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的横及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炜疆 马兆龙 +5 位作者 杨月鲜 杨广夫 刘国强 宫惠琳 冯改丰 张峰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为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测 15例干性胫、腓及距骨的关节面。②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7例 ,先依骨性标志画线 ,新鲜 2例画线后 ,各行轴位CT、MRI扫描及冠状位MRI扫描后冻硬 ,再切制横断层 4例 ,冠状断层 ... 目的 :为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测 15例干性胫、腓及距骨的关节面。②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7例 ,先依骨性标志画线 ,新鲜 2例画线后 ,各行轴位CT、MRI扫描及冠状位MRI扫描后冻硬 ,再切制横断层 4例 ,冠状断层 3例。结果 :①距骨上关节面前、后宽为 3 0 .2、2 3 .5mm ;距骨内、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 3 0 .8、14 .9mm与 2 7.5、2 3 .7mm ;外踝关节面前缘至距骨颈后缘间距为 9.3mm。胫骨内踝与腓骨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 2 1.8、14 .7mm和 16.9、2 1.6mm。②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关节及周围结构的形态、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 ,并匹配相应CT及MRI。距骨滑车上关节面前宽 3 2 .9mm ,距骨上、胫骨下关节面软骨厚 1.7mm与 1.8mm ,胫距关节、内踝处及腓距关节腔径值分别为 2 .4、2 .8、1.4mm ,骨间韧带长 1.8mm。结论 :踝关节的断层解剖 ,为影像学诊断及关节镜技术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横断层解剖 冠状断层解剖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膝关节的横断层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10
2
作者 余勉 马兆龙 +3 位作者 杨月鲜 杨广夫 张峰昌 刘国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 :为给膝关节伤病的横断层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膝部标本 6具 (新鲜 4、经福尔马林固定 2 ) ,先作膝关节横断层CT及MR扫描 ,冰冻后切制成 11个横断层解剖标本。结果 :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各结构的形态特征、... 目的 :为给膝关节伤病的横断层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膝部标本 6具 (新鲜 4、经福尔马林固定 2 ) ,先作膝关节横断层CT及MR扫描 ,冰冻后切制成 11个横断层解剖标本。结果 :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各结构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 ,并匹配同一断层的CT及MRI。①髌股关节显示于第 5~ 8断层 ,其关节软骨均匀一致 ,表面平整光滑 ,但关节腔形态不尽相同 ,分别呈磨合紧密狭窄凸向后的弧形 ,前后径短的横位“X”字形及前小后大相通的“工”字形。②髌韧带显现于第 9~ 11断层 ,其横断面最宽处为 2 4.6mm ,最厚处为 4.85mm。③前、后交叉韧带显示于第 8~ 11断层 ,其横断面之长、短径值 ,前交叉韧带为 7.45mm与 6.5 5mm ,后交叉韧带为 6.2 5mm与 4.12mm。④第 10断层可视为膝关节的代表断面 ,各主要辅助结构均可见 ,其中内侧半月板呈大的“C”字形。而外侧半月板呈曲度较大的小的反“C”字形 ,二者的前后角处 ,分别有前、后交叉韧带。结论 :膝关节各横断层的解剖形态、结构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横断层解剖 CT MRI
下载PDF
膝关节矢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8
3
作者 郭世萍 马兆龙 +3 位作者 张晓卫 杨广夫 刘国强 张峰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为膝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膝部标本 5例 (新鲜 3 ,福尔马林固定 2 ) ,按解剖骨性标志画线 ,其中 1例标本先行矢状位MRI扫描 ,所有标本冻硬后 ,切制矢状断层解剖标本 ,每例切 5个断层 ... 目的 为膝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膝部标本 5例 (新鲜 3 ,福尔马林固定 2 ) ,按解剖骨性标志画线 ,其中 1例标本先行矢状位MRI扫描 ,所有标本冻硬后 ,切制矢状断层解剖标本 ,每例切 5个断层 ,皆观察其内侧面。结果 观察了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交叉韧带、半月板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 ,并匹配同一断层之MRI。测量股骨内、外侧髁关节软骨厚为 2 .3mm和 2 .4mm ,胫骨内、外侧髁关节软骨厚为 2 .5mm和 2 .6mm ,髌骨关节软骨厚为 5 .3mm ,前交叉韧带长 3 6.1mm ,前、后交叉韧带中部矢状径为 6.3 2mm和 6.5 1mm ,内、外侧半月板矢状径为 42 .4mm和 3 3 .2mm ,内侧半月板前、后部厚度为 5 .1mm和 5 .8mm ,外侧半月板为 6.5mm和 7.1mm。结论 膝关节的矢状断层解剖各结构形态、位置及变化规律 ,对骨科及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矢状断层 影像学 解剖学 磁共振扫描成像
下载PDF
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实习课教学体会 被引量:6
4
作者 董炜疆 胡海涛 +2 位作者 王唯析 钱亦华 李月英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实习课教学 留学生 人体解剖学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反馈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海涛 李月英 +4 位作者 靳辉 杨蓬勃 马东亮 王唯析 陈国敏 《西北医学教育》 2004年第6期504-505,共2页
