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健康管理:促进心血管健康的创新策略
1
作者 姜红 张严修 +1 位作者 王军 马茂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4年第4期371-375,420,共6页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现有证据表明规律运动对CVD的预防和长期预后具有益处,但世界范围内身体活动不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深入了解运动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潜在机制,对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现有证据表明规律运动对CVD的预防和长期预后具有益处,但世界范围内身体活动不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深入了解运动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潜在机制,对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综合探讨了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和荟萃分析等证据,阐明了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CVD运动健康管理策略制定的一般原则,重点强调了个性化运动计划的制定及运动与营养协同作用的重要性,旨在为促进心血管健康管理策略的有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与心血管疾病 健康管理 运动方案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相关甲基化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预后模型构建
2
作者 路惠茹 耿辉 +6 位作者 梁亮 张倩 李磊 殷锋彦 罗晓辉 吕军 李涛 《医学新知》 2025年第3期319-327,共9页
目的筛选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LCA)预后相关甲基化相关基因,并探讨其在BLCA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BLCA项目的样本数据,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相关评分大于5的甲基化相关基因。使用Lasso回归筛选确... 目的筛选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LCA)预后相关甲基化相关基因,并探讨其在BLCA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BLCA项目的样本数据,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相关评分大于5的甲基化相关基因。使用Lasso回归筛选确定预后相关基因。GO及KEGG富集分析用于探索预后基因的功能和参与通路,Cox回归分析确定具有潜在预后价值的基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对预后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共获得411例带有临床样本的数据和206个甲基化相关基因。Lasso回归筛选出11种(VHL、THBS1、SMYD2、RARB、PRMT6、MYC、IGF2、ICMT、EGFR、DLEC1、CARM1)具有显著预后价值的甲基化相关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参与补体与凝血级联、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酪氨酸代谢通路。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浸润[HR=2.556,95%CI(1.190,5.491)]及IGF2高表达[HR=3.088,95%CI(1.348,7.075)]与BLCA预后不良相关,VHL高表达[HR=0.358,95%CI(0.151,0.845)]与BLCA预后改善相关,ROC分析显示,1年、3年和5年总生存期AUC值分别为0.773、0.719和0.725,表明预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结论本研究筛选了11种有显著预后价值的甲基化相关基因,肿瘤浸润、IGF2高表达、VHL高表达可能与BLCA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甲基化相关基因 TCGA GeneCards 预后
下载PDF
铁死亡基因数据库的应用介绍
3
作者 陈新欢 耿辉 +4 位作者 蒿花 缑永强 王军 马茂 姜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通过对铁死亡基因数据库(FerrDb数据库)组成进行简要介绍,结合具体示例展示其使用方法,旨在让更多研究人员认识、了解并应用该数据库开展疾病诊断、治疗和愈后等方面的研究。方法探讨FerrDb数据库的子数据库铁死亡基因、诱导剂、抑... 目的通过对铁死亡基因数据库(FerrDb数据库)组成进行简要介绍,结合具体示例展示其使用方法,旨在让更多研究人员认识、了解并应用该数据库开展疾病诊断、治疗和愈后等方面的研究。方法探讨FerrDb数据库的子数据库铁死亡基因、诱导剂、抑制剂及与铁死亡相关的药物、疾病等的网站子模块应用操作方法,通过网站铁死亡基因相关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展示铁死亡基因的预后情况、富集分析、调控因子的整体表达差异。结果FerrDb数据库在铁死亡研究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数据库通过多种可视化工具分析不同器官中正常细胞与疾病细胞的基因或蛋白表达情况、在通路中发挥的作用,高效的帮助研究人员识别潜在与铁死亡相关的疾病治疗靶点等。结论研究人员通过FerrDb数据库对目标基因或疾病的分析,深入理解铁死亡背景下基因、通路、疾病和药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铁死亡基因数据库 分子机制 相关疾病
下载PDF
树枝状大分子N-乙酰半胱氨酸(D-NAC)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血管重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4
作者 杨静 胡宝琪 +1 位作者 刘茹佳 齐赟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树枝状大分子N-乙酰半胱氨酸(D-NAC)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血管重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7 d龄健康级C57BL/6J小鼠14只,制造OIR小鼠模型后将小鼠按眼别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小鼠左眼玻璃体内注射... 目的探讨树枝状大分子N-乙酰半胱氨酸(D-NAC)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血管重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7 d龄健康级C57BL/6J小鼠14只,制造OIR小鼠模型后将小鼠按眼别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小鼠左眼玻璃体内注射浓度为1 g·L^(-1)的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 1μL;实验组小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浓度为1 g·L^(-1)的D-NAC 1μL。采用视网膜铺片荧光染色法和Photoshop软件计算各组小鼠血管闭塞区面积和病理性新生血管面积,qRT-PCR检测小鼠视网膜炎症因子mRNA表达,ELISA检测小鼠视网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含量。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出生后第17天,实验组小鼠视网膜血管闭塞区面积[(13.55±3.42)mm^(2)]小于对照组[(21.92±3.13)mm^(2)],面积减少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6,P<0.01);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病理性新生血管面积[(7.24±2.11)mm^(2)]低于对照组[(10.12±2.74)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5)。出生后第16天,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CAM-1、CCL-7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出生后第16天,实验组小鼠视网膜GFAP(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和IBA-1(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出生后第16天,实验组小鼠视网膜TNF-α含量[(16.40±5.58)ng·g^(-1)]低于对照组[(22.01±5.82)ng·g^(-1)],含量降低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P=0.002)。