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免疫抑制方案调整
1
作者 栗泽鹏 薛武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97-102,I0001,共7页
BK多瘤病毒(BK polyomavirus,BKPyV)是人类多瘤病毒家族的DNA病毒成员之一[1]。该病毒于1971年首次从1例名字为B.K的苏丹肾移植受者的尿液中分离出来。病毒在原发感染后会持续存在,并可能在免疫抑制状态下被重新激活[2]。BKPyV感染是一... BK多瘤病毒(BK polyomavirus,BKPyV)是人类多瘤病毒家族的DNA病毒成员之一[1]。该病毒于1971年首次从1例名字为B.K的苏丹肾移植受者的尿液中分离出来。病毒在原发感染后会持续存在,并可能在免疫抑制状态下被重新激活[2]。BKPyV感染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移植后病毒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障碍。BK病毒感染的进展通常经历病毒尿症、病毒血症,最终可能导致BK病毒相关肾病(BK virus-associated nephropathy,BKPyV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受者 免疫抑制方案 BK病毒感染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BK病毒阳性免疫抑制剂方案调整分析
2
作者 刘尊伟 郑瑾 +6 位作者 丁晨光 李杨 张静 李潇 任莉 李丹 薛武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病理结果为排斥反应和BK病毒肾病的血BK病毒阳性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方案调整差异。方法筛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9年6月至2024年5月血BK检测阳性且之后移植肾病理结果为排斥反应和BK病毒肾病的病例,最终纳... 目的分析比较病理结果为排斥反应和BK病毒肾病的血BK病毒阳性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方案调整差异。方法筛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9年6月至2024年5月血BK检测阳性且之后移植肾病理结果为排斥反应和BK病毒肾病的病例,最终纳入32例,依据移植肾病理结果,分为排斥反应组(21例)和BK病毒肾病组(11例)。收集首次血BK阳性时间及DNA定量数值、免疫抑制剂用药及调整方案、调整后血药浓度、病理诊断时间和结果、血BK病毒转阴时间、移植肾功能现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排斥反应组咪唑立宾用量(中位数为100 mg/d)显著小于BK病毒肾病组(中位数为150 mg/d)。另外,排斥反应组血BK阳性至确立病理诊断时间显著长于BK病毒肾病组(P<0.05)。两组移植肾失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BK持续阳性的肾移植受者,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后排斥反应发生率高,应警惕免疫抑制剂量不足和延迟病理诊断引起的排斥反应,避免移植肾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K病毒 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移植肾损害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江伟 丁小明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肾移植供受者评估标准、器官获取保存方案、手术技术等不断进步,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是肾移植较为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移植物丢失及受者死亡,严重影响肾移植效果。因此,本文就肾移植术后常见血管并发... 随着肾移植供受者评估标准、器官获取保存方案、手术技术等不断进步,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是肾移植较为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移植物丢失及受者死亡,严重影响肾移植效果。因此,本文就肾移植术后常见血管并发症,包括血管狭窄、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血管破裂、血栓等的发生概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并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和诊治情况,总结肾移植术后常见血管并发症的诊疗策略,以期为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肾移植疗效和受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血管并发症 血管狭窄 动脉夹层 假性动脉瘤 血栓 供者来源性感染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中国肾移植受者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疗指南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6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移植学分会 门同义 王祥慧 薛武军 丁晨光 蒋鸿涛 栗泽鹏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6期321-333,共13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肾移植受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临床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和感染学专家,依据现有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病例研究和专家共识等资料,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肾移植受者IA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整...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肾移植受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临床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和感染学专家,依据现有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病例研究和专家共识等资料,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肾移植受者IA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整合。经多次专家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撰写成《中国肾移植受者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疗指南》。本指南围绕10个临床问题,形成13条推荐意见,并根据2009版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对每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强度与证据级别进行分级。本指南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帮助提升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曲霉病 感染 侵袭性
原文传递
从肿瘤免疫到器官移植免疫
5
