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转子重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瑞 葛莹 +1 位作者 王坤正 杨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0-1884,共5页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同期行小转子重建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小转子重建对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同期行小转子重建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小转子重建对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因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5例高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中小转子是否重建(复位并固定)分为2组,小转子重建组25例,小转子非重建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以及随访期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小转子重建组需要的手术时间(99.72±13.41)min较非重建组(88.90±16.53)min更长(t=2.369,P=0.023),二者在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3个月时,重建组的Harris评分(69.06±5.64)分高于非重建组(63.35±5.93)分(t=2.982,P=0.005);术后6个月时,重建组的Harris评分(86.67±4.49)分也高于非重建组(82.34±5.68)分(t=2.782,P=0.009);③此外重建组和非重建组在随访期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χ2=0.008,P=0.927);④提示对于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行小转子重建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是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早期的髋关节功能,初步说明小转子重建在高龄Evans-Ⅲ型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小转子重建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重建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合并骨折的白血病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唐一仑 徐燕 +5 位作者 王剑利 何爱丽 张王刚 宋金辉 王坤正 杨佩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合并骨折的白血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并骨折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共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5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合并骨折的白血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并骨折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共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55±15)岁;急性髓系白血病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慢性髓系白血病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骨折部位:腰椎骨折6例,胸椎骨折1例,胸腰椎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例,股骨远端骨折1例,胫骨干骨折1例,胫骨近端骨折1例,肱骨骨折1例,股骨合并髌骨骨折1例;其中15例是外伤、车祸、高处坠落等原因导致,6例无明显外伤史。4例发生白血病细胞浸润骨组织。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均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一般状况评分、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局部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肢体功能得到较快恢复,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度高,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后期能继续接受内科化疗。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时间3~43个月,平均(18±13)个月,随访期间内白血病复发11例,9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3~29个月)。无一例因骨折而长期卧床,无一例患者发生二次骨折。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为(3.57±1.08)分,低于术前的(8.14±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一般状况ECOG评分术后(1.43±0.60)分,较术前(3.38±0.59)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TS评分术后(22.32±3.25)分,较术前(11.24±2.82)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合并骨折的白血病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利于后期白血病的继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病理骨折 外科手术 疼痛
下载PDF
PBL联合CBL教学法用于骨关节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的实践及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沂阳 田润 +2 位作者 孔宁 焦鸣 杨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5期27-31,共5页
目的探析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运用问题式学习(PBL)联合案例式教学(CBL)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中,选取56名正在接受骨关节外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作为教学对象,依照培训模式不同分为PB... 目的探析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运用问题式学习(PBL)联合案例式教学(CBL)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中,选取56名正在接受骨关节外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作为教学对象,依照培训模式不同分为PBL-CBL联合组(n=28)、接受传统常规教学法的传统教学组(n=28)两组。统计分析两组住院医师的考核成绩、教学评价满意度,对比应用效果。结果住院医师评教:联合组住院医师考核的理论、临床技能、综合能力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医师总体评价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用于骨关节外科住培工作,有助于提高住培整体培训质量,并得到住培医师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骨关节外科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教育
下载PDF
