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某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红梅 郑有礼 +6 位作者 任洁 赵雯静 张剑琴 宋戈 靳菊英 鲜瑶 李卫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通过本研究寻找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探讨如何缓解医护人员压力,更好服务患者的方法。方法对某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69.56%的医护人员身... 目的通过本研究寻找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探讨如何缓解医护人员压力,更好服务患者的方法。方法对某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69.56%的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一般,58.69%的医护人员存在着焦虑或抑郁的情况,且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是多重的,建立健全的社会伦理环境,制定明确、规范的医疗伦理行为规范,普及精神心理伦理知识,关爱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可以有效缓解医护人员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身心健康 膳食平衡 心理健康伦理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冠心病患者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美丽 王文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评价中文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时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154例冠心病患者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及结构效度进行评价,其中46例患者在2周后重新应用问卷收集资料,进行重测信度的... 目的:评价中文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时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154例冠心病患者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及结构效度进行评价,其中46例患者在2周后重新应用问卷收集资料,进行重测信度的评价。结果:中文版HADS在冠心患者中应用,其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均可接受,问卷总体和焦虑、抑郁2个亚量表的Cronbach’α分别为0.85、0.79和0.80,重测信度系数(ICC)分别为0.92、0.91和0.88。中文版HADS中的各条目与总量表和各自所归属的相关亚量表具有显著相关性(r>0.40,P<0.01)。因子分析结果提示中文版HADS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时,其因素结构与原英文量表有一定差异,包括3个因素,即抑郁(Depression)、精神性焦虑(Psychic Anxiety)和精神运动性焦虑(Psychomotor Anxiety)。结论:中文版HADS可作为医护人员量化评估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评估量表,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筛查的较为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病 焦虑 抑郁 筛查
下载PDF
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考试试卷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霍建华 何家璇 郭雪艳 《科教导刊》 2016年第2X期20-21,33,共3页
为了衡量我校医学生对内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130名学生的内科学试卷进行分析,对试卷命题质量、难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本次考试呈偏态分布,平均成绩76.84分,标准差9.3分... 为了衡量我校医学生对内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130名学生的内科学试卷进行分析,对试卷命题质量、难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本次考试呈偏态分布,平均成绩76.84分,标准差9.3分,平均难度为0.77,总区分度为0.21,可信度0.83,试卷覆盖度较好。此次试题命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可,可信度及覆盖度较好,较准确反映了学生实际掌握内科学理论知识的水平;通过对此次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同学对重点难点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对某些知识点掌握欠佳,需要教师在以后教学中加强病例实际分析联系,理论联系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内科学 试卷分析
下载PDF
中药脑心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胜强 王东琦 +3 位作者 雷新军 崔长琮 李红兵 刘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6-859,共4页
目的:研究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ox-LDL(50mg/L)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阿托伐他汀(1μmol/L)作为阳性对照,并给予0.2,0.4,0.6,0.8g/kg不同剂量脑心通... 目的:研究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ox-LDL(50mg/L)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阿托伐他汀(1μmol/L)作为阳性对照,并给予0.2,0.4,0.6,0.8g/kg不同剂量脑心通含药血清预先干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免法、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等检测HUVECNO,ET-1,LDH释放量,细胞内Caspase-3活性和早期凋亡率.结果:HUVEC损伤后,ox-LDL组(4.74±1.61)μmol/L与对照组(9.96±1.57)μmol/L相比较,NO的合成显著减少,而ET-1释放明显增加[(44.72±2.01)ng/Lvs(21.42±2.84)ng/L,P<0.01].与ox-LDL组(4.74±1.61)μmol/L相比较,ox-LDL+脑心通0.2,0.4,0.6,0.8g/kg组[(8.33±1.78),(11.35±2.14),(14.80±2.40),(17.82±2.02)μmol/L,P<0.05)]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促进NO合成,但对ET-1释放无明显影响.而ox-LDL+阿托伐他汀组不仅可以促进NO合成,且能抑制ET-1释放(P<0.01);ox-LDL可显著提高HUVEC的Caspase-3酶活性,促进LDH释放(P<0.05),与ox-LDL组比较,ox-LDL+脑心通组对此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193.00±16.81)μmol/Lvs(168.00±11.51),(135.00±11.18),(117.00±10.37),(99.00±9.62)μmol/L,P<0.05],[(470.28±23.34)μmol/Lvs412.14±25.67),(311.37±28.34),(294.57±20.22),(276.49±25.32)μmol/L,P<0.05],但阿托伐他汀对LDH释放无明显影响.脑心通、阿托伐他汀均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1).结论:中药脑心通可促进内皮细胞NO释放,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凋亡,是其保护血管内皮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乳酸脱氢酶 CASPASE-3 调亡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万招飞 张娇 +5 位作者 薛嘉虹 刘小军 王新宏 赵艳 吴岳 袁祖贻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方法运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结果 C1、C2、基...