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和CT三维重建技术的成人耻骨联合年龄推断 被引量:1
1
作者 熊剪 曹永杰 +4 位作者 马永刚 杨孝通 张吉 黄平 万昌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1-742,共12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探索耻骨联合表面形态学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成人骨龄推断模型。方法收集10~90岁陕西省汉族腹部CT样本649例作为训练集,构建耻骨联合三维模型,选择7个形态学特征,即腹侧缘、背侧缘、... 目的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探索耻骨联合表面形态学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成人骨龄推断模型。方法收集10~90岁陕西省汉族腹部CT样本649例作为训练集,构建耻骨联合三维模型,选择7个形态学特征,即腹侧缘、背侧缘、联合面下端、联合面上端、腹侧斜面、耻骨结节和联合面沟嵴,建立新的耻骨联合形态特征评分系统,利用6种机器学习回归算法分别建立男性和女性年龄推断模型。分别使用85例临床CT样本(男性35例、女性50例)、96例死后CT样本(post-mortem CT samples,PMCT)(男性51例、女性45例)、82例真实耻骨联合样本(男性40例、女性42例)对各模型进行检验,选择最优的年龄推断模型。结果特征等级与年龄具有较强相关性(r>0.700,P<0.001)。男性样本中AdaBoost模型表现最佳,在临床CT、PMCT、真实耻骨联合三维重建模型上检验,得到较低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5.23、7.04和7.55岁,在40~70岁的年龄区间内MAE都小于10岁。女性样本中GBR模型表现最好,在临床CT、PMCT、真实耻骨联合三维重建模型上检验,得到较低的MAE,分别为5.16、5.02和5.71岁,在10~70岁的年龄区间内MAE都小于10岁。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年龄推断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用于成人年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耻骨联合 CT 机器学习 年龄推断 成人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推断西部地区汉族成人颅骨性别
2
作者 杨孝通 孙丞辉 +4 位作者 马永刚 曹永杰 熊剪 张吉 黄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 利用颅骨CT三维重组技术检验Walker模型推断我国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研究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颅骨性别推断模型。方法 收集陕西省汉中医院2017—2021年的576例颅骨CT三维重组图像,分为实验组486例、验证... 目的 利用颅骨CT三维重组技术检验Walker模型推断我国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研究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颅骨性别推断模型。方法 收集陕西省汉中医院2017—2021年的576例颅骨CT三维重组图像,分为实验组486例、验证组90例。观察者1采用Walker模型对实验组样本评分进行性别推断,并修正为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样本的logistic函数,3名观察者对验证组90例样本评分,代入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完成回代检验。结果 应用Walker模型推断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准确率为63.2%~77.2%,修正的性别推断模型的准确率为82.9%。3名观察者回代检验性别推断准确率为75.6%~91.1%,观察者之间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689(P<0.05),观察者内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874(P<0.05)。结论 不同地区人群骨骼特征存在差异,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在西部地区汉族成人获得了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骨 性别推断 CT三维重组 汉族
下载PDF
骨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9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万涛 马永刚 +1 位作者 刘海 陈利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骨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术前8例接受CT扫描,3例接受MRI检查。结果9例中骨脂肪瘤6例,骨血管脂肪瘤3例。6例骨脂肪瘤发生于骨内4例,骨旁2例。... 目的探讨骨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骨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术前8例接受CT扫描,3例接受MRI检查。结果9例中骨脂肪瘤6例,骨血管脂肪瘤3例。6例骨脂肪瘤发生于骨内4例,骨旁2例。骨内脂肪瘤跟骨1例,距骨1例,眶骨1例,肱骨1例。骨旁脂肪瘤颅骨1例,股骨1例。骨血管脂肪瘤发生于肋骨1例,颅骨1例,椎骨1例。骨内脂肪瘤CT显示病变骨质呈轻度膨胀性改变,边缘见轻度硬化环,病灶内见脂肪密度及条弧形、结节状钙化,MRI显示病灶T1WI呈高信号,PDWI及T2WI抑脂序列呈低信号。骨旁脂肪瘤CT呈不均匀高密度团块,MRI显示病灶T1WI呈高信号,T1WI及T2WI抑脂序列呈低信号。3例骨血管脂肪瘤CT显示病变骨质呈显著膨胀性改变,骨破坏边缘及内部见多发骨嵴及粗大骨小梁,高密度骨针呈放射状、簇状或不规则排列。结论骨内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CT及MRI表现均以脂肪成分为主要特征,骨旁脂肪瘤CT以骨化性团块为特征,骨血管脂肪瘤骨质膨胀性改变较骨内脂肪瘤显著,病灶边缘及中心以多发骨嵴及粗大骨小梁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脂肪瘤 骨血管脂肪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