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辅助自体牙移植修复牙齿缺失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琰 韩浩 +1 位作者 那思家 屠军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自体牙移植修复牙齿缺失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自2017年9月-2021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行自体牙移植手术病例169例,移植牙176颗,分别从年龄、性别和受牙牙位、受牙患病或缺失情况、供体牙...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自体牙移植修复牙齿缺失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自2017年9月-2021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行自体牙移植手术病例169例,移植牙176颗,分别从年龄、性别和受牙牙位、受牙患病或缺失情况、供体牙牙位及手术时长、随访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完成牙移植手术169例,移植牙176颗,其中传统牙移植133例,3D打印辅助自体牙移植43例。3D打印辅助牙移植手术的供体牙离体时间比传统牙移植显著缩短(P<0.0001)。术后3个月因牙齿松动无法保留而拔除者(认定为移植失败)共9颗,其中传统牙移植失败7例,3D打印辅助自体牙移植失败2例。传统牙移植手术成功率为77%,存留率为94.7%;3D打印辅助牙移植手术成功率为88%,存留率为95.3%。结论应用3D打印供牙模型完成自体牙移植手术显著缩短供体牙离体时间,减轻对移植牙牙周膜细胞的损伤,可提高牙移植成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移植 牙齿缺失 3D打印
下载PDF
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和Cyt-C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葛平 蒋菲 +4 位作者 屠军波 虎小毅 马瑞朝 贺琳英 杨壮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760-1764,共5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Cyt-C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血管瘤内皮细胞,设立两组:A组为平阳霉素组,其中加入平阳霉素(200μg/ml),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B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血管瘤...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Cyt-C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血管瘤内皮细胞,设立两组:A组为平阳霉素组,其中加入平阳霉素(200μg/ml),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B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血管瘤内皮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平阳霉素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从中选定PARP-1及Cyt-C表达基因,对其进行RT-PCR验证。结果:平阳霉素(200μg/ml)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加药24h后,在倒置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可达13.11%。空白对照组血管瘤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3.56%。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两组差异基因4752个,其中2543个上调,2209个下调。应用DAVI D软件对鉴定出来的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选出与线粒体凋亡途径直接相关的蛋白表达基因:PARP-1、Cyt-C。对其进行RT-PCR检测得到的CT值显示:平阳霉素药物组相对于空白组PARP-1及Cyt-C蛋白基因呈高表达状态。结论:平阳霉素在体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其中PARP-1及Cyt-C参与了线粒体途径调控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内皮细胞 凋亡 平阳霉素 PARP-1 Cyt—C
下载PDF
成人髁状突颈部骨折52例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军 李锦峰 +2 位作者 陈竹林 毛多喜 高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髁状突颈部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2例(6 7侧)成人髁状突颈部骨折的病例,根据手术和保守治疗的适应证,分手术治疗组(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和保守治疗组(手法复位+牙弓夹板固定+颌间弹性牵引),根... 目的:探讨成人髁状突颈部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2例(6 7侧)成人髁状突颈部骨折的病例,根据手术和保守治疗的适应证,分手术治疗组(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和保守治疗组(手法复位+牙弓夹板固定+颌间弹性牵引),根据治疗后咬合关系、面型、最大开口度和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36个月随访,手术治疗后平均最大开口度38mm,95%咬合关系良好,无明显的面型改变.保守治疗后平均最大开口度为33mm,83.3%咬合关系良好,口腔卫生相对较差.通过t检验,P<0.05,两组治疗效果在最大开口度、面型、平均牵引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成人髁状突颈部骨折,在无严格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髁状突骨折 颈部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蝾螈颌骨再生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琰 陈希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再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本文将从蝾螈再生的形态组织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等几个方面,对蝾螈颌骨再生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哺乳动物的再生能力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再生 蝾螈 颌骨
下载PDF
神经干注射阿霉素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内P物质的影响
5