作者 周古翔 李一萱 郑瑾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移植密切相关。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和器官移植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器官移植需要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而肿瘤...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移植密切相关。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和器官移植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器官移植需要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而肿瘤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免疫逃逸现象。深入探讨和比较肿瘤免疫逃逸与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对于制定合理的免疫耐受诱导策略、提高器官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存活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肿瘤免疫 器官移植免疫 免疫逃逸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抗原提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多因素作用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彬 冯新顺 +2 位作者 陈刚 薛武军 田普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的高危因素及其机理。方法 :分析 16 7例次肾移植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移植史、输血次数、孕次、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HLA体液致敏及HLA错配数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肾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的高危因素及其机理。方法 :分析 16 7例次肾移植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移植史、输血次数、孕次、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HLA体液致敏及HLA错配数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的的关系。结果 :多因分析提示致敏与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相关 ,致敏及HLA错配数与早期排斥反应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危险因素 排斥反应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新顺 王彬 +1 位作者 薛武军 田普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8-319,共2页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2 3例患者 ,采用以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2 3例患者全部治愈 ,随访 3个月~ 3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肾移植术后发生带状疱疹...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2 3例患者 ,采用以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2 3例患者全部治愈 ,随访 3个月~ 3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肾移植术后发生带状疱疹的主要原因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适量减少免疫抑制剂 ,全身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治疗 肾移植 带状疱疹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FK506血药谷浓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项和立 侯军 +2 位作者 薛武军 田普训 丁小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建立FK5 0 6理想治疗窗谷浓度范围 ,初步了解影响FK5 0 6谷浓度的因素以及FK5 0 6谷浓度与急性排斥反应和肾中毒的关系 .方法 :78例同种尸肾移植受者应用FK5 0 6 +骁悉 (MMF) +强的松 (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 ,采用竞争性酶联免... 目的 :建立FK5 0 6理想治疗窗谷浓度范围 ,初步了解影响FK5 0 6谷浓度的因素以及FK5 0 6谷浓度与急性排斥反应和肾中毒的关系 .方法 :78例同种尸肾移植受者应用FK5 0 6 +骁悉 (MMF) +强的松 (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 ,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服药 12h后FK5 0 6的全血浓度 (即谷浓度 ) ,对术后不同时期的FK5 0 6血药浓度进行分析 .结果 :FK5 0 6的全血谷浓度 ,正常组术后 1mo内(13.1± 2 .6 ) μg·L-1,2mo (10 .9± 2 .4 ) μg·L-1,3mo (10 .6± 1.9) μg·L-1,4 / 6mo (8.2± 1.2 ) μg·L-1,7mo以后 (6 .6± 1.1) μg·L-1.抗痨组术后 3mo内FK5 0 6谷浓度显著低于正常组 ,肝功损害组术后各时期的FK5 0 6谷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 .急性排斥反应 1例 ,FK5 0 6谷浓度为 3.2 μg·L-1.急性肾中毒 6例 ,平均谷浓度为 18.7μg·L-1.结论 :FK5 0 6理想的全血谷浓度治疗窗范围为 :术后 1mo内 10~ 15 μg·L-1,术后 2~ 3mo 9~ 12 μg·L-1,4~ 6mo 7~ 10 μg·L-1,7mo以后5~ 8μg·L-1.肝损害可显著提高FK5 0 6血药浓度 ,利福平显著降低FK5 0 6血药浓度 .FK5 0 6低浓度易致急性排斥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术后 FK506 血药谷浓度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HLA体液致敏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彬 冯新顺 +3 位作者 薛武军 田普训 丁小明 项和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1695-1696,共2页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 HL A体液致敏的形成原因 .方法 应用 EL ISA方法对 199例 (男 133例 ,女 6 6例 )肾移植等候者血中 HL A抗体进行检测 ,分析与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移植史、输血次数、妊娠史的关系 .结果  HL A体液致敏的分布...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 HL A体液致敏的形成原因 .方法 应用 EL ISA方法对 199例 (男 133例 ,女 6 6例 )肾移植等候者血中 HL A抗体进行检测 ,分析与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移植史、输血次数、妊娠史的关系 .结果  HL A体液致敏的分布在女性组高于男性组 (32 % vs17% ,P<0 .0 5 ) ;在输血组高于无输血组 (4 3% vs 6 % ,P<0 .0 0 1) ;在透析时间≥ 1a组高于透析时间 <1a组 (4 3% vs2 0 % ,P<0 .0 5 ) ;在有移植史组高于无移植史组 (91% vs 32 % ,P<0 .0 0 1) ;在有妊娠组高于无妊娠组 (4 0 % vs8% ,确切概率法 P=0 .0 2 1) .结论 输血、移植、长期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HLA抗原 抗体生成 体液致敏因素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两种治疗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永超 王养民 +3 位作者 丁小明 牛天力 田普训 薛武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提高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水平。方法 :6 3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依抗细菌方案的不同分为A、B两组 ,A组抗生素由高档到低档 ,B组与之相反 ,其余治疗不变。结果 :A组治愈率、ARDS救治成功率为 87.9%、76 .9% ,B组为... 目的 :提高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水平。方法 :6 3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依抗细菌方案的不同分为A、B两组 ,A组抗生素由高档到低档 ,B组与之相反 ,其余治疗不变。结果 :A组治愈率、ARDS救治成功率为 87.9%、76 .9% ,B组为 5 6 .7%、12 .5 % ;治疗中发展为ARDS、混合感染及多器官感染的例数A组为 2例、4例、4例 ,B组为 7例、10例、13例 ;A组住院天数 ( 31± 7)d ,住院费用 ( 7.3± 2 .2 )千元 ,B组为 ( 5 3± 9)d和 ( 13.9± 5 .7)千元。两组相差显著。结论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A方案优于B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重症肺部感染 治疗
