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0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芳 王启祥 +4 位作者 付琦芳 阮振寰 张春玲 田晓红 何希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10期909-911,共3页
目的:完善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监测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与2011年7—12月Ⅰ类切口住院患者病历各357份,认真填写医院《临床用药抽检监测表》并分析。结果:2年相比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目的:完善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监测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与2011年7—12月Ⅰ类切口住院患者病历各357份,认真填写医院《临床用药抽检监测表》并分析。结果:2年相比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率(15.30%/53.16%)提高了37.86%;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9.93 d/15.83 d)减少了4.1 d;患者人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费用(5 202.7元/4 746.4元)下降了456.3元。结论:我院自监测标准实施以来,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药物选择、用法与用量、用药时间等方面日趋合理,但距国家标准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 围术期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分析
下载PDF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7—2018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婷 李永生 +2 位作者 张乐 毕学苑 闫抗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6期15-16,24,共3页
目的总结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7-2018年药物不良反应(ADR),探讨ADR的影响因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收集的36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所有发生ADR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78∶1,50岁以上患者... 目的总结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7-2018年药物不良反应(ADR),探讨ADR的影响因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收集的36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所有发生ADR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78∶1,5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共计207例(56.10%);引发ADR的主要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共244例(66.12%);最易引发ADR的药物为心血管药物、抗菌药物,分别为104例(28.18%)、73例(19.78%);ADR最易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对患者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和对症治疗,预后良好。结论根据ADR的发生特点,医院应制定相关对策,规范用药,加强对ADR的重视程度,提高ADR上报率,并定期对各科室ADR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给药方式
下载PDF
基于西安市红会医院股骨头坏死数据库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高魁 郝阳泉 +4 位作者 许鹏 王秋霞 李欢欢 胡守业 鲁超 《中医正骨》 2020年第9期35-38,45,共5页
目的: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方法:从西安市红会医院股骨头坏死数据库(http://ggt.keyanyun.com/index.php/login)中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 目的: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方法:从西安市红会医院股骨头坏死数据库(http://ggt.keyanyun.com/index.php/login)中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发病侧别、病程(出现症状至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时间)、ARCO分期、首次就诊医院等级、饮酒史、每周饮酒量、每周饮酒次数、日常饮酒(500 mL)价格和饮酒种类等信息。结果:①基本情况。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就诊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1062例,其中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06例,最终纳入256例。以男性患者为主,男255例(99.61%)、女1例(0.39%);年龄多为41~60岁,其中41~50岁56例(21.88%)、51~60岁172例(67.19%);职业为农民的患者121例(47.27%),职员和工人各37例(14.45%);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其中高中66例(25.78%)、初中76例(29.69%)、小学72例(28.13%);体质量正常(18.5 kg·m^-2≤体质量指数<25 kg·m^-2)的患者186例(72.66%),肥胖前期(25 kg·m^-2≤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患者55例(21.48%)。②发病情况。双侧发病患者17例(69.92%);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其中病程≤3个月的患者105例(41.02%)、病程4~6个月的患者69例(26.95%);ARCO分期多属中晚期,其中Ⅲ期180髋(41.38%)、Ⅳ期138髋(31.72%);首次就诊医院为一级医院的患者97例(37.89%),三级医院的患者123例(48.05%)。③饮酒情况。饮酒史16~20年的患者93例(36.33%),饮酒史6~10年的患者66例(25.78%);每周饮酒量≤500 mL的患者139例(54.30%,中位数400 mL),每周饮酒量501~1000 mL的患者55例(21.48%);每周饮酒2次的患者132例(51.56%),每周饮酒3次的患者51例(19.92%),每周饮酒4次的患者27例(10.55%);日常饮酒价格多低于120元,其中饮酒价格≤15元的患者82例(32.03%)、16~30元的患者68例(26.56%)、31~60元的患者27例(10.55%)、61~90元的患者32例(12.50%)、91~120元的患者31例(12.11%);饮酒种类以白酒和啤酒为主,其中饮用白酒的患者169例(66.02%)、饮用啤酒的患者28例(10.94%)、饮用白酒和啤酒的患者56例(21.88%)。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包括,以41~60岁的男性体力劳动者多见、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体质量多正常、多有6~20年的饮酒史、每周饮酒2~4次、每周饮酒量多>400 mL、日常饮酒(500 mL)价格多低于120元、饮酒种类以白酒和啤酒为主、多为双侧发病、病程多≤6个月、就诊时病情多已进展至中晚期(ARCOⅢ、Ⅳ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酒精性饮料 流行病学研究 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中日友好医院分型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的自然塌陷病程
