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L教学法在本科生口腔种植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宁波 贺龙龙 +3 位作者 廖立凡 孟兆理 冯海楠 杜良智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期296-299,共4页
口腔种植学是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从本科生阶段就应该重视口腔种植学的教育。基于团队的学习方法(TBL)在教育过程中强化了团队的精神和意义,为培养有团队协作意识的医生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8-2020三个学年度共... 口腔种植学是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从本科生阶段就应该重视口腔种植学的教育。基于团队的学习方法(TBL)在教育过程中强化了团队的精神和意义,为培养有团队协作意识的医生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8-2020三个学年度共198名五年制本科生的口腔种植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法,课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95%的学生对口腔种植学实验课程感兴趣;84.85%的学生认为口腔种植学实验课程采用TBL教学法学习效率高;93.94%的学生认为口腔种植学实验课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帮助;95.96%的学生对整体的教学满意并愿意继续使用TBL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我们的研究表明TBL教学法在本科生口腔种植学实验课程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 本科生 口腔种植学 实验课程
下载PDF
口腔种植学本科生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立凡 贺龙龙 +3 位作者 孟兆理 赵宁波 冯海楠 杜良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3期71-74,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的任务,是对从医者的医德医风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要求。口腔种植学是一门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学科,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应积极响应新时期思政教育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的任务,是对从医者的医德医风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要求。口腔种植学是一门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学科,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应积极响应新时期思政教育的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现行教学体系中。本文针对口腔种植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相应探讨。其解决途径包括以《口腔种植学》教学大纲为主导,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口腔种植学课堂教学中;将基于临床案例的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使学生既学习到专业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拥有了社会主义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口腔种植学 本科生 教育
下载PDF
热损伤在牙种植体拔除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淼 徐博雅 +2 位作者 朱秀峰 常晓峰 贺龙龙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通过加热种植体有控制地破坏牙种植体的骨结合状态,使已经形成骨结合但无保留意义的种植体能够以较小的扭矩旋出,从而微创拔除种植体。方法:在离体组织中,使用加热器在新鲜牛肋骨-种植体模型上寻找理想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在动... 目的:通过加热种植体有控制地破坏牙种植体的骨结合状态,使已经形成骨结合但无保留意义的种植体能够以较小的扭矩旋出,从而微创拔除种植体。方法:在离体组织中,使用加热器在新鲜牛肋骨-种植体模型上寻找理想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加热种植体后种植体旋出扭矩、种植体稳定性和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学变化。根据离体组织结果将动物实验分为四组。包括:空白对照组;C1组(低温组),100℃持续30 s;C2组(高温组1),200℃持续20 s;C3组(高温组2),300℃持续20 s。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组C1加热后1周ISQ值和旋出扭矩均有所增加,拔除1个月后骨表面可见。高温组C2、C3加热后1周ISQ值和旋出扭矩均下降,且拔除种植体后1个月C2组在骨表面可观察到少量新生骨线的形成,但是C3组未见新生骨线。实验结果提示C2组的温度设置在加热种植体后可以降低种植体旋出扭矩且不影响周围骨的再生。结论:热处理是微创拔除种植体的可行方法之一,但应注意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热损伤 骨结合 拔除 微创
下载PDF
分段设计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对种植体拔除难度及骨结合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淼 朱璐璐 +4 位作者 徐博雅 朱秀峰 索南拉姆 常晓峰 贺龙龙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设计分段处理表面粗糙度的种植体,将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结合使用,探索两种表面占长度的合适比例,使其既不影响种植体稳定性、满足临床使用,又能在失败种植体拔除时降低旋出难度。方法:设计四组分段处理表面粗糙度的改形种植体:在总... 目的:设计分段处理表面粗糙度的种植体,将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结合使用,探索两种表面占长度的合适比例,使其既不影响种植体稳定性、满足临床使用,又能在失败种植体拔除时降低旋出难度。方法:设计四组分段处理表面粗糙度的改形种植体:在总长10 mm种植体冠方分别设计10 mm(C组)、6 mm(T1组)、3 mm(T2组)、0 mm(T3组)的大颗粒喷砂酸蚀(MPF)表面,其余均为机械光滑表面。建立种植体-下颌骨骨结合的比格犬模型,分析种植体不同表面形貌周围骨体积分数和骨结合率,测量各组种植体稳定性,形成骨结合后的旋出扭矩并观察旋出种植体不同表面形貌的骨质黏附。结果:不同愈合时间及不同表面间的骨体积分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愈合期后,四组种植体均形成骨结合范围为30%~60%。种植体植入后即刻及12周后各组间稳定性(IS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后12周旋出各组种植体,各实验组与C组相比旋出扭矩随粗糙长度的缩短而减小。结论:3 mm以上MPF表面的分段种植体能够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和二期稳定性,形成良好的骨结合,满足临床要求。MPF表面为3~6 mm时较全MPF表面的旋出扭矩降低,从而减小了拔除难度和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表面粗糙度 分段设计 拔除 骨结合
