载PDF
《巴黎协定》背景下石油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卞小强 魏蒙 《大学教育》 2020年第2期74-76,80,共4页
石油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工程性学科,因为其极强的专业性而凸显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性。石油工程专业是石油院校与各大油田开展项目合作和科学实验建设的重点学科,为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创造了很多有利的客观条... 石油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工程性学科,因为其极强的专业性而凸显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性。石油工程专业是石油院校与各大油田开展项目合作和科学实验建设的重点学科,为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创造了很多有利的客观条件。但是,《巴黎协定》提出的环境问题给石油行业和石油高校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石油工程专业课程目前能否适应《巴黎协定》尚不明确。因此,石油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按照《巴黎协定》新规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协定》 石油工程 环境问题 教改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聪 王琨 +1 位作者 钟烨 陈迟 《科教导刊》 2019年第16期38-39,共2页
结合指导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中的一些环节,从选题的针对性、题目设置与石油行业生产实践的结合度、选题的方式、强化文献调研与总结分析能力以及本科毕业设计的... 结合指导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中的一些环节,从选题的针对性、题目设置与石油行业生产实践的结合度、选题的方式、强化文献调研与总结分析能力以及本科毕业设计的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提高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学科建设 石油工程 毕业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