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党慧敏 李金娥 +2 位作者 吴喜利 安鹏 王文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3期75-79,共5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高校教育的主导思想,中医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西医院校中的中医课程作为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中医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将其融入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教学中,不仅丰富了西医院校中医课程...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高校教育的主导思想,中医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西医院校中的中医课程作为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中医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将其融入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教学中,不仅丰富了西医院校中医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了课程思政建设,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对课程思政主体认识不够;高校课程思政缺乏创新,立德树人成效不显;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加大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难度;课程评价体系中德育权重较小,影响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等。并围绕如何实现中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内涵展开讨论,可通过运用多种形式,挖掘中医文化的立德育人资源和内涵;提升专业课授课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及多方评价不断改进与完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线上课程及网络空间的优势,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等,从而探索出适合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思政教学的特色课堂模式,达到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实现中医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院校 立德育人 中医文化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现状和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党慧敏 安鹏 +1 位作者 刘军花 吴喜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7期27-29,共3页
在西医院校中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象征已经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但中医学课程往往具有多学科交叉及内容多等特点,使得在教学中出现了教材内容与课时不匹配、学习目的不明确、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纯理论教学等诸多问题。... 在西医院校中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象征已经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但中医学课程往往具有多学科交叉及内容多等特点,使得在教学中出现了教材内容与课时不匹配、学习目的不明确、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纯理论教学等诸多问题。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运用案例式教学法、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师素养及增加临床实践等措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院校 中医学 教学
下载PDF
综合医院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
3
作者 杨海侠 李金娥 +4 位作者 宋玉敏 王晶 刘笑 赵悦 张银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12期74-78,共5页
本文总结了综合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相关经验,通过组建中医护理小组的组织体系,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框架,对中医护理小组联络护士进行中医知识技能培训,以“医护团队会诊”的模式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打开了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 本文总结了综合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相关经验,通过组建中医护理小组的组织体系,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框架,对中医护理小组联络护士进行中医知识技能培训,以“医护团队会诊”的模式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打开了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广泛应用的新局面,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中医适宜技术 培训 管理 艾灸 耳穴埋豆
下载PDF
复方中药健脾丸和保和丸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欣 郅敏 +4 位作者 雷莉 龚均 聂丹丽 陈松盛 董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传统的消食导滞方剂保和丸和健脾丸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2000在胃内色素残留量及小肠推进比为指标,观察各实验组对正常脾虚模型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结果:保和丸、健脾丸对正常小鼠及... 目的:观察传统的消食导滞方剂保和丸和健脾丸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2000在胃内色素残留量及小肠推进比为指标,观察各实验组对正常脾虚模型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结果:保和丸、健脾丸对正常小鼠及脾虚模型小鼠的胃排空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0.029±0.033vs0.059±0.035;0.018±0.010vs0.059±0.035;0.036±0.028vs0.089±0.042;0.029±0.026vs0.089±0.042.(P<0.05);对正常小鼠的肠推进运动的促进作用,保和丸则更优于健脾丸58.8±11.3vs51.6±9.7,(P<0.05).对肠蠕动功能增强的“脾虚”模型小鼠的肠推进运动,保和丸仍有促进作用63.5±6.1vs54.1±12.3,(P<0.05),而健脾丸则可调节使其减慢而恢复正常43.0±7.1vs54.1±12.3,(P<0.05).结论:保和丸及健脾丸对胃肠运动功能可起到促进及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健脾丸 保和丸 小鼠 胃肠运动
下载PDF