下载PDF
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联合rb-bFGF对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及口腔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向琳 冉碧红 +1 位作者 吕成鹏 任战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对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回... 目的探讨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对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旬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35.54±2.61)岁]与传统组[6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36.63±2.54)岁]。传统组采用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治疗,干预组采用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联合rb-bFGF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EGF水平与口腔功能(语言清晰度、咀嚼功能评分)、治疗满意度及安全性。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传统组总有效率为73.33%(4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d,传统组血清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清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血清EGF水平均高于传统组(均P<0.05)。治疗后5 d,干预组语言清晰度、咀嚼功能评分均优于传统组(均P<0.05)。干预组治疗满意度为90.00%(54/60),传统组为66.67%(40/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6/60)和13.33%(8/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联合rb-bFGF对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血清EGF水平及口腔功能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口腔颌面部 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口腔功能
下载PDF
定期口腔健康宣教在牙周病患者种植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莎莎 刘少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2248-2251,共4页
目的:评价定期宣教对牙周病患者种植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本课题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牙种植术的牙周病患者100名,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在术后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定期口腔健康教育... 目的:评价定期宣教对牙周病患者种植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本课题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牙种植术的牙周病患者100名,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在术后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定期口腔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术后宣教和定期检查。观察各组种植术后社区牙周指数(CPI)的变化以及种植体周围情况的异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种植体累积存留率高;干预组牙周状况(CPI)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病患者种植术后护理有积极作用,可增加种植义齿及自然余留牙的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牙周病 口腔护理 口腔健康教育
下载PDF
口腔种植机器人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第一版)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江 宿玉成 +17 位作者 沈国芳 周延民 满毅 吴轶群 杨国利 张玉峰 汤春波 刘倩 付钢 杜良智 刘峰 高永波 杨醒眉 陈德平 陈卓凡 徐淑兰 王丽萍 张思慧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口腔种植机器人是近年来口腔种植领域新的临床技术,鉴于其高精度及高稳定性,现已应用于口腔医学多个专业领域,如口腔种植、口腔颌面外科等。本共识在临床应用及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就口腔种植机器人的相关术语定义、临床应用要求、操作规... 口腔种植机器人是近年来口腔种植领域新的临床技术,鉴于其高精度及高稳定性,现已应用于口腔医学多个专业领域,如口腔种植、口腔颌面外科等。本共识在临床应用及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就口腔种植机器人的相关术语定义、临床应用要求、操作规范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依据国内部分专家的临床操作经验提出共识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牙列缺失 种植机器人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27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郭伟 祝颂松 郑家伟 张杰 孙志军 任杰 郑佳雯 吕晓强 唐洪 陈丹 席庆 黄欣 武和明 马洪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李春洁 李一 赵宁波 谭雪梅 杨轶昕 吴亚东 尹仕琳 张志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包括口腔医学在内的生物钟研究方法的指导性文献,研究者主要基于已发表的参考文献进行探讨,致使口腔医学中有关生物钟的研究方法存在争议,如何合理应用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困惑。该共识在总结生物钟的作用特点以及分析目前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不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实施的10条原则,为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口腔医学 医学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口腔医学本科生开展素描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宁波 杜良智 +2 位作者 廖立凡 张斌 贺龙龙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5期866-869,共4页