4
作者 赵汝顺 郝阳泉 +5 位作者 徐韩博 杨治 许鹏 郑鑫 张堃 鲁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71-4875,共5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不同分期、分型下的股骨头坏死自然塌陷病程影响着该病的进展及预后。目的:探究不同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下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不同分期、分型下的股骨头坏死自然塌陷病程影响着该病的进展及预后。目的:探究不同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下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未塌陷患者5年内自然塌陷病程,并分析不同CJFH分型的股骨头塌陷率及塌陷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门诊确诊为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未塌陷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塌陷将患髋分为塌陷组(n=82)和未塌陷组(n=70),统计不同CJFH分型的股骨头塌陷风险以及5年内塌陷时间、塌陷数量和塌陷率,并绘制不同CJFH分型股骨头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图。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患者97例,152髋,随访期间有82髋塌陷,总塌陷率为53.9%,其中M型、C型、L1型、L2型和L3型塌陷率分别为0.0%,36.7%,51.4%,72.2%和77.8%,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塌陷风险方面,L1型塌陷风险为C型的1.704倍(P>0.05),而L2型、L3型塌陷风险分别为C型的3.866倍、6.423倍(P<0.05);③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方面,ARCOⅡ期患者股骨头中位生存时间为3年,95%置信区间为2.885-3.471年,第1,3,5年股骨头生存率分别为65.1%(99/152),50.7%(77/152),46.1%(70/152);④结果表明,不同CJFH分型影响着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塌陷率,其中L3型患者塌陷率最高,L2型和L1型患者次之,C型患者塌陷率较低,M型患者无塌陷,这表明股骨头外侧柱的保留对股骨头坏死自然塌陷病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塌陷 CJFH分型 ARCO分期 外侧柱
下载PDF
西安市某医院老龄患者髋关节术后ICU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玉卓 成丽 张晓霞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3-65,79,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龄患者髋关节骨折术后ICU瞻望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西安市某医院2014-01~2014-12老龄髋关节术后入ICU的患者621例,采用护理谵妄筛查量表(Nursing Delirium Screening Scale)进行谵妄评估,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术...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龄患者髋关节骨折术后ICU瞻望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西安市某医院2014-01~2014-12老龄髋关节术后入ICU的患者621例,采用护理谵妄筛查量表(Nursing Delirium Screening Scale)进行谵妄评估,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指标。结果 621例患者平均年龄76岁,男性占58.27%,全麻手术占76.49%,术前21.42%进行心理疏导。发生术后谵妄179例,发生率为28.82%,谵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术前心理疏导,ICU住院时间、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结论术后ICU谵妄发生率为中等偏高水平,对谵妄影响最大的是术中缺氧和电解质紊乱,学历和术前是否进行心理疏导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髋关节骨折 ICU 影响因素 谵妄
下载PDF
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宇应涛 郭争社 +2 位作者 董雯婷 范艳妮 陈娴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的分布特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的分布特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共2719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3.93:1,男性远多于女性。患者以青壮年为主,40~49岁年龄组最多(24.60%),农民在各职业中所占比例最高(65.10%)。集中度M为0.464,入院时间呈典型的双峰分布,秋冬季高峰r=0.867,平均角α^(-)=264.86°,可信区间为(234.28°,295.44°),即入院高峰日为11月23日,入院高峰期为10月23日至12月24日;春夏季高峰r=0.782,平均角α^(-)=99.76°,可信区间为(59.62°,139.91°),即入院高峰日为6月9日,入院高峰期为4月29日至7月19日。不同年代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入院时间均存在高峰日和高峰期,且高峰期无显著不同。结论本次研究的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主要为西安市男性青壮年农民,患者入院时间呈双峰分布,相关部门应在高峰期前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描述性流行病学 集中度 圆形分布法 季节性特征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修复兔骨软骨缺损
7
作者 王武 樊晓磊 +2 位作者 谢杰 胡懿郃 曾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2-689,共8页
