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金融、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关联性研究——基于绿色金融体系内部协调性的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璐 王家瑶 张剑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9,共14页
基于绿色金融内部协调性视角,采用PVAR模型对2014—2020年中国碳金融、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间的动态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碳金融、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发展的路径依赖性较强、良性互动不足。对比... 基于绿色金融内部协调性视角,采用PVAR模型对2014—2020年中国碳金融、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间的动态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碳金融、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发展的路径依赖性较强、良性互动不足。对比分析显示,碳金融、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间的关联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碳金融发展强势区域的整体关联性优于弱势区域;2017年后,绿色金融内部关联性得到部分改善,弱势区域的改善情况更佳。进一步从内部生态、制度约束和技术支持层面探究关联关系的改善路径,发现宏观ESG、环境规制以及金融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协调发展,且该积极作用在弱势区域中更为明显,由此可缩小绿色金融内部协调性的区域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互动关系,为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内部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金融 绿色信贷 绿色保险 绿色金融 内部协调性
下载PDF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四川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擎 陈康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4,共12页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强国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谋划,而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方向,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五篇大文章”之首。本文从我...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强国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谋划,而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方向,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五篇大文章”之首。本文从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脉络和底层逻辑出发,梳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体系,结合四川科技金融发展实践剖析我国科技金融发展难点,在借鉴国外发展科技金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科技金融的政策建议,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金融创新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 新质生产力 多层次资本市场 科技保险 金融强国
下载PDF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混频周期机制研究——基于区制转移混频期限结构模型
3
作者 尚玉皇 季朗磊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7,共17页
文章在混频数据信息的现实条件下,为充分揭示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混频周期(非线性)特征及其与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制转移混频Nelson-Siegel期限结构(MS-MF-NS)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混频模型相比,MS-MF-NS模型因... 文章在混频数据信息的现实条件下,为充分揭示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混频周期(非线性)特征及其与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制转移混频Nelson-Siegel期限结构(MS-MF-NS)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混频模型相比,MS-MF-NS模型因恰当引入经济周期行为而进一步提高了国债收益率的拟合效果;利率期限结构具有显著的周期行为特征,该特征受到期限结构斜率因子的逆经济周期行为的影响;在考虑经济周期因素后,斜率因子对宏观经济预测提供更多的前瞻性信息,基于通胀预期机制斜率因子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作用也会显著增强;在非线性模型框架下,因合理刻画宏观经济对国债收益率作用机制的周期性差异,使得宏观基本面对收益率曲线及期限结构因子的贡献更加显著。货币政策调控需要考虑期限结构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基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思想理念适度微调,同时需要关注货币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对期限结构的反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限结构 区制转移 混频数据 经济周期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下养老财富积累机制研究
4
作者 黄宇虹 赵志宏 任迎伟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正视人口老龄化对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冲击,也要正视其对规范养老财富积累机制提出的新挑战。中国正面临三支柱发展不平衡、养老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养老思维固化等问题,不仅引发养老财富缺位,也导致养老财富的不平等...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正视人口老龄化对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冲击,也要正视其对规范养老财富积累机制提出的新挑战。中国正面临三支柱发展不平衡、养老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养老思维固化等问题,不仅引发养老财富缺位,也导致养老财富的不平等分配。为此,首先需要在厘清微观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与养老风险的基础上,发挥政府职能,改善顶层设计,降低制度设计导致的养老财富不平等;其次,完善市场机制,实现多样化、专业化、灵活化承接不同层次的养老财富积累需求,降低养老财富的机会不平等;第三,普及养老教育,提升微观家庭的养老意识与养老规划能力,降低人力资本引发的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财富 规范积累机制 不平等
下载PDF
城市群金融集聚、金融风险与空间溢出边界
5
作者 谢漾 肖冬利 洪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7,共12页
城市群的兴起使得金融资源持续向少数地理区域集聚,并呈现特有的金融风险空间效应。采用273个地级市数据,运用改进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金融集聚视角下金融风险在地理维度的传染和外溢现象。研究发现:第一,单个城市的金融集聚... 城市群的兴起使得金融资源持续向少数地理区域集聚,并呈现特有的金融风险空间效应。采用273个地级市数据,运用改进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金融集聚视角下金融风险在地理维度的传染和外溢现象。研究发现:第一,单个城市的金融集聚会降低其自身的金融风险,但过度集聚会加剧其金融风险;第二,在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对外围城市产生金融风险外溢效应,外围城市自身的外溢效应不明显;第三,中心城市的风险外溢效应随着地理距离增加而衰减,在距离中心城市540 km时衰减为0,且四类城市群的衰减模式各不相同;第四,中心-外围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水平、一体化程度、信息传输效率等因素有助于降低单个城市的金融风险,但是会加剧中心对外围的风险外溢效应,金融集聚通过提升金融效率这一中介变量来降低金融风险。因此,加快城市群规划发展、构建“中心-外围”协同发展模式、强化金融集聚地区的金融风险防控,能够有效缓解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金融集聚 金融地理布局 城市群 中心—外围城市 空间溢出