口腔医学实践性强,动手操作训练要求高,需要将医学专业知识和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口腔素描课程可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培养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口腔医学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在... 口腔医学实践性强,动手操作训练要求高,需要将医学专业知识和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口腔素描课程可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培养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口腔医学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在完成口腔素描课程后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47%的学生认为开设口腔素描课程很有必要;具有素描基础的学生仅为3.97%;61.90%的学生认为口腔素描教材的编写一般;86.51%的学生认为课堂氛围一般或者不活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学双方的素描水平,编写适用的、分阶段的口腔素描教材,采取多个层次、多种方法、多形式的教学模式来加强学生的素描水平培养,为进一步开展和完善口腔素描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本科生 素描 课程
下载PDF
口腔种植学研究生专业思政教育的分析与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宁波 杜良智 +3 位作者 吕成鹏 常晓峰 贺龙龙 周秦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医学研究生培养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广泛,而口腔种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融入专业思政教育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通过分析口腔种植学研究生专业思政教育时代性、层次...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医学研究生培养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广泛,而口腔种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融入专业思政教育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通过分析口腔种植学研究生专业思政教育时代性、层次性及专业性不突出的特点,结合口腔种植专业的临床特点,探索通过专业思政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专业思政结合科研素养培养,突出层次性以及思政教育联系医德修养,突出专业性的解决途径,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口腔种植学 专业思政 口腔医学人才
下载PDF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黏骨膜穿孔后同期植入种植体的短期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许悦 张鹏 +2 位作者 李建虎 程政 周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窦底黏骨膜穿孔与否对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并使用CAS-KIT工具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同期植入种植体的32例患者共计3... 目的:分析对比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窦底黏骨膜穿孔与否对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并使用CAS-KIT工具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同期植入种植体的32例患者共计38个种植位点,对比分析窦底黏膜穿孔组与未穿孔组患者的术后主观感受、术后即刻、术后4个月及修复后影像学表现。结果:32例患者通过使用CAS-KIT工具提升上颌窦黏膜并成功同期植入38枚种植体,术中发现8例患者黏骨膜穿孔,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肿痛或感染等不适反应,术后4个月行影像学检查发现上颌窦提升后形成新骨改建,修复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均存留无松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两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窦底黏骨膜有无发生穿孔,种植体早期成功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 上颌窦黏骨膜穿孔 种植体 成功率
下载PDF
吸烟对健康人群种植体周围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梁建飞 刘益兵 +6 位作者 金羽 李佳殷 郭佳婷 李梦婷 梁尉 王博轩 周秦 《口腔生物医学》 2024年第5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究吸烟对健康人群种植体周围早期微生物的影响,为吸烟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分别选取有吸烟习惯(10例)和无吸烟习惯(8例)种植患者,采集这些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并利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对菌群DNA样... 目的:探究吸烟对健康人群种植体周围早期微生物的影响,为吸烟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分别选取有吸烟习惯(10例)和无吸烟习惯(8例)种植患者,采集这些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并利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对菌群DNA样品进行测序,分析比较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种植体周围微生物组成谱、数目和种类的差异,并预测其主要生物功能。结果:非吸烟组和吸烟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微生物组成谱不同,在数目方面,非吸烟组特有的微生物种类数目为203种,而吸烟组特有的微生物种类为373种(P<0.05)。在种类方面,非吸烟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的主要优势菌群包括芽孢杆菌、乳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嗜血杆菌属和放线菌属,而吸烟组患者植体周围的主要优势菌群包括棒状杆菌、龈乳杆菌、厌氧菌和厌氧球菌、协同菌科、脱硫叶菌属、类杆菌属和厌氧绳菌等共19类菌群(P<0.05)。在功能方面,非吸烟组优势菌主要与环境信息处理、信号转导和免疫反应等有关,而吸烟组优势菌主要与遗传物质改变,如基因重组和代谢相关通路的改变有关(P<0.05)。结论:吸烟会通过改变种植体周围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和代谢相关通路从而导致菌群种类及数目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微生物 宏基因组测序 种植体
下载PDF
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及美学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常晓峰 胡娜 +2 位作者 李大旭 贺龙龙 刘少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817-820,共4页