背景:关节骨软骨缺损是目前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传统修复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以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为基础的复合水凝胶材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目的: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表征其物理学特征,验证... 背景:关节骨软骨缺损是目前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传统修复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以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为基础的复合水凝胶材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目的: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表征其物理学特征,验证其植入体内后的组织相容性及细胞黏附增殖能力,探讨其对兔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圆柱状多孔聚乳酸支架(孔径分别为1.2,1.4,1.6,1.8 mm),再将聚乙烯醇及羟基磷灰石混合乳液灌入聚乳酸支架中,经过冻融及二氯甲烷溶解后制成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水凝胶。然后将胶原-壳聚糖-明胶混合液灌入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水凝胶中,利用京尼平进行交联,最后经乙醇清洗及冷冻干燥制成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表征4组水凝胶的物理学特征,筛选性能最优的水凝胶进行后续实验。将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水凝胶、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分别植入SD大鼠皮下,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观察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生长状况。在15只兔双侧膝关节股骨滑车制作骨软骨缺损(直径5 mm、深6 mm)模型,左侧植入复合水凝胶(实验组),右侧未植入任何材料(对照组),Micro-CT及组织学检测来评估其对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①综合孔隙率、含水率、力学测试及扫描电镜结果,得出孔径1.2 mm的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更符合天然软骨的一般特性,用于后续实验;②苏木精-伊红与Masson三色染色显示,随着材料植入大鼠皮下时间的延长,两种材料周边黏附的细胞均明显增多,其中胶原-壳聚糖-明胶植入后的细胞增殖状况更好,可见大量细胞长入其形成的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也逐渐降解;③在兔骨软骨缺损实验中,至术后8周时,Micro-CT检查显示实验组植入的材料和周围骨-软骨整合良好,其表面及内部均有部分骨长入,对照组软骨及软骨下层仍然存在明显的缺损,未形成有效修复;苏木精-伊红与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实验组植入复合水凝胶4-8周后即与周围骨软骨发生整合,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逐渐有新生软骨形成,至12周时缺损处大部分被新生软骨覆盖,软骨下层也出现良好的骨长入;对照组至术后12周虽然深层骨缺损大部分修复、浅层的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也有一定程度修复,但主要被纤维组织及部分纤维软骨替代;④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材料可仿生天然软骨的结构和功能,在动物实验中能有效修复骨软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乙烯醇 胶原 壳聚糖 水凝胶 骨软骨缺损
下载PDF
FNAC联合FNA-Tg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孟岩 王英 +4 位作者 许崇文 刘俊松 白艳霞 邵渊 李宏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200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超声评估颈侧区有可疑转...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200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超声评估颈侧区有可疑转移淋巴结236枚,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178枚,非转移性淋巴结58枚,所有患者均行FNAC、FNA-Tg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FNAC、FNA-Tg、FNAC联合FNA-Tg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FNAC联合FNA-Tg诊断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诊断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AC与FNA-Tg检测方法在临床中能够用于诊断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侧区淋巴结 转移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治疗目标与策略
9
作者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复位的必要性需要从4个方面考量:(1)脱位是否产生了临床症状,若脱位导致脊髓压迫,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就需要复位。因为复位是最好的减压方式,如有可能应该尽量达到解剖复位[1];(2)如果部分复位已经达到了减压的目... 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复位的必要性需要从4个方面考量:(1)脱位是否产生了临床症状,若脱位导致脊髓压迫,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就需要复位。因为复位是最好的减压方式,如有可能应该尽量达到解剖复位[1];(2)如果部分复位已经达到了减压的目的,而继续复位有困难,可将寰枢椎融合到部分复位状态;(3)如果部分复位后依然有脊髓压迫症状,那么就应该通过松解来进行复位,以达到减压目的;(4)松解依然不能复位者,就没有必要继续强行复位,应改为减压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症状 减压手术 脱位 减压方式 临床症状 解剖复位 目标与策略 松解
原文传递
