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第4届国际压缩机与制冷会议
1
作者 胡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西安交通大学 第4届国际压缩机与制冷会议 回转压缩机 热力过程 P-V图 压缩机技术 往复压缩机 制冷技术
下载PDF
混合污水生态工程处理研究
2
作者 刘峰 陈杰瑢 李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污水处理工艺 生态处理系统 水资源 混合污水
下载PDF
太白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玲 杨伯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 研究地衣植物太白花(又称雀石蕊)Cladonia stellaris的化学成分。方法 太白花经石油醚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和硅胶制备TLC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太白花的石油醚部分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萝酸(Ⅰ)、去甲环萝酸(... 目的 研究地衣植物太白花(又称雀石蕊)Cladonia stellaris的化学成分。方法 太白花经石油醚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和硅胶制备TLC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太白花的石油醚部分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萝酸(Ⅰ)、去甲环萝酸(Ⅱ)、珠光酸(Ⅲ)、漂红梅衣酸(Ⅳ)、2-羟基-4-甲氧基-6-正戊基苯甲酸(Ⅴ)和2,4-二羟基-6-正戊基苯甲酸(Ⅵ)。结论 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太白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花 去甲环萝酸 漂红梅衣酸
下载PDF
可视化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谢东升 李旭祥 《新疆环境保护》 2004年第1期25-29,共5页
可视化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和开发十分活跃的技术领域,它是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应用于计算科学。目前已在各个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发展概况、实现过程以及可视化技术在... 可视化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和开发十分活跃的技术领域,它是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应用于计算科学。目前已在各个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发展概况、实现过程以及可视化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技术 环境科学 计算机 图像处理技术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加速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韩小辉 王胜杰 +2 位作者 陈孝彦 郝妙莉 刘芙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0-93,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天然气体系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影响情况。得出的结论是 :表面活性剂能有效降低水气界面的界面张力 ,增快气体分子进入水气界面层的速率 ,极大地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当表面活性剂... 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天然气体系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影响情况。得出的结论是 :表面活性剂能有效降低水气界面的界面张力 ,增快气体分子进入水气界面层的速率 ,极大地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当表面活性剂SDS的浓度为 30 0ppm时 ,水气界面的界面张力最小 ,进入水气界面层的分子速率最大、数量最多 ;在水气界面层生成的水合物会向反应器壁移动 ,产生新的水气界面层 ,继续水合物的生成 ,当生成的水合物逐渐增多时 ,水合物将覆盖整个水气界面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天然气水合物 生成 实验研究 界面 表面张力 氢键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平衡体系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业奎 王黎 +2 位作者 侯栋 万华 冯霄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0-218,共9页
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 ,含碳物质氧化的最终产物CO2 的排放量与日俱增 ,CO2 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研究证明 ,CO2 可作为单体转化为烃进行二次利用 ,是最有前景的抑制其大量排放的途径 .在化学反应工程上 ,热力学研... 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 ,含碳物质氧化的最终产物CO2 的排放量与日俱增 ,CO2 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研究证明 ,CO2 可作为单体转化为烃进行二次利用 ,是最有前景的抑制其大量排放的途径 .在化学反应工程上 ,热力学研究可以为反应体系提供一个反应物转化率的理论最大值 ,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一反应体系 ,为衡量催化剂的效果提供有利的尺度 ,进而指导催化剂的开发工作 .对CO2 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体系平衡时进行了热力学研究 ,通过数学方法对催化作用下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进行求解 ,分析了反应体系平衡时各相的平衡组成及其同温度、压力和氢 /碳比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CO2 理论最高转化率为 6 9%~ 7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低碳烯烃 Cl化学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孝彦 何小社 +2 位作者 何晓霞 王胜杰 刘芙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8,共4页
对天然气的气 水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机理,认为水合物晶核的生长经历了溶解、水合物骨架形成、扩散和吸附4个阶段,很好地解释了水合物组成的不确定性.据此机理对水合物在成核以后生成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导... 对天然气的气 水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机理,认为水合物晶核的生长经历了溶解、水合物骨架形成、扩散和吸附4个阶段,很好地解释了水合物组成的不确定性.据此机理对水合物在成核以后生成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导,引入了有效面积分率、压力指数、过冷度校正参数等,得到了气 水体系水合物生成的改进的动力学方程.用遗传算法对方程中的参数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由方程计算所得的水合物生成速率与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5.9%,最小误差为1.6%,平均误差为9.6%,说明拟合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生成机理 动力学 吸附
下载PDF
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 被引量:9
8