下载PDF
低温机械灌注在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高危尸体供肾肾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杨 田晓辉 +7 位作者 丁晨光 陈国振 丁小明 项和立 田普训 郑瑾 胡筱筠 薛武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探讨低温机械灌注(HMP)在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高危尸体供者(DD)的供肾保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选取行器官捐献的52例DGF高危供者临床资料。将每例供者的2个供肾随机分为HMP组和静态冷保存(SCS)组(每组52例... 目的探讨低温机械灌注(HMP)在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高危尸体供者(DD)的供肾保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选取行器官捐献的52例DGF高危供者临床资料。将每例供者的2个供肾随机分为HMP组和静态冷保存(SCS)组(每组52例),HMP组供肾均采用LifePort进行低温机械灌注保存,SCS组供肾采用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W液)进行冷保存。比较两组受者移植术后DGF和原发性无功能(PNF)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观察肾移植术后1年内受者和移植肾的生存情况。结果HMP组受者DGF发生率为4%(2/52),明显低于SCS组受者的17%(9/52)(P<0.05);HMP组无PNF病例,SCS组有1例受者发生PNF,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P组和SCS组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7.2±0.6)d和(7.7±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P组受者手术当日、术后1 d、术后2 d的尿量均明显多于SCS组受者(均为P<0.05),HMP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SCS组(均为P<0.05)。HMP组和SCS组受者术后1年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8.1%、92.3%和100%、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MP可显著降低DGF高危DD供肾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而且可促进早期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尸体供肾 高危 低温机械灌注 静态冷保存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原发性无功能
下载PDF
短期血浆置换治疗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彬 冯新顺 +2 位作者 陈刚 薛武军 田普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1-42,共2页
目的 :研究短期血浆置换治疗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在 8例高致敏的肾移植等候者中随机选出 4例在术前 2周内行双滤过法血浆置换治疗 3次后行肾移植术 ,比较两组移植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移植效果均很差 ,两组间未显示... 目的 :研究短期血浆置换治疗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在 8例高致敏的肾移植等候者中随机选出 4例在术前 2周内行双滤过法血浆置换治疗 3次后行肾移植术 ,比较两组移植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移植效果均很差 ,两组间未显示差异 (P >0 .0 5)。结论 :短期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受者高致敏状态无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致敏 肾移植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新顺 王彬 +1 位作者 薛武军 田普训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率为1.3%(18/1402),临床上以肺结核多见,本组中肺结核15例,颈椎结核1例,颈淋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率为1.3%(18/1402),临床上以肺结核多见,本组中肺结核15例,颈椎结核1例,颈淋巴结结核1例,移植肾结核1例,诊断主要依靠X线照片和B超检查。全组治愈14例(78%),死亡4例(22%)。治愈病例中5例曾合并肺部细菌、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4例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异常,经减少环孢素剂量,相应增加霉酚酸酯剂量,同时予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结核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且常合并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及移植肾排斥反应,治疗过程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应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术后 结核感染 临床分析 霉酚酸酯 环孢素 泼尼松 硫唑嘌呤
下载PDF
肾移植中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及高群体反应性抗体的临床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大庆 田晓辉 +3 位作者 薛武军 丁小明 燕航 何晓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81-783,共3页
目的:研究群体反应性抗体在肾移植中的意义及对高群体反应性抗体受者的临床处理。方法:监测544例次肾移植受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并对PRA值≥40%的14例患者行血浆置换。结果:肾移植受者中,PRA阳性116例(21.3%),其中PRA≥40%26例;PP... 目的:研究群体反应性抗体在肾移植中的意义及对高群体反应性抗体受者的临床处理。方法:监测544例次肾移植受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并对PRA值≥40%的14例患者行血浆置换。结果:肾移植受者中,PRA阳性116例(21.3%),其中PRA≥40%26例;PPA阳性组排斥反应发生率(25.0%)高于PRA阴性组(4.9%),术后PRA水平升高组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于PRA无变化组,血浆置换组与未行血浆置换组排斥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PRA的水平是评价受者致敏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其动态监测有助于筛选合适供者和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血浆置换法处理高致敏状态,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免疫学 群体反应性抗体 血浆置换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早期治疗方案在防治肾移植术后CMV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晓辉 薛武军 +2 位作者 丁小明 燕航 何晓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695-1697,共3页
