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瓷贴面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研究
1
作者 王雅洁 王宇 侯庆荣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究铸瓷贴面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0例(共350颗患牙)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177颗患牙),接受复合树脂填充修复前牙牙体缺损... 目的:探究铸瓷贴面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0例(共350颗患牙)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177颗患牙),接受复合树脂填充修复前牙牙体缺损;观察组:35例(173颗患牙),接受铸瓷贴面修复前牙牙体缺损。比较两组患者口颌面部美学指数(Oral and maxillofacial aesthetic index,OES)、牙周指标、牙齿修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修复后,两组OES面部和口内评分情况均较修复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齿修复指标中边缘间隙宽度较修复前明显变窄,且观察组显著窄于对照组(P<0.05);颜色美观度较修复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牙牙周指标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菌斑指数和牙周袋深度较修复前差异不显著,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铸瓷贴面修复前牙牙体缺损能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可缓解牙周炎症的同时有助于维持口腔健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瓷贴面修复 前牙牙体缺损 美学效果 牙周指标 龈沟液
下载PDF
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质性研究及其在家庭干预中的应用
2
作者 马思维 赖莎 +2 位作者 阿春芳 刘雨涵 杨彬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总结普通话情境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中不利于语言发育的具体行为表现,为制定家长参与的、促进语言发育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质性研究设计,使用互动分析法、类属分析法,归纳30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视... 目的总结普通话情境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中不利于语言发育的具体行为表现,为制定家长参与的、促进语言发育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质性研究设计,使用互动分析法、类属分析法,归纳30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视频中不利于语言发育的共性行为。使用质性研究结果效度检验方法,对108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视频中家长的低质量互动行为给予5次建设性反馈指导,统计类属行为变化验证质性研究的效度。结果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中存在不利于语言发育的10个行为问题可分为2大类属3个方面,分别为:家长互动技能问题5个,亲子间相互影响问题3个,互动环境问题2个。经5次治疗师反馈指导后,108组语言发育迟缓亲子互动存在的不利行为明显改善,其中8个问题达到80%稳定标准,实现了质性研究结果的效度验证。结论本文质性研究总结出了不利于语言发育的亲子互动行为问题;基于亲子互动视频的行为分析及反馈,可提升家长的亲子互动技能,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发育互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亲子互动 质性研究 家庭干预 视频反馈
下载PDF
牙周炎不同发展阶段牙周膜微环境中生化因素与力学因素的变化
3
作者 万婉婷 傅玉婷 +1 位作者 王译婕 邹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3,共9页
目的探究牙周炎不同阶段牙周膜微环境生化因素(IL-1β、TGF-β1)与力学因素的变化规律。方法构建大鼠不同发展阶段的牙周炎模型(牙周炎发展早期和晚期),通过检测牙周膜内生化因子(IL-1β和TGF-β1)和牙周膜刚度变化,确定在体牙周炎微环... 目的探究牙周炎不同阶段牙周膜微环境生化因素(IL-1β、TGF-β1)与力学因素的变化规律。方法构建大鼠不同发展阶段的牙周炎模型(牙周炎发展早期和晚期),通过检测牙周膜内生化因子(IL-1β和TGF-β1)和牙周膜刚度变化,确定在体牙周炎微环境中生化因素和力学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对于生化因子来说,牙周炎发生早期生长因子TGF-β1处于高水平状态,而炎症因子IL-1β含量较正常状态略有增高,但表达水平较低。随着炎症的发展,牙周炎晚期TGF-β1表达受到抑制,显著下降(晚期11.34±2.91 vs.早期20.41±2.64,P<0.01);相反,IL-1β的表达显著升高(晚期18.77±3.36 vs.早期8.24±1.47,P<0.01)。对于力学因素,牙周膜刚度与力学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整合素α_vβ_3的表达随着牙周炎的发展而逐渐降低。另外,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在牙周炎晚期显著降低(晚期12.47±2.83 vs.早期21.15±4.38,P<0.05)。结论TGF-β1在牙周炎早期表达较高,可能参与维持牙周稳定,而晚期表达降低;IL-1β在晚期显著升高,可能抑制牙周成骨;力学因素基质刚度与整合素α_vβ_3表达随牙周炎发展逐渐降低,可能影响骨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微环境 生化因素 力学因素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单固位体悬臂式粘接桥修复个别前牙缺失的36个月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贺敏 刘洁 +1 位作者 贾如 党薇 《口腔生物医学》 2023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单固位体悬臂式粘接桥在个别前牙缺失修复中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例个别前牙缺失的患者用单固位体悬臂式粘接桥进行修复,分别在修复后6、12、24、36个月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制定的修复临床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 目的:探讨分析单固位体悬臂式粘接桥在个别前牙缺失修复中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例个别前牙缺失的患者用单固位体悬臂式粘接桥进行修复,分别在修复后6、12、24、36个月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制定的修复临床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修复前及修复后各个时间点基牙及其邻牙的牙周指标,观察修复体临床修复效果,分析修复体对基牙牙周状况的影响,并对患者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化分析。结果:20例单固位体悬臂式粘接桥在修复后36个月期间未发生脱粘接及折裂现象,修复后24个月,1例修复体边缘着色达到B级,其余均为A级;修复体完成36个月,3例修复体边缘着色达到B级,其余为A级;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为100%,患者对缺牙区状态的满意度在修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基牙各时间点牙周指标较修复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别前牙缺失的患者,用单固位体悬臂式粘接桥进行修复,可获得较为稳定的临床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式粘接桥 前牙缺失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唇腭裂上颌后缩的序列治疗
