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高菊林 薛小红 +2 位作者 刘小敏 李洁琼 辛霞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期340-344,共5页
目的构建陕西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体系,为各医院培训合格的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立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的职能机构,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制定出陕西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对陕西省从事... 目的构建陕西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体系,为各医院培训合格的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立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的职能机构,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制定出陕西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对陕西省从事血液透析的护士进行为期8周的理论及操作培训,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回到各医院指导工作。在每期学员培训结束后进行总结,不断修改完善培训内容及管理制度。结果 2014年至2016年共培训血液净化专科护士302人,理论考试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64.47分提高到培训后的92.3分(P<0.001);教学科研能力自评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40.38分提高到培训后的82.35分(P<0.001);培训单位对专科护士的有效性评价由培训前的88.2分提高到培训后的90.2分(P<0.001)。培训后与培训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培训,血透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教学科研能力、护士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为陕西省建立起一支专科护理队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专科护士 培训体系
下载PDF
PBL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临床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薛小红 蒋红利 +1 位作者 高菊林 刘小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0期3-5,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PBL 教学法的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净化专科护士40 名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时间均在2015 年1 月—2016 年6 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将上述护士分为传统组与PBL 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传统... 目的探究分析PBL 教学法的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净化专科护士40 名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时间均在2015 年1 月—2016 年6 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将上述护士分为传统组与PBL 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传统组)与PBL 教学法(PBL 组),对两组护士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各项能力评分情况。结果 PBL 组护士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其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观察能力、预见能力、应变能力及判断能力均优传统组(P < 0.05)。结论 PBL 教学法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血液净化 护士 培训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TBL教学法在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迪 王雯娟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2-4,共3页
目的 探讨TBL教学法在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共34名规培医师轮转血液科,将每轮5-6人抽签随机定为观察组或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BL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2个月规培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分... 目的 探讨TBL教学法在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共34名规培医师轮转血液科,将每轮5-6人抽签随机定为观察组或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BL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2个月规培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分析两组学习成绩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反馈TBL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考核成绩为(85.6±4.0)分,对照组平均考核成绩为(76.5±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反馈认为与传统教学查房相比,TBL教学查房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团结合作意识,有助于培养科学临床思维并提高诊断水平。结论 TBL教学法应用于规培医师教学查房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智慧,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TBL教学法 血液内科 教学查房
下载PDF
PBL联合CBS教学法在血液净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CBS教学法在血液净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进修医生共30名,选取其中的15名进修学员进行PBL教学(对照组),剩余的15名进修学员则使用PBL联合CBS教学。在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员评价教学质量及效果,并通... 目的探讨PBL联合CBS教学法在血液净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进修医生共30名,选取其中的15名进修学员进行PBL教学(对照组),剩余的15名进修学员则使用PBL联合CBS教学。在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员评价教学质量及效果,并通过考核的方式比较两组学员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能力。结果观察组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学员有13名(86.67%)认为PBL联合CBS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及课堂效果。结论在血液净化科教学中应极力推荐使用PBL联合CBS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员理论知识掌握度与技能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CBS教学 血液净化科
下载PDF
血液净化专科医护技一体化管理中护士继续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华 高菊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9期127-128,共2页
