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红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2496-2498,共3页
目的:总结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改进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残胃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首次胃切除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35例,占97.2%),首次手术B-Ⅱ式29例,占80.6... 目的:总结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改进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残胃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首次胃切除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35例,占97.2%),首次手术B-Ⅱ式29例,占80.6%。确诊残胃癌距首次胃切除手术时间平均为17.5年。残胃癌发生于胃肠吻合口者占58.0%,发生于残胃小弯者占35.9%,发生于贲门者占6.1%,根治性切除手术占58.3%(21例)。结论:良性胃十二指肠病变行胃切除手术治疗时应以B-Ⅰ式或Roux-en-Y吻合为首选,B-Ⅱ式吻合需加Braun吻合较为合理。对残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行胃镜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根治切除术 诊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红军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3期613-616,共4页
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在完成基础和临床理论学习后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针对现阶段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在完成基础和临床理论学习后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针对现阶段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以期达到改进临床实习现状和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培养出合格医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临床教学 医学生
下载PDF
外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文建峰 张阁 +1 位作者 康昭 祁光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192-1193,119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诊治。方法:对15例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占同期收治血栓病人的9.15%(15/164),所有患者均经溶栓抗凝对症治疗后症状消...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诊治。方法:对15例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占同期收治血栓病人的9.15%(15/164),所有患者均经溶栓抗凝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5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随访3~18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多因素相关,围手术期应积极应对、处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腹腔镜检查 手术后期间
下载PDF
乳腺癌c-erbB-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盛薇 车向明 +4 位作者 单涛 崔熙娟 樊林 张倩 高希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c-erbB-2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腋窝淋巴结、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未予任何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91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的... 目的分析乳腺癌c-erbB-2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腋窝淋巴结、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未予任何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91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的表达,比较c-erbB-2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绝经状况、腋窝淋巴结、ER、PR、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c-erbB-2的表达是否和预后相关。结果c-erbB-2的阳性率为23%。不同年龄组间c-erbB-2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特别是〈35岁组c-erbB-2过表达率高于〉55岁组(P=0.006);肿块直径〈2 cm、2-5 cm和〉5 cm组间c-erbB-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肿瘤直径的增加c-erbB-2阳性率增高;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1~3个、转移〉3个组间c-erbB-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3个组c-erbB-2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ER、PR阴性组c-erbB-2的阳性率高于ER、PR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MN分期中Ⅲ期c-erbB-2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状况、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指标中各组c-erbB-2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c-erbB-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者(P〈0.01)。结论c-erbB-2过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年龄、ERPR呈负相关,与绝经状况、肿瘤部位、病理类型不相关。c-erbB-2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ERBB-2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用于胆囊癌细胞及其细胞核结构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学军 孙丰雷 +5 位作者 杜俊凯 潘庆华 张元福 徐怡庄 石景森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50-1753,共4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体外培养胆囊癌细胞、细胞核进行检测,对照胆囊癌组织光谱特征,研究胆囊癌细胞株及细胞核的光谱表现;为红外光谱法诊断胆囊癌奠定细胞学基础。应用美国Nico-let(尼高力)公司5700-Ⅱ型红外光谱仪,组织标...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体外培养胆囊癌细胞、细胞核进行检测,对照胆囊癌组织光谱特征,研究胆囊癌细胞株及细胞核的光谱表现;为红外光谱法诊断胆囊癌奠定细胞学基础。应用美国Nico-let(尼高力)公司5700-Ⅱ型红外光谱仪,组织标本放置于OMNIC采样器表面进行检测,记录红外光谱;体外培养胆囊癌细胞株(GBC-SD)及提取的细胞核涂于欧米采样器表面进行红外检测,记录红外光谱,得到时间轴上体外培养细胞株及细胞核的光谱图;选择特征性光谱与胆囊癌组织光谱进行比对。结果发现胆囊癌细胞株红外光谱特征与相应癌组织光谱特征存在异同。