5
作者 普盼君 赵华翔 +2 位作者 牟清楠 梁蓉 侯玉霞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570-575,共6页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发育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先天畸形。唇腭裂患者的颌骨畸形常涉及三维方向,其中矢状向不调的矫治是其诊疗的要点及难点。本文将对唇腭裂上颌后缩治疗的适应证、矫治方法等作一阐述,并介绍我们在...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发育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先天畸形。唇腭裂患者的颌骨畸形常涉及三维方向,其中矢状向不调的矫治是其诊疗的要点及难点。本文将对唇腭裂上颌后缩治疗的适应证、矫治方法等作一阐述,并介绍我们在唇腭裂上颌后缩序列治疗中的经验,以推动其诊疗的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上颌后缩 上颌前方牵引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唇腭裂序列治疗
下载PDF
牙周显微外科在牙周加速成骨正畸中的效果评价
6
作者 张佳喻 刘娜 +1 位作者 李金阳 陈悦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23-528,共6页
目的:探讨牙周显微外科在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在正畸治疗前因下颌前牙骨量不足需行PAOO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显微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术前利用C... 目的:探讨牙周显微外科在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在正畸治疗前因下颌前牙骨量不足需行PAOO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显微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术前利用CBCT测量术区患牙的牙槽骨厚度、高度及牙龈厚度,同时采用牙周探针测量患牙的牙龈退缩高度。术后即刻、3天、7天、14天分别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并在术后14天记录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再次记录患牙的上述指标。采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微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显微组患者术后14天时均实现一级愈合。术后6个月时,显微组患者术区牙槽骨厚度增加和牙龈退缩高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牙周显微外科可辅助提高PAOO的手术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显微外科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 伤口愈合 组织再生
原文传递
LncRNA GAS5通过miR-182-5p/FOXF2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7
作者 张宗敏 那思家 郭治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60-1169,共10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本5(LncRNA GAS5)调节微小RNA-182-5p(miR-182-5p)/叉头盒蛋白F2(FOXF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确诊为OSCC的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体外培养人口...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本5(LncRNA GAS5)调节微小RNA-182-5p(miR-182-5p)/叉头盒蛋白F2(FOXF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确诊为OSCC的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体外培养人口腔上皮细胞系HOEC及人OSCC细胞系CAL-27、HSC-3、SCC-25,qRT-PCR检测组织、细胞中LncRNA GAS5、miR-182-5p、FOXF2的表达;择细胞株CAL-27分为ctrl组、pcDNA组、pcDNA-GAS5组、pcDNA-GAS5+miR-NC组及pcDNA-GAS5+miR-182-5p mimics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癌细胞中FOXF2、bax、Bcl-2、cleaved caspase-3及E-cadherin蛋白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82-5p与LncRNA GAS5、FOXF2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OSCC组织中LncRNA GAS5、FOXF2 mRNA表达降低,miR-182-5p表达升高(P<0.05);CAL-27、HSC-3、SCC-25细胞与HOEC相比,LncRNA GAS5、miR-182-5p、FOXF2表达趋势与OSCC组织内一致,且在CAL-27表达最明显,选择其作为后续实验的细胞株;与ctrl组、pcDNA组比较,pcDNA-GAS5组CAL-27细胞中GAS5、FOXF2 mRNA、细胞凋亡率及BAX、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182-5p表达、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数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上调miR-182-5p可减弱过表达LncRNA GAS5对CAL-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也可抑制癌细胞凋亡;LncRNA GAS5靶向负调控miR-182-5p表达,miR-182-5p靶向负调控FOXF2表达。结论上调GAS5可能通过抑制miR-182-5p来增加FOXF2表达,进而抑制CAL-2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促进CAL-27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GAS5 miR-182-5p 叉头盒蛋白F2 口腔鳞癌 细胞增殖 凋亡 迁移和侵袭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早期整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毕思思 任战平 +2 位作者 李锦峰 陶永炜 高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 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早期鼻畸形整复的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为唇裂鼻畸形整复提供一种治疗思路。方法 选取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24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唇裂整复手术同期行鼻畸形整复,重建鼻基底,矫正鼻中... 目的 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早期鼻畸形整复的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为唇裂鼻畸形整复提供一种治疗思路。方法 选取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24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唇裂整复手术同期行鼻畸形整复,重建鼻基底,矫正鼻中隔,整复鼻翼部畸形。术后1周开始佩戴鼻模。评价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鼻部形态。结果 术后1周、术后1年患者的患/健侧鼻孔高度比、健/患侧鼻底宽度比、患/健侧鼻翼角度比、鼻小柱偏斜角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的患/健侧鼻孔高度比、鼻小柱偏斜角度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裂早期鼻畸形整复可获较好的鼻部形态,尽管术后会有一些复发,但对称性仍优于术前,鼻部形态可以得到很好的矫正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唇裂 鼻畸形 早期整复 鼻中隔