关节置换 重焕新生——访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关节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
4
作者 王继疹 李晓春 +2 位作者 王伟 唐一仑 王坤正 《健康世界》 2020年第10期61-65,共5页
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教育部“骨干教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国家“十五”“十一五”“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顶目30余顶。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顶,... 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教育部“骨干教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国家“十五”“十一五”“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顶目30余顶。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顶,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顶、三等奖6顶,卫生部“强生”医学奖二等奖1顶,实用新型专利3顶,发明专利1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千万人才工程 科技进步 实用新型专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发明专利 医学奖 特殊津贴 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CDIO教学模式在骨外科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5
作者 张晨 朱哲越 李苗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第7期77-80,共4页
基于以往CDIO教学模式通过练习与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显著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拓展此教学模式在临床骨外科本科生教学方面的应用,文章以随机抽样方式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6名骨外科见习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以常... 基于以往CDIO教学模式通过练习与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显著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拓展此教学模式在临床骨外科本科生教学方面的应用,文章以随机抽样方式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6名骨外科见习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以常见的髋关节脱位为教学研究内容,将学生随机分为结合3D打印技术于CDIO教学模式中的实验组和标准化PBL教学的对照组,综合对比以上两组学生在客观考核成绩及主观效果评价两方面的区别。结果表明,在课程中应用结合3D打印技术的CDIO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学生接受临床教学过程后的考核成绩,学生对临床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与自我满意程度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教学模式 3D打印 骨外科学 本科生教学
下载PDF
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对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立松 杨佩 王坤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了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对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KOA合并膝内翻患者49例(60膝),均行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术。对患者进行至少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 目的:研究了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对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KOA合并膝内翻患者49例(60膝),均行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术。对患者进行至少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股胫角、胫骨关节间隙以及机械轴偏移距离。同时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手术时间,患者股胫角、胫骨关节间隙和机械轴偏移距离明显不同(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股胫角、机械轴偏移距离均明显降低(P<0.05),胫骨关节间隙明显增加(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股胫角、胫骨关节间隙和机械轴偏移距离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时间,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不同(P<0.05),其中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发生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治疗KOA合并膝内翻,疗效稳定,费用较低,安全性好,能够有效对膝内翻进行矫正,同时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关节置换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术 微创截骨 膝骨关节炎 膝内翻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与治疗周期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马瑞 王家麟 +3 位作者 吴梦军 葛莹 王伟 王坤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0-385,共6页
背景:了解假体周围感染的细菌学特点,针对特定的致病菌选择抗感染药物,对控制假体周围感染至关重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目的:旨在探讨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细菌培养... 背景:了解假体周围感染的细菌学特点,针对特定的致病菌选择抗感染药物,对控制假体周围感染至关重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目的:旨在探讨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细菌培养结果对治疗周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因假体周围感染行人工关节翻修的59例患者的术前资料,统计发生感染的时间、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抗生素应用周期、旷置时间、感染发生后至翻修前的住院总时间、血沉转阴时间和C-反应蛋白转阴时间,分析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和是否检出病原菌与细菌是否耐药对抗生素应用周期、旷置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59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髋关节31例,膝关节28例,其中迟发性感染比例最高(49%);共35例培养出致病菌,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9%;②培养出的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29%);③18例患者的致病菌为耐药菌,耐药率达到51%;④细菌培养阴性组较阳性组的旷置时间、血沉转阴时间和C-反应蛋白转阴时间更长(P<0.05);⑤与有敏感抗生素组相比,耐药组的抗生素应用时间、血沉转阴时间和C-反应蛋白转阴时间更长(P<0.05);⑥提示此次研究中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培养出的病原菌耐药率较高,培养出阳性致病菌且有敏感抗生素的患者治疗周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置换 假体 假体周围感染 细菌培养 耐药 抗生素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失血量、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瑞 杨佩 +1 位作者 王春生 王坤正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夹闭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失血,但夹闭时间过长可造成关节腔内血肿、关节肿胀及疼痛,影响关节活动。