我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双语教学改革试点.为了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改革的需求情况以及对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要求,我们对进行过双语教学的3个年级的学生做问卷调查;对实行双语教学后的考试成绩进... 我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双语教学改革试点.为了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改革的需求情况以及对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要求,我们对进行过双语教学的3个年级的学生做问卷调查;对实行双语教学后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评估其教学效果.结果表明:80.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双语教学;通过与未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的成绩比较,其成绩并未下降,表明教学效果未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问卷分析 教学效果评估
下载PDF
留学生解剖学理论课教学浅谈 被引量:5
6
作者 董炜疆 胡海涛 +1 位作者 王唯析 钱亦华 《西北医学教育》 2005年第1期85-87,共3页
根据多年来我校留学生理论课教学的经验,总结了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供其他基础课及临床学科教师参考.
关键词 理论课教学 留学生 人体解剖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足的矢状断层解剖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卫敏 马兆龙 +3 位作者 王唯析 段保国 张峰昌 刘国强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为足部疾患的矢状断层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常规固定的成年男尸右足标本4例,先画线再冰冻后,切制成矢状断层解剖标本。结果 观察了每断层内各足骨、关节、肌肉及血管的形态特征和毗邻关系,讨论了其在影像诊断中的临... 目的 为足部疾患的矢状断层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常规固定的成年男尸右足标本4例,先画线再冰冻后,切制成矢状断层解剖标本。结果 观察了每断层内各足骨、关节、肌肉及血管的形态特征和毗邻关系,讨论了其在影像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论 利用5个矢状断层,即可显示出足的各骨及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解剖 足部疾病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神经解剖学教学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蓬勃 王唯析 靳辉 《西北医学教育》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神经解剖学作为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一些不同于局部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的自身特点.教师和学生在讲授和学习过程中必须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并掌握一些适合其特点的讲授与学习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教师和学生在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理... 神经解剖学作为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一些不同于局部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的自身特点.教师和学生在讲授和学习过程中必须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并掌握一些适合其特点的讲授与学习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教师和学生在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外形联系内部结构,结构联系功能,断面联系立体以及课本知识联系科研新进展等)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下载PDF
髋关节的横断层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瑜 马兆龙 +3 位作者 王民 杨广夫 刘国强 段保国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 为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横断层解剖学基础资料。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下肢髋部标本6例(新鲜4例,经福尔马林固定2例),先作髋关节横断层CT及MR扫描,然后冰冻髋部标本,每具髋部标本再切制成6个横断层标本。结果 观察每一横断层标... 目的 为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横断层解剖学基础资料。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下肢髋部标本6例(新鲜4例,经福尔马林固定2例),先作髋关节横断层CT及MR扫描,然后冰冻髋部标本,每具髋部标本再切制成6个横断层标本。结果 观察每一横断层标本内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关节腔、髂股韧带、股骨头韧带及滑膜皱襞结构的形态特征、毗邻关系及其在连续断层上的变化规律,并匹配同一断层CT及MR扫描图像。讨论了其形态结构与影像学诊断的意义。