下载PDF
实时动态导航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许方方 宫宇昕 +2 位作者 王春燕 屠军波 那思家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26-330,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实时动态导航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的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 目的评价应用实时动态导航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的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实时动态导航下拔除阻生牙)与对照组(直接微创法拔除阻生牙),每组50例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统计时间(术前设计时间、导航安装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邻牙损伤、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前设计时间为10±3 min,导航安装时间5±1 min,手术时间20±2 min,对照组相应时间分别为0 min、0 min、35±2 min,试验组手术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未出现邻牙损伤及神经损伤症状,对照组出现2例邻牙损伤,3例下唇麻木。结论实时动态导航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可实现可视化精准定位、精准分割牙齿;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邻牙与神经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导航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微创拔牙 可视化
原文传递
CXC趋化因子配体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口腔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影响研究
10
作者 贾馨雨 郭彦 +2 位作者 孙杨 龚忠诚 郭治辰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目的研究CXC趋化因子配体2(CXC chemokine ligand 2,CXCL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感染的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 目的研究CXC趋化因子配体2(CXC chemokine ligand 2,CXCL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感染的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60例OS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及癌旁组织石蜡块标本,分别记为OSCC组和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2组CXCL2、P.gingivalis及EMT相关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人舌鳞癌细胞系TSCCA进行细胞实验,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鉴定TSCCA细胞与P.gingivalis共培养情况,采用q RT-PCR检测比较TSCCA组(单纯培养TSCCA细胞)、TSCCA+P.gingivalis组(TSCCA细胞与P.gingivalis共培养)和TSCCA+P.gingivalis+CXCL2组(共培养模型中加入CXCL2)中EMT相关标志物表达情况,采用CCK-8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TSCC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结果OSCC组CXCL2、P.gingivalis和vimentin的表达阳性占比明显高于癌旁组,而E-cadherin的表达阳性占比明显低于癌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CCA细胞与P.gingivalis共培养成功。与TSCCA组相比,TSCCA+P.gingivalis组和TSCCA+P.gingivalis+CXCL2组的TSCCA细胞形态发生间质样改变,细胞培养24、48 h后的光密度值(OD600值)、侵袭细胞数和vimentin的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E-cadherin的m 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且TSCCA+P.gingivalis+CXCL2组相较于TSCCA+P.gingivalis组以上改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gingivalis感染OSCC细胞的炎性微环境下,CXCL2可能通过EMT作用增强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配体 牙龈卟啉单胞菌 口腔鳞癌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张宗敏 那思家 郭治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2928-2931,共4页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96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口腔...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96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每次挤出1 cm药膏,均匀轻涂于口腔病损表面,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病损面积和血清炎症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6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病损面积均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的疼痛程度、病损面积比对照组小(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IL-17水平显著减小(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IL-12、RANTES、IL-17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可提高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降低病损面积和疼痛程度,减轻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曲安奈德口腔软膏 口腔扁平苔藓 疼痛程度 病损面积 白细胞介素-12 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 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年轻恒牙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甜甜 刘飞 +2 位作者 苏雪龙 李芝香 郭青玉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3期2590-2595,共6页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源于自体,主要成分包括纤维蛋白、血小板生长因子和白细胞等,具有制备简单、应用安全、无伦理学应用限制等优势,其中各种成分的共同作用在炎症调节、血管生成以及软硬组织修复再生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源于自体,主要成分包括纤维蛋白、血小板生长因子和白细胞等,具有制备简单、应用安全、无伦理学应用限制等优势,其中各种成分的共同作用在炎症调节、血管生成以及软硬组织修复再生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在年轻恒牙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目前,PRF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材料,已逐步应用于年轻恒牙牙髓再生、根尖屏障、延迟再植和活髓保存等治疗,且疗效良好。随着PRF在年轻恒牙治疗中的应用,其具体作用机制和临床优势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年轻恒牙 牙髓再生术 活髓保存术 牙髓切断术
