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电子学加强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的思考——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军龙 庹先国 +1 位作者 李怀良 石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19期270-271,共2页
核科学与技术大发展事关重大,是关系到我国原子能工业发展的全局大事。基于此,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核电子学遇到的问题。包括核科学理论相对完善与探测器发展的缓慢、电子学的快速发展、工程应用的困难、科研与应用的对立与统... 核科学与技术大发展事关重大,是关系到我国原子能工业发展的全局大事。基于此,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核电子学遇到的问题。包括核科学理论相对完善与探测器发展的缓慢、电子学的快速发展、工程应用的困难、科研与应用的对立与统一。二是解决的办法。包括敏感材料研究、微电领域研究、加强学科交叉、学院定位与共识、大工程中锻炼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结合实际对新时期推动核学科与技术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子学 核科学与技术 学科理论
下载PDF
如何培养优秀核技术类大学生——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2
作者 吴军龙 李江波 +2 位作者 李全伟 唐敬友 王小胡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24,共3页
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原子能工业发展的全局大事。该文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核类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外部研究3个方面,对如何培养优秀的核技术类优秀人才进行探讨,对新时期培养优秀核类大学... 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原子能工业发展的全局大事。该文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核类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外部研究3个方面,对如何培养优秀的核技术类优秀人才进行探讨,对新时期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扎实推进核学科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核类大学生 专业内涵建设 人才梯队建设 专业外部研究
下载PDF
《核电子学》虚拟技术教学探索——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军龙 李全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第1期152-154,共3页
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以虚拟仿真技术为载体,逐步更新核电子教学手段。采用虚拟仿真技术,系统仿真核电子学关键电路,解决对核电子学整个系统框架认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达到利用更少的学时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内容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 核电子学 虚拟技术 教学应用
下载PDF
核电子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4
作者 吴军龙 庹先国 +1 位作者 李怀良 石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第16期148-149,共2页
核电子学是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物理、辐射防护与环境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对于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措施与建议等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对新时期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核电子学是核工程与核技术、核物理、辐射防护与环境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对于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措施与建议等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对新时期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结合"卓越工程师"项目,对提高本科专业教学水平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子学 教学现状 虚拟技术
下载PDF
“核电子学”课程的改进和建议——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5
作者 吴军龙 王小胡 +1 位作者 吴春蓉 李江波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18年第1期70-72,共3页
核电子学是研究核科学与电子学联系的一门课程。课程设置的好坏关系到核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课程内容需要更新、增加信号处理内容、增加软件仿真内容、教学经费的投入与稳定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对新时期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提... 核电子学是研究核科学与电子学联系的一门课程。课程设置的好坏关系到核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课程内容需要更新、增加信号处理内容、增加软件仿真内容、教学经费的投入与稳定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对新时期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提高培养核类学生质量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子学 课程内容 知识更新