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方法运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结果 C1、C2、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吸烟、低密度脂蛋白、C2、高血压史、高敏C反应蛋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C1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相关系数分别为-0.51(P<0.01)和-0.49(P<0.01);C2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相关系数分别为-0.69(P<0.01)和-0.55(P<0.01)。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1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脉压、收缩压、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C2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脉压、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论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均呈明显负相关,炎症反应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弹性 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海霞 陆齐 +3 位作者 黄荫浩 顾周山 陈子微 牟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3-03至2016-03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阵发性AF患者142例,分为复发组(n=46)和未复发组(n=9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3-03至2016-03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阵发性AF患者142例,分为复发组(n=46)和未复发组(n=9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的因素。根据尿酸水平(单位:μmol/L)的四分位数,分为Q1组(<259,n=33)、Q2组(259~320,n=37)、Q3组(321~380,n=37)、Q4组(>380,n=35),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酸及尿酸联合代谢综合征(MS)在AF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价值。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临床资料比较,体重指数、糖尿病、MS、AF病程、CHADS_2评分、肌酐、尿酸、B型利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AF病程(OR=1.02,95%CI:1.01~1.03,P=0.002)、尿酸水平(OR=1.01,95%CI:1.00~1.01,P=0.046)、MS(OR=4.73,95%CI:1.36~16.45,P=0.014)是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尿酸四分位数分组临床资料比较提示性别、体重指数、MS、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及AF复发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尿酸+MS在预测AF消融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74.1%(AUC:0.79±0.04,95%CI:0.71~0.89,P=0.0001),而尿酸在预测AF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57.2%(AUC:0.66,95%CI:0.56~0.76,P=0.02),尿酸+MS在AF消融术后复发中比尿酸更有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及MS与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高尿酸合并MS对AF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17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朝 苏莹 +4 位作者 程曼丽 袁祖贻 刘艳 纪玉强 杨小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4,32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另选22例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另选22例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百分率;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IL-17A、RORγt和STAT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IL-17A的浓度。结果①UA患者和AMI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SA患者和对照组(P<0.01);②与SA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UA组和AMI组患者Th17细胞相关基因IL-17A、RORγt和STAT3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或有增高趋势。结论 UA患者和AMI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激活,Th17激活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 冠心病 炎症 IL-17A RORΓT STAT3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心衰大鼠左心室钾通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任京婷 王贺 +2 位作者 王亭忠 卢群 马爱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3,63,共5页
目的观察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钾通道的表达情况及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6)、心衰组(n=20)、心衰+卡托普利干预组(n=20)。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术制造容量超负荷心衰... 目的观察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钾通道的表达情况及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6)、心衰组(n=20)、心衰+卡托普利干预组(n=20)。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术制造容量超负荷心衰模型;术后12周根据心动超声、血清脑钠肽水平评价心功;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由Kv4.2、Kv4.3编码)、背景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由Kir2.1、Kir2.2、Kir2.3编码)α亚基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大鼠心动超声结果显示左室结构改变明显,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低(P<0.01);血清脑钠肽含量明显升高(P<0.01)。②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大鼠的Kv4.2、Kv4.3的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31%、39%;Kir2.1、Kir2.2的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53%、33%。③与心衰组相比,卡托普利干预组大鼠的Kv4.2、Kv4.3的mRNA表达量分别升高了13%、16%;Kir2.1、Kir2.2的mRNA表达量分别升高了23%、16%;但与假手术组相比,其表达量还是减低的。④各组大鼠的Kir2.3α亚基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Ito、Ik1钾通道α亚基在mRNA水平上表达下降可能是心力衰竭时易发生心律失常的内在分子机制;而卡托普利对其逆转作用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大鼠 左心室 钾通道 卡托普利
下载PDF