结论 其解剖形态、结构,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横断层 影像解剖学 CT MR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踝关节与距下关节矢状断层解剖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义龙 马兆龙 +3 位作者 王民 刘国强 史社会 段保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为踝、距下关节病变及损伤的诊断、修复和重建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5例 ,置冰柜冻硬后 ,每例切制 4个踝及后足部矢状断层标本。结果 :胫距关节矢状径最长为 31.9mm ,距骨滑车与胫骨关节软骨厚各为 2... 目的 :为踝、距下关节病变及损伤的诊断、修复和重建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成年男尸右足标本 5例 ,置冰柜冻硬后 ,每例切制 4个踝及后足部矢状断层标本。结果 :胫距关节矢状径最长为 31.9mm ,距骨滑车与胫骨关节软骨厚各为 2 .5mm与 2 .4mm ,胫距关节间隙为 2 .6mm ,内侧韧带厚为 3.1mm ;前、后距下关节软骨厚分别为 1.5mm、1.2mm与 1.7mm、1.4mm ,关节间隙为 0 .8mm与 1.4mm ,后距下关节矢状径最长为 18.9mm ,距跟骨间韧带长 8.6mm ,矢状径为 2 .6mm。结论 :本文结果为临床踝、距下关节疾患的诊治及关节镜技术提供了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 断层解剖学 韧带 软骨 踝关节 诊断 关节间隙 结论 成年 目的
下载PDF
髋关节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义龙 马兆龙 +3 位作者 张小卫 李月英 王唯析 张峰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为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冠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成年男性右髋部标本5例(新鲜3,常规固定2),先以解剖骨性标志画线,1例先作髋部冠状位MRI扫描,所有标本冻硬后,切制髋部冠状断层标本。结果:观察每一断层标本髋关节的主要结... 目的:为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冠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成年男性右髋部标本5例(新鲜3,常规固定2),先以解剖骨性标志画线,1例先作髋部冠状位MRI扫描,所有标本冻硬后,切制髋部冠状断层标本。结果:观察每一断层标本髋关节的主要结构、股骨头韧带、髂股韧带和其周围组织的形态,位置、毗邻的特征及住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测量结果如下:股骨头垂直径41.2mm,冠状径42.9mm,髋臼冠状径52.7 mm,髋臼深度29.6 mm,股骨头及髋臼关节软骨厚各为33 mm与2.5 mm,股骨头韧带长25.1 mm,厚2.6mm,髂股韧带厚7.7mm。结论:髋关节的冠状断层解剖各结构形态、位置及变化规律,为临床骨科、影像学及髋关节镜技术诊断与治疗髋关节疾患,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断层解剖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形体语言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曦 罗秀成 +2 位作者 杨石照 李保利 刘勇 《西北医学教育》 2004年第2期137-138,共2页
阐述了形体语言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形体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加强记忆;帮助学生建立多个器官结构的空间构像;帮助模仿器官的功能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调节课堂气氛.
关键词 形体语言 人体解剖学 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热情 课堂气氛
下载PDF
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捷 马兆龙 王万利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为腹股沟斜、直疝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用肉眼观察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腹股沟区有关结构。结果 腹内斜肌起始有四种类型,肌腱移行处呈现三种类型;腹横肌起始、腹股沟镰各有三种类型。腹股沟韧带平均长11.65cm,宽0.58cm;髂耻束... 目的 为腹股沟斜、直疝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用肉眼观察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腹股沟区有关结构。结果 腹内斜肌起始有四种类型,肌腱移行处呈现三种类型;腹横肌起始、腹股沟镰各有三种类型。腹股沟韧带平均长11.65cm,宽0.58cm;髂耻束平均长6.94cm,宽0.53cm。髂耻束并不恒定存在。腹内斜肌起于髂耻束者3侧,占1.17%;腹横肌起于髂耻束者占10.7%。结论 观测值为临床疝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管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镰 髂耻束 解剖学
下载PDF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 被引量:24
14
作者 赵志英 胡海涛 +2 位作者 冯改丰 许杰华 张海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1-334,共4页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 neural stem cell,NSC)和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human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h BDNF)基因修饰NSC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鼠的学习记忆改善作用。 方法 SD大鼠4 0只随机分...