结论玻璃体内注射D-NAC可能通过降低视网膜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促进OIR小鼠视网膜血管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N-乙酰半胱氨酸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血管重建 炎症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杨玉环 苏石 +3 位作者 李鑫 张明明 王军 马茂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评估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学科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受检者36527例,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6436例)和无颈... 目的评估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学科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受检者36527例,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6436例)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009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性。并且对1021例患者进行了一个长达5~7年的随访,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32.4%)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0.3%,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男性、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体质指数(BMI)、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较高,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OR=1.087,95%CI:1.030~1.147,P=0.003)、年龄(OR=1.007,95%CI:1.003~1.110,P<0.001)、男性(OR=1.804,95%CI:1.650~1.972,P<0.001)、BMI(OR=0.973,95%CI:0.963~0.982,P<0.001)、高尿酸血症(OR=1.001,95%CI:1.001~1.002,P<0.001)、高血压(OR=1.193,95%CI:1.105~1.288,P<0.001)、糖尿病(OR=1.510,95%CI:1.304~1.748,P<0.00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在进行5~7年的随访后发现,幽门螺杆菌持续阳性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持续未感染者(68.8%vs.59.7%,P=0.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下载PDF
LMR联合hs-CRP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孟欣 史杰 +1 位作者 蒿花 张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2期3286-3290,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226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6...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226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62例)和非AKI组(164例)。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计算LMR;采用特定蛋白免疫分析仪检测hs-CRP水平。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肝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患者LMR与hs-CR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MR联合hs-CRP对AP患者并发AKI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结果AKI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高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LMR低于非AKI组,hs-CRP水平高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患者LMR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645,P<0.001)。LMR联合hs-CRP检测对诊断AP患者并发AKI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LMR、hs-CRP单独检测的AUC(Z=2.531,P=0.011;Z=3.24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LMR、hs-CRP是AP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P并发AKI患者LMR水平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AP患者并发AKI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迈瑞BC-6800 Plus血小板相关参数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
7
作者 张宁 蒿花 孟欣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895-1900,共6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西安地区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PDW-SD)、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大血小板数量(P-LCC)、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22年... 目的建立并验证西安地区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PDW-SD)、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大血小板数量(P-LCC)、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院区和东院区5153名健康体检成年人群,采用迈瑞Mindray BC-6800 Plu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液,依据《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批准指南》CLSL C28-A3,以非参数法建立PLT、PDW-SD、MPV、PCT、P-LCR、P-LCC、PDW的参考区间。结果健康成年人群男、女不同性别间的PLT、MPV、PCT、P-LCR、P-LCC、PDW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DW-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PLT、PCT、P-LCC、PDW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PV、PDW-SD、P-LCR各年龄段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正态离差检验方法显示无需按照性别、年龄段分组建立参考区间。PLT、MPV、PCT、PDW-SD、P-LCR、P-LCC、PDW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48~324)×10^(9)/L、8.4~12.5 fL、0.159%~0.322%、8.8~17.5 fL、15.1%~43.6%、(35~96)×10^(9)/L、15.1~16.8。结论建立并验证西安地区血小板相关参数参考区间,合理选用PDW-SD对异常血小板的识别,对血小板参数的自动审核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区 血小板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血细胞分析仪 参考区间
下载PDF
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数据库的应用介绍
8