从而可得出结论:将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株及提取的肿瘤细胞核,进行FTIR测定是行之有效的细胞红外光谱检测手段,能得到体外培养细胞的红外谱图;胆囊癌组织所表现的红外光谱特征具有胆囊癌细胞本身的红外光谱特征,同时也具有组织自身的复杂特点;FTIR为应用于胆囊癌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胆囊癌 细胞株 细胞核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用于肿瘤细胞株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杜俊凯 石景森 +5 位作者 徐怡庄 张元福 孙学军 王健生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取在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将培养细胞涂于BaF2窗片的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尼高力)公司Magna750-Ⅱ型红外光谱仪对细胞株进行透射红外光谱检测,得到了时间轴上体外培养细胞株的光谱图,将特征性光谱与胃癌组织光谱进行了比对... 采取在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将培养细胞涂于BaF2窗片的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尼高力)公司Magna750-Ⅱ型红外光谱仪对细胞株进行透射红外光谱检测,得到了时间轴上体外培养细胞株的光谱图,将特征性光谱与胃癌组织光谱进行了比对。发现胃癌细胞株红外光谱特征与相应癌组织光谱特征存在异同,说明细胞胃癌组织所表现的红外光谱特征可以反映胃癌细胞本身的红外光谱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复杂特点。实验为红外光谱法诊断胃癌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胃癌 细胞株
下载PDF
乳腺癌VEGF-C和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虎霞 盛薇 +4 位作者 王光辉 樊林 单涛 赵伟 李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VEGFR-3的表达,并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C、...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VEGFR-3的表达,并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C、VEGFR-3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VEGFR-3表达率及表达程度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均<0.05),VEGF-C、VEGFR-3的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乳腺癌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按肿块大小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分组中,VEGF-C、VEGFR-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R-3表达水平增高,VEGF-C、VEGFR-3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VEGF-C、CXCR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8
作者 杜宏道 盛薇 +1 位作者 高希涛 张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管生成、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15例乳腺纤维腺瘤中VEGF-...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管生成、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15例乳腺纤维腺瘤中VEGF-C、CXCR4的表达。结果 7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CXCR4的表达率分别为76.4%、58.3%,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2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管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 VEGF-C、CXCR4在介导乳腺癌细胞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 趋化因子受体-4(cxcr4)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乳腺纤维腺瘤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廖新华 张磊 +3 位作者 许延发 霍雄伟 车向明 李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25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析生活方式、术前及术中因素等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肥胖、根治度、麻醉方式和术前... 目的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25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析生活方式、术前及术中因素等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肥胖、根治度、麻醉方式和术前吸烟、饮酒史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前合并症(P=0.001)、肿瘤分期(P=0.021)和手术时间(P=0.025)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是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01,OR=5.871,(95%CI2.958-11.651)]。结论高龄并非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和肿瘤分期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术前合并症是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术前合并症、缩短手术时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人直肠癌细胞株Colo320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进才 佘军军 +2 位作者 王光辉 韩水平 郑烈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6-348,356,共4页
目的观察低细胞毒性浓度(20μg/mL)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率法测定低细胞毒性浓度(20μg/mL)β-榄香烯对Colo320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利用Tunel法检测β-榄香烯对C... 目的观察低细胞毒性浓度(20μg/mL)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率法测定低细胞毒性浓度(20μg/mL)β-榄香烯对Colo320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利用Tunel法检测β-榄香烯对Colo320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照射剂量下,与单纯放射组相比,20μg/mLβ-榄香烯联合放射组Colo320细胞的A值和细胞克隆数均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β-榄香烯在低细胞毒性浓度下对人直肠癌细胞Colo320有放射增敏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增加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Β-榄香烯 放射敏感性 凋亡
下载PDF
5HRE联合P_(CEA)调节TSST-1/CD80TM重组基因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学军 卢乐 +2 位作者 禄韶英 周培华 王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63-865,共3页