下载PDF
以高校为主体的跨学科组织运行机制探讨
6
作者 李园利 谢瑞士 +1 位作者 吕丽娜 刘海峰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跨学科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和趋势,对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受政策环境、文化价值、体制机制阻力的限制,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非常缓慢,存在运行机制不明晰、多主体协作和资源整合困难、跨学科组织制度滞后... 跨学科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和趋势,对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受政策环境、文化价值、体制机制阻力的限制,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非常缓慢,存在运行机制不明晰、多主体协作和资源整合困难、跨学科组织制度滞后等问题。本文剖析了剖析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发展现状,查明我国当前跨学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跨学科组织的高效运行机制,为国内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创新管理及有效运行提出参照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组织 运行机制 高校
下载PDF
桶装核废物层析γ扫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阳刚 庹先国 程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0,35,共6页
层析γ扫描技术是桶装中低放核废物无损分析技术的主要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桶装容器内中、高密度非均匀核废物中的核素及其含量。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桶装核废物层析γ扫描技术研究现状,简述国内现有研究基础和研究进展,并对层析γ扫描... 层析γ扫描技术是桶装中低放核废物无损分析技术的主要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桶装容器内中、高密度非均匀核废物中的核素及其含量。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桶装核废物层析γ扫描技术研究现状,简述国内现有研究基础和研究进展,并对层析γ扫描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层析γ扫描技术研究发展方向和我国桶装核废物层析γ扫描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对所面临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装核废物 无损分析 层析γ扫描 综述
下载PDF
核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8
作者 李江波 匙芳廷 +2 位作者 王烈林 席发元 易发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以西南科技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为例,通过对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室建设规划、专业特色定位、核类人才培养和整合优质资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初步探讨,以期为同类院校实验中... 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以西南科技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为例,通过对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室建设规划、专业特色定位、核类人才培养和整合优质资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初步探讨,以期为同类院校实验中心的建设提供交流和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类专业 实验教学中心 建设
下载PDF
应用随机模拟理论计算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核素迁移
9
作者 马立平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5-380,共6页
为了计算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关闭后,放射性核素在孔隙介质中迁移行为以及对公众造成的照射,应用随机数学理论,将处置场岩土体孔隙-裂隙双重介质视为一个随机场,依据流体渗流力学理论基础形成的二维定向渗流理论,建立了反映放射性核... 为了计算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关闭后,放射性核素在孔隙介质中迁移行为以及对公众造成的照射,应用随机数学理论,将处置场岩土体孔隙-裂隙双重介质视为一个随机场,依据流体渗流力学理论基础形成的二维定向渗流理论,建立了反映放射性核素在处置场岩土体中迁移规律的数学模型。结合计算技术,进一步建立可对放射性核素在处置场岩土体中迁移规律进行仿真分析的系统,并可以用于放射性核素在处置场岩土体中迁移规律模拟研究与预测分析,以及对公众所致辐射剂量计算。通过算例重复仿真实验分析,最后进行统计平均得出放射性核素在处置场岩土体中迁移的规律性认识,验证了所建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中放废物处置场 核素迁移 随机过程 孔隙-裂隙双重介质 模拟
下载PDF
核废物桶分层γ扫描点源衰减校正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刚 庹先国 +3 位作者 石睿 刘宇琦 郑洪龙 许阳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5-160,共6页