不同坏死病灶位置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自然病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汝顺 郝阳泉 +5 位作者 许鹏 郑鑫 姜永宏 张玉婷 王孟飞 鲁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7-921,共5页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若股骨头发生塌陷将会显著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使用恰当方式去评估股骨头塌陷风险,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股骨头塌陷进程。目的:分析不同坏死病灶位置下早期股骨头坏死(未塌陷时)的自然病程发展规律。...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若股骨头发生塌陷将会显著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使用恰当方式去评估股骨头塌陷风险,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股骨头塌陷进程。目的:分析不同坏死病灶位置下早期股骨头坏死(未塌陷时)的自然病程发展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门诊确诊的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21例(191髋),门诊随访5年后,观察在不同JIC分型下股骨头坏死塌陷情况及各分型之间的股骨头塌陷风险系数,计算随访期间股骨头坏死塌陷率。结果与结论:(1)纳入191髋,随访期间股骨头塌陷86髋,股骨头总塌陷率为45.0%;在影响因素里,年龄、ARCO分期、JIC分型为股骨头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体质量指数值、性别、发病侧别、致病因素不是股骨头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纳入的191髋中,随访期间JIC分型A型、B型、C1型、C2型的股骨头总塌陷率分别为11.1%(2/18),30.2%(16/53),52.4%(43/82),65.8%(25/38),各分型间股骨头总塌陷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塌陷风险结果显示,B型、C1型、C2型股骨头塌陷风险分别是A型的2.41,5.22,7.89倍;(3)JIC分型及ARCO分期均与股骨头塌陷具有相关性(P<0.01),在ARCOⅠ期患髋中,各JIC分型股骨头塌陷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ARCOⅡ期患髋中,JIC A型、B型、C1型及C2型的股骨头塌陷率分别为1.2%,19.5%,50.0%,29.3%,各分型间股骨头塌陷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随访期间,第1-5年内的股骨头塌陷率分别为29.3%,7.9%,4.7%,2.6%,0.5%;(5)结果显示,对于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1年内股骨头塌陷的风险大,骨坏死病灶位置影响着股骨头塌陷的风险,临床治疗中应考虑到病灶位置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塌陷 病灶位置 JIC分型 自然病程
下载PDF
初次全膝置换中氨甲环酸一种改良局部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博伟 潘文杰 +2 位作者 徐超 黄袁迟 马建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52-2858,共7页
背景:近些年来,氨甲环酸被广泛应用来应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产生的大量失血,但局部应用的最佳方法还没有定论。目的:评估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联合物理加压包扎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 背景:近些年来,氨甲环酸被广泛应用来应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产生的大量失血,但局部应用的最佳方法还没有定论。目的:评估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联合物理加压包扎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90例患者,根据术中氨甲环酸不同局部使用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加压包扎组将2 g氨甲环酸置于关节腔内,纱布和棉垫填塞伤口后使用绷带对伤口加压包扎;周围浸润组将2 g氨甲环酸注射到关节腔周围组织;腔内注射组将2 g氨甲环酸注射于关节腔内。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凝血指标、炎症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结论:①在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方面,周围浸润组最少,加压包扎组和周围浸润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中失血量方面,加压包扎组最少,且与周围浸润组、腔内注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长方面,3组患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3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天凝血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3组患者在患肢血流缓慢、肌间静脉血栓、软组织肿胀、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④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联合加压包扎这一方式,在操作简单、减少围术期失血量方面达到与关节腔周围注射效果相同的同时,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创伤,也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氨甲环酸 加压包扎 局部注射 关节内注射 失血量 炎症反应 静脉血栓
下载PDF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12
作者 李庆达 贺宝荣 +5 位作者 刘团江 杨俊松 郑博隆 昌震 黄云飞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延长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52例脊柱结...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延长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5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LOS是否超过整体研究队列第75%分位的术后LOS分为LOS延长组(PLOS组)和LOS正常组(NLOS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截瘫、抗凝史、结核耐药、术前抗结核时间、输血、手术部位、手术入路、融合椎体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IBL)、术后并发症、输血费用、住院费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蛋白(albumin,ALB)、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套索(Lasso)回归,选择与脊柱结核术后LOS延长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随后将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绘制列线图对模型进行可视化,以此来预测脊柱结核术后LOS延长的风险概率。