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色扮演法与PBL结合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内分泌区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静 焦杨 +2 位作者 丁石梅 董鹏 张春虹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与PBL结合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内分泌区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分别在我校2014级和2016级临床专业八年制医学生大学四年级学习内分泌区段课程中采取角色扮演法+PBL和传统PBL法,两组分别为33人和37人,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与PBL结合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内分泌区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分别在我校2014级和2016级临床专业八年制医学生大学四年级学习内分泌区段课程中采取角色扮演法+PBL和传统PBL法,两组分别为33人和37人,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经过基础理论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及任课教师主观评估、学生的客观成绩及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内分泌区段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提升临床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法 PBL 八年制医学教学 临床思维能力
下载PDF
跨学科教学在“双轨合一”模式下专硕研究生住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厚荣荣 张静 +1 位作者 李雪倩 徐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联合心内科跨学科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40名在内分泌科进行住培的心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跨学科...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联合心内科跨学科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40名在内分泌科进行住培的心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跨学科教学模式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以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设计教学主题。跨学科教学组以心内科和内分泌科知识交叉点为切入点,设计教学主题。对比两组医师的教学效果。结果跨学科教学组医师的理论成绩、病案分析成绩、对教学模式的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更为完整、明晰的知识网络,拓宽临床思维,促进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内分泌科 心内科 双轨合一 专业型硕士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的“互联网+”远程管理模式构建及其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琳 龙俊宏 +3 位作者 张霆 陶美花 郑乐 李领侠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201-1209,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multidisciplinar y diabetes care team,MDCT)的“互联网+”远程管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 litus,GDM)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multidisciplinar y diabetes care team,MDCT)的“互联网+”远程管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 litus,GDM)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14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构建基于MDCT的“互联网+”远程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MDCT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MDCT管理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互联网+”的个体化远程管理。干预前及分娩前1周,应用糖尿病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监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计算血糖达标率,采用36项健康调查简表(Short-Form 36-item,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后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及组间差异。妊娠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以及患者对干预方法的满意度。结果:截至研究结束时两组各失访7例。两组患者干预后药物、饮食、运动、自我监测、定期复查5个维度的治疗依从性得分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P<0.001),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较好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均显著改善(均P<0.001),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对照组干预后血糖达标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对照组干预后在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研究组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后活力、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01),但研究组的降低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研究组患者羊水过多、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所接受的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GDM患者采用基于MDCT的“互联网+”远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同时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互联网+ 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 血糖管理
下载PDF
颌下腺注射分泌表达Exendin-4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治疗糖尿病大鼠
4
作者 王俊红 问姣 +1 位作者 白丹 郭永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79-1185,共7页
目的:探讨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SG)重组双链腺相关病毒(double-stranded adeno-associated virus,ds AAV)表达Exendin-4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模型的机制。方法:对T2DM大鼠SG注射重组Exendin-4/ds A... 目的:探讨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SG)重组双链腺相关病毒(double-stranded adeno-associated virus,ds AAV)表达Exendin-4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模型的机制。方法:对T2DM大鼠SG注射重组Exendin-4/ds AAV,于第2,4及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胰岛素及α-淀粉酶表达,第8周行SG组织内胰岛素含量分析,胰腺切除后检测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xendin-4和胰岛素的表达。结果:重组ds AAV治疗组可观察到SG腺体明显增大,胰岛素基因表达增加,α-淀粉酶变化不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xendin-4及胰岛素阳性;重组ds AAV治疗组胰腺切除后血糖较对照组低,胰岛素分泌增加(P<0.05)。结论:重组ds AAV/Exendin-4不仅可以在SG细胞持续表达Exendin-4,而且可能诱导胰岛素表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同时不影响SG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EXENDIN-4 颌下腺 糖尿病 大鼠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对糖尿病足发生的影响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琳 龙俊宏 +3 位作者 黄丽丽 田静宇 高菲 李友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对糖尿病足(DF)发生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6例,按照是否合...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对糖尿病足(DF)发生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6例,按照是否合并DF将其分为T2DM组(104例)及DF组(62例)。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及Hcy、RDW水平,并计算HGI。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F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DF的预测指标及其预测价值。结果DF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FBG)、Hcy、RDW、HGI均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BG、Hcy、RDW、HGI均为DF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BG、Hcy、RDW、HGI单独及联合对DF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各指标联合预测的AUC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FBG、Hcy、RDW、HGI联合预测可作为一种有效的T2DM患者DF治疗及护理介入时机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同型半胱氨酸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