下载PDF
交易银行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策略与路径思考
6
作者 王昆 《北方金融》 2025年第3期95-98,共4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五篇大文章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交易银行是商业银行对公板块组成部门,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体现。本文从交易银...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五篇大文章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交易银行是商业银行对公板块组成部门,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体现。本文从交易银行视角出发,分析交易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意义,研究探讨交易银行条线做好五篇大文章的策略与路径,并对建立相应保障机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银行 五篇大文章 策略 建议
下载PDF
金融空间分布、制造业融资与空间外溢模式——基于“中心-外围”视角
7
作者 肖冬利 肖锐 班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0,共16页
金融资源作为最具流动性的要素,在空间上呈现特有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持续向中心城市聚集,但是制造业却在向外围城市迁移而难以获得融资,制造业面临特有的融资困境。本文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多维数值模拟,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测度金... 金融资源作为最具流动性的要素,在空间上呈现特有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持续向中心城市聚集,但是制造业却在向外围城市迁移而难以获得融资,制造业面临特有的融资困境。本文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多维数值模拟,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测度金融聚集程度,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金融资源在城市中聚集有利于当地制造业融资,这在城市群中更为明显;(2)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对外围制造业融资影响呈现虹吸效应,发达地区则呈现辐射效应;(3)不同区域随距离增加的空间外溢模式存在异质性:全国呈现倒U形,欠发达地区呈现线性衰减,发达地区呈现■形;(4)城市信息传输效率、交通便利性、城市群分工、市场分割等因素是影响金融聚集空间外溢的重要机制。由此,支持城市间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发挥中心城市金融辐射作用,支持银行跨区域经营成为本文直接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空间外溢 制造业融资 中心-外围
下载PDF
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兼论数字金融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蔡栋梁 王海军 +1 位作者 黄金 黄宇虹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9,I0007,I0008,共13页
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这能否缓解实体经济融资约束,助力小微企业牵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采用爬虫技术获得超过18万条有关商业银行报道的新闻文本... 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这能否缓解实体经济融资约束,助力小微企业牵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采用爬虫技术获得超过18万条有关商业银行报道的新闻文本,创新地构造了地级市层面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将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 ES)数据和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相匹配,实证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据此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数字金融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中介机制,显著驱动了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数字金融在驱动小微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具有协同效应,数字金融水平越高,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驱动效应越强。本文将制度环境划分为产权保护、产研结合、政策环境,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较好、社会平台协作度较高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小的地区,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为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支持证据,也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驱动自主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数字化转型 小微企业 自主创新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下载PDF
建设金融强国指数报告: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价结果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擎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63,共14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工作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建设金融强国指数编制及数据库建设是核心主题相关研究领域及效应拓展研究领域的基础设施层面的根本需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工作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建设金融强国指数编制及数据库建设是核心主题相关研究领域及效应拓展研究领域的基础设施层面的根本需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系统论述,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在传统的金融发展测评指标的基础上,确立建设金融强国指数编制的七大领域的指标体系;测定和编制全球36个主要经济体的金融发展指数,并从中比较分析中国建设金融强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实力地位、比较先进性及待提升空间。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演绎中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实施路径和发展步骤等多方位措施。本文首次建构建设金融强国的测评指标体系,是为拓展金融发展测评的研究文献的边际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强国指数 分析框架 跟踪评价 比较先进性
下载PDF
金融分权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途径:一个补充讨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锐 罗刚 +1 位作者 洪正 王将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9,共14页