目的拟探究护士继续教育在血液透析专科医护技一体化管理实施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一年制以上血液净化科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结合医护技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日常工作及科室计划性培训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 目的拟探究护士继续教育在血液透析专科医护技一体化管理实施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一年制以上血液净化科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结合医护技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日常工作及科室计划性培训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有计划的继续教育;通过自身专业提高及对患者加强随访宣教,评价实施医护技一体化后患者的满意度(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穿刺技术、基础护理)、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在医护技一体化管理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护士的主观因素和继续教育培养内涵。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5);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医护技一体化管理实施当中,继续教育可显著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在临床工作中完善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有效促进医护合作,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最终实施临床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技一体化 继续教育 质量持续改进 血液透析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铁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向飞 刘华 +2 位作者 蔡东 权皎洁 韦巧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97-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铁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MHD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铁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尿酸、钙、磷、PTH、C-反应蛋白(CRP)水平。保持随访至2021年... 目的:探讨铁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MHD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铁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尿酸、钙、磷、PTH、C-反应蛋白(CRP)水平。保持随访至2021年5月,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并对影响MHD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130例MHD患者死亡51例,存活79例。生存组年龄、透析时间、CRP、铁蛋白、肌酐、尿酸、磷、PTH水平低于死亡组,钙水平高于死亡组(均P<0.05)。不同铁蛋白、钙、磷、PTH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高铁蛋白、低钙、高磷、高PTH、高CRP水平是MH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钙、磷、PTH水平与MHD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MH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铁蛋白 甲状旁腺激素 预后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针对性护理与营养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与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荀洁 何荃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针对性护理与营养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针对性护理与营养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单一血液透析治疗)与观察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各30例,治疗期间均进行针对性护理与营养干预,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电解质指标、肾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全血血红蛋白水平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显著升高,血磷、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PTH、Hcy、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Scr、PTH、Hcy、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针对性护理与营养干预可改善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和营养不良情况,调节机体内炎症因子和电解质指标的紊乱情况,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针对性护理 营养干预 尿毒症 营养状况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梁霄 仙木斯亚·买买提热夏提 +2 位作者 郑晓燕 王晓宁 闻淑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共计85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共计85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疾病分型、Ann Arbor分期、移植前状态、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动员前化疗次数及动员方案对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疾病分型、分期、动员前状态与动员采集CD34^(+)细胞数、动员采集成功率无相关性(P>0.05);男性患者CD34^(+)细胞数多于女性(P=0.01);动员前化疗周期≤4次是采集的有利因素(P<0.05);CHOP-E及CHOP-MTX联合G-CSF动员方案均可作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效的动员方案。多因素结果显示采集前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的独立因素,动员前化疗周期>4次是造血干细胞能否采集成功的不良因素。结论:CHOP-MTX+G-CSF动员方案比较CHOP-E+G-CSF采集CD34^(+)细胞数更多。男性患者、动员采集前化疗周期数较少时更有利于NHL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动员采集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魏萌 魏丽敏 +4 位作者 王萌 何荃 严森辉 党喜龙 蒋红利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11期742-746,共5页
目的研究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5期患者154例,... 目的研究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5期患者154例,收集基线资料、完成营养不良微炎症评分(nutrition inflammatory score,MIS)问卷以评估其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complex syndrome,MICS);透析前空腹采血检测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25-(OH)D3等生化指标,ELISA测定血清维生素K2(vitamin K2,VK2)水平;腹部侧位片评估腹主动脉血管钙化情况,比较2组间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血管钙化的阳性率48.7%;均合并不同程度的MICS,钙化组MIS评分显著高于非钙化组(t=-5.095,P<0.001),且随着MICS程度加重,血管钙化阳性率显著增加(χ^2=21.673,P<0.001);②患者血清VK2均值为(1.88±0.38)nmol/L,钙化阳性组VK2水平显著低于钙化阴性组[(1.77±0.39)nmol/L比(1.97±0.35)nmol/L,t=2.473,P=0.016];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透析龄、钙磷乘积、25-(OH)D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后发现:年龄(OR 1.165,95%CI:1.055~1.286;P<0.001)及MICS(OR1.440,95%CI:1.009~1.910,P=0.045)是VC的主要危险因素,而VK2(OR 0.062,95%CI0.007~0.559,P=0.013)为保护性因素。结论MHD患者VC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年龄较大、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是MHD患者VC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提高血清VK2水平有利于预防血管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钙化 营养不良-微炎症 维生素K2
下载PDF
医护一体服务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小敏 高菊林 +2 位作者 蒋红利 贺海蓉 吕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8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构建血液透析医护一体服务模式,探讨医护一体服务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科行规律性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医护一体服务理念实施后2016... 