下载PDF
超声极速成像技术评估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高雷 焦杨 +6 位作者 刘玮 薛阳利 王月 魏玲云 张美丽 张静 杨妙妍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极速成像技术在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6例MS患者,将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65例),将无合并颈动脉狭窄得患者纳入对照组(41例)。使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检测两组... 目的:研究超声极速成像技术在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6例MS患者,将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65例),将无合并颈动脉狭窄得患者纳入对照组(41例)。使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检测两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开始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收缩期结束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两组颈动脉PWVBS、PWVES及IMT,以及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MS患者双侧颈动脉PWVBS、PWVES及IMT;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WVBS、PWVES及IMT预测MS发生颈动脉狭窄的价值,并分析PWVBS、PWVES及IMT联合诊断MS患者发生颈动脉狭窄的效能;以Spearman系数分析PWVBS、PWVES及IMT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WVBS、PWVES及IMT值均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3,t=3.849,t=3.467;P<0.05);观察组65例患者中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28例,重度狭窄20例,不同狭窄程度PWVBS相比,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不同狭窄程度PWVES相比,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左侧颈动脉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的PWVBS均较大,与右侧颈动脉PWVB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8,t=3.167,t=3.067;P<0.05);左侧颈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PWVES均较大,与右侧颈动脉PWVE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t=2.857,t=3.240;P<0.05);经ROC分析,最佳截断值PWVBS≥5.395 m/s,PWVBS≥7.375 m/s,IMT≥0.489 mm;经一致性分析,PWVBS、PWVES及IMT联合预测MS患者发生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0.892、特异度为0.878、准确率为0.887、Kappa=0.763;经相关性分析,PWVBS、PWVES及IMT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26,r=0.575,r=0.502;P<0.05)。结论:PWVBS、PWVES及IMT在合并颈动脉狭窄的MS患者中数值较大,是预测MS患者发生颈动脉狭窄的最佳截断值,且PWVBS、PWVES及IMT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超声极速成像技术可用于判断MS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并可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MS) 颈动脉狭窄 超声极速成像技术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基于倾向值匹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性别中体成分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张若 张春虹 +3 位作者 丁石梅 焦杨 龙俊宏 徐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0-937,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人体体成分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8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进行人体...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人体体成分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8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进行人体体成分分析,并进行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的检验。应用倾向值匹配法将男性及女性研究对象按照2∶1的比例进行匹配,运用统计学分析相关性,分别在不同性别中研究体成分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男性患者中,基础代谢率、躯干脂肪质量、去脂质量、去脂质量指数、骨质质量、水分质量、肌肉质量、骨骼肌质量、骨骼肌质量指数与FT3呈正相关(P<0.05);女性患者中,脂肪质量百分比、脂肪质量指数与FT3及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去脂质量百分比、水分质量百分比、肌肉质量百分比与FT3及TSH水平呈负相关(P<0.05),基础代谢率与FT4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体成分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男性中仅FT3与基础代谢率、躯干脂肪质量、去脂相关体成分有正向相关性;女性中FT3及TSH水平与脂肪相关体成分呈正相关,而与去脂相关体成分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正常 甲状腺激素 体成分分析 倾向值匹配
下载PDF
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动物模型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张春虹 臧伟进 +6 位作者 徐静 于晓江 吕军 荆爱玉 陈莉娜 胡浩 孙强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7-711,共5页
目的研究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动物模型的科学、实用的方法。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对SD大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进食量、进水量、尿量、体重的变化,监测血糖、尿糖、心肌酶含量、胰岛素水平、心肌超微结构、心脏大血... 目的研究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动物模型的科学、实用的方法。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对SD大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进食量、进水量、尿量、体重的变化,监测血糖、尿糖、心肌酶含量、胰岛素水平、心肌超微结构、心脏大血管内膜情况及心电图情况来评估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腹腔注射STZ 3周后,模型组大鼠出现病态表现,进食量、饮水量、尿量增加,体重下降。血糖值、尿糖值及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值均较对照组大鼠升高。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心肌超微结构符合糖尿病心肌病表现,心脏大血管未见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结论对SD大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mg/kg),大鼠于注射后第3周可出现稳定的糖尿病心肌病状态。这是一种可靠且实用性强的糖尿病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动物模型 链脲佐菌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晓华 谢璇 +2 位作者 戴信刚 袁晓红 倪红燕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85,305,共4页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时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情况 ,并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NA组 )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MA组 ) ,观察肾外血管病变...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时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情况 ,并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NA组 )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MA组 ) ,观察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率 ,检测内皮功能障碍标志物vonWillebrandfactor(vWF)、endothelin 1 (ET 1 )的血浆水平。结果 MA组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均比NA组增高 (P <0 0 5 )。血浆vWF水平 :NA组为 (1 1 8 95± 46 72 ) % ,MA组为 (2 0 2 0 7± 73 3 0 ) % (P <0 0 1 ) ;血浆ET 1水平 :NA组为 (5 0 60± 1 2 3 9) μg·L-1,MA组为 (79 1 3± 1 4 0 4) μg·L-1(P <0 0 1 )。