下载PDF
PEEK与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党薇 王珍珍 谭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目的:比较CAD/CAM设计制作的PEEK与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纳入123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KennedyⅠ、Ⅱ类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n=50)采用PEEK制作RPD,对照组患者(n=... 目的:比较CAD/CAM设计制作的PEEK与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纳入123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KennedyⅠ、Ⅱ类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n=50)采用PEEK制作RPD,对照组患者(n=73)采用钴铬合金制作RPD,分别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标、主观满意度评价及义齿使用强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修复6个月后牙齿菌斑指数平均水平较低,修复12个月、18个月后牙齿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平均水平较低,牙齿松动度及牙周探诊深度平均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18个月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对RPD的美观性、轻便性及密合性评价较高(P<0.05),舒适性、对咀嚼功能、固定功能及语音功能影响的评价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8个月后,实验组义齿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钴铬合金材料,PEEK材料制作RPD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更好,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钴铬合金 可摘局部义齿 口腔修复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4
作者 张瑾 程政 +1 位作者 闫小静 雷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385-390,共6页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68例2017年1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68例2017年1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OSCC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386例)和验证组(18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应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级、合并糖尿病、气管切开和手术时长>260 min是OS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χ^(2)=8.529,P=0.384,模型拟合的准确度好。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该模型在建模组与验证组预测OS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感染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5和0.794。校准曲线提示该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年龄、ASA分级、糖尿病、气管切开和手术时长所构建的列线图能够较准确地预测OS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感染的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根治性切除术 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帐篷技术在牙槽骨垂直骨增量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嘉义(综述) 史剑杰(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94-198,共5页
在牙槽骨骨增量手术中,垂直骨增量往往具有挑战性。其难点在于受植区的周围缺少骨壁支撑,难以保持血凝块和骨替代物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垂直骨增量效果。近年来,帐篷技术的提出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逐渐发展出三类理念相同却各有特点... 在牙槽骨骨增量手术中,垂直骨增量往往具有挑战性。其难点在于受植区的周围缺少骨壁支撑,难以保持血凝块和骨替代物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垂直骨增量效果。近年来,帐篷技术的提出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逐渐发展出三类理念相同却各有特点的具体术式,以应对大部分需要垂直骨增量的情况。本文将对帐篷技术的具体内容和该技术在垂直骨增量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垂直骨增量 牙槽骨 牙列缺损 帐篷技术
下载PDF
不同雌激素水平大鼠舌下神经核中ERα的表达
16
作者 李环 梁军 侯玉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目的 研究雌性大鼠去卵巢对雌激素受体ERα在舌下神经核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只8周龄雌性SD大鼠,体质量(250±25)g,随机等量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去卵巢+雌二醇组(OVX+E2组),建立不同雌激素水平大鼠模型。sha... 目的 研究雌性大鼠去卵巢对雌激素受体ERα在舌下神经核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只8周龄雌性SD大鼠,体质量(250±25)g,随机等量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去卵巢+雌二醇组(OVX+E2组),建立不同雌激素水平大鼠模型。sham组去除大鼠卵巢周围少量脂肪,OVX组去除卵巢,OVX+E2组去除卵巢后皮下注射雌二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α在舌下神经核表达;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ERα mRNA、蛋白表达。结果 三组大鼠舌下神经核均存在ERα阳性表达。与sham组比较,OVX组ERα mRNA及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OVX组比较,OVX+E2组ERα mRNA及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sham组和OVX+E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激素受体ERα在不同雌激素水平雌性大鼠舌下神经核均存在表达,ER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受雌激素水平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 雌激素 舌下神经核 ERΑ 大鼠
