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参数联合外周血指标诊断儿童淋巴瘤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倩 刘百灵 +1 位作者 张琪 李敏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569-574,580,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联合外周血指标对儿童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疑为淋巴瘤的浅表淋巴结肿大123例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其中85例患儿经病理诊断为淋巴瘤(淋巴瘤组),38例患儿诊断为良性病变(良性组),同期选...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联合外周血指标对儿童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疑为淋巴瘤的浅表淋巴结肿大123例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其中85例患儿经病理诊断为淋巴瘤(淋巴瘤组),38例患儿诊断为良性病变(良性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评价长短径比(L/S)、淋巴门、血流类型等超声参数对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3种免疫相关基因——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叉头盒P3(FOXP3)在淋巴瘤儿童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超声参数联合3种外周血指标对儿童淋巴瘤的联合诊断价值。结果L/S、淋巴门、血流类型联合诊断淋巴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6、89.41%、68.42%。淋巴瘤组患儿外周血CCR5、PD-1、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参数联合外周血CCR5、PD-1、FOXP3诊断淋巴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76、97.65%、92.11%。结论超声参数(L/S、淋巴门和血流类型)联合外周血CCR5、PD-1、FOXP3对淋巴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儿童 超声检查 外周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依维莫司治疗新生儿心脏横纹肌瘤1例
2
作者 梁若冰 刘建萍 +2 位作者 张慧平 何欢 张海波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7-48,共2页
心脏横纹肌瘤是胎儿和新生儿原发性心脏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本文报告1例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新生儿多灶性心脏横纹肌瘤伴结节性硬化的病例,应用依维莫司使心脏横纹肌瘤个数减少、瘤体减小,左室流出道梗阻解除,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新生儿 心脏横纹肌瘤 依维莫司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娟莉 张展 +2 位作者 许小艳 李环 肖红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anomalous aortic origi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AAOC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其中走行于大动脉间或壁内走行的亚型可引起严重的缺血症状。典型表现为运动诱发的胸痛、头晕等,...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anomalous aortic origi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AAOC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其中走行于大动脉间或壁内走行的亚型可引起严重的缺血症状。典型表现为运动诱发的胸痛、头晕等,国外统计大约一半的患者以晕厥或猝死起病[1]。本病在儿童中认识不足,仍存在漏诊误诊可能。本文回顾总结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儿童并发心肌梗死,最初误诊为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暴发性心肌炎 缺血症状 漏诊误诊 胸痛 主动脉 晕厥 典型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