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欣 门倩 +2 位作者 石燕杰 张乐 李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风湿免疫病患者生物制剂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1188例采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风湿免疫病患者生物制剂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1188例采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焦虑度。结果观察组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0.67%,无输液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78%,显著优于对照组93.32%(P<0.01)。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18.42±5.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7.61±6.31)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对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风湿免疫病 综合性护理 不良反应 焦虑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相关免疫检测指标及护理干预分析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欣 李娜 +3 位作者 张乐 王锐娜 郭研 何岚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2805-2807,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往研究也已经证实,SLE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并成为关节炎治疗的靶标。本研究课题旨在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究护理干预有效控制病情、提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往研究也已经证实,SLE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并成为关节炎治疗的靶标。本研究课题旨在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究护理干预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预防远期并发症。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免疫介导 护理干预 检测指标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免疫性疾病 预分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表达及其与骨关节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怡宁 冯秀媛 +2 位作者 樊萍 潘盈 莫凌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表达及其与骨关节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35例初治RA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以1∶1的比例配对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5例健康成人纳入对...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表达及其与骨关节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35例初治RA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以1∶1的比例配对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5例健康成人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可溶性FcγRⅡb(sFcγRⅡb)、与IgG结合的可溶性FcγRⅡb(sFcγRⅡb-IgG)和抗FcγRIIb抗体含量,分析其与RA患者改良Sharp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 mRNA表达水平、血清sFcγRⅡb、抗FcγRⅡb抗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sFcγRⅡb-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 mRNA表达水平、血清sFcγRⅡb、抗FcγRⅡb抗体水平与改良Sharp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FcγRⅡb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骨关节损害显著相关,或可作为判断RA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FcγRⅡb 单核细胞 骨关节损害
下载PDF
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中的诊断效能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岩 黄婧 +3 位作者 谢欣 许惠 杨艺员 高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2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性肾炎(LN)中的诊断效能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临床确诊的1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根据SLE是否累及肾脏,分为单纯系统性红斑狼疮组(SLE)和狼疮...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性肾炎(LN)中的诊断效能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临床确诊的1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根据SLE是否累及肾脏,分为单纯系统性红斑狼疮组(SLE)和狼疮性肾炎组(LN);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血清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κ)、lambda(λ)在SLE、LN治疗前的诊断价值。结果(1)SLE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κ、λ轻链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N患者血清补体C3、C4及κ轻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λ轻链水平在LN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κ、λ轻链水平在LN组均明显低于SLE组(P<0.05),而血清补体C3、C4水平在LN与SLE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λ轻链在非单纯V型及单纯V型LN阳性率明显高于κ(P<0.05);血清κ、λ轻链在II型+III型及IV型L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κ、λ轻链有助于SLE的诊断。血清λ轻链在明确非单纯V型、单纯V型LN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PA LAMBDA 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风湿病合并Stevens-Johnson综合征2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5
作者 李欣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3期135-136,共2页
总结了2例风湿病合并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护理要点,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并做好饮食护理,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为护理质量影响本病的预后,良好的护理能促进患者恢复,防止并发症。
关键词 风湿病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基于AGREE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指南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宋鹏飞 王婷 +1 位作者 董亚琳 张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5-8,12,共5页
目的: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AGREEⅡ)工具,对2010—201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选取2010—201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指南及相... 目的: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AGREEⅡ)工具,对2010—201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选取2010—201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指南及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AGREEⅡ对其进行系统评价,并分析各指南推荐内容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10篇,其中7篇治疗指南,3篇专家建议与共识。AGREEⅡ各领域的平均得分,范围和目的为(82.5±8.7)%,参与人员为(67.5±15.3)%,制定的严谨性为(68.7±18.2)%,表达的清晰性为(89.3±4.0)%,应用性为(68.1±13.8)%,编辑的独立性为(54.8±12.3)%,总体评价为(65.7±12.3)%。组内相关系数及95%CI为0.89(0.72~0.92),说明研究员评分一致性较高。指南均推荐术后使用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结论:临床实践指南用药推荐术后使用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用药疗程为12个月。ACS患者非必要无需进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指南评价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0
7