作者 顾新建 韩小辉 +1 位作者 王胜杰 刘芙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是复杂的结晶过程 ,是一个多组分、多相系统 ,对该系统的生成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进行研究非常困难 ,因此很难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进行精确的预测。文中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建立了水—天然气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人工...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是复杂的结晶过程 ,是一个多组分、多相系统 ,对该系统的生成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进行研究非常困难 ,因此很难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进行精确的预测。文中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建立了水—天然气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并选取大量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训练 ,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关键点对模型的测试 ,证明该模型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天然气水合物 生成 动力学 模型
下载PDF
PBA-PVC共混膜盐酸普鲁卡因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海霞 蒲敏 +4 位作者 于宝京 程俊 王建华 管国虎 卢凤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87-990,共4页
以聚丙烯酸丁酯 (PBA)及聚氯乙烯 (PVC)的共混物为成膜材料 ,四苯硼 盐酸普鲁卡因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 ,制备了盐酸普鲁卡因离子选择性电极 .该电极浓度的线性范围为 1 0× 10 - 1~2 5× 10 - 5mol/L ,斜率为 5 1 6mV ,检... 以聚丙烯酸丁酯 (PBA)及聚氯乙烯 (PVC)的共混物为成膜材料 ,四苯硼 盐酸普鲁卡因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 ,制备了盐酸普鲁卡因离子选择性电极 .该电极浓度的线性范围为 1 0× 10 - 1~2 5× 10 - 5mol/L ,斜率为 5 1 6mV ,检测限的浓度为 1 6× 10 - 5mol/L ,电极使用的适宜的 pH值范围为 4 5~ 6 5 ,与传统的使用低分子增塑剂的PVC膜电极相比 ,由于敏感膜中使用了玻璃化温度低、粘结性好的聚丙烯酸丁酯 ,可使增塑剂用量明显减少、敏感膜与固态基体间的粘结力增强及增塑剂的持久性延长 .因此 ,PBA PVC共混物有利于制备高性能的全固态化学传感器 ,其电极可用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脂 化学传感器 离子选择性电极 盐酸普鲁卡因 聚氯乙烯 PBA-PVC共混膜
下载PDF
太白山野葛根中异黄酮和葛根素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尊听 杨伯伦 +1 位作者 刘谦光 张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3-35,共3页
为了考察太白山野葛根中异黄酮及葛根素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采集一年 12个月份的野葛根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异黄酮含量 ;以高效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野葛根中游离葛根素及总葛根素含量。结果表明 :三月份异黄酮含量最高 ,为 18 5 ... 为了考察太白山野葛根中异黄酮及葛根素含量随季节的变化 ,采集一年 12个月份的野葛根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异黄酮含量 ;以高效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野葛根中游离葛根素及总葛根素含量。结果表明 :三月份异黄酮含量最高 ,为 18 5 3%;四月份游离葛根素及总葛根素含量最高 ,分别为 7 4 5 %和 8 93%。对不同季节太白山野葛根中异黄酮、游离葛根素及总葛根素进行定量分析 ,为这一野生资源的合理采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葛根 异黄酮 葛根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 HPTLC 季节 总黄酮含量 生药
下载PDF
AA-AM-AN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钱军民 郭焱 +1 位作者 李旭祥 卢凤纪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12-316,共5页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法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酸 -丙烯酰胺 -丙烯腈共聚物。对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尿素用量、聚合物浓度、电解质浓度、剪切速率、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具有良...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法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酸 -丙烯酰胺 -丙烯腈共聚物。对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尿素用量、聚合物浓度、电解质浓度、剪切速率、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增稠作用及耐温抗盐抗剪切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共聚合 溶液性能 AA AM AN 三元共聚物
下载PDF
一种精确计算天然气水合物密度的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晓霞 王胜杰 刘芙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0-31,37,共3页
水合物密度是水合物研究中最常用的参数之一,迄今却没有完整的理论计算方法,通常的文献和报道中,只给出了若干种简单气体水合物密度的经验或实验值。笔者基于W.G.Knox和G.E.Hess等人提出的计算水合物密度的经验公式,选用适当的模型和方... 水合物密度是水合物研究中最常用的参数之一,迄今却没有完整的理论计算方法,通常的文献和报道中,只给出了若干种简单气体水合物密度的经验或实验值。笔者基于W.G.Knox和G.E.Hess等人提出的计算水合物密度的经验公式,选用适当的模型和方法求取相关参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既可以计算纯组分水合物密度,又可以计算混合气水合物密度的方法。计算结果显示,纯组分水合物计算值和文献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12%,最小相对误差为0.09%;CH4和C2H6混合气水合物计算值与文献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体水合物 组分 混合气 经验公式 CH4 相对误差 分水 密度 计算值
下载PDF
(2-Me-3-ClPh)_2PBIMe_2FeCl_2racC_2H_4(Ind)_2ZrCl_2/MAO双功能催化体系乙烯原位共聚制备LLDPE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如义 郑元锁 +3 位作者 崔楠楠 张志成 柯毓才 胡友良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合成了后过渡金属铁 (2 Me 3 ClPh) 2 PBIMe2 FeCl2 低聚催化剂 ,并与亚乙基桥茂金属共聚催化剂rac C2 H4 (Ind) 2 ZrCl2 共用 ,用MAO(1 4mol L甲苯溶液 )作为助催化剂 ,原位共聚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结果发现 ,这种后过渡... 合成了后过渡金属铁 (2 Me 3 ClPh) 2 PBIMe2 FeCl2 低聚催化剂 ,并与亚乙基桥茂金属共聚催化剂rac C2 H4 (Ind) 2 ZrCl2 共用 ,用MAO(1 4mol L甲苯溶液 )作为助催化剂 ,原位共聚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结果发现 ,这种后过渡铁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低聚催化活性 [1 0× 10 7goligomer (molFe·h) ],双功能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保持在 10 6 gPE (molFe·h)以上 ;1 3C NMR分析表明 ,得到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当Fe Zr比为 1 2时 ,也没有出现α 烯烃残留现象 ,说明这两种催化剂具有好的匹配性 ;随Fe Zr比和反应温度的变化 ,聚合物的熔点、结晶度、熔点等均表现出很好的规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共聚 催化体系 催化剂 C2H4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低聚 MAO 合成线 CL2
下载PDF
电工电子网络课程的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振坤 屈莉莉 +1 位作者 刘晔 侯雄坡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网络课程 体系结构 实现技术 电工技术 电子技术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业奎 侯栋 +1 位作者 王黎 王建祝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3-348,共6页