作者 林勇 张引成 +1 位作者 姚天华 赵献银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第18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眶下神经束注射阿霉素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区内P物质的影响。方法用0.5%的阿霉素溶液直接注射于一侧眶下神经束,对侧注射生理盐水作自身对照,分别在给药后3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双...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眶下神经束注射阿霉素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区内P物质的影响。方法用0.5%的阿霉素溶液直接注射于一侧眶下神经束,对侧注射生理盐水作自身对照,分别在给药后3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双侧三叉神经节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CNV)P物质(SP)免疫阳性颗粒的灰度值。结果阿霉素给药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实验侧三叉神经节细胞形态改变,胞内出现大量空泡,神经纤维髓鞘发生变性、弯曲、增厚、分离;实验侧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CNV)P物质(SP)免疫阳性颗粒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不同时间组之间S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眶下神经束注射阿霉素能够选择性破坏相应的节细胞,减少CNV区SP含量。SP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合成或释放异常可能与三又神经痛的发病有关,其在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紊 三叉神经痛 三又神经节 P物质
原文传递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鼻牙槽塑形术后3年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孙炳丞 寇雅楠 +3 位作者 吉玲玲 任战平 马思维 侯玉霞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3-95,100,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鼻牙槽塑形(PNAM)治疗前及术后3年鼻部对称性的测量,分析PNAM治疗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1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PNAM治疗的1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从PNAM治疗前至... 目的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鼻牙槽塑形(PNAM)治疗前及术后3年鼻部对称性的测量,分析PNAM治疗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1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PNAM治疗的1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从PNAM治疗前至治疗后3年分为4个时间点:初次就诊(T0)、PNAM治疗结束(T1)、唇裂修复术后(T2)和治疗后3年(T3);拍摄正位和仰90°面部照片,在照片中标记12个鼻部标志点,进行16项测量。结果与T0进行相比,T1鼻背倾斜度和鼻小柱倾斜度明显减小(均P<0.05);与T1相比,T2鼻背倾斜度、鼻小柱倾斜度、患侧与健侧鼻翼高度比、患侧与健侧鼻底高度比、鼻底与内眦连线比均明显减小(均P<0.05),患侧鼻翼顶与鼻底高度比明显增大(均P<0.05);与T2相比,T3鼻小柱倾斜度有复发,其余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NAM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鼻部对称性,鼻部形态在术后3年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鼻牙槽塑形 鼻对称性 唇裂修复术
原文传递
头颈部血管外皮瘤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3
7
作者 阿里木江.吾守 苗辛超 赵雅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855-1859,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外皮瘤(HNHPC)的特异性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从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电子数据库中,收集2013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且包含治疗、随访和预后的中、英文HNHPC病例报告,进...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外皮瘤(HNHPC)的特异性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从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电子数据库中,收集2013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且包含治疗、随访和预后的中、英文HNHPC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122篇,总计有213例HNHPC病例纳入统计学分析。HNHPC复发率为24.4%(51/209),阳性手术切缘(OR=3.977,P<0.01)及低分化病理类型(OR=1.890,P<0.01)使HNHPC局部复发风险增加。HNHPC转移率为15.8%(22/139),阳性手术切缘(OR=13.833,P<0.01)、低分化病理类型(OR=4.661,P<0.01)及非手术治疗(OR=2.000,P<0.01)与HNHPC转移率上升有关。HNHPC死亡率为15.0%(32/213),肿瘤直径>5.0cm(OR=2.860,P<0.05)、阳性手术切缘(OR=9.833,P<0.01)、低分化病理类型(OR=4.061,P<0.01)、非手术治疗(OR=2.032,P<0.01)均为增加死亡风险的因素。单纯手术者139例,综合治疗64例,非手术治疗者10例。HNHPC总生存率(OS)为85%;3、5、10年OS分别为86%、78%和74%,其中单纯手术者OS分别为95%、88%和84%,手术加放疗者分别为90%、80%和80%,手术加化疗者分别为75%、25%和25%,手术加放化疗者分别为67%、58%和46%。HNHPC手术切缘与无复发生存率(RFS),无转移生存率(MFS)和OS之间均有生存差异(P<0.01)。HNHPC病理分化与RFS、MFS和OS之间有生存差异(P<0.01)。HNHPC治疗方式与MFS和OS之间均有生存差异(P<0.01)。HNHPC的OS在不同肿瘤大小之间存在差异(P<0.05)。阳性手术切缘为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HR=3.680,P<0.01),低分化病理类型为术后转移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2.619,P<0.05和HR=3.188,P<0.05),肿瘤直径>5.0cm和非手术治疗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5.461,P<0.01和HR=8.563,P<0.01)。结论:手术治疗是HNHPC主要治疗方式且优于综合治疗。手术切缘、肿瘤大小、病理分化和非手术治疗是HNHPC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瘤 头颈部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