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科门诊患者疥疮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曹振平 张燕飞 +4 位作者 左楠 许美凤 冯义国 孙舒然 肖生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目的了解皮肤科门诊患者对疥疮基本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卫生行政管理或疾病预防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皮肤科门诊患者的疥疮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由接诊医师发放调查问卷,由患者当面填写并收回;对于不识字者,... 目的了解皮肤科门诊患者对疥疮基本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卫生行政管理或疾病预防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皮肤科门诊患者的疥疮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由接诊医师发放调查问卷,由患者当面填写并收回;对于不识字者,由接诊医生现场面对面问答并填写。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10份,回收率为92.73%。495例(97.06%)不知道疥疮由疥螨引起;306例(60.00%)不了解疥疮的基本知识,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居多(140例,27.45%)。仅204例对疥疮有所了解,其中137例(67.16%)对疥疮传播途径和用药方式有认识错误。疥疮基本知识来源:医学科普书籍和互联网88例(43.14%),而初中以上卫生类书籍仅28例(13.73%)。结论皮肤科门诊患者对疥疮基本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接诊医生要加强疥疮基本知识的科普宣育,以减少或防止疥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疥疮 知晓率 问卷调查 分析 皮肤科 门诊
原文传递
PBL教学法在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燕飞 郭坤 +1 位作者 刘平 张鼎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7期66-70,共5页
教学查房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培训学员临床专业水平。教学查房需要着重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防止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这也是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重点。皮肤科是一门病种繁多同时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查房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培训学员临床专业水平。教学查房需要着重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防止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这也是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重点。皮肤科是一门病种繁多同时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强调让学员自己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查房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住培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员更好、更快地掌握皮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并且在查阅文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国际最新的诊疗方案。PBL教学查房模式对提高培训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学 PBL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查房 临床思维能力 皮肤科病房
下载PDF
皮肤科进修医师临床技能培养方法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刚 冯捷 马慧群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5期785-788,共4页
探讨皮肤科进修医师临床技能培养方法。通过分析皮肤疾病和临床教学的特点,结合我院进修医师门诊和病房临床教学策略,讨论并提出三级医院提高对基层皮肤科进修医师专科临床技能培训的具体方法。结合我院进修医师临床培养的具体策略,包... 探讨皮肤科进修医师临床技能培养方法。通过分析皮肤疾病和临床教学的特点,结合我院进修医师门诊和病房临床教学策略,讨论并提出三级医院提高对基层皮肤科进修医师专科临床技能培训的具体方法。结合我院进修医师临床培养的具体策略,包括制定系统完善的培养方案、定期举行系统理论教学、疑难病例讨论、皮肤病理带教、专题讲座和理论实践考核,提出应提高教学意识,注重先病房再门诊的教学顺序和从问诊到检查的带教规范,拓宽相关学科知识,注重临床资料保存,到提倡传统"手把手带徒弟"的教学模式等具体方法。门诊和病房教学是皮肤科进修医师临床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我院在临床技能培养方面的具体特点,探讨系统完善的临床技能培养策略以及提高临床技能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 皮肤性病学 临床教学 临床技能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贾金靖 安金刚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9期3078-3079,3091,共3页
近年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广为关注的一种医学教育模式。中国很多医学院校纷纷开展PBL教学实践,但均处于试探性阶段,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更鲜有系统性报道。该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PBL教学法在皮... 近年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广为关注的一种医学教育模式。中国很多医学院校纷纷开展PBL教学实践,但均处于试探性阶段,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更鲜有系统性报道。该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PBL教学法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及优缺点,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 皮肤疾病 教育 医学 教学方式
下载PDF
皮肤科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 被引量:8
5