采用Matlab数据拟合方法及数值计算方法给出校正后的衰减距离。通过Monte-Carlo模拟密度为1.0 g/cm3的聚乙烯材料均匀填充的放射性废物桶,在7个不同的旋转圆周上每隔30°模拟一次探测器计数,得到137Cs点源在桶内7个不同旋转半径上... 采用Matlab数据拟合方法及数值计算方法给出校正后的衰减距离。通过Monte-Carlo模拟密度为1.0 g/cm3的聚乙烯材料均匀填充的放射性废物桶,在7个不同的旋转圆周上每隔30°模拟一次探测器计数,得到137Cs点源在桶内7个不同旋转半径上旋转一周的探测器计数,以贡献率较大的部分区域计算给出校正后的平均衰减距离。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此方法得到的活度相对误差在0.6%~25.2%之间,相对于传统以桶半径为固定衰减距离计算的结果(相对误差11.8%~209.9%),误差得到明显降低。说明此方法对提高核废物桶中点源活度估计的准确度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γ扫描 衰减距离校正 MONTE-CARLO方法
下载PDF
新型TGS核废物桶检测控制系统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文亮 李怀良 +3 位作者 庹先国 石睿 刘颖 鞠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了对核废物桶进行自动层析γ扫描检测,针对核废物桶检测装置,构建了一套基于PLC实现四维层析γ扫描的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具体介绍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对系统核心控制器件的选择,并设计了系统的控制方式,处理系统异常情况的方法... 为了对核废物桶进行自动层析γ扫描检测,针对核废物桶检测装置,构建了一套基于PLC实现四维层析γ扫描的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具体介绍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对系统核心控制器件的选择,并设计了系统的控制方式,处理系统异常情况的方法。经核废物桶检测运行实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安全、操作灵活,有效地满足了核废物桶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废物桶 层析γ扫描 PLC 检测 控制系统
下载PDF
桶装核废物分段伽马扫描和层析伽马扫描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叶蔺 庹先国 +3 位作者 石睿 刘瑶 姚晓雨 刘颖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了使核废物桶检测过程更加规范、便捷,设计了分段γ扫描和层析γ扫描自动检测系统.基于西门子S7-12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计运动控制系统,基于C#语言开发上位机控制分析软件.实现无损检测系统中机械运动装置的精确控制、运动检测的有... 为了使核废物桶检测过程更加规范、便捷,设计了分段γ扫描和层析γ扫描自动检测系统.基于西门子S7-12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计运动控制系统,基于C#语言开发上位机控制分析软件.实现无损检测系统中机械运动装置的精确控制、运动检测的有序进行;设计人性化界面以便于用户操控实验平台,实现机械控制、数据采集、能谱分析的自动执行;同时提供了模式切换、安全监测等辅助功能.促成了桶装核废物多种自动检测方式过程中运动控制、能谱探测与数据分析的协同化、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γ扫描 层析γ扫描 自动检测软件 固体核废物
下载PDF
CeBr_(3)探测器原位测量海洋γ放射性核素模拟研究
13
作者 袁斌 唐东明 +3 位作者 张江梅 席发元 冯兴华 张草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1-338,共8页
针对海洋环境本底复杂、人工γ放射性核素含量低导致目标核素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将CeBr_(3)闪烁体探测器应用于海洋γ放射性核素原位测量的方案。通过MC模拟,计算分析了CeBr_(3)探测器对海洋环境中常见人工γ放射性核素的探测效率、... 针对海洋环境本底复杂、人工γ放射性核素含量低导致目标核素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将CeBr_(3)闪烁体探测器应用于海洋γ放射性核素原位测量的方案。通过MC模拟,计算分析了CeBr_(3)探测器对海洋环境中常见人工γ放射性核素的探测效率、有效探测距离、在海水中的本底能谱(包括探测器自身放射性)、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MDAC)等,并与传统NaI(Tl)、LaBr_(3)(Ce)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海洋原位γ放射性测量方案能够弥补传统低分辨率NaI(Tl)探测器与复杂本底LaBr_(3)(Ce)探测器在海洋环境下对γ射线测量的不足,对提升海洋原位γ探测器在海洋放射性污染监测的智能预警能力以及对海洋环境资源的保护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铈(CeBr_(3)) 海水原位测量 Γ射线 MC模拟
下载PDF
矿物固化核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再宏 邓司浩 罗彦滔 《环境科学导刊》 2018年第A01期1-7,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核废物的处置成为核能利用的一大难题。人造岩石和铁氧化物矿石因在高放废物固化研究中具有良好的性能,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对常见的人造岩石和铁氧化物矿石固化体在含高放核素和模拟核素固化处理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进入21世纪以来,核废物的处置成为核能利用的一大难题。人造岩石和铁氧化物矿石因在高放废物固化研究中具有良好的性能,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对常见的人造岩石和铁氧化物矿石固化体在含高放核素和模拟核素固化处理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其组分、固溶量、化学稳定性和理论计算等方面。与常见的玻璃、水泥固化体相比,人造岩石和铁氧化物矿石固化体在高放核素固化处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高放废物地质深埋处置的理想固化体。然而,人造岩石和铁氧化物矿石固化体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尚未实际应用到放射性核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矿物固化 人造岩石 铁氧化物 综述