目的:构建5个拷贝的缺氧反应元件(5HRE)增强子和癌胚抗原启动子(PCEA)联合调控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基因(TSST-1)与CD80分子跨膜序列(CD80TM)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引物应用PCR法分别从人直肠癌基因组克隆PCEA,从... 目的:构建5个拷贝的缺氧反应元件(5HRE)增强子和癌胚抗原启动子(PCEA)联合调控超抗原-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基因(TSST-1)与CD80分子跨膜序列(CD80TM)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引物应用PCR法分别从人直肠癌基因组克隆PCEA,从野生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克隆TSST-1全长基因。利用重叠PCR法从pCMV-SPOR-T6-CD80载体克隆融合有中性linker的CD80TM基因片段。选择pLEGFP-N1为原始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选取合适的酶切位点SphⅠ和BglⅡ,联合双酶切和PCR方法去除原始载体中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启动子(PCMVIE)。将上述基因片段与去除了PCMVIE的pLEGFP-N1重组,构建携带5HRE、PCEA、TSST-1、linker-CD80TM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果:成功克隆PCEA和TSST-1基因。构建了融合中性linker的CD80TM,测序与预期相符。将上述片段重组到载体pLEGFP-N1上,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无误。结论:成功构建了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EFGP-N1-5HRE-PCEA-TSST-1-linker-CD80TM,为下一步的体外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反应元件 癌胚抗原 超抗原 CEA-阳性肿瘤 免疫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β-榄香烯对裸鼠直肠癌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进才 佘军军 +1 位作者 王光辉 韩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G榄香烯对裸鼠直肠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悬液接种法建立人直肠癌Col0320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荷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药物组(40mg/kgβ-榄香烯),单纯放疗组(4Gy),放疗+药物联... 目的探讨G榄香烯对裸鼠直肠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悬液接种法建立人直肠癌Col0320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荷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药物组(40mg/kgβ-榄香烯),单纯放疗组(4Gy),放疗+药物联合治疗组(40mg/kgB榄香烯+4Gy放射)4组,每组4~5只。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以及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并利用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榄香烯联合放射组肿瘤重量显著下降,显示出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P〈0.05)。从病理形态上看,β-榄香烯联合放射组肿瘤组织出现大片坏死,坏死细胞的比例进一步增加。此外,在相同照射剂量下,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放射组相比,β-榄香烯联合放射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变小,肿瘤细胞凋亡率和Fas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β-榄香烯对人直肠癌Col0320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有放射增敏作用,此作用可能与Fas基因介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Β-榄香烯 放射敏感性 凋亡 裸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毕铁强 廖新华 +1 位作者 龙厚隆 车向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2279-2282,共4页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与胃癌发生有密切联系的病原体。然而,一些临床医师仍在质疑HP与胃癌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总结了最近的关于HP与胃癌关系的临床资料。这次对HP与胃癌关系的最新总结有力地证实了HP与胃...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与胃癌发生有密切联系的病原体。然而,一些临床医师仍在质疑HP与胃癌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总结了最近的关于HP与胃癌关系的临床资料。这次对HP与胃癌关系的最新总结有力地证实了HP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并提示消除HP感染预防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
下载PDF
缺氧促进5HRE和AFPp调控的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特异杀伤HepG2细胞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炜 孙学军 +1 位作者 郑见宝 禄韶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5拷贝缺氧反应元件(5HRE)和甲胎蛋白启动子(AFPp)联合调控的自杀基因系统硝基还原酶/CB1954(nitro-reductase/CB1954,NTR/CB1954)在缺氧环境下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5HRE作为增强子和AFPp构成联合调控... 目的:研究5拷贝缺氧反应元件(5HRE)和甲胎蛋白启动子(AFPp)联合调控的自杀基因系统硝基还原酶/CB1954(nitro-reductase/CB1954,NTR/CB1954)在缺氧环境下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5HRE作为增强子和AFPp构成联合调控元件,与自杀基因NTR构成真核表达载体。将载体转染AFP阳性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及AFP阴性的人胃癌细胞株MKN45,利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NTR的表达。将前体药物CB1954加入稳定表达NTR基因的细胞,用MTT法观察其毒性代谢产物4-羟胺还原产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NTR的单克隆HepG2细胞和MKN45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ting证实单克隆HepG2细胞中NTR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且缺氧环境中的表达量更高;单克隆MKN45细胞在常氧和缺氧环境中均无NTR表达。MTT法检测发现,缺氧环境下NTR基因能有效地活化前体药物CB1954,剂量依赖性地抑制NTR阳性的HepG2细胞的生长(P<0.05);但对MKN45细胞和野生型HepG2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5HRE和AFPp双重调控的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外缺氧环境下可促进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靶向性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NTR/CB1954自杀基因系统 缺氧环境 AFP
下载PDF