作者 郑焱 杨皎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第11期64-65,共2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年轻医生培训必不可少的阶段,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数年来通过担任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任务,明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及皮肤性病学专业的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培养任务及目的,为以后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年轻医生培训必不可少的阶段,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数年来通过担任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任务,明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及皮肤性病学专业的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培养任务及目的,为以后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基础。本文以各项规章制度为准则,掌握皮肤科基本疾病为原则,寓教于乐,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住院医师在皮肤科培训中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皮肤科
下载PDF
翻转课堂+情境教学法在皮肤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媛 张鼎伟 霍佳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情境教学法在皮肤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的92个实习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使用翻转课堂+情境教学...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情境教学法在皮肤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的92个实习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使用翻转课堂+情境教学法。结果:研究组教学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教学反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皮肤科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情境教学法效果较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情境教学法 皮肤科教学 应用效果
下载PDF
CYLD蛋白在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表达和比较研究
7
作者 应朝霞 肖生祥 +6 位作者 王永贤 周俊 任建文 黄莺 宋刘梅 樊文昕 刘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CYLD蛋白在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和汗管瘤等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分布、表达特征,探索皮肤附属器肿瘤的发病机理。方法:收集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和汗管瘤患者皮损,进行CYLD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IPP软件测定平均光密... 目的:研究CYLD蛋白在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和汗管瘤等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分布、表达特征,探索皮肤附属器肿瘤的发病机理。方法:收集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和汗管瘤患者皮损,进行CYLD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IPP软件测定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毛发上皮瘤组、毛母细胞瘤组的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正常人毛囊对照组(P<0.001),但毛发上皮瘤组和毛母细胞瘤组CYLD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汗管瘤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正常人汗腺对照组(P<0.001)。结论:CYLD蛋白表达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基底层和颗粒层为主)、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周围区域;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汗管瘤的肿瘤组织中CYL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提示这三种皮肤附属器肿瘤的致病机理可能与CYLD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D蛋白 毛发上皮瘤 毛母细胞瘤 汗管瘤 光密度值
下载PDF
基于皮肤屏障功能及DLQI评分变化探究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张梦迪 翟悦 +1 位作者 刘勇 任建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4期2673-2677,共5页
目的基于皮肤屏障功能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评分变化探究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玫瑰... 目的基于皮肤屏障功能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评分变化探究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玫瑰痤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玫瑰痤疮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单一组(n=79)与联合组(n=79)。单一组应用米诺环素胶囊治疗,100 mg/次,1次/d,连续治疗6周。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联合rb-bFGF凝胶治疗,rb-bFGF凝胶2次/d,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丘疹脓疱等),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皮肤屏障功能[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TEWL)以及皮肤pH值],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的DLQI评分,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A]水平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41%,明显高于单一组(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玫瑰痤疮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pH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EWL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pH值分别为(48.46±9.07)AU、(5.93±0.37)分,均高于单一组[(42.76±8.85)AU、(5.81±0.33)分],TEWL值为(19.26±3.47)g·h^(-1)·m^(2),低于单一组[(21.52±3.82)g·h^(-1)·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两组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的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的IL-6和IL-17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IL-6和IL-17A水平分别为(29.16±5.97)、(23.94±4.49)pg/mL,均低于单一组[(32.56±6.40)、(26.71±5.4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与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3%vs.5.