下载PDF
铀污染环境下植物的光合生理变化及对铀的吸收转移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鲁雪 罗学刚 +2 位作者 唐永金 彭芳芳 王丽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9-304,共6页
在25 mg/kg、75 mg/kg、125 mg/kg、175 mg/kg铀(乙酸双氧铀)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中,通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了铀对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四季豆( Phaseolus vulgaris )、红圆叶苋( Iresine herbstii... 在25 mg/kg、75 mg/kg、125 mg/kg、175 mg/kg铀(乙酸双氧铀)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中,通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了铀对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四季豆( Phaseolus vulgaris )、红圆叶苋( Iresine herbstii )、四季牛皮菜( Beta vulgaris L.)和大叶菠菜( Spinacia oleracea )5种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质量比铀处理下,植物光合生理变化较大。四季豆的净光合速率( P n )是对照(CK)的35.2%-87.0%,大叶菠菜是CK的147.4%-178.1%,红圆叶苋是CK的112.3%-133.5%,向日葵是CK的98.2%-115.6%,四季牛皮菜是CK的94.7%-108.4%;铀污染使植物的初始荧光( F o )均降低,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 F v / F m )增加0.3%-3.7%,但在铀质量比为125 mg/kg和175 mg/kg时,红圆叶苋的 F v / F m 略有下降,为对照的99.3%和98.0%,整体影响不明显。2)茎叶铀质量比以四季豆和大叶菠菜较高,根系铀质量比以四季豆和向日葵较高,整株铀质量比较高的依次是四季豆、大叶菠菜和向日葵。但试验植物地上器官铀质量比均小于根系铀质量比,植株铀质量比小于土壤铀污染量,说明这5种植物的铀转移能力较低。3)四季豆光合系统抗铀胁迫能力较弱,但根系铀质量比是土壤铀污染量的1.55-2.45倍,可以作为固持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吸收转移
原文传递
铀对2种小球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6
作者 王璇 王宇涵 +1 位作者 唐运来 陈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7,共10页
【目的】探究铀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筛选新的基于光合作用的水体铀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指标。【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铀(0,0.5,1,5,10,20 mg/L U^(6+))分别处理普通小球藻(Cholorella vulgaris)和黄龙普通小球藻2种来自不同生境的微... 【目的】探究铀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筛选新的基于光合作用的水体铀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指标。【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铀(0,0.5,1,5,10,20 mg/L U^(6+))分别处理普通小球藻(Cholorella vulgaris)和黄龙普通小球藻2种来自不同生境的微藻,在处理后的第3,5,7,10,14天进行相对生长速率、光合放氧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指标的测定。【结果】(1)0.5 mg/L低浓度铀处理显著促进2种小球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效率,表现为2种微藻的相对生长速率、光合放氧速率、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而5~20 mg/L高浓度铀处理则显著抑制2种小球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2)黄龙普通小球藻比普通小球藻对铀处理更敏感,在1 mg/L处理浓度下生长与光合作用就受到显著抑制,可以作为水体铀污染生物监测的指示生物;(3)回归分析表明,不同浓度铀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Y(Ⅱ)和rETR的响应速度快于相对生长速率、光合放氧速率、叶绿素含量和F_(v)/F_(m)等指标,可以作为水体铀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敏感指标。【结论】铀对小球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且黄龙小球藻对铀污染更敏感,可将黄龙小球藻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Y(Ⅱ)和rETR结合起来应用于水体铀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生长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含放射性核素天然榍石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崔春龙 卢喜瑞 +3 位作者 张东 刘岁海 康厚军 周玉林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2,共6页