目的:通过比较TKA术后不同引流管夹闭时间对手术失血量、疼痛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究最适夹闭时间。方法:选...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夹闭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失血,但夹闭时间过长可造成关节腔内血肿、关节肿胀及疼痛,影响关节活动。目的:通过比较TKA术后不同引流管夹闭时间对手术失血量、疼痛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究最适夹闭时间。方法:选取拟行单侧TKA的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不夹管、夹管1、2、3、4 h组5组,每组各30例。记录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肢体周径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OM)和膝关节评分(HSS),并进行比较。结果:夹管时间越长,引流量越少,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夹管4 h组与夹管3 h组患者比较总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肢体周径变化更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夹管组、夹管1 h组患者比较,术后1、3 d夹管4 h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均增加,术后3 d ROM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3个月各组患者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夹管3 h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时间,既可以减少术后失血量,不明显增加术后疼痛,也不会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引流管 夹闭时间 失血量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43
9
作者 李宁 李新萍 +17 位作者 杨明辉 李庭 潘志军 纪方 汤欣 侯志勇 张长青 刘璠 高鹏 晁爱军 杨惠林 孙天胜 王坤正 裴福兴 吴新宝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创伤骨科学术工作委员会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657-663,共7页
老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且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及早规范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和治疗十分必要。本共识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经全国骨科及... 老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且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及早规范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和治疗十分必要。本共识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经全国骨科及内分泌专家讨论,从老年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诊断、评估、治疗等多个方面形成推荐意见,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髋部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娟茹 刘丹 +1 位作者 赵小芹 潘韩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5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ROU组和SPE组(99例/组).对ROU组患者...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ROU组和SPE组(99例/组).对ROU组患者与SPE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规范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SPE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ROU组患者,P<0.05.在术后1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P>0.05.在术后3 d和出院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后1 d时显著降低,P<0.05;SPE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ROU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可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疼痛症状的严重程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髋部骨折 手术 疼痛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手术治疗布鲁菌病单侧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周湘桂 李彦平 +5 位作者 高宁 李硕 谭清华 纪泛扑 王坤正 王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AA)手术治疗布鲁菌病单侧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7月收治的1例布鲁菌病单侧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女,55岁。临...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AA)手术治疗布鲁菌病单侧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7月收治的1例布鲁菌病单侧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女,55岁。临床表现为左髋疼痛、且逐渐加重,左髋关节活动障碍,发热,乏力等;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布鲁菌病合并左侧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术后病理证实。行DAA手术治疗,术中在直视下行左侧髋关节病灶清除、引流术。术后3周左髋部无明显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术后1个月随访左下肢疼痛症状完全缓解。结论DAA手术治疗布鲁菌病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方入路 手术 布鲁菌病 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
下载PDF
