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药材活性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嗣岑 朱丽华 贺浪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1-223,236,共4页
目的 建立川芎药材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 ,为其定性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川芎药材经乙醇超声提取后 ,用醋酸乙酯萃取 ,采用ODS柱为分析柱 ,以甲醇 水 冰醋酸 (30∶70∶0 .5 )为流动相 ,在 2 76nm条件下进行分析 ,建立其指纹图谱。并对 ... 目的 建立川芎药材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 ,为其定性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川芎药材经乙醇超声提取后 ,用醋酸乙酯萃取 ,采用ODS柱为分析柱 ,以甲醇 水 冰醋酸 (30∶70∶0 .5 )为流动相 ,在 2 76nm条件下进行分析 ,建立其指纹图谱。并对 7种不同来源的川芎药材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定性分析比较。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较好 ,以阿魏酸峰计 ,RSD分别为 1.6 8%和 1.0 4 % ;不同川芎药材指纹图谱中主要峰群的整体图貌基本一致 ,但各成分含量的相对比值有所不同 ,不同来源的川芎药材共有峰面积的比值及共有峰面积和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中药材 活性部位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定性分析 四物汤
下载PDF
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F(ab)_2片段的研制及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娟 吕卓人 +2 位作者 袁育康 贺浪冲 王颢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85-586,605,共3页
目的 用胃蛋白酶酶解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 ,制备出F(ab) 2 片段 ,为改型抗体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免疫家兔制备出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 ,并用胃蛋白酶分别在不同的酶解条件下消化抗体 ,继之用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法 (HPSEC)对其进行分析、... 目的 用胃蛋白酶酶解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 ,制备出F(ab) 2 片段 ,为改型抗体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免疫家兔制备出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 ,并用胃蛋白酶分别在不同的酶解条件下消化抗体 ,继之用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法 (HPSEC)对其进行分析、纯化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鉴定其活性。结果 用胃蛋白酶 2mg/1 0 0mg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 ,消化 1 8h ,反应体系的 pH3 0时 ,可获得F(ab) 2 片段。结论 用胃蛋白酶酶解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是研制出有活性的F(ab)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2片段 研制 鉴定 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技术在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制备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明娟 吕卓人 +1 位作者 袁育康 贺浪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07-71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技术 ( HPSEC)在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出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在优化色谱条件下 ,应用 HPSEC技术纯化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技术 ( HPSEC)在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出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在优化色谱条件下 ,应用 HPSEC技术纯化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及考马斯亮兰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分别选用三种标准蛋白。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 ,分别测定标准蛋白的洗脱体积 ,并根据分子量的对数与洗脱体积绘制标准曲线。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 ,测定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的洗脱体积 ,从而测定分子量。结果 :优化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 0 .0 5 mol/ L的磷酸盐缓冲液 ,p H6.0 ,流速 0 .30 ml/ min,进样量 5μl。纯化后抗体效价 1∶ 5 0 ,蛋白浓度 2 0μg/ ml。纯化后抗体电泳图谱仅可见一条色谱带。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 ,测得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的分子量为 166k D。结论 :HPSEC是一种有效、快速纯化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的方法 ,为日后制备高纯度、高活性的抗哇巴因多克隆抗体奠定基础。同时 HPSEC也是测定分子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法 多克隆 哇巴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在Chiralcel~OD手性柱上的拆分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非 王嗣岑 贺浪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研究 β 受体阻滞剂对映体在Chiralcel○R手性柱上的拆分特性和规律。方法 色谱柱为Chiralcel○ROD手性柱 (2 5 0mm× 4 .6mm ,10 μm) ,流动相为正己烷 异丙醇 三乙胺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 λex2 75nm ,发射波长λem310nm。... 目的 研究 β 受体阻滞剂对映体在Chiralcel○R手性柱上的拆分特性和规律。方法 色谱柱为Chiralcel○ROD手性柱 (2 5 0mm× 4 .6mm ,10 μm) ,流动相为正己烷 异丙醇 三乙胺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 λex2 75nm ,发射波长λem310nm。用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考察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置换剂强度对拆分的影响 ,同时考察三乙胺及温度对保留与拆分的影响。结果 考察了 5种 β 受体阻滞剂 ,其中 3种 β 受体阻滞剂对映体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均得到了基线分离 ,其R 对映体的lgI值均高于S 对映体 ,置换剂异丙醇对各对映体拆分有不同的影响 ;三乙胺浓度的增大 ,各对映体的保留减小 ,而分离度增加 ;柱温升高 ,各对映体的保留及分离度均降低。结论 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的计量置换参数lgI和Z值 ,可以分别表征ChiralcelOD柱的拆分能力和各对映体空间效应 ;增加三乙胺浓度可提高拆分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映体 CHIRALCEL OD手性柱 拆分特性 手性拆分
下载PDF
细胞膜色谱法筛选红花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蓁 王锐平 +1 位作者 贺浪冲 徐迪琴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3-644,共2页
目的 :筛选红花中对主动脉血管有舒张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细胞膜色谱法 ( cell membrane chromatography)筛选 ,薄层层析法分离 ,并结合离体药理实验确定红花中的有效成分。结论 :血管 CMC模型基本可以反映化合物与细胞膜及膜蛋... 目的 :筛选红花中对主动脉血管有舒张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细胞膜色谱法 ( cell membrane chromatography)筛选 ,薄层层析法分离 ,并结合离体药理实验确定红花中的有效成分。结论 :血管 CMC模型基本可以反映化合物与细胞膜及膜蛋白 (包括受体 )的相互作用 ;化合物在 CMC体系中的保留特性和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 ;HH- S是红花中对紧张血管有舒张作用的有效部位 ,而 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色谱法 红花 有效成分 舒张作用
下载PDF
用细胞膜色谱法筛选菟丝子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锐平 陈蓁 贺浪冲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3-554,共2页
目的 :筛选菟丝子中对主动脉血管有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细胞膜色谱法筛选 ,薄层层析法分离 ,并结合离体药理实验确定菟丝子中的有效成分。结论 :T2 是菟丝子中对血管有收缩作用的有效部位 ,T2
关键词 菟丝子 有效成分 血管收缩作用 细胞膜色谱法 薄层层析法 离体药理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