放射性核素固化体备选矿物的研究是高放废弃物处理及其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方面,但选择理想的人工固化矿物及其评估在地质环境中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含放射性核素的榍石作为固化核废料的备选矿物,其稳定性对核废物固化体的... 放射性核素固化体备选矿物的研究是高放废弃物处理及其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方面,但选择理想的人工固化矿物及其评估在地质环境中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含放射性核素的榍石作为固化核废料的备选矿物,其稳定性对核废物固化体的安全性评估意义重大。通过对北祁连牛心山变质杂岩体中榍石(775Ma)和山西凤凰山花岗岩中榍石(1758Ma)的XRD及EDS等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两地榍石的杂质元素质量分数高达8.6%~10.91%,放射性核素锶、铯和铀的质量分数达4.26%~4.58%;晶胞参数的变化极小,△a=-0.0009nm~0.0041nm、△b=0.0018nm~0.0004nm、△c=0.0002nm~-0.0048nm、△β=-0.10°~0.09°,结晶度仍高达99.27%~96.46%,榍石经过10×108a的地质作用,结晶度仅减少了3%,显示榍石固化放射性系列核素的能力较强,虽经历了约775Ma~1758Ma的复杂地质演化及其所含放射性核素的衰变作用,其晶体结构完好,稳定性极高,是值得期待的理想核废物固化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榍石 放射性矿物 稳定性 地质演化
下载PDF
三种核素对植物烂种烂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永金 罗学刚 +2 位作者 江世杰 赵萍 曾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500,共6页
为探讨核素及其浓度与植物烂种烂芽的关系,用Sr(NO3)2、CsNO3和UO2(NO3)26H2O,配制成0,0.1,0.5,1.0,2.5,5.0,7.5和10.0mmol.L-1的溶液,研究Sr、Cs和U在发芽试验中对向日葵、大豆、玉米、黄瓜和油菜种子烂种烂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素、... 为探讨核素及其浓度与植物烂种烂芽的关系,用Sr(NO3)2、CsNO3和UO2(NO3)26H2O,配制成0,0.1,0.5,1.0,2.5,5.0,7.5和10.0mmol.L-1的溶液,研究Sr、Cs和U在发芽试验中对向日葵、大豆、玉米、黄瓜和油菜种子烂种烂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素、核素浓度和植物对烂种烂芽的影响极显著,互作效应也非常显著。U处理的烂种烂芽率极显著地高于Sr或Cs处理,Sr或Cs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Sr2+或Cs+浓度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2.5mmol.L-1及以上U6+处理极显著地增加植物烂种烂芽率。植物之间对核素的反应差异较大,向日葵敏感,黄瓜不敏感,油菜、大豆和玉米介于二者之间。因此,不同核素对植物种子烂种烂芽的影响不同,U的影响大于Sr或Cs的影响,中高浓度U离子易致植物种子和幼芽死亡,不同植物烂种烂芽率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核素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子 烂种烂芽
下载PDF
239Pu在膨润土中的吸附和迁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岳萍 庹先国 +2 位作者 宿吉龙 刘明哲 冷阳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8-171,共4页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淋滤实验,研究了天然漂白土、钠基膨润土、高庙子膨润土、钙基膨润土四种膨润土对239Pu的吸附性能和迁移的阻滞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钙基膨润土吸附能力最强,Kd高达7.808 2×104,高庙子膨润土次之,天然漂白土...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淋滤实验,研究了天然漂白土、钠基膨润土、高庙子膨润土、钙基膨润土四种膨润土对239Pu的吸附性能和迁移的阻滞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钙基膨润土吸附能力最强,Kd高达7.808 2×104,高庙子膨润土次之,天然漂白土略低于高庙子土、钠基膨润土最弱,Kd为2.854 8×104。同时,钙基膨润土的渗水性能最强,渗透出的239Pu核素总量最多,淋出率为6.166‰。高庙子膨润土的渗水性能明显弱于天然漂白土,渗透出的239Pu核素总量也远远低于天然漂白土。吸附性能最弱的钠基膨润土的渗水性能最弱,核素的淋出率也最低,为0.107‰。综合考虑,高庙子膨润土和钠基膨润土对239Pu的阻滞性能更加优越,是处置库的回填材料的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 膨润土 吸附性能 阻滞性能
下载PDF
裂变放射性核素^(90)Sr、^(137)Cs分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华明 李兴亮 +1 位作者 杨玉山 钟文彬 《同位素》 CAS 2009年第4期237-246,共10页
对近年来裂片核素90Sr、137Cs的分离技术如沉淀法、萃取法、无机离子交换法等研究的进展进行评述,同时展望了可能潜在的高放废物(液)处理技术路线。对汽液矿化处理90Sr、137Cs废液做了简单介绍。新型高效萃取剂冠醚(DtBuCH18C6)和杯冠芳... 对近年来裂片核素90Sr、137Cs的分离技术如沉淀法、萃取法、无机离子交换法等研究的进展进行评述,同时展望了可能潜在的高放废物(液)处理技术路线。对汽液矿化处理90Sr、137Cs废液做了简单介绍。新型高效萃取剂冠醚(DtBuCH18C6)和杯冠芳烃(BOBCalixC6)对90Sr和137Cs离子有比较好的选择性;绿色萃取技术如离子液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也在90Sr、137Cs萃取分离中得到应用。晶态钛硅酸盐(CST)和金属硫化物(KMS-1)在碱性条件下对137Cs和90Sr有比较高的选择性。汽液矿化处理能将含有90Sr、137Cs的低放废液转化成稳定的硅铝酸矿物。虽然理论上能有效地将90Sr和137Cs从高放废液中分离出来,但是高放乏燃料的最终处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片核素 ^90SR ^137CS 分离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