从中国金融分权实施形式出发,分析地方银行作为金融分权的具体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首先,地方银行的建立确实会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比率,但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经济发达、地方国有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升级的地区这种促进作用更... 从中国金融分权实施形式出发,分析地方银行作为金融分权的具体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首先,地方银行的建立确实会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比率,但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经济发达、地方国有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升级的地区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方面,重要的不是地方银行规模增加而是银行控制权结构优化,由地方政府向市场控制分权越多,越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从城市商业银行入手详细探讨银行控制权变化对其信贷倾向的影响,发现随着地方政府的退出和民营股权的增加,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中的民营企业信贷占比会显著增加。但是,并非地方政府退出程度越高越好,在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过度退出反而不利;相反,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需要更大程度地退出才能有效促进城市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融资。因此,在适当扩大地方银行规模的基础上,优化其控制权结构和加快地方产业升级是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关键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分权 地方银行 民营企业 融资约束 产业升级 地方政府
下载PDF
境内外原油期货价格动态关联性研究——兼论中国原油期货的市场影响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璐 王家瑶 王一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5,共9页
基于DCC-GARCH模型和TVP-VAR-SV模型,考察上海原油期货与境外代表性原油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境内外原油期货间的价格关联性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和时变特征。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前相比,暴发后境内油价与境外油价间的... 基于DCC-GARCH模型和TVP-VAR-SV模型,考察上海原油期货与境外代表性原油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境内外原油期货间的价格关联性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和时变特征。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前相比,暴发后境内油价与境外油价间的关联性急剧上升,且前者对后者的冲击影响明显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冲击影响;在此作用下,上海原油对阿曼原油的风险溢出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致的上海原油与WTI和Brent原油间的风险溢出主要体现在短期、影响呈暂时性;境内外油价的互动影响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大于暴发初期;总体而言,上海原油期货已具备相当的区域定价能力与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价格独立性初显,但其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还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油期货 动态关联性 DCC-GARCH TVP-VAR-SV
原文传递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研究——基于L公司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焕英 崔玉姝 齐笑苒 《中国市场》 2024年第13期49-52,68,共5页
传统的融资方式存在融资成本高和融资难度大等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逐渐受到企业的青睐,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文章基于L公司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案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资产证券... 传统的融资方式存在融资成本高和融资难度大等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逐渐受到企业的青睐,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文章基于L公司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案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资产证券化情况及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文章运用DEA模型,将每笔应收账款作为一个决策单元,对基础资产进行信用评价,计算每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值并进行排序。文章认为:效率值低于1的决策单元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效率值低于0.01的决策单元信用风险较大,资产证券化参与方应对其密切关注和监控,确保入池资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于以上研究,文章提出应严格筛选并密切监控入池资产、构建多层次风险控制机制和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建议,从而更好地防范信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收账款 资产证券化 信用风险
下载PDF
数字金融、抵押品渠道与资产泡沫
13
作者 王苗 王文甫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0-62,共13页
本文将数字金融对抵押品的影响引入包含理性泡沫和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的DSGE模型中,以探究资产泡沫在经济周期时的作用机制以及数字金融如何通过抵押品渠道对上述作用机制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在经济周期中,资产泡沫通过正反馈循环机... 本文将数字金融对抵押品的影响引入包含理性泡沫和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的DSGE模型中,以探究资产泡沫在经济周期时的作用机制以及数字金融如何通过抵押品渠道对上述作用机制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在经济周期中,资产泡沫通过正反馈循环机制和再分配机制发挥作用。正反馈循环机制是资产泡沫增加引发的投资和企业价值波动性增强,形成自我强化的资产泡沫膨胀循环。再分配机制则是资产泡沫通过影响信贷资源分配提高了投资门槛。(2)在经济周期中,数字金融利用抵押品渠道对内生信贷约束进行调节,不仅能削弱资产泡沫的正反馈循环机制,还通过降低投资门槛改变其再分配机制,最终有效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进一步看,数字金融借助抵押品渠道还能缓冲市场负面情绪冲击,并削弱金融加速器的放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优化数字金融的发展以及防范金融体系风险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资产泡沫 抵押品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能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绿色信贷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欢 王振宇 +1 位作者 夏凡 王之扬 《海南金融》 2024年第8期40-59,共20页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绿色信贷指引》,利用2008一2022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绿色信贷指引》,利用2008一2022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实施能够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政策通过倒逼企业绿色创新和激励企业绿色治理两条途径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对非国有、规模小、信贷可得性低的企业及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媒体关注能够与绿色金融政策共同发挥协同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政策 企业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新发展理念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乡村振兴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陈帅 汪小亚 许坤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4-67,共14页