就近年来关于CO2 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及廉价氢的供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CO2 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讨论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压力及进料比对主要的目标反应CO2 转化率的影响。为这一反应催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 就近年来关于CO2 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及廉价氢的供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CO2 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讨论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压力及进料比对主要的目标反应CO2 转化率的影响。为这一反应催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的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合成 低碳烯烃 研究进展 热力学 催化剂
下载PDF
冰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影响因素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胜杰 郝妙莉 +1 位作者 沈建东 刘芙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由气体 (主要是甲烷 )和水组成的冰状固态化合物。通过对溶液中水合物的生成实验和冰转化为水合物的机理进行总结与分析 ,得出影响冰转化为水合物的因素。提出用含气率作为评价反应进行程度的指标。针对冰转化为水合...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由气体 (主要是甲烷 )和水组成的冰状固态化合物。通过对溶液中水合物的生成实验和冰转化为水合物的机理进行总结与分析 ,得出影响冰转化为水合物的因素。提出用含气率作为评价反应进行程度的指标。针对冰转化为水合物的影响因素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设计 ,建立了正交实验表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压力越高越有利于水合物的生成 ,但实验温度和搅拌速率则存在着一个促进水合物生成的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水合物 影响因素 正交实验 压力 温度 搅拌速率
下载PDF
催化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进展及蚁群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业奎 万华 +1 位作者 王黎 冯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91-1094,共4页
综述了催化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进展,介绍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全新的仿生算法,具有智能搜索、全局优化、稳健性强、分布式计算、易与其它方法结合等优点,是求解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可以在催化剂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中引... 综述了催化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进展,介绍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全新的仿生算法,具有智能搜索、全局优化、稳健性强、分布式计算、易与其它方法结合等优点,是求解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可以在催化剂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中引入蚁群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优化 旅行商问题 催化剂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基于溶胶-凝胶工艺的一种功能性杂化材料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军民 奚西峰 李旭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17,共5页
以四甲氧基硅 (TMOS)和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APMDMOS)为前驱体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 ,通过TMOS和APMDMOS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得了一种新的功能化的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探讨了 pH值、反应温度、水与前驱体的体积比和TMOS用量等因素对水... 以四甲氧基硅 (TMOS)和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APMDMOS)为前驱体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 ,通过TMOS和APMDMOS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得了一种新的功能化的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探讨了 pH值、反应温度、水与前驱体的体积比和TMOS用量等因素对水解 缩聚反应体系凝胶时间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借助红外光谱法对该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 :随着TMOS用量、反应温度和前驱体浓度的增大 ,水解缩聚体系凝胶时间缩短 ,可见光透光率降低 ;随pH值的增大 ,可见光透光率和体系凝胶时间出现极大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溶胶-凝胶技术 凝胶时间 光学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分割式热泵精馏流程的优化设计及运行调优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平 冯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4,共5页
从系统能量平衡的角度,提出了适合于分割式热泵精馏优化设计和运行调优的系统参数———压缩机进气量,建立了以年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和以年操作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运行数学模型。以酒精精馏为例,利用Aspenplu... 从系统能量平衡的角度,提出了适合于分割式热泵精馏优化设计和运行调优的系统参数———压缩机进气量,建立了以年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和以年操作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运行数学模型。以酒精精馏为例,利用Aspenplus模拟软件对此流程进行了优化计算。与常规精馏相比,此流程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文中还分析了优化结果的运行调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割式热泵 精馏 压缩机进气量 年费用
下载PDF
橡塑型泡沫吸声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钱军民 李旭祥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09-311,共3页
采用化学发泡方法制得了以乙丙橡胶、聚氯乙烯和岩棉为主要原料的泡沫吸声材料 ,其平均吸声系数达 0 .5以上 ,且此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比一般多孔型吸声材料的要好得多。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配方。还对乙丙橡胶用量、增塑剂用量、发... 采用化学发泡方法制得了以乙丙橡胶、聚氯乙烯和岩棉为主要原料的泡沫吸声材料 ,其平均吸声系数达 0 .5以上 ,且此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比一般多孔型吸声材料的要好得多。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配方。还对乙丙橡胶用量、增塑剂用量、发泡剂用量和岩棉用量对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做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性能 橡塑型泡沫吸声材料 化学发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