vWF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正相关 (r=0 .72 ,P <0 0 1 ) ;ET 1的血浆水平与vWF的血浆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69,P <0 0 1 )。结论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比正常白蛋白尿患者更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内皮功能障碍 糖尿病血管病变 DM 尿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巧俊 谢璇 +3 位作者 向丽 王俊宏 金玉坤 赵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 ,评价 2型DM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10 0例 2型DM患者和 4 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 (MMSE)和韦氏记忆量表 (WMS R)评定及事件相关电位 (ERP)测...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 ,评价 2型DM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10 0例 2型DM患者和 4 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 (MMSE)和韦氏记忆量表 (WMS R)评定及事件相关电位 (ERP)测定 ,分析其认知功能、P3 0 0 波的潜伏期 (P3 PL)与病程、治疗状况和糖化血红蛋白 (GhbA1)的关系。结果  2型DM组MMSE和WMS 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N2 PL和P3 PL较对照组均显著延长 (P <0 0 0 1) ,且与MMSE和WMS R呈负相关 (r =- 0 5 13,P <0 0 1;r =- 0 898,P <0 0 0 1)。病程≥ 10年组患者的P3 PL长于病程 5~ 10年组 ,后者又长于病程≤ 5年组 ;未治疗和未进行正规治疗的患者P3 PL长于正规降糖治疗者 (P <0 0 1) ;GhbA1与P3 PL呈正相关 (r=0 718,P <0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 ,ERP和其他量表一样能反映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 ;2型DM的病程、治疗以及血糖控制状况均与认知功能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娟娟 王玉环 +3 位作者 董鹏 张静 梁熹 龙俊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那格列奈分别与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病人中遴选出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C),A组给... 目的:观察比较那格列奈分别与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病人中遴选出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C),A组给予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C组单独给予那格列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BG)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HbA1c、FPG、PBG均有改善,而且A、B两组治疗后各指标下降程度均优于C组(P<0.05),总有效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94.45%vs 83.33%,P<0.05),且B组略高于A组,但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那格列奈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其疗效均优于单独使用那格列奈,且可减少那格列奈用量,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可根据情况选择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药物疗法 @那格列奈 胰岛素 治疗 二甲双胍 治疗
下载PDF
住院糖尿病患者死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静 易兰兰 +1 位作者 徐琳 袁晓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7-809,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及死因,并探讨其主要死因与年龄和病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5例住院死亡的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并分析不同年龄和病程的死因构成。结果:糖尿病患者病死率为4.17%,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1.52%(P<0...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及死因,并探讨其主要死因与年龄和病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5例住院死亡的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并分析不同年龄和病程的死因构成。结果:糖尿病患者病死率为4.17%,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1.52%(P<0.01)。其前五位的死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24.2%)、脑血管疾病(22.1%)、肿瘤(21.1%)、肾衰尿毒症(12.6%)、和其它(12.6%)。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死因分析 主要死亡原因 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病死率 主要死因 住院死亡 回顾分析 死因构成 不同年龄 尿毒症 病程 肿瘤
下载PDF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神经传导速度及其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向丽 张巧俊 +2 位作者 王俊宏 高蕊 赵英贤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7期5840-5841,共2页
目的:了解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中的评估价值及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 目的:了解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中的评估价值及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SCV),并与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体征者48例占46.2%,MCV异常者79例占76.0%,SCV异常者96例占92.4%。与正常值相比犤潜伏期:腓总神经为(3.77±0.98)ms,胫神经为(5.0±0.5)ms,腓肠神经为(3.07±0.28)ms;MCV:腓总神经为(47.3±3.9)m/s,胫神经为(42.9±4.9)m/s,SCV:腓肠神经为(33.9±3.25)m/s〗,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末端潜伏期明显延长犤腓总神经为(5.27±1.33)ms,胫神经为(6.14±1.25)ms,腓肠神经为(4.98±0.67)ms犦,MCV和SCV明显减慢犤腓总神经MCV为(36.43±7.28)m/s,胫神经MCV为(36.07±8.82)m/s,腓肠神经SCV为(22.87±4.12)m/s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4.231~7.513,P<0.01)。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周围神经MCV和SCV异常率越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值负相关(r=-0.802,P<0.01)。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神经异常明显于运动神经,且病程越长、糖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神经传导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郑华东 杨渭临 +4 位作者 崔大江 章琳 冯建军 焦杨 马淑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一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分别为随机血糖>13mmol/L(6/6)、发...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一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分别为随机血糖>13mmol/L(6/6)、发热(6/6)、酮症(6/6)、白细胞升高(6/6)、酸中毒(5/6),头颅核磁共振(MRI)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无特征性表现,真菌涂片阳性(3/6),病理活检阳性(5/6),早期应用两性霉素B配合局部清创、手术治疗治愈率(5/6)。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诊断要点为随机血糖>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酸中毒、白细胞升高及进行局部组织病理活检。早期足量应用两性霉素B和进行局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2型糖尿病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其易患因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玉环 徐静 +5 位作者 谢璇 戴信刚 丁汉伦 张爱宏 袁晓红 倪红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病程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及其他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多普勒双功能扫描仪对 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进行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结果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甘...