使用自举法(Bootstrap)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验证该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以及临床适用性。结果:纳入研究的152例患者中位LOS为10d,75%LOS为14d,PLOS组96例,NLOS组5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抗凝史、结核耐药、术前抗结核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入路、手术时间、IBL、术后并发症、CRP、ESR、术前ALB、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截瘫、输血、融合椎体数目、输血费用、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患者手术时间、IBL、术前Hb、术前ALB,按ROC的约登指数为分割点,手术时间临界值为198(min)、IBL临界值为1000(mL)、术前Hb临界值为118(g/L)、术前ALB临界值为38.8(g/L)。筛选出与脊柱结核术后LOS延长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女性、输血、融合椎体数目≥3、手术时间≥198min和IBL≥1000mL、术前Hb<118g/L和术前ALB<38.8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融合椎体数目≥3、手术时间≥198min和IBL≥1000ml是脊柱结核患者术后LOS延长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Logistic回归的可视化列线图模型,列线图中的预测因子包括女性、融合椎体数目、手术时间和IBL。进行1000次Bootstrap自助抽样以完成模型内部验证,C指数值为0.882,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84(95%CI:0.782~0.985)。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表观曲线与偏差校正后的曲线拟合良好。DCA曲线显示在0.2~0.9的阈值区间具有最大临床效益。结论:女性、融合椎体数目≥3、手术时间≥198min和IBL≥1000ml是脊柱结核患者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LOS延长的主要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所绘制的连线图可以帮助医生做出临床决策并优化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脊柱融合术 住院时间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类风湿前足畸形第5跖骨头是否切除成形的临床对比研究
13
作者 唐润 杨杰 +3 位作者 梁晓军 李毅 王军虎 刘承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前足畸形重建术第5跖骨头切除成形与不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76足)女性RA致前足中重度畸形患者,依据第5跖趾关节退变情况,行RA前足重建第5... 目的: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前足畸形重建术第5跖骨头切除成形与不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76足)女性RA致前足中重度畸形患者,依据第5跖趾关节退变情况,行RA前足重建第5跖骨头保留或切除术,分为第5跖骨头保留组(保留组)和第5跖骨头切除组(切除组)。保留组24例,年龄47~81(60.37±8.60)岁;病程13~22(19.00±3.06)年;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28(23.53±2.47)kg·m-2;中度拇外翻畸形6例(6足),重度拇外翻畸形18例(30足);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4跖趾关节成形及第5跖趾关节清理术治疗。切除组26例,年龄30~80(58.53±13.70)岁;病程8~25(17.94±3.92)年;BMI为20~28(24.60±2.03)kg·m-2;中度拇外翻畸形4例(4足),重度拇外翻畸形22例(36足);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2-5跖趾关节跖骨头切除成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metatarsals,IMAFS),第1-5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fifth metatarsals,IMAFF)变化情况,并采用日本足踝外科协会(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Foot,JSSF)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切除组随访时间为14~46(25.30±8.83)个月;保留组随访时间为12~48(24.30±11.12)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JSSF评分、HVA、IMAFS、IMAFF分别由术前的(45.09±3.35)分、(38.90±13.67)°、(12.88±1.72)°、(32.50±2.99)°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81.60±3.27)分、(15.40±0.96)°、(9.06±2.27)°、(22.20±1.98)°(P<0.05);保留组分别由(47.09±3.96)分、(43.30±12.65)°、(13.99±3.13)°、(33.20±6.14)°改善至(83.10±3.66)分、(15.20±1.54)°、(8.99±1.02)°、(24.70±1.88)°。两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SSF评分、HVA、IMAFS、IMAF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SSF评分中疼痛、畸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类风湿前足重建术还是前足重建第5跖趾关节清理术,术后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均明显改善。对比类风湿前足重建术,类风湿前足重建第5跖趾关节清理术治疗类风湿前足中重度畸形,疼痛改善明显,但畸形改善较差。对于类风湿引起的前足中重度畸形,第5跖趾头关节面轻中度退变畸形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前足畸形 关节融合 关节成形术
下载PDF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14