乡村振兴债券在金融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以2018-2023年乡村振兴债券为样本,全面系统研究了影响乡村振兴债券发行利差(票面利率与基准利率差值)的因素。研究发现:对乡村振兴债券而言,发行主体所在地区的政府... 乡村振兴债券在金融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以2018-2023年乡村振兴债券为样本,全面系统研究了影响乡村振兴债券发行利差(票面利率与基准利率差值)的因素。研究发现:对乡村振兴债券而言,发行主体所在地区的政府偿债能力,为影响利差的重要因素,而非债券期限、信用评级、是否城投债;发行规模与利差为倒“U”型关系。在承销发行阶段,承销商的数量,是影响乡村振兴债券利差的因素,而非承销商类型(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或发行市场差异。上述部分乡村振兴债券利差影响因素,在经济增速较快、贷款规模较高的地区体现尤为明显。因此,研究乡村振兴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债券实现更大发展,以增强债券这一金融工具在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债券 利差 偿债能力 承销商 发行市场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交易与债券收益率——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6
作者 唐彬 蒋宇翔 +1 位作者 肖钰 杨粲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47,共21页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日度交易数据,构建以订单流为基础的交易指标,通过包含公开信息和私有信息的债券定价模型以及时间序列聚类的投资组合分析和多种模型分析,对各类机构投资者预测债券收益率变化的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日度交易数据,构建以订单流为基础的交易指标,通过包含公开信息和私有信息的债券定价模型以及时间序列聚类的投资组合分析和多种模型分析,对各类机构投资者预测债券收益率变化的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境外机构的交易能够预测债券收益率的变化,但在交易券种(国债、政策性银行债)、预测期限、预测能力来源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还对机构投资者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在境内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基金具备更强的交易预测能力和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宏观货币政策信息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有助于促进价格发现,增加债券收益率的信息含量,从而提升市场有效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 机构投资者 交易行为 收益率可预测性
下载PDF
政策扶持、金融科技与小微企业信贷融资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磊 许坤 +1 位作者 张琳 冯璐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61,共12页
政策扶持与金融科技为解决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难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首次将扶持政策和金融科技因素纳入小微企业信贷决策理论模型,探讨二者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政策扶持可提高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减低其融资成本,但... 政策扶持与金融科技为解决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难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首次将扶持政策和金融科技因素纳入小微企业信贷决策理论模型,探讨二者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政策扶持可提高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减低其融资成本,但会导致其违约风险上升;金融科技可实现不同风险小微企业贷款的分离均衡,降低其违约风险,而金融科技与扶持政策融合将产生协同效应,即提高小微企业整体融资规模,降低其融资成本,却不会导致其违约风险上升。本文基于我国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6123笔小微企业贷款数据开展实证研究,为理论分析提供经验证据。本研究为深化我国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扶持 金融科技 小微企业融资
下载PDF
股权质押是否加剧了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基于协偏度、协峰度和溢出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颖刚 陈嘉欣 程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89,共18页
本文使用协偏度和协峰度来刻画个股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并研究个股股权质押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在控制个股崩盘风险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非国有上市公司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更大,而股价信... 本文使用协偏度和协峰度来刻画个股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并研究个股股权质押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在控制个股崩盘风险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非国有上市公司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更大,而股价信息溢出网络是股权质押加剧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机制,那些质押比例高并且在股价信息溢出网络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上市公司是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协偏度 协峰度 系统性风险 股价信息溢出网络
下载PDF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特征、理论要义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2
19
作者 尚玉皇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突出关切,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人...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突出关切,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超越资本文明的新范式,契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阐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国家安全体系的现代化是国家主导、全面系统、交叉融合、科学至上、文明法制的现代化,国家安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数字赋能、主体平等、协同高效的现代化。最后,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资本文明 国家安全 五大发展理念 数字赋能
下载PDF
民营资本控股与城市商业银行杠杆分化:民营资本扩张的金融边界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坤 包健 厉佳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51,共8页
以我国126家城商行为样本,实证检验民营资本控股对城商行杠杆的影响,并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地方国有经济占比为机制,探讨了民营资本控股影响城商行杠杆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民营资本控股提高了城商行的杠杆;第二,当经济... 以我国126家城商行为样本,实证检验民营资本控股对城商行杠杆的影响,并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地方国有经济占比为机制,探讨了民营资本控股影响城商行杠杆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民营资本控股提高了城商行的杠杆;第二,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地方国有经济占比上升时,民营资本控股将进一步加剧城商行杠杆分化。相关研究结论为民营资本控股引发城商行系统性风险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资本 城商行 杠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