作者 杨维娜 王璇 +5 位作者 蓝茜 李玥 任娟 何岚 吕社民 李冬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DPVD)及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非DPVD)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明确2型糖尿患者伴发DPV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7例40~70岁临床已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DPVD)及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非DPVD)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明确2型糖尿患者伴发DPV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7例40~70岁临床已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依据周围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DPVD组和非DPVD组;以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病例相比,DPVD组患者病程较长,且高血压、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眼病的并发率较高,生化分析显示DPVD组患者血清中hsCRP、TC/HDL-C水平升高,而HDL-C降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hsCRP、HDL-C、TC/HDL-C为DP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血压增高、周围神经病、眼病、HDL-C减低及hsCRP增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相关,并且病程、HDL-C、hsCRP、TC/HDL-C是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病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抗体特征及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潘盈 史旭华 +2 位作者 张烜 李永哲 张奉春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9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抗体的临床相关性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82例初诊未治疗的PBC患...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抗体的临床相关性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82例初诊未治疗的PBC患者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U组,28例)、UDCA联合泼尼松龙(UP组,27例)、UDCA联合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P)(UA组,27例)3组,治疗前观察各组患者的AMA、AMA-M2、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抗体,治疗后3、6个月复查AMA、AMA-M2。治疗前24例患者行肝穿刺检查获得标本,按组织学特点对其进行分期。结果PBC患者AMA滴度、AMA-M2水平与其临床症状、肝生化指标、肝脏病理改变无关,AMA与IgM呈正相关(P=0.046)。三种治疗方案对AMA、AMA-M2水平无影响。抗GP210抗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病情重,治疗6个月时的肝脏生化指标缓解率低(P=0.012)。抗SP100抗体阳性与阴性PBC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脏生化指标、IgM无差异。结论AMA、AMA-M2及抗SP100抗体对PBC患者有诊断意义,但其水平与病情无关,不受药物治疗影响,也不影响药物疗效。抗GP210抗体阳性PBC患者病情重,肝脏生化指标缓解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抗线粒体抗体 抗GP210抗体 抗SP100抗体
下载PDF
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母婴阻断挽救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静 刘锦锋 +7 位作者 赵复联 李红兵 盛慧萍 刘娜 苏海生 赵文轩 赵英仁 陈天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2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通过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替比夫定(LdT)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孕期干预对高病毒载量母亲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抑制作用,为完善母婴阻断策略,提高阻断成功率提供数据。方法该研究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招募了在西安交... 目的通过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替比夫定(LdT)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孕期干预对高病毒载量母亲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抑制作用,为完善母婴阻断策略,提高阻断成功率提供数据。方法该研究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招募了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74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其中329人接受LdT干预,180人接受LdT+HBIG干预,65人未接受干预,动态监测三组患者孕期病毒动力学变化及干预后的安全性。结果 LdT组、LdT+HBIG组孕妇的HBV DNA载量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202.589、171.347,均P<0.05)。与LdT组相比,LdT+HBIG组孕妇的病毒载量在干预后第一个4周下降更显著(t=-2.427,P<0.05),虽然两组在分娩前HBV DNA载量降至106IU/mL及104IU/mL以下的比率未见明显差异,但是至分娩前LdT+HBIG组HBV DNA载量降至更安全的范围,即103IU/mL以下的比率更高(χ~2=4.476,P<0.05)。LdT组及LdT+HBIG组母婴耐受良好,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反应,无因不良反应停用孕期干预的情况发生,三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婴儿畸形率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婴儿的无弱应答率均未见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422、0.222,均P>0.05)。结论 LdT联合HBIG孕期干预可安全且更快速地抑制高危孕妇的病毒载量,可能作为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挽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母婴传播 替比夫定 乙肝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C3、C4、ESR、IL-6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岩 黄婧 +2 位作者 杨路路 许惠 高蕊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的17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评分表(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的17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评分表(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将其分为无活动期70例、轻度活动期59例、中度活动期25例和重度活动期17例,分析血清学指标与不同疾病活动度SLE间的关系。结果ANA诊断SLE的阳性率为96.5%高于抗Sm抗体56.1%和抗SSA/RO52抗体73.1%(P<0.05);抗SSA/RO52抗体诊断SLE的阳性率高于抗Sm抗体(P<0.05)。抗ds-DNA、ESR、IL-6在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SLE间水平高于无活动期(P<0.05),与SLEDAI评分成正相关(r=0.388、0.222、0.213,P<0.05);补体C3、C4在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SLE间水平低于无活动期(P<0.05),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319、-0.310,P<0.05)。结论血清抗ds-DNA、补体C3、C4、ESR、IL-6水平可以用于SLE活动度评估,辅助SLE疾病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SLEDAI评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构建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转染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意义
11
作者 樊萍 何岚 +8 位作者 郝志明 蒲丹 吕晓虹 孙怡宁 胡楠 王研华 丁小明 李杨 薛武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25-2830,共6页