目的:比较早期治疗与对所有患者进行预防性用药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尸肾移植后患者80例分为两组:①早期治疗组(n=40),即在术后若监测到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则给予更昔洛韦(250mg/d)治疗,直至抗原血症转阴;②对照组(n=40),所有... 目的:比较早期治疗与对所有患者进行预防性用药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尸肾移植后患者80例分为两组:①早期治疗组(n=40),即在术后若监测到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则给予更昔洛韦(250mg/d)治疗,直至抗原血症转阴;②对照组(n=40),所有患者从移植后第3周开始均给予更昔洛韦(250mg/d)治疗,持续2wk,随访时间3mo,观察两组对CMV疾病的预防效果.结果:①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CMV疾病发病率、CMV活动性感染率、CMV疾病复发率、CMV相关死亡率以及更昔洛韦副作用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的平均疗程(8.5±3.2)d较后者(14.0±0.0)d缩短.②早期治疗组15例高危患者,12例接受早期治疗,发生CMV疾病2例,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CMVPP65抗原血症指导的早期治疗能有效的预防CMV疾病的发生和保护高危人群,缩短了预防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 早期治疗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后的肾移植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彬 冯新顺 +1 位作者 薛武军 田普训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6-487,共2页
目的 探讨尿毒症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肾移植手术时机、免疫抑制及抗痨治疗方案的选择 ,并观察移植效果。方法 对 1 2例有结核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行 2~ 4月化疗后行肾移植术 ,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 ,术后继续抗痨 6月~ 1年 ,观察移植... 目的 探讨尿毒症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肾移植手术时机、免疫抑制及抗痨治疗方案的选择 ,并观察移植效果。方法 对 1 2例有结核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行 2~ 4月化疗后行肾移植术 ,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 ,术后继续抗痨 6月~ 1年 ,观察移植效果及结核复发情况。结果 短期化疗后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术后CsA浓度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排斥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但肝功能损害发生增多。除一例因自停抗痨药而复发外 ,其余病例均未见结核复发或加重。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后经短期化疗可行肾移植术 ,移植效果较好。应注意肝功损害的发生。术后给予 6月~ 1年抗痨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结核 肾移植
下载PDF
综合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书敏 王金侠 +1 位作者 阮纬 李玲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按手册内容进行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健康教...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按手册内容进行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同伴教育和网络教育等。于健康教育开始前、出院后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测量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教育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下载PDF
2剂赛尼哌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新顺 薛武军 田普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9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赛尼哌在预防同种肾异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了已随访 1年的 32例应用 2剂赛尼哌患者的临床效果 ,并以同期肾移植 9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赛尼哌组在 3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3.1% )显著低于对照组 ... 目的 :探讨赛尼哌在预防同种肾异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了已随访 1年的 32例应用 2剂赛尼哌患者的临床效果 ,并以同期肾移植 9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赛尼哌组在 3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3.1% )显著低于对照组 (2 3.9% ) (P <0 .0 5 ) ,在感染及副作用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剂赛尼哌加上CsA ,MMP ,Pred联合应用的免疫抑制方案对预防同种尸体肾移植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临床应用 2剂塞尼哌 预防 肾移植术
下载PDF
初次肾移植等候者中HLA体液致敏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彬 薛武军 +5 位作者 冯新顺 杨毅军 田普训 丁小明 潘晓鸣 项和立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65-566,共2页
目的 分析多次输血、妊娠在初次肾移植等候者HLA体液致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 86例初次肾移植等候者血清抗HLAIgG型抗体。结果 多次输血和妊娠患者中HLA致敏率分别为 60 %和 61 % ,而对照组中分别为 31 %和 1 2 .5% (P ... 目的 分析多次输血、妊娠在初次肾移植等候者HLA体液致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 86例初次肾移植等候者血清抗HLAIgG型抗体。结果 多次输血和妊娠患者中HLA致敏率分别为 60 %和 61 % ,而对照组中分别为 31 %和 1 2 .5%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妊娠 输血 致敏 HLA体液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燕航 薛武军 田普训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定性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监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活动性感染 ,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肾移植术后CMV活动性感染防治中的价值。  方法 :于移植前、后抽取 1 0 8例肾移植...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定性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监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活动性感染 ,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肾移植术后CMV活动性感染防治中的价值。  方法 :于移植前、后抽取 1 0 8例肾移植受者的外周静脉血 ,采用ELISA法、定性及定量PCR法检测血液中CMV IgM及CMV DNA ;对于CMV活动性感染者应用丙氧鸟苷治疗。  结果 :术后 58例患者发生CMV活动性感染。诊断CMV活动性感染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ELISA法为 1 9%和 1 0 0 % ;定性PCR法为 71 %和 58% ;定量PCR法为 93 %和 1 0 0 %。在CMV活动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前 ,定性及定量PCR法检测CM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2 2 %和 86 % ,而ELISA法检测CMV IgM无一例阳性 ;用丙氧鸟苷治疗后 ,55例有效 ,3例无效。  结论 :与ELISA法及定性PCR法比较 ,定量PCR法能够更灵敏、特异的监测肾移植术后CMV活动性感染 ,并可用于评价丙氧鸟苷的抗病毒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