目的构建血液透析医护一体服务模式,探讨医护一体服务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科行规律性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医护一体服务理念实施后2016年10-12月的规律性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100名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透析并发症发生数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并发症发生数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服务理念的实施,能够充分深入"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文化服务,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以促进医护合作,增进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 优质护理服务 血液透析 人文化服务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隐私保护中的伦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萌 何荃 +3 位作者 韦巧宁 王茹 赵美娟 刘小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9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隐私保护需求及隐私泄露后的情感反应,分析隐私泄露的原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自制问卷对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患者隐私保护需求及隐私泄露后的情感反应调查。结果血液透析患者最需要的隐私保护是...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隐私保护需求及隐私泄露后的情感反应,分析隐私泄露的原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自制问卷对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患者隐私保护需求及隐私泄露后的情感反应调查。结果血液透析患者最需要的隐私保护是私密部位的保护,评分为(4.29±1.03)分,而后需求度递减分别为阳性检查检验结果、病史病情、个人空间和一般资料的隐私保护;隐私泄露后患者敏感度最高的是隐私部位不能被保护,评分为(4.14±1.05)分,而后敏感程度递减分别为病例资料被随便翻阅、了解讨论病情时被旁听、个人治疗空间狭小或遭到侵犯、未经本人同意将病情告知家属和异性医务人员诊疗护理。结论隐私保护与患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私密部位的保护是血液透析临床工作中患者隐私保护的重点,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种类、治疗方式的特殊性,治疗环境、医务人员的意识行为、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施使用与血透患者的隐私保护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积极关注并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心理、情感、社会存在感等全方位的需求,更好地帮助患者,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隐私保护 医患关系 诊疗伦理 知情同意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蕾 刘华 蒋红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0期51-54,共4页
目的 为顺应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趋势以及“医学生为中心”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导向,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内科学临床见习路径及评价体系,并探讨其在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遵循临床见习的教学规律... 目的 为顺应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趋势以及“医学生为中心”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导向,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内科学临床见习路径及评价体系,并探讨其在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遵循临床见习的教学规律,联合课前整合内科学网络教学资源、课中采取CTPF教学模式开展核心内容教学及课后基于网络即时通讯信息平台等多种途径进行延续性教学,从而构建内科学临床见习路径,并基于此建立多维度考核体系。将2020年3—7月在本院接受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8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n=40)、另一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验组,n=40),通过问卷调查及期末考核,对比两组同学在教学成果主管评价及客观成绩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从课前资源整合、课中组织实施、课后持续教育及效果反馈等四部分持续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且实验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对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及临床思维构建能力的帮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考核成绩方面,实验组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估成绩、期末理论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模式更能满足现阶段内科临床见习教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模式 内科学 临床见习教学 CTPF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 延续性教学
下载PDF
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医院托管二级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迪 施璠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医院托管二级医院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托管韩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肿瘤内科住院医师26人,分为教改组和传统组。教改组12人,采用多媒体教学、住院医师授课、案例...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医院托管二级医院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托管韩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肿瘤内科住院医师26人,分为教改组和传统组。教改组12人,采用多媒体教学、住院医师授课、案例为基础(CBL)的联合教学模式。传统组14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每周开展1次学习,3月后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教改组考试成绩优于传统组,在问卷调查中,教改组医师认为多种教学模式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临床思维,拓展了知识面。结论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医院托管二级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托管 二级医院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血液净化实习和规培教学体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华 史珂慧 +1 位作者 何荃 蒋红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9期24-27,共4页
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是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及课堂外时间的分配,把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一方转到学生一方的新的教学方法。血液净化学作为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并未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列入临床实习或规培常规计划中,且存在教学时间... 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是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及课堂外时间的分配,把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一方转到学生一方的新的教学方法。血液净化学作为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并未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列入临床实习或规培常规计划中,且存在教学时间片段分散、书本知识有限以及需要系统病例回顾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等特点,临床医师的带教需要建立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时间完整、教学地点固定的模式。文章试图探索在血液净化教学中应用以微课、慕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的教学体系,以期待为临床实习生及规培生的血液净化学的教学提供更好的互动性及接受度,这对其他操作性强且可能涉及多学科应用的非主流学科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翻转课堂 血液净化 临床 教学 慕课 微课
下载PDF
微课联合慕课在血液净化实习、规培教学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华 蒋红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9期55-57,共3页