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 neural stem cell,NSC)和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human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h BDNF)基因修饰NSC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鼠的学习记忆改善作用。 方法 SD大鼠4 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组进行单侧切断大鼠穹窿海马伞( fibria-fornix,FF)制备AD模型, 组为损伤组; 、组于术后10~12 d,侧脑室移植h BDNF基因修饰及未修饰的NSC分别为NSC组和BDNF组。移植后2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行为学检测。 结果  组和 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为4 1.84±2 1.76 s和2 5 .2 3±17.0 6 s,较 组潜伏期70 .91±2 3.6 7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游泳距离的百分比: 组和 组分别为36 .9%和4 2 .0 % ,较 组2 6 .0 %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 组大鼠采取边缘式和随机式搜索模式显著多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其中 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及搜索策略接近 组( P>0 .0 5 ) ,采取直线式和趋向式的搜索策略显著多于其它各组( P<0 .0 1)。 结论 NSC和h BDNF基因修饰NSC移植对AD模型鼠的行为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h BDNF基因修饰NSC移植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修饰 学习记忆 神经干细胞移植 痴呆大鼠 Morris水迷宫 HBDNF disease 逃避潜伏期 SC移植 factor 阿尔茨海默病 搜索策略 brain 正常对照组 穹窿海马伞 侧脑室移植 行为学检测 AD模型鼠 统计学
下载PDF
天麻素对Aβ25-35诱导的Alzheimer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中华 胡海涛 +2 位作者 冯改丰 赵志英 毛乃颖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GAS)对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细胞的作用。方法以β-淀粉样肽25-35片段(Aβ25-35)20μmol/L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神经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以人参总皂甙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形态学观察、MTT等方法检测细... 目的研究天麻素(GAS)对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细胞的作用。方法以β-淀粉样肽25-35片段(Aβ25-35)20μmol/L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神经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以人参总皂甙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形态学观察、MTT等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诱导的培养神经元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MTT检测显示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预先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天麻素、人参总皂甙时,Aβ25-35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明显减轻,细胞活力明显增强,LDH释放减少,与实验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天麻素具有预防和治疗AD的潜在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天麻素 Β-淀粉样肽 细胞培养
下载PDF
2型腺伴随病毒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杜绪仓 任惠民 +3 位作者 胡海涛 刘勇 杨广笑 王全颖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 2型腺伴随病毒 (AAV 2 )质粒pssv9int 及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为基本元件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了一种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sHG Neo。结果 该质粒除含有必备... 目的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 2型腺伴随病毒 (AAV 2 )质粒pssv9int 及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为基本元件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了一种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sHG Neo。结果 该质粒除含有必备的原核细胞复制子及Ampr 筛选基因外 ,还含有真核细胞筛选基因———Neor 及供插入目的基因的多克隆位点 (MCS) ,在MCS的上游为逆转录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5’LTR) ,具有启动子的功能 ,启动定向插入到MCS的外源目的基因。质粒中的AAV反向末端重复序列 (ITR)具有定点整合于人基因组 1 9号染色体S1位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载体 Ⅱ型腺伴随病毒 重组DNA技术
下载PDF
海马结构的磁共振体积测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杜绪仓 王泽忠 +3 位作者 鱼博浪 任惠民 胡海涛 刘勇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9-211,223,共4页