背景:淋巴细胞异常激活以及核因子κB依赖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是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组织炎症损害的两个重要方面。共刺激信号CD40/CD40L是T细胞识别、活化中最重要的共刺激分子。IκBα有效的抑制核因子κB的途径,可以在中心环节上抑制炎... 背景:淋巴细胞异常激活以及核因子κB依赖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是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组织炎症损害的两个重要方面。共刺激信号CD40/CD40L是T细胞识别、活化中最重要的共刺激分子。IκBα有效的抑制核因子κB的途径,可以在中心环节上抑制炎症反应的产生,抑制炎症因子滑膜组织的损害。目的:采用CD40LIg-IRES2-IκBα双基因表达的腺病毒载体转染到关节炎动物模型,探索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转染对免疫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构建pA dC D40LIg-IRES2-IκBα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采用含1 g/LⅡ型胶原蛋的完全弗氏佐剂皮下多点注射构建关节炎Wistar大鼠模型。将20只构建成功的关节炎大鼠模型分为未处理组和转染组,分别给予2组大鼠四肢末端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和pA d CD40LIg-IRES2-IκBα腺病毒载体。结果与结论:转染14 d后,与未处理组相比,转染组大鼠关节炎评分、关节液中淋巴细胞CD40L表达水平、关节滑膜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表达水平、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间质金属蛋白酶3和间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降低。提示共表达CD40LIg和IκBα腺病毒载体局部转染可有效抑制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状,降低关节腔内炎性细胞因子及炎性分子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骨及关节损伤模型 关节炎 类风湿 CD40L IΚBΑ 核因子κB 共刺激信号 炎症 滑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陕西省白塞氏病8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佩合 何岚 +1 位作者 祝文 蒲丹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白塞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符合ISGB诊断标准的81例白塞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中国其他地区以及其他国家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1例白塞氏病患者,男:女为1.1:1;平均发病年龄(33.3±14.6)岁;平均诊断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白塞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符合ISGB诊断标准的81例白塞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中国其他地区以及其他国家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1例白塞氏病患者,男:女为1.1:1;平均发病年龄(33.3±14.6)岁;平均诊断年龄(36.7±14.5)岁,从出现症状到诊断的时间为(4.9±8.3)年。71.6%的患者以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整个病程中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97.5%,皮肤病变为72.8%,外阴溃疡为61.7%,针刺试验阳性为45.7%。眼病者为33.3%,关节症状者占22.2%,发热为19.8%,血管损害为17.3%,消化道病变为7.4%,肾脏损害为3.7%,附睾炎为2.5%;男性毛囊炎或痤疮样皮损较女性高(P<0.05),血管损害高于女性(P<0.05),但女性关节损害高于男性(P<0.05)。结论白塞氏病的临床特点具有地域和性别分布差异,陕西省白塞氏病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关节病变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氏病 临床特点 陕西省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生物学活性及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佩合 姜艳 +1 位作者 何岚 贺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与炎症、脂肪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10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接受吡格列酮治疗3个月,用放射免疫药盒测定血清...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与炎症、脂肪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10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接受吡格列酮治疗3个月,用放射免疫药盒测定血清脂联素,MTT比色法检测TNF-α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P<0.05),TNF-α的生物学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吡格列酮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P<0.05),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与BMI及Homa-IR呈负相关,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与BMI及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是慢性炎性疾病,炎症状态与肥胖及血糖控制有关,吡格列酮通过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炎症 TNF-Α 脂联素 吡格列酮
下载PDF
青少年桥本甲状腺炎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佩合 姜艳 何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564-1564,共1页
桥本甲状腺炎(H T ),以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血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为特点。本研究通过对43例青少年桥本甲状腺炎的随访,了解其临床特点及甲功的动态变化过程。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诊断 青少年 甲状腺炎 治疗 甲状腺素 治疗应用 激素替代疗法
下载PDF
白塞氏病大血管病变14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姜艳 苏佩合 何岚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7期84-85,共2页
白塞氏病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病及皮肤损害,可累及各种管径血管,若出现大血管病变,可能预后不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例白塞氏病大血管病变,总结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大血管病变 白塞氏病 临床分析 复发性口腔溃疡 系统性血管炎 生殖器溃疡 主要表现 皮肤损害
下载PDF
抗膜联蛋白A2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及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楠 何岚 +5 位作者 孙怡宁 蒲丹 周文旭 吕晓虹 李欣 冯秀媛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抗膜联蛋白A2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HA)患者疾病活动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18例RA患者、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包括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目的探讨抗膜联蛋白A2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HA)患者疾病活动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18例RA患者、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包括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等)及3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抗膜联蛋白A2抗体检测,分析抗膜联蛋白A2抗体在各结缔组织病患者中的阳性率。②详细记录118例RA患者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腰椎(L1-4)和大转子骨密度值,评价抗膜联蛋白A2抗体与RA临床表现、疾病活动度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成组t检验、秩和检验及旷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抗膜联蛋白A2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RA17例(14.4%),SLE18例(27.7%),其他结缔组织病5例(16.7%);35名健康对照者中,抗膜联蛋白A2抗体的阳性率为0;②在118例RA患者中,抗膜联蛋白A2抗体阳性患者的受累关节数(肿胀和/或疼痛的关节数)明显高于抗膜联蛋白A2抗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118例RA患者中,抗膜联蛋白A2抗体阳性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水平、既往骨折发生率、腰椎(L3、LA)骨密度值明显高于抗膜联蛋白A2抗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膜联蛋白A2抗体可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出现。抗膜联蛋白A2抗体可能作为反映骨代谢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膜联蛋白A2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原文传递
膜联蛋白A2及其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17
作者 胡楠 何岚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06-709,共4页
抗磷脂综合(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在发生最初的动静脉血栓之后,还将持续增加复发性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成为临床上颇受关注的获得性血栓性疾病之一。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膜联蛋白 动静脉血栓 发病 抗体 心血管事件 血栓性疾病 复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