血液净化学作为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并未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列入临床实习或轮转计划中。作为临床轮转中肾脏内科的一小部分内容,同时结合血液净化技术的特殊性,临床医师的带教需要建立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时间完整、教学地点固定的模式。微... 血液净化学作为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并未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列入临床实习或轮转计划中。作为临床轮转中肾脏内科的一小部分内容,同时结合血液净化技术的特殊性,临床医师的带教需要建立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时间完整、教学地点固定的模式。微课和慕课共同具有随时随地进行教学的特点,能够为血液净化的教学提供更好的互动性及接受度。文章探讨在血液净化教学中应用微课联合慕课的必要性及必然性,并针对血液净化专业特点提出微课程设计策略,构建一套完整的血液净化课程教学体系,这对其他操作性强且可能涉及多学科应用的学科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慕课 血液净化 肾脏内科 教学体系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同理心在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菊林 黄俊婷 +3 位作者 李珊珊 韦巧宁 郭荣荣 姚晚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9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运用同理心关怀对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科2016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的新入血液透析患者534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观察组265人实施... 目的探讨护士运用同理心关怀对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科2016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的新入血液透析患者534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观察组265人实施同理心关怀护理;对对照组269人实施常规护理。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生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运用同理心护理干预、开展人性化服务、站在患者的角度将心比心,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消除了患者精神及心理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理心 血液透析患者 医患关系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曼丽 杜永锋 +2 位作者 杨晓燕 刘媛 蒋红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8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入院的66例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3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选用血液灌流与血...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入院的66例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3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选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昏迷至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于急性重度中毒抢救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度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下载PDF
高出血风险患者两段法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雷丽静 高菊林 +1 位作者 蒋红莉 刘小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究高出血风险患者接受两段法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治疗获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高危出血风险患者88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在接受4%枸橼酸溶液持续泵入后使用透析器,观... 目的:探究高出血风险患者接受两段法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治疗获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高危出血风险患者88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在接受4%枸橼酸溶液持续泵入后使用透析器,观察组在持续泵入4%枸橼酸溶液的基础上再静脉壶输注10%前段量的4%枸橼酸溶液。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H值、血钠、血钾、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与治疗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游离钙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滤器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静脉壶抗凝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段法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提高抗凝有效率,延长血滤器使用时间,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出血风险 两段法 枸橼酸抗凝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及对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谢曼丽 杜永锋 +1 位作者 杨晓燕 蒋红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及对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血液净化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治疗+血液灌流治... 目的研究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及对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血液净化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治疗+血液灌流治疗,序贯血液净化组行常规急诊治疗+血液灌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昏迷时间、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3天后IMA、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序贯血液净化组昏迷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MA、H-FABP、cTnI、IL-8、IL-18差异无显著性(P>0. 05);治疗3天后,序贯血液净化组血清IMA、H-FABP、cTnI、IL-8、IL-18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序贯血液净化组血清IMA、H-FABP、cTnI、IL-8、IL-1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序贯血液净化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74.55%),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可有效清除炎性因子,保护心肌细胞,避免心肌损伤,减少IMA、H-FABP、cTnI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血液净化 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继发第二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把环环 刘心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3878-3881,共4页
近年来恶性血液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随着对其诊治研究的深入,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长期生存患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但是其相关的迟发毒性尤其是第二肿瘤的发生也逐渐增多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第二肿瘤的发生已成为恶性... 近年来恶性血液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随着对其诊治研究的深入,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长期生存患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但是其相关的迟发毒性尤其是第二肿瘤的发生也逐渐增多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第二肿瘤的发生已成为恶性血液病治疗过程中一个新的临床挑战。关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继发第二肿瘤的机制尚有待明确,本文就其治疗相关因素、疾病本身特点及宿主本身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恶性血液病继发第二肿瘤的临床特点、疗效、预后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第二肿瘤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