目的:评估即刻种植的近期临床效果及软组织的美学形态。方法:30例患者共35个牙位拔出患牙,同期植入种植体35枚,种植手术过程中测量并记录牙龈附着高度及骨水平高度,种植3~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测量上述指标,同时拍摄根尖片,计算牙槽骨... 目的:评估即刻种植的近期临床效果及软组织的美学形态。方法:30例患者共35个牙位拔出患牙,同期植入种植体35枚,种植手术过程中测量并记录牙龈附着高度及骨水平高度,种植3~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测量上述指标,同时拍摄根尖片,计算牙槽骨吸收高度,按常规取模、戴牙,对比牙龈附着手术前后美学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所有种植体二期均形成良好骨结合。种植后9个月牙槽骨唇颊侧骨板近、远中吸收量分别为1.2mm和1.0mm。种植修复后3个月牙龈乳头近、远中牙龈附着退缩量分别为0.45mm和0.43mm,患者满意度达97%,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即刻种植临床效果与常规种植无明显差异,软组织美学更佳,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远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美学 修复 拔牙术
下载PDF
应用OSFE技术行上颌窦底黏膜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晓峰 贺龙龙 +2 位作者 郭之伟 胡娜 刘少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不植骨的骨凿上颌窦底提升技术(OSFE)在牙槽嵴重度萎缩(当RBH<8 mm)的上颌后牙区种植方案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既往于本院施行不植骨骨凿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的病例资料,观察上颌窦底黏膜提升术后同期种植体植入后的临床... 目的:探讨不植骨的骨凿上颌窦底提升技术(OSFE)在牙槽嵴重度萎缩(当RBH<8 mm)的上颌后牙区种植方案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既往于本院施行不植骨骨凿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的病例资料,观察上颌窦底黏膜提升术后同期种植体植入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期内通过OSFE技术在34位患者植入种植体42颗。术前X线片测量的平均余留牙槽嵴高度(RBH)7.41 mm,新骨平均生成高度为2.22 mm,现窦底提升区域有新骨形成的比例为92.3%。种植体植入术后随访观察3~39个月,种植牙成功率100%。结论:使用OSFE技术行上颌窦底黏膜提升不植骨的术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ers骨凿 上颌窦底黏膜提升 RBH OSFE
下载PDF
上前牙区小直径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基台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良智 许哲 +1 位作者 石平 常晓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6-531,共6页
目的:研究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使用小直径种植体和角度基台对种植系统及周围骨的应力和应变影响及使用原则。方法:建立仿真模型,运用有限元法软件分析小直径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基台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各部位应力及应变随着基台角度增... 目的:研究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使用小直径种植体和角度基台对种植系统及周围骨的应力和应变影响及使用原则。方法:建立仿真模型,运用有限元法软件分析小直径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基台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各部位应力及应变随着基台角度增加呈线性递增,分布更集中;合适的修复体能分担更多负载;小直径种植体连接于8°的角度基台,皮质骨弹性形变已超过阈值。结论:基台角度增加应力应变增大,分布集中,不利于应力的分散和传导;合适的修复体能降低角度基台的不利影响。建议使用直径3.5 mm种植体避免使用角度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基台 小直径种植体 有限元(FE) 上颌前牙区
下载PDF
国产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峰 周洪 +1 位作者 常晓峰 郭志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0期-,共6页
目的 评价国产纯钛螺钉式微种植体的支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2例,先后共植入58枚微种植体,分为早期加力组(45枚)和非早期加力组(13枚),观察早期加力对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微种植体植入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取研究模.... 目的 评价国产纯钛螺钉式微种植体的支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2例,先后共植入58枚微种植体,分为早期加力组(45枚)和非早期加力组(13枚),观察早期加力对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微种植体植入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取研究模.对其中12例尖牙远中移动到位的患者再次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取研究模,分别以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统计结果评价国产螺旋式微种植体的支抗效果.3及6个月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取研究模,重复上述测量过程,观察微种植体中远期疗效.结果 1)早期加力组微种植体脱落率(6.67%)低于非早期加力组(69.23%)(x2=24.06,P<0.05).2)头影测量显示:微种植体治疗前、后距参考线距离分别为(24.59±4.20)mm及(25.08±4.30)mm,平均近中移动0.48mm(P=0.0043),上颌第一磨牙治疗前、后距参考线距离分别为(26.22±3.24)mm及(26.97±3.19)mm,平均近中移动0.75mm(P=0.0188),尖牙治疗前、后距参考线距离分别为(43.68±4.74)mm及(37.33±3.64)mm,平均远中移动6.35mm(P=0.0126).3)模型测量显示:上颌第一磨牙治疗前后距参考线距离分别为(28.01±7.31)mm及(27.12±7.39)mm,平均近中移动0.89mm (P=0.0287),尖牙治疗前后距参考线距离分别为(2.07±1.25) mm及(7.03±3.52)mm,平均远中移动4.96mm (P=0.0448).4)3及6个月重复测量值与治疗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螺钉式微种植体支抗效果可靠,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中远期治疗效果稳定.