超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对新西兰兔心功能的影响及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溪 王亭忠 +4 位作者 卢群 韩克 卓小桢 王贺 马爱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条件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的建立,并评价超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对新西兰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7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联合组、腹窄组、主闭组和对照组。术后8周分别采用心动超声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浆B型钠尿... 目的探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条件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的建立,并评价超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对新西兰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7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联合组、腹窄组、主闭组和对照组。术后8周分别采用心动超声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测定来评价心功能。结果①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联合组心率、主动脉收缩压、主动脉舒张末压、脉压、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②心动超声显示联合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短轴缩率、E/A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③联合组BNP水平较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明显升高(P<0.05)。④联合组心脏/体重、湿肺/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结论可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超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对心功能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超负荷 容量超负荷 心力衰竭 动物模型 心功能 心动超声图 血流动力学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各血脂指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0
作者 卢群 张俊 +6 位作者 田刚 张勇 鲁敏 白玲 刘平 马爱群 霍建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83-886,共4页
目的探讨各血脂指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75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健康人群328例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 目的探讨各血脂指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75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健康人群328例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apoB),并计算TG/HDL-C、TC/HDLC、LDL-C/HDL-C和apoB/apoA-Ⅰ比值。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分析各血脂指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群相比,冠心病患者TG水平,TG/HDL-C、TC/HDL-C、LDL-C/HDL-C和apoB/apoA-Ⅰ比值显著升高(P<0.05),而HDL-C和apoA-Ⅰ水平明显降低(P<0.05)。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HDL-C、TC/HDL-C、LDL-C/HDL-C和apoB/apoA-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72,0.256,0.669和1.595,提示血脂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更密切。进一步经ROC分析,TG/HDL-C和TC/HDL-C比值的曲线下面积都为0.690(P<0.001),明显大于其他指标曲线下面积。结论与单项血脂指标相比,血脂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更密切,TG/HDL-C和TC/HDL-C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脂 危险因素 血脂比值
下载PDF
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_A受体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耀民 袁祖贻 +2 位作者 吴辉 王宁 景桂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A受体机制。方法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侧脑室注入γ-氨基丁酸A受体激动药蝇蕈醇和γ-氨基丁酸A受体阻滞药印防己毒素,观察静脉输注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侧脑室注入...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A受体机制。方法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侧脑室注入γ-氨基丁酸A受体激动药蝇蕈醇和γ-氨基丁酸A受体阻滞药印防己毒素,观察静脉输注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侧脑室注入蝇蕈醇可显著延长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的发生时间,提高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侧脑室注入印防己毒素可明显缩短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的发生时间,降低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论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除了罗哌卡因的心脏直接毒性外,部分是由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A受体所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心脏毒性 Γ-氨基丁酸A受体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家兔左心室内、外膜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4
12
作者 刘峰 兰燕平 +6 位作者 周筠 孙小霞 杜克莘 于晓江 李增利 崔长琮 王东琦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步长稳心颗粒对家兔左心室内、外膜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应用浮置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在不同频率刺激下,记录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前后家兔左室游离壁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TAP)各... 目的通过研究步长稳心颗粒对家兔左心室内、外膜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应用浮置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在不同频率刺激下,记录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前后家兔左室游离壁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TAP)各种参数的变化。结果①步长稳心颗粒延长内、外膜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当基础周长(BCL)为1000 m s时,使用步长稳心颗粒后心内膜层肌细胞的APD90由216±15 m s延长为(243±8)m s(P<0.01),外膜层肌细胞的APD90由(182±11)m s延长为(228±10)m s(P<0.01)。②步长稳心颗粒能显著缩短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当BCL为1000 m s时,用药后TDR由(33±9)m s减小为(21±10)m s(P<0.01)。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可延长内外膜心肌细胞的APD,使左室TDR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动作电位 跨膜复极离散度 步长稳心颗粒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预警指标Tp-e/QT比值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舒娟 李红兵 +1 位作者 严干新 崔长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3,471,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STEMI组患者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明显延长[(33.66±16.76)msvs.