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林 蔡端 祁光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华山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16例腹腔镜术后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48例腹腔镜手术后无下肢DVT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华山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16例腹腔镜术后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48例腹腔镜手术后无下肢DVT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手术时间>1h者发生DVT的危险性是手术时间≤1h者的4.15倍OR=4.15(95%CI:1.36~12.68),接受下腹部手术者发生DVT的危险性是接受中上腹部手术者的2.94倍OR=2.94(95%CI:1.07~8.08),高危者(高危因素≥3个)发生DVT的危险性是低危者(高危因素<3个)的3.94倍OR=3.94(95%CI:1.38~11.23)。结论腹腔镜术后下肢DVT可能与手术时间长短、手术部位及术前高危因素的存在密切相关。围手术期应积极应对、积极处理,预防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高危因素 手术时间 手术部位 诊断 预防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细胞株及细胞核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超 孙学军 +7 位作者 刘栋 刘微 郑见宝 杜俊凯 凌晓峰 张元福 徐怡庄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6-1500,共5页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正常组织(30例)和细胞株(SW 620),正常细胞核和癌变细胞核的红外光谱特征,为红外光谱诊断结直肠癌奠定了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的实验基础。将所得光谱图的峰位及峰强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细胞株(SW 620)和...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正常组织(30例)和细胞株(SW 620),正常细胞核和癌变细胞核的红外光谱特征,为红外光谱诊断结直肠癌奠定了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的实验基础。将所得光谱图的峰位及峰强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细胞株(SW 620)和癌变细胞核中谱带(2 925,1 240和1 085cm-1)的峰位均向高波数移动(p<0.05),而谱带1 400cm-1的峰位均向低波数移动(p<0.05);细胞株(SW 620)中峰强比(I1 650/I1 460,I1 400/I1 460,I1 240/I1 460,)较正常组织升高(p<0.05),而I1 740/I1 460则降低(p<0.01)。癌变细胞核中(I1 650/I1 460,I1 400/I1 460,I1 240/I1 460)较正常细胞核亦升高(p<0.05).这些差异可作为区别组织良恶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株 细胞核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康 尚卫华 +2 位作者 贾蓬勃 李徐奇 魏光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Tie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与4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Tie2受体表达进行研究。结果Tie2受体定位于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及胞核,部分癌细胞胞浆也存在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Tie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与4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Tie2受体表达进行研究。结果Tie2受体定位于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及胞核,部分癌细胞胞浆也存在阳性表达,直肠癌组织中的Tie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P<0.05),Tie2受体的表达与临床病理中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Tie2受体在直肠癌的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E2受体 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生成素
下载PDF
钼靶X线导丝定位活检诊断T_0期乳腺癌 被引量:5
18
作者 盛薇 樊林 +1 位作者 王虎霞 王光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钼靶X线导丝定位下乳腺活检对临床T0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钼靶X线乳腺摄片显示有结节或有恶性可能的乳腺结构紊乱、簇状钙化灶而临床不能触及肿块的患者,手术活检前2 h在钼靶X线引导下行乳腺病灶细导丝定位,然后在局麻... 目的探讨钼靶X线导丝定位下乳腺活检对临床T0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钼靶X线乳腺摄片显示有结节或有恶性可能的乳腺结构紊乱、簇状钙化灶而临床不能触及肿块的患者,手术活检前2 h在钼靶X线引导下行乳腺病灶细导丝定位,然后在局麻下行病灶活检。结果25例均一次性定位成功,手术顺利。病理示乳腺癌8例,纤维腺瘤4例,乳腺增生症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慢性炎症1例,囊肿1例,脂肪坏死1例。乳腺癌检出率为32.0%,诊断准确率100%。结论钼靶X线导丝定位下乳腺活检,定位准确,诊断明确,能确定乳腺微小病变的性质,提高T0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X线摄影 导丝定位 乳腺活检 乳腺癌
下载PDF
过表达CDX2抑制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海亮 孙学军 +3 位作者 郑见宝 王炜 王伟 成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CDX2对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结肠癌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脂质体法介导pEGFP-C1-CDX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结肠癌LoVo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CDX2的LoVo细胞(LoVo-CDX2细胞);接种LoVo-CDX2细... 目的:探讨过表达CDX2对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结肠癌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脂质体法介导pEGFP-C1-CDX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结肠癌LoVo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CDX2的LoVo细胞(LoVo-CDX2细胞);接种LoVo-CDX2细胞制备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DX2过表达对LoVo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pEGFP-C1-CDX2组LoVo细胞中CDX2蛋白表达量高于pEGFP-C1组及未转染组。LoVo-CDX2、LoVo-C1和LoVo细胞接种裸鼠的第20天,LoVo-CDX2组移植瘤质量较LoVo组和LoVo-C1组移植瘤质量显著减轻[(0.62±0.22)vs(2.10±0.78)、(2.56±0.76)g,分别P<0.05和P<0.01〗。结论:CDX2过表达可以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X2基因 结肠癌 移植瘤 生长抑制
原文传递
乳腺癌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虎霞 盛薇 +4 位作者 王光辉 樊林 单涛 赵伟 李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 mRNA的表达情况,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为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 mRNA的表达情况,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为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C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VEGF-C mRNA的表达率及表达程度高于淋巴结非转移组(P均<0.05);VEGF-C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38,P<0.01)。结论乳腺癌中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VEGF-C mRNA的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