下载PDF
两种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短期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宁波 杜良智 +2 位作者 常晓峰 周秦 贺龙龙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研究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4 mm时,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和侧壁开窗上... 目的研究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4 mm时,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患者45例(50侧上颌窦,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4 mm),于术前、术后当日或术后第2天及术后6~9个月的愈合期后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术式的上颌窦底新骨形成高度、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及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结果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分别有19例和26例(上颌窦分别为21、29侧)患者;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分别为4.76%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9个月的愈合期,两种术式上颌窦底新骨形成高度分别为(5.18±0.48)mm和(7.32±0.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种植体早期成功率分别为95.83%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4 mm时,两种术式均安全可靠,早期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剩余牙槽骨高度 上颌窦底提升术 种植体成功率
原文传递
iROOT BP PLUS与Theracal LC在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18
作者 张瑾 陈诚 +2 位作者 胡玉娇 王琛琦 张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4年第24期4676-4678,共3页
目的:比较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中应用iROOT BP PLUS与Theracal LC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2-2024.3我院收治的需进行牙髓切断术患儿80例。根据术中应用不同盖髓剂材料将其分为两组,iROOT组与Theracal组均40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 目的:比较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中应用iROOT BP PLUS与Theracal LC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2-2024.3我院收治的需进行牙髓切断术患儿80例。根据术中应用不同盖髓剂材料将其分为两组,iROOT组与Theracal组均40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两组成功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患儿VAS均降低,与i ROOT组比,Theracal组更低(P<0.05);两组患儿牙根吸收程度、治疗后6、12个月VAS评分比较无差异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中采用iROOT BP PLUS与Theracal LC成功率均较高,且安全性相当,但Theracal LC对于减轻患儿早期疼痛方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切断术 年轻恒牙 盖髓剂 牙本质
原文传递
1例利巴韦林治疗人偏肺病毒感染诱发的贫血并文献分析
19
作者 张涛 宜晶晶 +4 位作者 王辉 王如瑾 刘旺鹏 张会苑 陈玥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773-778,共6页
本文报道1例利巴韦林(Ribavirin,RBV)引起的贫血病例。通过对患者病史、住院期间用药、辅助检查数据进行梳理,并采用诺氏不良反应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表明,RBV导致贫血的ADR相关性判断为“可能”。目前,针对RBV诱发的贫血(RBV-induced ane... 本文报道1例利巴韦林(Ribavirin,RBV)引起的贫血病例。通过对患者病史、住院期间用药、辅助检查数据进行梳理,并采用诺氏不良反应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表明,RBV导致贫血的ADR相关性判断为“可能”。目前,针对RBV诱发的贫血(RBV-induced anemia,RIA),临床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多以减量或停药为主。本文分析了6例RBV诱发的贫血病例文献,其中2例减少了RBV的剂量,2例停用RBV,2例在停用RBV的同时输注红细胞,所有患者均在停用RBV后好转或恢复正常。本文同时对RBV诱发贫血的机制、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贫血 人偏肺病毒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4
20
作者 胡志萍 段玮玮 +1 位作者 雷文鸽 曾令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5-730,共6页
[目的]了解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术后不同时段生存质量、肩颈功能、焦虑、疼痛变化情况,探讨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建立康复训练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采用华盛顿大学生生存质... [目的]了解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术后不同时段生存质量、肩颈功能、焦虑、疼痛变化情况,探讨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建立康复训练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采用华盛顿大学生生存质量问卷(UW-QOL)、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及WHO疼痛分级标准4个量表,分别于病人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定,分析病人不同时段生存质量得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各时间点生存质量、肩颈功能均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生存质量单项条目中,语言、肩功能、活力、外貌评分比术前下降明显,性别、切口愈合等级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颈淋巴清扫术病人各时间点的肩颈功能评分均低于未进行颈淋巴清扫术的病人;术后1周病人疼痛评分及焦虑发生率最高;不同时点生活质量变化与肩颈功能、疼痛、焦虑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对肿瘤病人进行手术方案选择时,不仅要考虑手术治愈率,更要兼顾病人功能的修复与重建,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外科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肩颈功能 焦虑 疼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