目的 定量测量正常成年人的海马结构 (HPF)体积 ,确定其正常值范围 ,作为影像学早期诊断Alzheimer病 (AD)及海马硬化 (HS)的参照标准。方法 冠状位MRI定量测量了 2 5 4例1 8~ 76岁年龄段的正常人海马结构体积、颞角宽度及全脑体积 ,... 目的 定量测量正常成年人的海马结构 (HPF)体积 ,确定其正常值范围 ,作为影像学早期诊断Alzheimer病 (AD)及海马硬化 (HS)的参照标准。方法 冠状位MRI定量测量了 2 5 4例1 8~ 76岁年龄段的正常人海马结构体积、颞角宽度及全脑体积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标准化后的HPF体积无性别及利手差异 ,右侧略大于左侧 (P <0 .0 5 ) ,左右之差为 ( 0 .1 0± 0 .2 6)cm3。HPF体积与年龄、颞角宽度呈负相关 ,与全脑体积呈正相关。HPF体积各年龄段间有差异(P <0 .0 5 ) ,其正常值中青年组 (年龄 <60岁 )为 :左 ( 2 .64± 0 .43)cm3,右 ( 2 .74± 0 .44)cm3;老年组 (≥ 60岁 )为 :左 ( 2 .44± 0 .37)cm3,右 ( 2 .47± 0 .42 )cm3。结论 海马结构体积有左右侧及年龄段间的差异 ,实际工作中应预以重视 ,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磁共振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硬化 HPF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S100β表达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杰 刘勇 +3 位作者 钱亦华 胡海涛 邱芬 郭世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Aβ)对S10 0 β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Aβ2 5-3 5和IL 1ra ,选择大鼠海马CA1区进行定位注射 ,通过行为学测试、刚果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 ,对不同时间大鼠的学习记忆、淀粉样... 目的 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Aβ)对S10 0 β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Aβ2 5-3 5和IL 1ra ,选择大鼠海马CA1区进行定位注射 ,通过行为学测试、刚果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 ,对不同时间大鼠的学习记忆、淀粉样沉积、GFAP和海马CA1区S10 0 β表达的变化进行观测。 结果 Aβ2 5-3 5注射后 ,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海马CA1区出现Aβ沉积 ,并有大量GFAP阳性胶质细胞包绕 ;实验组S10 0 β阳性细胞数目在 3、7、2 1d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多 ,细胞平均面积只在 2 1d才有明显增大。脑内注射IL 1ra后 3、7d,S10 0 β阳性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同组的Aβ大鼠 ,而高于对照组。结论 Aβ2 5-3 5脑内注射可建立具有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局部病理改变和学习记忆损害的AD动物模型 ;Aβ2 5-3 5可上调大鼠海马CA1区S10 0 β的表达 ,实验早期以S10 0 β阳性细胞的数目增加为主 ,后期表现为细胞体积的增大 ;IL 1ra脑内注射可明显降低Aβ2 5-3 5上调S10 0 β表达的作用 ,其机制是阻断由Aβ2 5-3 5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的IL 1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S100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拈抗剂 海马 大鼠 学习记忆
下载PDF
成人界嵴形态与组织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建水 雷天福 +3 位作者 候允天 林奇 赵根然 凌凤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 观察和测量人右心房界嵴和梳状肌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以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方法 肉眼观察、测量界嵴与梳状肌的有关形态学数据。利用光学显微镜 ,通过HE、Masson和磷钨酸 苏木素染色 ,对界嵴的细胞形态和纤维方向等进行细致观察... 目的 观察和测量人右心房界嵴和梳状肌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以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方法 肉眼观察、测量界嵴与梳状肌的有关形态学数据。利用光学显微镜 ,通过HE、Masson和磷钨酸 苏木素染色 ,对界嵴的细胞形态和纤维方向等进行细致观察。结果 ①根据界嵴的隆起状况 ,界嵴可分为 4类 :A .全程隆起 (18.6 % ) ;B .上 2 / 3隆起 ,下1/ 3平坦 (2 7.9% ) ;C .上 1/ 3隆起 ,下 2 / 3平坦 (34.88% ) ;D .全程平坦 (18.6 % )。②界嵴的肌纤维可分深、浅两层 ,深层肌纤维纵行 ,与界嵴长轴平行 ;浅层纤维横行 ,仅见于界嵴的中、下部 ,深 浅层纤维之间互相联系。在界嵴各处可见P样细胞。③根据梳状肌的起止和走行 ,梳状肌可分为 3型 :汇聚型、网状型和混合型。结论 窦房结上、下及其深面借过渡纤维与界嵴的普通肌纤维相互联系 ,界嵴纤维可能与结间冲动传导有关。梳状肌走行方向的多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界嵴 右心房 梳状肌 形态学
下载PDF
续断和维生素E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顶叶皮层内生长抑素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改丰 胡海涛 +1 位作者 王唯析 钱亦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0-641,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E 阿尔茨海默病 大鼠 顶叶皮层 生长抑素 AD SS 免疫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