关节外科的未来——数字骨科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先龙 王坤正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25-531,共7页
数字骨科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关节外科临床实践中,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虚拟/增强/混合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计算机导航、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及其他数字骨科技术等。这些技术不断给关节外科医生赋能,使复杂的手术变得简单化... 数字骨科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关节外科临床实践中,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虚拟/增强/混合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计算机导航、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及其他数字骨科技术等。这些技术不断给关节外科医生赋能,使复杂的手术变得简单化,简单的手术实现精准化,精准的手术更加个体化,成为关节外科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得益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增材制造技术的进步,定制化的关节假体及骨组织修复材料为翻修术中复杂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以及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帮助医生显著提高了截骨和假体植入的精准性。然而,要从根本上提高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满意度,还需要借助数字骨科技术深入探索髋、膝关节置换的理想目标值,进而借助个性化的术前计划、更加客观精准的软组织平衡评估技术并结合精准的术中操作,甚至结合使用定制化假体,来实现个体化的精准关节置换。现有的各种数字骨科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关节外科医生应当对这些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充分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造福于广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科 机器人辅助手术 假体植入 关节置换 计算机导航 计算机辅助设计 定制化 骨缺损
原文传递
国产人工智能与骨科机器人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13
作者 王坤正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骨科机器人作为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重要发展方向,为骨科手术提供了精确的术前规划以及手术导航。人工智能与骨科机器人可以真正实现关节置换手术精准化。人工智能在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图像分割、术前规划等方面具...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骨科机器人作为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重要发展方向,为骨科手术提供了精确的术前规划以及手术导航。人工智能与骨科机器人可以真正实现关节置换手术精准化。人工智能在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图像分割、术前规划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通过更加精确的智能图像分割、更加快捷准确的术前规划可有效降低复杂初次关节置换及翻修术的手术难度,降低临床医生与工程师的沟通成本,理论上可以提高假体选择的准确性。骨科机器人基于X线片或CT扫描信息,在精准术前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术中的精准骨骼操作,避免术者经验及操作带来的偏差,实现不同级别医生手术水平的同质化,降低关节置换手术的学习曲线,在复杂手术中具有理论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人手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对我国关节置换外科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坤正 田润 杨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3-555,共3页
关节置换外科的发展离不开解剖、材料、力学、康复等多学科的不断进步。在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开展,成为多个关节终末期病变的治疗"金标准"。回顾关节置换外科过去的几十年发展道路,不难看出,... 关节置换外科的发展离不开解剖、材料、力学、康复等多学科的不断进步。在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开展,成为多个关节终末期病变的治疗"金标准"。回顾关节置换外科过去的几十年发展道路,不难看出,我们在假体设计、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更多地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尽管在本土应用的过程中亦进行了改良,但却鲜有系统的、科学的临床经验在全球推广。目前,我国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量逐年增长,关节置换技术也不断提高,部分开创性的成果已获得全球从业者的认可。如何在未来的几个十年,实现我国关节置换外科由"借鉴"向"引领"的变革,抓住关节置换外科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值得每一位关节外科从业者深思。本文分享我们对目前我国关节置换外科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与各位同仁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管理 国外先进经验 关节外科 假体设计 患者数量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含镁多孔支架材料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瑞 王家麟 +1 位作者 李永伟 王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534-3539,共6页
背景:将多聚物材料与生物陶瓷材料复合制成有机/无机复合三维支架材料,可赋予支架骨传导所必需的理化特性,同时强化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大多数骨替代材料无法预防缺损部位的感染。研究发现由于镁的降解可产生局部碱性环境,使镁具有一定的... 背景:将多聚物材料与生物陶瓷材料复合制成有机/无机复合三维支架材料,可赋予支架骨传导所必需的理化特性,同时强化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大多数骨替代材料无法预防缺损部位的感染。研究发现由于镁的降解可产生局部碱性环境,使镁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目的:探讨含镁多孔支架材料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细胞相容性。方法:应用低温快速成型技术制备聚乳酸/β-磷酸三钙/镁多孔支架材料,其中β-磷酸三钙与镁的质量比分别为2∶1和1∶2,分别设为PTM(2∶1)组、PTM(1∶2)组;同时应用低温快速成型技术制备聚乳酸与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多孔支架材料,分别设为P组、PT组。检测4组支架的表面形貌、孔径、孔隙率及压缩模量。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35923)接种于4组支架表面24 h,通过涂板计数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抗菌活性。