作者 蒿花 王馨笛 +4 位作者 耿辉 袁炜 陈新欢 王军 马茂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随着21世纪分子生物学技术蓬勃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识别了大量的癌症突变基因和分子标志物。面对庞大数量级基因的相互作用,各种非编码RNA及其复杂调控功能,使现代医学从分子角度揭示癌症潜在的作用方式和发生发展过程,难以准确阐述目... 随着21世纪分子生物学技术蓬勃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识别了大量的癌症突变基因和分子标志物。面对庞大数量级基因的相互作用,各种非编码RNA及其复杂调控功能,使现代医学从分子角度揭示癌症潜在的作用方式和发生发展过程,难以准确阐述目标癌症的分子机制,因此急需结合高通量基因表达,表观组、蛋白质组、转录组信息数据,进行分子遗传学、分子药理学、病因病理学分析,获得潜在的癌症风险、分型等,识别致癌基因进行体细胞突变位点、碱基改变、功能影响等层面的数据,深度揭示癌症的发生发展、药物作用靶点、预后及治疗的癌症亚型等。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为解决上述问题,收集来自50种不同癌症类型或亚型的癌症建立方便研究者进行大规模癌症基因水平研究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在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对25000余种癌症基因组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致癌的突变基因、诱变可能的影响,为癌症的预后和治疗管理确定临床相关亚型,促进新的癌症药物疗法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 基因突变 临床相关亚型
下载PDF
TyG指数对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祁珊珊 梁琦 +2 位作者 肖懿慧 白玲 余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4-959,共6页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对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对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或住院期间行导管消融的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1年内房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计算术前TyG指数。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该类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yG指数预测房颤复发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167例患者,男103例,女64例。随访时间(12±1.3)个月,52例患者房颤复发,115例未复发。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TyG指数较高(9.62±0.96 vs. 8.26±0.46,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yG指数(1.35,95%CI:1.10~1.60,P<0.05)、术后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HR=1.51,95%CI:1.32~1.70,P<0.001)是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预测该类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CI:0.773~0.919,P<0.001)。结论 TyG指数是预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酒精性脂肪肝 导管消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指数)
下载PDF
树枝状大分子N-乙酰半胱氨酸纳米聚合物对视网膜血管重建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静 齐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6-5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抑制活性氧(ROS)的表达,研究ROS抑制剂纳米试剂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聚合物(D-NAC)对视网膜血管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I... 目的通过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抑制活性氧(ROS)的表达,研究ROS抑制剂纳米试剂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聚合物(D-NAC)对视网膜血管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IR+Dendrimer组(OIR模型+玻璃体内注射Dendrimer)和OIR+D\|NAC组(OIR模型+玻璃体内注射D-NAC),通过从出生后第7天(P7)到P12暴露在含体积分数75%O 2的环境,从P12到P17返回到含体积分数21%O 2的环境,建立小鼠OIR模型。谷胱甘肽(GSH)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GSH浓度。视网膜荧光染色定量对比两OIR组小鼠间视网膜血管闭塞区(VO)和病理性新生血管(NV)面积,qRT-PCR检测两OIR组小鼠之间视网膜NV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差异,ELISA法检测两OIR组小鼠之间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差异,qRT-PCR检测两OIR组小鼠之间视网膜Delta样4配体(DLL4)/Notch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差异。结果GSH检测结果显示,P12、P13、P14、P16、P17时,正常对照组与OIR+Dendrimer组小鼠视网膜GSH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P16和P17,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GSH水平升高(P<0.05)。视网膜铺片染色结果显示,在P17,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VO及病理性NV面积均减少(均为P<0.05)。qRT-PCR结果显示,在P16,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VEGF、VEGF受体2、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P16,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DLL4/Notch通路相关因子Hey1、NRARP、DLL4、Notch1、Hes1和Hey2 mRNA水平均降低(均为P<0.01)。结论ROS抑制剂D-NAC通过抑制DLL4/Notch信号通路促进OIR的生理性NV形成,抑制病理性NV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N-乙酰半胱氨酸 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 血管重建 新生血管 DLL4/Notch信号通路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分析
11
作者 杨玉环 王军 马茂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322-1324,1333,共4页
目的血清尿酸(UA)与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但其作为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以及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 目的血清尿酸(UA)与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但其作为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以及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学科T2DM患者6667例,按照尿酸水平男性>420µmol/L,女性>360µ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217例)和无高尿酸血症组(5450例)。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CAP以及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组的CAP发生率(39.3%)显著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组(34.6%,P<0.001),高尿酸血症组的ICVD 10年发病风险(8.08%)显著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组(7.02%,P<0.001)。高尿酸血症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肌酐(C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尿酸水平(OR=1.001,95%CI:1.000~1.002,P=0.010)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尿酸水平(OR=1.001,95%CI:1.001~1.003,P=0.030)与心血管发病风险相关。