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病程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及其他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多普勒双功能扫描仪对 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进行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结果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密切相关 ,而与病程无关 ;其下肢血管病变远比其他部位血管病变发生的早。结论 超声多普勒检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 ,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多普勒超声检查 早期诊断 易患因素 Ⅱ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营养及化疗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迪 张立 +4 位作者 陆宏伟 吉鸿 卢乐 张瑜 黎一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8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营养及化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接受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心肺肾等伴随疾病,无代谢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实...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营养及化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接受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心肺肾等伴随疾病,无代谢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实验过程中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制剂,测量所有患者入院及化疗后第1、7和14天的体重指数,检测化疗前、化疗第1、7和14天的血清清蛋白、IgA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营养状况和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的体重指数、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白细胞计数、IgA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再次检查上述指标发现,各指标均较化疗前降低,化疗后第1天的清蛋白、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7和14天的指标两组差异逐渐加大;与化疗前比较,实验组化疗后CD4+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增加,实验组骨髓毒性、胃肠道反应程度较对照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指导及口服营养素的补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能量摄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提高化疗的耐受性,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进展期胃癌 术后 化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损害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马瑞 高雷 +3 位作者 寇惠娟 高登峰 张岩 李万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91-894,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肾损害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男性尿酸浓度≥420μmol/L或女性≥360μmol/L)和正常尿酸组(男性尿酸浓度<420μmol/L或女性<3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肾损害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男性尿酸浓度≥420μmol/L或女性≥360μmol/L)和正常尿酸组(男性尿酸浓度<420μmol/L或女性<360μmol/L)。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浓度。计算血浆动脉硬化指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肌酐、微量蛋白尿及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尿酸正常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甘油三酯水平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随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四分位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7,P=0.000);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随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四分位数增加而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3,P=0.125)。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血尿酸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有助于识别此类患者罹患动脉硬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尿酸 肾损害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不同比对标准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AU5800与罗氏c701检测结果比对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锐华 何谦 +2 位作者 周挺 王香玲 王玉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2781-2782,共2页
目的通过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分析仪)和罗氏c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701分析仪)的血清尿素(BUN)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建立分析模式,验证2台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目的通过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分析仪)和罗氏c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701分析仪)的血清尿素(BUN)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建立分析模式,验证2台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A2文件,验证贝克曼AU5800的精密度并进行比对分析。分别采用AU5800分析仪和c701分析仪对40份新鲜血清BUN水平进行检测,计算2台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最后以CLIA′88总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2台仪器的可比性,并通过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质量规范,对AU5800检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AU5800分析仪BUN检测结果精密度较高,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较小;2台分析仪BUN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结果总误差达到"适当的性能规范"。结论 AU5800分析仪和c701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良好,为进一步开展其他项目的比对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素 性能验证 生物学变异系数 比对分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脏早期损伤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鹏 王玉环 +3 位作者 荆爱玉 王俊宏 谢璇 杨妙妍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脏早期损伤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Ig G、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中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糖网Ⅰ、Ⅱ、Ⅲ、Ⅳ期肾... 目的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脏早期损伤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Ig G、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中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糖网Ⅰ、Ⅱ、Ⅲ、Ⅳ期肾脏早期损伤指标整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糖网Ⅱ、Ⅲ、Ⅳ期的尿白蛋白量较糖网I期高,糖网Ⅱ、Ⅲ期尿白蛋白量无明显差异,糖网Ⅳ期的尿白蛋白量较糖网Ⅱ期高。糖网Ⅳ期较糖网I期尿Ig G高,糖网Ⅳ期较糖网Ⅱ期尿Ig G量高,其余各期间尿Ig G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尿β2微球蛋白量在糖网Ⅲ期较糖网Ⅱ期高,但其余各期尿β2微球蛋白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血胱抑素量C在糖网Ⅳ期较糖网Ⅰ、Ⅱ、Ⅲ期高,其余各期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糖网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Ig G、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与糖网的分期并非同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糖尿病肾脏病变 肾脏早期损伤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