将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与4组支架材料共培养,通过CCK-8法分析材料对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4组支架材料表面都形成相对均匀的多孔结构,4组支架间孔径大小和孔隙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PTM(2∶1)组和PTM(1∶2)组压缩模量明显高于P组、PT组(P<0.05),PTM(1∶2)组明显高于PTM(2∶1)组(P<0.05);③涂板计数实验显示,PTM(2∶1)组、PTM(1∶2)组菌落形成单位明显低于P组、PT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培养6 h,PT组、PTM(2∶1)组、PTM(1∶2)组黏附细胞数量多于P组(P<0.05),PTM(2∶1)组和PTM(1∶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培养1 d时,仅PT组细胞增殖优于P组(P<0.05);培养4,7 d时,PT组、PTM(2∶1)组、PTM(1∶2)组细胞增殖均优于P组(P<0.05),PTM(2∶1)组和PTM(1∶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结果表明,聚乳酸/β-磷酸三钙/镁多孔支架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优良的细胞相容性和一定的抗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多孔材料 抗菌活性 生物相容性 聚乳酸 Β-磷酸三钙 骨替代物
下载PDF
在医学规培生临床科室学习中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伟 刘利英 +1 位作者 刘颖 李小鹏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5期653-656,666,共5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学生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学习场所是各个临床科室,学习各科室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以及科研方法等。医学规培生在整个学业过程中,需要完成研究生学业所具有的科研训练。近年来,我国曝光的临床医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学生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学习场所是各个临床科室,学习各科室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以及科研方法等。医学规培生在整个学业过程中,需要完成研究生学业所具有的科研训练。近年来,我国曝光的临床医院科研诚信有失的事件时有发生,医学规培生作为医院的后备力量,在规培阶段就要结合课程思政,提前做好科研诚信教育,提高科研素质。作者从分析医学规培生科研素养训练和诚信教育缺乏的现状、规培阶段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入手,进一步阐明了医学规培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和在临床实践中融入科研诚信教育措施,以期为促进临床教学和对同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规培生 科研诚信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润 杨佩 +1 位作者 王春生 王坤正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就诊的49例(84髋)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就诊的49例(84髋)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接受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术的患者资料,其中采用常规髓芯减压植骨术(常规手术组)30例(54髋),男19例、女11例,年龄(44.3±5.4)岁(范围21~59岁);采用骨科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手术(机器人辅助组)的患者19例(30髋),男12例、女7例,年龄(41.4±7.2)岁(范围20~58岁)。所有患者入院时术者告知患者常规手术及机器人手术方案,由患者自主选择,所有操作由同一组医生完成。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单侧手术时间、单侧X线透视次数、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末次随访时的股骨头塌陷率。结果共41例患者(7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6±4.8)个月(范围3~21个月),其中常规手术组24例(42髋)、机器人辅助组17例(28髋)。至末次随访时,共13例(13髋)出现了股骨头表面塌陷,其中常规手术组11例、机器人辅助组2例,两组股骨头塌陷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常规手术组单侧髋关节手术时间为(21.3±5.4)min,大于机器人辅助组的(16.8±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01)。常规手术组单侧髋关节X线透视次数为(14.4±3.8)次,大于机器人辅助组的(9.6±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P<0.001)。常规手术组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8.4±4.5)分,末次随访时升高至(85.1±3.8)分;机器人辅助组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7.2±3.9)分,末次随访时升高至(86.5±4.4)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P=0.283);常规手术组术前髋关节VAS为(4.8±1.7)分,末次随访时降低至(1.7±0.8)分;机器人辅助组术前髋关节VAS为(5.1±1.5)分,末次随访时降低至(0.9±0.3)分。两组末次随访时VAS较术前降低,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P<0.001)。结论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治疗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与常规手术相比,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获得更满意的短期疗效和保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机器人手术 骨移植 减压术 外科
原文传递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晨瑞 李亚萍 +4 位作者 罗森 冯丹丹 吴凤萍 翟嵩 党双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分析探究影响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40例非肝移植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28 d和90 d存活情况进行分组(28 d:生存组164例,... 目的分析探究影响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40例非肝移植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28 d和90 d存活情况进行分组(28 d:生存组164例,死亡组76例;90 d:生存组140例,死亡组100例)。收集患者发病诱因、肝功能指标、MELD评分、MELD-Na评分和出现的并发症等资料。计量资料用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根据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约登指数确定临界值,HBV-ACLF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HBV-ACLF患者的诱因主要包括HBV自发激活(55.6%)、核苷类似物停药或耐药引起HBV激活(25.2%)等。