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bFGF与米诺环素联合用于玫瑰痤疮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皮肤状态及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胶囊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玫瑰痤疮 皮肤屏障功能 DLQI评分
下载PDF
皮肤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迪 安金刚 +2 位作者 曾维惠 肖生祥 吴佳纹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0期3239-3241,共3页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皮损形态多样、病种繁多。如何依据皮损形态、性质、分布等进行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调动皮肤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临床专业知识,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常用的教学...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皮损形态多样、病种繁多。如何依据皮损形态、性质、分布等进行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调动皮肤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临床专业知识,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LBL+PBL、网络探究教学模式、临床-病理相结合模式、皮肤镜法、Sandwich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标准化病人和网络平台、临床情景结合病例教学模式等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该文总结多年研究生带教的心得体会,旨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研究生 临床工作能力 临床实习 皮肤病学
下载PDF
浅谈皮肤科学术型研究生科研与临床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瑞婷 张梦迪 郑焱 《科教文汇》 202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对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硕)的培养往往以科研能力为主,而对其临床技能的培训不够,而且皮肤科病种繁杂,与专硕的临床水平相比,学硕的临床水平不高。在对皮肤科学硕的培养中,如何避免顾科研而失临床,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值得思考。... 对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硕)的培养往往以科研能力为主,而对其临床技能的培训不够,而且皮肤科病种繁杂,与专硕的临床水平相比,学硕的临床水平不高。在对皮肤科学硕的培养中,如何避免顾科研而失临床,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值得思考。该文就皮肤科学硕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关于开展皮肤科学硕科研教学和临床教学的几点方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 学术型研究生 科研教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激光美容教学在皮肤科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11
作者 杨雅杰 张梦迪 +4 位作者 汪炜 杨珮雯 吴佳纹 应朝霞 郑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3期83-86,共4页
激光美容作为激光治疗学与皮肤病学的交叉学科,在皮肤美容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激光美容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美容市场需求的增长,激光美容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并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 激光美容作为激光治疗学与皮肤病学的交叉学科,在皮肤美容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激光美容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美容市场需求的增长,激光美容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并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我国激光美容学科整体科研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促进我国激光美容专业进一步发展,皮肤科医生作为激光美容专业人员最主要来源,有必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扩大专业队伍,提高我国激光美容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文章结合当前我国激光美容技术发展及从业人员现状,阐述了皮肤科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激光美容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皮肤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美容 研究生培养 教学 皮肤科 医学美容 发展 教育
下载PDF
基质刚度调控糖酵解影响皮肤鳞癌进展的研究
12
作者 李源 冯雨晴 徐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9-89,共1页