结论在T2DM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和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高尿酸血症可能促进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尿酸 心血管疾病风险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随访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玉环 王军 +4 位作者 缪瑾瑾 张明明 蒿花 苏石 马茂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49-53,共5页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尿酸(S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P)、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2013-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学科进行健康体检(包括SUA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者共74539例,选取其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者34...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尿酸(S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P)、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2013-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学科进行健康体检(包括SUA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者共74539例,选取其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者34473例。根据首次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健康体检者分为CAP组(n=15818)和无CAP组(n=18655)。收集健康体检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首次颈动脉超声检查为随访起点,以后续体检时发现CAP为随访终点事件,随访截止时间为2023-01-31。最后1次随访时,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对无CAP组中完成≥2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年龄>35岁且有吸烟情况的2352例健康体检者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评估。健康体检者发生CAP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UA与健康体检者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CAP组年龄大于无CAP组,男性占比、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UA、TC、TG、LDL-C、AST、球蛋白、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高于无CAP组,HDL-C、ALT、总蛋白、白蛋白低于无C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BMI、SBP、SUA、TC、TG、HDL-C、白蛋白、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是健康体检者发生CA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本研究对无CAP组中完成≥2次颈动脉超声检查的3308例健康体检者共随访了7~9年,结果显示,共1530例健康体检者发生了CAP,CAP发生率为46.2%。根据基线SUA的四分位数将3308例健康体检者分为Q1组(SUA≤259μmol/L,n=829)、Q2组(259μmol/L<SUA≤316μmol/L,n=830)、Q3组(316μmol/L<SUA≤379μmol/L,n=824)、Q4组(SUA>379μmol/L,n=825)。随着SUA升高,健康体检者CAP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χ^(2)_(趋势)=11.716,P=0.008)。Q2组、Q3组、Q4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于Q1组,Q3组、Q4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于Q2组,Q4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于Q3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与健康体检者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呈正相关(r_(s)=0.223,P<0.001)。结论SUA升高是健康体检人群发生CAP的危险因素,且SUA越高的健康体检人群CAP发生风险、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尿酸 心血管疾病风险 随访研究
下载PDF
不同内参蛋白在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选择
13
作者 刘佳 张小玉 +7 位作者 张依曼 王三飞 来宝长 张俊 乌仁塔娜 郑晓晖 田红燕 殷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90-99,146,共11页
目的应用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评价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损伤模型组织和细胞的内参蛋白变化及选择。方法本文应用C57BL/6J小鼠置于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进行缺氧8 h、24 h和72 h建立高原肺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明确... 目的应用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评价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损伤模型组织和细胞的内参蛋白变化及选择。方法本文应用C57BL/6J小鼠置于低压低氧大舱模拟6000 m海拔进行缺氧8 h、24 h和72 h建立高原肺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明确高原肺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Western blot检测内参蛋白粘着斑蛋白(vinculin)、α微管蛋白(α-tubulin)、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EIF5)、β肌动蛋白(β-actin)、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的表达,并应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应用支气管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BEAS-2B)和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进行缺氧诱导损伤模型的建立,TUNEL染色明确细胞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内参蛋白表达,并应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总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成功建立急性高原缺氧8 h、24 h和72 h模型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和β-actin表达量一致,GAPDH表达量在低压低氧8 h、24 h和72 h组较常氧组升高,其中低压低氧72 h组表达量较常氧组显著升高。在成功建立BEAS-2B和HUVECS缺氧8 h、24 h和48 h的基础上,总蛋白表达量一致,BEAS-2B内参蛋白β-actin和GAPDH和常氧组表达量一致,在缺氧24 h组vinculin、α-tubulin、EIF5较常氧组表达明显下降;HUVCES内参蛋白vinculin和α-tubulin和常氧组表达量一致,在缺氧8 h后EIF5、β-actin和GAPDH较常氧组表达明显下降,缺氧48 h后表达增高。结论急性高原缺氧诱导肺组织损伤,进行Western blot时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和β-actin的表达稳定,可作为内参选择;体外应用肺组织最主要的BEAS-2B和HUVECS等细胞诱导缺氧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内参蛋白vinculin、α-tubulin、EIF5、β-actin、GAPDH的表达量在缺氧后皆有所变化,选择总蛋白作为内参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缺氧 肺损伤 内参蛋白 总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