(55.29±31.12)ms,(89.55±12.61)msvs.(142.65±39.33)ms和(426.57±65.03)msvs.(482.26±48.03)ms,P<0.001],且Tp-e/QT比值显著增加(0.21±0.03vs.0.29±0.07,P<0.001)。120例STEMI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34例(28.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0.32±0.07vs.0.26±0.05,P<0.000)。结论急性STEMI患者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预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Tp-e/QT比值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CHADS2评分为1分的持续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功 孟恬宇 +4 位作者 马舒婷 寿锡凌 林静 韩新源 祁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观察在CHADS2评分为1分的持续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房颤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共选择460例CHADS2评分为1... 目的:观察在CHADS2评分为1分的持续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房颤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共选择460例CHADS2评分为1分的患者,将其以1:1随机划分为华法林组(试验组)和阿司匹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卒中的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1.3&#177;4.7)月,华法林组未观察到缺血性卒中发生,阿司匹林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2.7%(6/225),华法林组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27,95%CI:1.005~1.050,P=0.030)。华法林组轻度出血发生率为4.2%(9/216),多于阿司匹林组(0.9%,2/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848,95%CI:1.035~12.699,P=0.033);华法林组与对照组颅内出血发生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OR=1.042,95%CI:0.065~8.762,P<0.05)。结论对CHADS2评分为1分的低危房颤患者,与阿司匹林比较,华法林导致微出血的发生率增高,但华法林能够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卒中 华法林 阿司匹林 CHADS2评分
下载PDF
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制备及心脏功能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克 吴格如 +3 位作者 席雨涛 杜媛 卢群 马爱群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改进容量超负荷大鼠模型制备的方法并探讨超声心动图观察大鼠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模型心功能状况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方法建立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模型,同时设置对照组,造瘘组40只,对照组20只,应用心... 目的改进容量超负荷大鼠模型制备的方法并探讨超声心动图观察大鼠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模型心功能状况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方法建立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模型,同时设置对照组,造瘘组40只,对照组20只,应用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动态检测大鼠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颈动脉插管测定两组大鼠颈动脉血压(CABP)、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SP)和舒张末期压力(LVDP),以及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的±dp/dtmax值,以评价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于术后12周比较两组大鼠心脏质量及心脏重体重比(心体比)。结果造模术后8周,造瘘组大鼠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左室心腔扩大呈球形,与假手术组比较,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LVEF:(61.31±3.07)%vs.(77.20±2.41)%;短轴缩短率:(30.37±2.39)%vs.(41.08±2.13)%],左室重量指数增加[(2.85±0.41)vs.(1.59±0.15)],心体比升高[(5.89±0.56)vs.(2.99±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造模术后12周,造瘘组大鼠LVDP[(12.53±22.63)mmHgvs.(2.27±1.77)mmHg]和-dp/dtmax[(-3.78±2.14)vs.(-5.80±2.26)]较假手术组升高,LVSP[(108.88±34.39)mmHgvs.(126.48±19.44)mmHg]和+dp/dtmax[(4.89±2.93)vs.(6.92±1.65)]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结论大鼠超声心动图可较好地动态评价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方法建立的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模型的心脏形态和心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容量超负荷 心力衰竭 动物模型
下载PDF
TGF-β1、CTGF对慢性心衰心肌纤维化进展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平 张再伟 邵靓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45-47,55,共4页
目的探讨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factor,CTGF)对慢性心衰心肌纤维化进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08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后分别检测TGF-β1、CTGF、ALD、PI NP、PⅢNP.结果Ⅲ级患者T... 目的探讨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factor,CTGF)对慢性心衰心肌纤维化进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08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后分别检测TGF-β1、CTGF、ALD、PI NP、PⅢNP.结果Ⅲ级患者TGF-β1、CTGF、ALD水平较Ⅱ级患者均出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较Ⅱ、Ⅲ级患者TGF-β1、CTGF均出现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较Ⅲ级患者出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患者PI NP、PⅢNP及PI NP/PⅢNP较Ⅱ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PI NP、PⅢNP及PI NP/PⅢNP较较Ⅱ、Ⅲ级患者均出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与PI NP、PI NP/PⅢNP正相关(P<0.05),CTGF与PI NP、PⅢNP、PI NP/PⅢNP正相关(P<0.05).