目的皮肤鳞癌作为最常见的非黑色素瘤皮肤肿瘤之一,伴随其进展的基质刚度增加会导致恶性转移的发生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肿瘤细胞为了满足快速增殖和转移的需求,通常会重编程自身能量代谢以供给足够的能量和生物分子。然而,对糖酵解在... 目的皮肤鳞癌作为最常见的非黑色素瘤皮肤肿瘤之一,伴随其进展的基质刚度增加会导致恶性转移的发生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肿瘤细胞为了满足快速增殖和转移的需求,通常会重编程自身能量代谢以供给足够的能量和生物分子。然而,对糖酵解在基质刚度调控下的皮肤鳞癌进展目前仍认识有限。方法构建不同刚度的聚丙烯酰胺(PA)水凝胶体外模型和皮肤鳞癌在体动物模型,观察基质刚度对皮肤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EMT表型及有氧糖酵解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调控细胞FAKYAP机械转导信号通路,探究基质刚度通过糖酵解调控皮肤鳞癌进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通过在体和体外抑制糖酵解和基质刚度硬化,验证糖酵解在基质刚度调控肤鳞癌进展中的作用。结果高基质刚度通过提高皮肤鳞癌细胞糖酵解增强细胞的增殖、迁移和EMT表型转变;基质刚度通过FAK-YAP通路调控皮肤鳞癌细胞糖酵解;抑制皮肤鳞癌细胞的糖酵解可以有效遏制皮肤鳞癌进展。结论高基质刚度通过增强糖酵解并促进皮肤鳞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癌 有氧糖酵解 皮肤肿瘤 分子生物学机制 动物模型 生物分子 重编程 EMT
原文传递
巴基斯坦留学生皮肤病理学教学探讨
13
作者 张昕羽 安金刚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S01期178-180,共3页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建设的重要阵地,在“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深走实的战略背景下,精准把握沿线国家人才需求,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同巴基斯坦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关键领域,然而巴基斯...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建设的重要阵地,在“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深走实的战略背景下,精准把握沿线国家人才需求,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同巴基斯坦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关键领域,然而巴基斯坦留学生普遍面临着口语交流困难、文化习俗差异、课堂教学形式迥异的学习挑战。在针对这一群体开展皮肤病理学教学时,一方面应当明确教学内容,夯实皮肤病理学基础知识,了解皮肤病理学实验技能,熟悉皮肤病理学临床诊断;另一方面要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和临床病理讨论应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 留学生 皮肤病理学 教学
下载PDF
小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张军 牛新武 +4 位作者 肖生祥 Khan Abidullah 刘彦婷 马慧群 彭振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47,156,共5页
目的改良小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防治皮肤光老化打下基础。方法设计制作一种构建小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的装置,利用装置中紫外线(UVA 315~400nm;UVB 280~315nm)照射ICR小鼠,3次/周,共12周,累计照射剂量:UVA为151.20J/... 目的改良小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防治皮肤光老化打下基础。方法设计制作一种构建小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的装置,利用装置中紫外线(UVA 315~400nm;UVB 280~315nm)照射ICR小鼠,3次/周,共12周,累计照射剂量:UVA为151.20J/cm2,UVB为22.68J/cm^2;观察照射部位皮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测定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比较,模型组皮肤出现粗糙增厚、弹性丧失、粗深皱纹、毛细血管扩张、脱屑及皮革样外观;组织病理可见表皮不规则增厚,真皮胶原纤维变性,断裂减少,排列紊乱,分布不均;超微结构显示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分布不均,周期性横纹不清,横断面胶原纤维直径增大,粗细不等;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减少(P<0.01)。提示造模成功。结论利用改良的自制造模装置建立ICR小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可复性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皮肤 光老化 动物模型 方法改良
下载PDF
温阳除痹汤对硬皮病模型小鼠皮肤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闫小宁 冯捷 +2 位作者 李文彬 崔荣 史炳俊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研究温阳除痹汤对硬皮病小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博来霉素诱导的硬皮病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温阳除痹汤组,以正常BAL... 目的:研究温阳除痹汤对硬皮病小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博来霉素诱导的硬皮病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温阳除痹汤组,以正常BALB/c小鼠作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温阳除痹汤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和温阳除痹汤,连续给药1个月。观察皮肤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硬皮病小鼠皮损中CTGF和COL-Ⅰ蛋白含量。结果:造模组小鼠皮肤CTGF和COL-Ⅰ免疫组化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服生理盐水的模型小鼠比较,温阳除痹汤组小鼠皮肤和肺组织学有明显改善(P<0.05);温阳除痹汤组CTGF及COL-Ⅰ蛋白含量较生理盐水组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GF及COL-1在硬皮病小鼠皮肤组织中具有较高表达,温阳除痹汤可明显降低CTGF、COL-Ⅰ含量,改善皮肤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中草药 实验动物模型 结缔组织 生长因子 胶原Ⅰ型 小鼠
下载PDF