植入后早期加力,严格选择适应证、植入部位,保持局部卫生以及规范操作程序是提高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牙齿移动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去除折断种植体部件时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龙龙 王淼 +2 位作者 王婉蓉 李哲 常晓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64-67,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在使用高速手机去除不同位置的折断种植体部件时,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热传导特点及热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两个种植体-下颌骨骨结合模型。模型I:加热面为中央螺丝孔的底面;模型Ⅱ:加热...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在使用高速手机去除不同位置的折断种植体部件时,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热传导特点及热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两个种植体-下颌骨骨结合模型。模型I:加热面为中央螺丝孔的底面;模型Ⅱ:加热面为种植体的表面,给予加热面的热载荷为50℃~100℃持续加热10s。经过数值计算和后处理,分析种植体周围的温度分布。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模型中,加载温度为50℃时,种植体周围温度均小于骨损伤临界温度47℃。当加载温度为80℃、90℃、100℃时,颈部(P1)加热1s可到达47℃,中部和根部(P2、P3)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在模型I中,加载温度为60℃、70℃时,P1点最大温度到达47℃,P2、P3在10s加热并没有到达47℃。在模型Ⅱ中,当加载温度为60℃时,P1、P2点的最大温度在10s时均超过47℃,当加载温度为70℃时,最大温度P1、P2、P3均在1s超过47℃。结论:临床中使用高速手机打磨种植体部件是一个高风险性的操作,尤其是在处理断裂的中央螺丝时。临床医生应谨慎选择此方法,使用时需充足水冷却并间断打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基台折断 中央螺丝折断 三维有限元 温度分布
下载PDF
美学区种植修复的十年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海楠 杜良智 +5 位作者 贺龙龙 孟兆理 李晓红 周秦 刘少丽 常晓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本研究统计了美学区种植牙修复的长期存留率,分析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美学区生存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回顾性统计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自2003年11月至2014年12月美学区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信息,定期规律随访,用寿命表法统计... 目的本研究统计了美学区种植牙修复的长期存留率,分析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美学区生存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回顾性统计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自2003年11月至2014年12月美学区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信息,定期规律随访,用寿命表法统计累计存留率,用Ka 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2003年11月至2013年12月共有452名患者接受了美学区种植体植入术,其中男性305名,女性147名,共计774枚种植体。通过寿命表法计算得到3、5、7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9%、98.6%、98.1%。种植体周围状态、种植体系统、中央螺丝状态、牙周炎这四个因素影响种植体的存留率。多因素分析显示,种植体周围探诊出血、Branemark种植系统、中央螺丝异常与种植失败明显相关。结论基于10年临床资料的分析,证明纯钛种植体修复美学区缺牙是一种长期稳定可靠的修复方式,10年累积生存率超过95%。多因素分析显示,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矫正后,种植体周围探诊出血、机械抛光的Branemark种植系统、中央螺丝异常可以预测种植失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区 种植 存留率
下载PDF
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修复的十年临床回顾分析
19
作者 冯海楠 王淼 +5 位作者 常晓峰 杜良智 周慧霞 李晓红 刘少丽 贺龙龙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3-11-2016-05间,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规律随访至2018-03,用寿命表法统计累计存留率,用Kaplan-Meie... 目的: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3-11-2016-05间,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规律随访至2018-03,用寿命表法统计累计存留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共393名患者接受了后牙区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共计822枚种植体。寿命表法分析显示,种植体1、3、5、10年的累积存留率分别为99.39%、98.60%、97.76%、97.14%。多因素分析显示,种植体直径、牙周炎、植入扭力、吸烟、中央螺丝状态异常是患者种植失败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后牙区垂直向骨高度不足的一种稳定、可靠的骨增量手术,10年累积存留率超过97%。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矫正后,多因素分析显示,种植体直径、牙周炎、植入扭力、吸烟、中央螺丝状态异常可以预测种植体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术 存留率
下载PDF
早期加力对国产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20
作者 潘峰 周洪 +1 位作者 常晓峰 郭志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加力对国产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矫治设计采用国产正畸微种植体为支抗移动牙齿的患者22名(男6名,女16名)。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按微种植体加力时间分为:早期加力组(微种植体植入... 目的探讨早期加力对国产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矫治设计采用国产正畸微种植体为支抗移动牙齿的患者22名(男6名,女16名)。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按微种植体加力时间分为:早期加力组(微种植体植入2周后,给予微种植体100-150 g负载)和非早期加力组(微种植体植入4-6周后,给予微种植体100-150g负载),对病例进行回访,收集资料,分析早期加力对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国产正畸微种植体脱落率在早期加力组为6.67%(3/45),在未早期加力组为69.23%(9/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6,P〈0.005)。结论早期加力可以降低国产微种植体脱落率,有利于微种植体植入后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微种植体 种植体支抗 早期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