结肠中药保留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药物留存时间及输卵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晔 卢清秀 +3 位作者 刘静 符文艳 张芙蓉 李金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结肠中药保留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肠道内中药留存时间和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结... 目的观察结肠中药保留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肠道内中药留存时间和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结肠灌肠组给予高位中药结肠保留灌肠治疗,常规灌肠组给予常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1)结肠灌肠组药液在肠道内留存时间为(7.08±2.00)h,常规灌肠组为(5.47±1.9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水平得分均比治疗前提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肠灌肠组妊娠率(67.5%)较常规灌肠组(52.6%)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肠灌肠组治疗后12个月未孕患者输卵管通畅度明显优于常规灌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显著延长中药液的肠道内留存时间,提高患者一年内受孕率,更好维持一年未孕患者的输卵管通畅度,增进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下载PDF
高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军花 姚聪 +3 位作者 党慧敏 陈久霞 马艳 李佰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1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观察高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4年2至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78例,其中对照组38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高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4年2至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78例,其中对照组38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清洁肠道后采用高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和疗效,并应用舒适状况量表评估各组患者治疗时舒适状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药液保留时间比较,其中≥6h者,观察组为185例次(66.07%),对照组15例次(5.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286,P=0.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Z=-2.418,P<0.05)。观察组舒适状况中的生理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5,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药液保留时间长,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高位保留灌肠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舒适状况
下载PDF
卯时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红莉 杨海侠 +3 位作者 卢清秀 孙妮 张红梅 姚婕 《护理管理杂志》 2017年第9期679-681,共3页
目的探讨卯时指导患者饮用淡盐水并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4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每日卯时为患者饮淡盐水200 ml并联合穴... 目的探讨卯时指导患者饮用淡盐水并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4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每日卯时为患者饮淡盐水200 ml并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评分、大便性状评分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干预后便秘评分、大便形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子午流注理论指导的卯时饮淡盐水联合穴位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便秘程度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便秘 卯时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创设问题情景示教在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晔 何敏 +5 位作者 符文艳 林育潇 刘笑 赵悦 崔晓庆 安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4期65-68,共4页
目的了解创设问题情景示教在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四年级实习护生74名,其中2017学年的37名作为对照组,2018学年的37名作为观察组,实... 目的了解创设问题情景示教在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四年级实习护生74名,其中2017学年的37名作为对照组,2018学年的37名作为观察组,实习前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教,观察组进行创设问题情景示教,示教结束即开始6周的中医护理临床实习,比较两组护生的中医护理技术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中医护理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及认知成熟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设问题情景示教应用于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带教前能提升护生中医护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情景 情景模拟 中医护理技术 临床示教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英文)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建宗 赵永峰 +4 位作者 崔大江 朱小鹏 黄海东 职利琴 康小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08-210,共3页
背景:大量基础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一定的消退作用,但缺乏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实验数据。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并与阿司匹林作用相比较。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实... 背景:大量基础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一定的消退作用,但缺乏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实验数据。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并与阿司匹林作用相比较。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药研究中心和超声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院中医科,西安市中医医院心脏内科。对象:选择2002/2004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门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西安市中医医院心脏内科就诊的年龄40~80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2mm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丹参滴丸组89例(软斑、硬斑患者分别为:49,40例),阿司匹林组73例(软斑、硬斑患者分别为:42,31例)。方法:丹参滴丸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阿司匹林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次,1次/d),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前后利用高分辨力B型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改变。