结论 TGF-β1、CTGF与心肌纤维化指标密切相关,对其水平检测有助于明确慢性心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CTGF 慢性心衰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严文英 王燕妮 +2 位作者 李玉红 郑树慧 罗永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晚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血管病变特点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24例与非糖尿病组72例。观察冠脉病变特点及随访12个月的PCI的疗效。结果:①糖...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晚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血管病变特点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24例与非糖尿病组72例。观察冠脉病变特点及随访12个月的PCI的疗效。结果:①糖尿病组患者冠脉血管多支病变、复杂病变及远端血管病变百分比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非致死性心梗再入院率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②非糖尿病组术后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糖尿病组改善不明显,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术前与术后12个月均无明显变化(P>0.05)。③两组手术成功率,心源性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冠状动脉受累范围弥漫而广泛,病变严重和复杂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其远期获益受限;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PCI术仍是安全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早期心脏舒张功能降低及心肌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邵靓 张萍 +1 位作者 张勇 马爱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18-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的改变及心肌纤维化对其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其心功能状态。用水解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分别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的改变及心肌纤维化对其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其心功能状态。用水解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分别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心肌和血清中TNF-α的表达。结果: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早期出现心脏舒张功能降低,在灌注第3天时尤为显著。心肌纤维化发生在缺血再灌注区,且该部位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高,与心肌TNF-α表达规律相同。同时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和血清TNF-α在急性缺血再灌注时也显著增加。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纤维化降低早期心脏舒张功能,而炎症因子TNF-α的异常增高是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纤维化的可能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病理生理学 心肌再灌注损伤 病理生理学 羟脯氨酸 代谢 肿瘤坏死 因子 代谢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青年冠心病46例与老年冠心病55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勇 田刚 +2 位作者 殷艳蓉 龚敏 马爱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7-69,84,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青年冠心病患者46例和老年冠心病55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与老年组相比,青年患者以男性为主,多超重,并在吸烟史方面明显多于老年...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青年冠心病患者46例和老年冠心病55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与老年组相比,青年患者以男性为主,多超重,并在吸烟史方面明显多于老年组患者,在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方面明显低于老年组患者。2青年组患者高TG血症发生率高于老年组患者,血TG水平明显升高,而apoAI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组患者,两组间CHOL、HDL-C、LDL-C、TBIL、DBIL、IBIL、FG、Lp(a)、apoB(g/L)、apoAI/apoB、U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Gensin评分看出,青年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轻于老年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而老年组以三支病变为主,双支病变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青年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患者的发生率。结论:1吸烟和超重是青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高TG血症和低apoAI血症也是青年组冠心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3青年组冠心病起病较急,多以急性心梗起病;病变相对简单,以单支血管最多。Gensin评分显示冠状动脉评分较轻,三支病变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病因学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危险因素 青少年 老年人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心电图判断近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预后 被引量:3
20
作者 薛小临 杨海涛 +3 位作者 王东琦 舒娟 李红兵 崔长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269-2271,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判断近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首次入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ECG及相关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的近期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间的梗死部位、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ST段抬...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判断近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首次入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ECG及相关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的近期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间的梗死部位、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ST段抬高的最高值和QTd及J波.结果:单纯下壁梗死的发生率存活组大于死亡组(P<0.05);≥3个部位梗死的死亡组发生率多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ST段抬高值高于存活组(P<0.0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死亡组QTd值大于存活组(P<0.05),J波明显多于存活组(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3个部位的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ST段抬高值、QT以及J波的有无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心电图来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