单纯光动力疗法及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乔莉 周俊 +4 位作者 李蕊联 葛文娱 苏慧 甄彩娥 张鸿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 观察单纯光动力疗法及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138例确诊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大小、皮损侵入程度、年龄、身体状况及手术意愿,68例患者选择单纯光动力治疗,70例患者光动力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70... 目的 观察单纯光动力疗法及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138例确诊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大小、皮损侵入程度、年龄、身体状况及手术意愿,68例患者选择单纯光动力治疗,70例患者光动力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70例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者,69例皮损基本消退,治愈率98.6%,其中46例先做手术,24例先做光动力治疗再行手术治疗,术后ALA—PDT治疗I一4次,平均2,2次;68例单纯行AI。A—PDT治疗患者,63例皮损基本消退,治愈率92.6%,治疗次数2~7次,平均3.2次,另有5例患者未愈,但皮损较前改善;基底细胞癌(BCC)治疗2~7次,平均3.2次,鳞状细胞癌(SCC)治疗3~6次,平均3.8次,鲍温病治疗2~5次,平均3.15次,乳房外Paget治疗2~6次,平均3.6次。术后不良反应为一过性红肿或色素沉着。对BCC和SCC的手术患者、非手术患者分别行样本均数“检验(d=0.05),结果示,无论BCC还是SCC,手术患者AIJA—PDT治疗次数均少于非手术患者(P〈0.05);手术患者中SCC和BCC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非手术患者中BCC治疗次数少于SCC(P〈0.05)。结论 单纯光动力疗法及联合手术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联合手术治疗可以缩短治疗周期,且BCC患者治疗次数少于SC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手术 恶性肿瘤 皮肤
原文传递
阿维A口服联合他扎罗汀凝胶外用治疗面部皮肤垢着病2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冉立伟 谭升顺 +1 位作者 张江安 樊靖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面部皮炎 外用治疗 他扎罗汀凝胶 皮肤垢着病 阿维A 联合 口服 脂溢性皮炎 临床资料 中药洗液
下载PDF
神经皮肤黑变病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磊 曾维惠 +3 位作者 耿松梅 郑焱 覃静净 赵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6-678,共3页
报告1例神经皮肤黑变病。患儿男,2个月。全身多发褐色至黑色斑块2个月,抽搐1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先天性色素痣表现;免疫组织病理:S~100蛋白阳性,HMB-45弱阳性;脑电图示:癫癎样放电;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侧脑室扩大,小脑延髓池扩... 报告1例神经皮肤黑变病。患儿男,2个月。全身多发褐色至黑色斑块2个月,抽搐1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先天性色素痣表现;免疫组织病理:S~100蛋白阳性,HMB-45弱阳性;脑电图示:癫癎样放电;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侧脑室扩大,小脑延髓池扩大,第四脑室扩大,脑积水,考虑为Dandy-Walker畸形。诊断为神经皮肤黑变病。予以肌内注射苯巴比妥等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变病 皮肤 中枢神经系统 DANDY-WALKER畸形
下载PDF
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耿松梅 李蓝 +3 位作者 王倩倩 曾维惠 阎乎玲 肖生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4,142,共6页
目的检测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干细胞相关因子与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学染色方法检测整合素β1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及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中的表达,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鳞状... 目的检测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干细胞相关因子与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学染色方法检测整合素β1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及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中的表达,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鳞状细胞癌细胞分化,RT-PCR检测分化前后整合素β1变化水平。结果在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中,整合素β1在肿瘤团块外周基底样细胞呈连续性表达,内侧至团块中央可见散在或岛屿状阳性细胞;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岛屿状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呈弥漫分布;在A431细胞中,整合素β1散在表达于肿瘤细胞。ATRA诱导24 h和48 h后,ATRA处理组整合素β1与内参照β-actin的RT-PCR产物电泳光密度值之比分别为0.071±0.025和0.029±0.0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148±0.027和0.136±0.011(P<0.05)。结论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培养肿瘤细胞中具有异质性表达模式,并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表达下降,提示整合素β1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及可能存在的肿瘤干细胞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1 皮肤鳞状细胞癌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如何拍摄满意的皮肤病皮损临床照片?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政霄 马慧群 +1 位作者 于建斌 崔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4-1186,共3页
形态学是皮肤病学的基础。皮肤病摄影作为医学摄影的一个分支,更多注重于客观记录、资料分析、疗效对比、远程会诊、学习和交流。本文阐述拍摄皮肤科照片(如皮损、显微镜图片、X线片等)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并逐一阐述摄影理论及其在皮肤... 形态学是皮肤病学的基础。皮肤病摄影作为医学摄影的一个分支,更多注重于客观记录、资料分析、疗效对比、远程会诊、学习和交流。本文阐述拍摄皮肤科照片(如皮损、显微镜图片、X线片等)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并逐一阐述摄影理论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包括如何采光、对焦、构图、曝光等)。皮肤科医师通过提高摄影技术,真实准确记录皮肤疾病诊疗过程,为皮肤医学研究提供真实、形象的影像资料,为科研成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开展学术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基础 摄影应用 皮肤病摄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