依28 d存活情况分组,基线资料中年龄、PTA、NLR、血钠、MELD评分、MELD-Na评分、TBil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400、-6.015、-5.070、-5.103、-5.044、-7.430、-6.637,P值均<0.05);依90 d生存情况分组,基线资料中年龄、PTA、NLR、血钠、MELD评分、MELD-Na评分、TBil、胆固醇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05、-7.728、-3.335、-4.015、-6.053、-7.908、-6.655、-3.607,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Bil>260.20 mmol/L、PTA<24.8%、NLR>5.63、血钠<130.8 mmol/L、MELD>17.84分、MELD-Na>25.1分是影响患者28 d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4.572(1.321~15.823)、8.934(3.026~26.374)、2.632(1.126~6.152)、27.467(6.113~123.423)、4.303(1.048~17.663)、3.453(1.614~7.387),P值均<0.05];TBil>260.20 mmol/L、PTA<25.5%、血钠<135.3 mmol/L、MELD>17.84分、MELD-Na>25.1分是影响患者90 d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5.148(1.918~13.822)、15.718(5.161~47.866)、10.080(3.244~31.323)、11.157(2.580~48.254)、4.391(2.057~9.372),P值均<0.05]。240例患者中160例(66.7%)90 d内发生感染,其中细菌感染140例、病毒感染12例,真菌感染8例。160例出现感染的患者其90 d病死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的患者(46.3%vs 32.5%,χ^2=6.720,P=0.010)。240例患者中176例28 d内出现腹水,44例出现胸腔积液,36例发生急性肾损伤,60例发生肝性脑病,12例发生消化道出血,2组间急性肾损伤、Ⅲ~Ⅳ度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088、29.811、7.797,P值均<0.05)。结论HBV-ACLF患者基线TBil、PTA、血钠、MELD评分、MELD-Na评分是影响患者28 d和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BV激活引起的肝脏炎症坏死是ACLF的始动因素,而感染、急性肾损伤、肝性脑病和消化道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预后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19
作者 马瑞 杨佩 +2 位作者 田润 王春生 王坤正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观察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于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行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共36例,国际骨循环... 目的观察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于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行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共36例,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均为Ⅱ期,其中机器人辅助手术组15例,传统手术组21例,记录手术时间、导针尝试穿刺次数和透线次数,比较术前、术后3、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机器人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7.3±18.9)min较传统手术组(71.6±18.2)min明显缩短(t=2.292,P<0.05),机器人组患者的导针尝试穿刺次数、总透线次数和置入导针透线次数均较传统组明显减少(t=6.818、4.871、4.546,均为P<0.05),而两组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0、0.069,均为P>0.05)。结论应用国产机器人辅助下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并减少医患放射线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移植 机器人手术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若尘 王长虹 +2 位作者 崔毅鹏 刘蔚 张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3-839,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皮肤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①抽取10名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分离纯化中性粒细胞,用差速离心法从中性粒细胞上清液中制备外泌体。②制备全层皮肤缺损的大鼠创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μg/mL外泌...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皮肤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①抽取10名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分离纯化中性粒细胞,用差速离心法从中性粒细胞上清液中制备外泌体。②制备全层皮肤缺损的大鼠创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μg/mL外泌体组和100μg/mL外泌体组,用CCK8实验测定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情况,用划痕实验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情况,探讨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内皮细胞体外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伤后7、14 d,观察皮肤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不同处理组的创面愈合率;伤后14 d,对各组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的排列情况。结果①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为直径约100 nm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泡。②伤后12 h,通过划痕实验测得各组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愈合率相近(P>0.05)。随着时间延长,24 h时,100μg/mL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处理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和50μg/mL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处理组(P<0.05);伤后12 h,通过CCK8实验测得,50μg/mL和100μg/mL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处理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数量高于对照组(P<0.01),24 h时这两组的结果仍高于对照组(P<0.01)。管腔形成实验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管状结构形成(P<0.01)。③伤后7、14 d,与对照组相比,50、100μg/mL外泌体组的创面愈合率均增高(P<0.01),且100μg/mL外泌体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50μg/mL外泌体组(P<0.01)。伤后14 d,与对照组相比,100μg/mL外泌体组创面新形成的表皮和真皮更长,胶原纤维数量增多且排列方向高度一致。结论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胶原纤维形成,从而加速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创伤和损伤 外泌体 伤口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