主要结局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有143例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进入结果分析。①软斑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值:丹参滴丸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犤(2.12±0.34),(2.44±0.40)mm,t=4.267,P<0.01犦;阿司匹林组患者治疗后也较治疗前下降犤(2.25±0.3),(2.41±0.38)mm,t=0.583,P<0.05犦。②硬斑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值:无论丹参滴丸组还是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犤丹参滴丸组:(2.46±0.42),(2.34±0.40)mm,阿司匹林组:(2.42±0.44),(2.36±0.38)mm,P>0.05犦。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使动脉粥样硬化软斑消退的作用,其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补体过度激活在应激致早期流产及宫内发育迟缓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党慧敏 刘艳巧 +2 位作者 吴晓玲 刘润侠 安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929-933,1001,1002,共7页
目的探讨补体激活在应激后自发性流产孕鼠早期流产及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CBA/J小鼠×雄性DBA/2J小鼠以2∶1合笼交配,建立自然流产模型。将所获得的CBA孕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低应... 目的探讨补体激活在应激后自发性流产孕鼠早期流产及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CBA/J小鼠×雄性DBA/2J小鼠以2∶1合笼交配,建立自然流产模型。将所获得的CBA孕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低应激组及高应激组,每组各19只;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雌)×BALB/c(雄)孕鼠20只并设为对照组。然后,对实验组进行声波刺激,低应激组孕鼠于妊娠5.5 d给予持续24 h 460 Hz、88 dB,1 s/次,间隔14 s的声波刺激,高应激组于相同时间给予持续24 h 460 Hz、88 dB,5 s/次,间隔10 s声波刺激。对照组及模型组孕鼠均不接受任何声波刺激。观察、计算并比较各组小鼠胚胎吸收率、胚胎重量,检测各组血清补体C3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浓度及蜕膜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这些分子与早期流产及IUGR的关系。结果模型组孕鼠胚胎吸收率、血清C3a、sFlt-1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胚胎重量及血清VEGF水平、蜕膜组织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模型组,应激组胚胎吸收率、血清C3a、sFlt-1水平显著升高(P<0.05),存活胚胎重量、血清VEGF水平及蜕膜组织VEGF表达显著下降(P<0.05),且程度均与其接受应激的强度呈正比(P<0.05)。结论应激诱导补体系统异常激活,且活化的程度与其受应激的强度成正比,异常活化的补体成分可能通过sFlt途径导致胎盘发育不足,引起早期流产及IUG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激活 应激 自然流产 宫内发育迟缓 sFlt途径
下载PDF
母乳喂养对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婴幼儿BMI生长轨迹影响的出生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静 曾令霞 +5 位作者 米白冰 康轶君 王莉 王晔 颜虹 肖延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7-322,共6页
目的描述婴幼儿BMI生长轨迹,探讨母乳喂养对婴幼儿BMI生长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符合纳入条件的1 388名新生儿进行随访,于42 d、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对婴幼儿进行体格测量,同时收集喂养、... 目的描述婴幼儿BMI生长轨迹,探讨母乳喂养对婴幼儿BMI生长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符合纳入条件的1 388名新生儿进行随访,于42 d、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对婴幼儿进行体格测量,同时收集喂养、户外活动、患病等信息。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拟合0~2岁BMI生长轨迹,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对不同BMI生长轨迹的影响。结果纳入分析的1 285名婴幼儿的BMI生长轨迹主要划分为6类:"正常平稳"(26.6%)、"正常-加速"(8.7%)、"正常-减缓"(11.7%)、"持续偏低"(6.6%)、"赶上生长"(26.8%)和"赶上生长-加速"(19.5%)。以"正常平稳"组作为参考,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至少纯母乳喂养3个月可显著降低"赶上生长"(OR=0.71, 95%CI 0.51~0.98)和"赶上生长-加速"(OR=0.53,95%CI 0.37~0.75)模式发生的危险;调整混杂因素后,此关系仍然成立(OR=0.61,95%CI 0.41~0.89;OR=0.46,95%CI 0.31~0.68)。半岁前断母乳可显著增加"赶上生长"(OR=1.76,95%CI 1.19~2.61)和"赶上生长-加速"(OR=2.08,95%CI 1.38~3.14)模式发生的危险;调整混杂因素后,此关系仍然成立(OR=1.69, 95%CI 1.08~2.71;OR=1.88,95%CI 1.18~2.99)。结论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婴幼儿BMI生长轨迹以"正常平稳"、"赶上生长"和"赶上生长-加速"3种模式为主;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幼儿追赶生长发生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生长轨迹 母乳喂养 婴幼儿 出生队列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艳 刘军花 +1 位作者 王茉莉 张颖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观察2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的62.50%(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可以降低脑卒中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尿潴留 综合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手部湿疹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雅娟 王志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98-699,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顽固性 手部湿疹 皮肤病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雅娟 董西林 陈琪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5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 ,分别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和西药治疗 ,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皮损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5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 ,分别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和西药治疗 ,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皮损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及皮损消退情况显著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寻常性痤疮 临床观察 皮损 毛囊皮脂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50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康晓玲 刘玲会 +1 位作者 段中琪 刘润侠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补肾安胎方 习惯性流产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复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雁 李涛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索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有效途径。 [方法 ]采用自拟中药方剂红藤败酱汤和清淋露 ,水煎浓缩至 1 0 0~ 1 2 0 ml保留灌肠 ,分别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 ,以症状积分值为标准 ,评估疗效。 [结果 ]该方法对慢性前列腺... [目的 ]探索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有效途径。 [方法 ]采用自拟中药方剂红藤败酱汤和清淋露 ,水煎浓缩至 1 0 0~ 1 2 0 ml保留灌肠 ,分别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 ,以症状积分值为标准 ,评估疗效。 [结果 ]该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总有效率为 86 .2 % ,对前列腺增生的总有效率为 80 .2 %。 [结论 ]复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 ,无创伤 ,无毒副作用 ,作为一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新型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保留灌肠 治疗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红藤败酱汤 清淋露
下载PDF
刘润侠教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临证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尚红艳 党慧敏 +1 位作者 刘润侠 王丽芳 《光明中医》 2022年第22期4045-4049,共5页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严重影响着女童的身心健康。此病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启动诱发,属中医“乳疠”“月经先期”的范畴。刘润侠教授认为肾阴不足、肝火偏亢为此病的主要病机,治宜滋阴潜阳,临床运用自拟...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严重影响着女童的身心健康。此病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启动诱发,属中医“乳疠”“月经先期”的范畴。刘润侠教授认为肾阴不足、肝火偏亢为此病的主要病机,治宜滋阴潜阳,临床运用自拟性早熟基本方(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牡丹皮、知母、黄柏、龙胆草、鳖甲)加减治疗,必要时联合应用西药,取得了良好效果。故总结刘润侠教授治疗特发性性早熟的临证经验,浅析其辨证用药特点,并附验案1则,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疬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阴虚火旺 滋阴潜阳 刘润侠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药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8
作者 师韩菲 孙万森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124-1128,共5页
中药通过对机体物质代谢的调节以纠正人体的阴阳盛衰、寒热变化。能量代谢是人体物质代谢的最基本形式。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依赖于能量。因此,机体能量代谢变化规律与药物研究密切相关,中药通过影响能量代谢的某些环节,实现对机体异常... 中药通过对机体物质代谢的调节以纠正人体的阴阳盛衰、寒热变化。能量代谢是人体物质代谢的最基本形式。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依赖于能量。因此,机体能量代谢变化规律与药物研究密切相关,中药通过影响能量代谢的某些环节,实现对机体异常能量代谢的调节。本文通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重点阐述了中药对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线粒体酶、线粒体膜电位及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生物体中能量代谢物质含量变化等几个方面,并且提出了一些思考,以寻求更好的传统中药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能量代谢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药外洗预防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燕 周艳 党慧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6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对减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除去失访的13例患者,其余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克霉唑阴道片1枚,阴道用药,观察组同时予中药煎液阴...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对减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除去失访的13例患者,其余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克霉唑阴道片1枚,阴道用药,观察组同时予中药煎液阴道外用灌洗。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9.6%,对照组总有效率7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内复发11例,复发率25.6%;对照组随访6个月复发28例,复发率71.8%,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外洗能显著降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后的复发率,但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洗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复发 预防
原文传递
柴胡桂枝汤加减联合中成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拓惠惠 杨鹏举 +5 位作者 王宁 杜文倩 杨雅杰 张鼎伟 王雅娟 郑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4期13-15,共3页
患儿,女,7岁,因“全身红斑鳞屑1年,加重2月”来诊,西医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为营卫失和,肌肤失养,少阳兼表证。予柴胡桂枝汤联合中成药治疗5个月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改善率为99.27%,且未发现毒副作用,停药后随访... 患儿,女,7岁,因“全身红斑鳞屑1年,加重2月”来诊,西医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为营卫失和,肌肤失养,少阳兼表证。予柴胡桂枝汤联合中成药治疗5个月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改善率为99.27%,且未发现毒副作用,停药后随访半年未复发。回顾文献发现柴胡类制剂对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及表皮的增殖分化有调节作用,但柴胡桂枝汤治疗银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需要随证加减药物,调整剂量,并监测肝、肾功能等,使个体化治疗达到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汤 银屑病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