作者 姬帅 马腾 +4 位作者 王谦 路遥 李明 张堃 李忠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钉钉尾突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17例采用PFNA-Ⅱ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后主钉钉尾是否突出股骨大转子弧线分为突出组(115例)和非突出组(10...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钉钉尾突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17例采用PFNA-Ⅱ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后主钉钉尾是否突出股骨大转子弧线分为突出组(115例)和非突出组(102例)。比较两组不同主钉长度、主钉远端直径、螺旋刀片位置的例数及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突出组钉尾突出股骨大转子距离。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股骨大转子区压痛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6(13.4±2.1)个月。不同主钉长度、主钉远端直径、螺旋刀片位置的例数及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突出组髓内钉钉尾突出股骨大转子距离为3.4~19.7(9.5±2.4)mm。疼痛VAS评分、股骨大转子区疼痛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突出组均高于非突出组(P<0.05)。结论采用PFNA-Ⅱ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大转子区的髓内钉突出较常见,会导致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建议对PFNA-Ⅱ进行进一步改良,缩短主钉近端长度,从而获得更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下载PDF
血清皮质醇与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郭春艳 傅晨 +7 位作者 王敏 徐榛敏 张颖 李涛 牛焕敏 孙林娟 张允岭 陈宝鑫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皮质醇与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根据血清皮质醇中位数分为高皮质醇组和低皮质醇组,各32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皮质醇指标,并进行神经... 目的探讨血清皮质醇与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根据血清皮质醇中位数分为高皮质醇组和低皮质醇组,各32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皮质醇指标,并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及肾阳虚量表测评。采用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血清皮质醇与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低皮质醇组相比,高皮质醇组的高血压病、脑血管病比例更高,MoCA、MMSE、AESC量表评分更低(P<0.05),ADL、HAMD、肾阳虚证辨识量表评分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皮质醇与ADL、HAMD、肾阳虚辨识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与MoCA、MMSE、AESC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P<0.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皮质醇为MoCA量表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越高,MoCA量表评分越低(P<0.001),认知损害越严重。结论血清皮质醇的升高可能是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肾阳虚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皮质醇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肾阳虚证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16
作者 曾雪琴 董博 +3 位作者 李亚峰 刘华剑 王宝辉 孙银娣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颈椎牵引、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普通针刺治疗,...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颈椎牵引、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颈肩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及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SF-MPQ、NDI、SF-36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MPQ评分、ND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F-MPQ、NDI及SF-36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0.0%),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5%)低于对照组(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6.275,均P<0.05)。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肌筋膜触发点 体外冲击波 针刺 牵引 疼痛
下载PDF
EOS^(TM)3D影像系统诊断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7
作者 吕乐 白云召 +4 位作者 李鹏举 汤永刚 郑江 张宪 任博 《骨科》 CAS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 探讨EOS^(TM)3D影像系统诊断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收治的22例(26膝)复发性髌骨脱位病人的影像学资料,两位影像学医生同时使用EOS^(TM)系统... 目的 探讨EOS^(TM)3D影像系统诊断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收治的22例(26膝)复发性髌骨脱位病人的影像学资料,两位影像学医生同时使用EOS^(TM)系统测量病人下肢力线,使用sterEOS软件对影像图片进行3D模型重建,并在三维模型中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cle-trochlear groove,TTTG)间距,记录每次测量所需的时间和相关参数。所有病人同期进行常规膝关节CT扫描及三维重建。将EOS^(TM)3D影像和CT扫描测量的TT-TG数值进行比较,采用一致性检验研究和Bland-Altman分析图评价测量结果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 进行EOSTM下肢力线测量时,不同测量者间测量的股骨和胫骨长度、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及股骨胫骨旋转角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常规下肢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时间为(21.8±3.2)min(13~29 min),EOSTM3D测量时间为(6.3±1.8)min(4~1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93,P<0.001)。两位医生使用EOS^(TM)3D测量TT-TG值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791,使用常规CT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43,两种测量方法组内一致性均较好。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两位测量者分别有96.2%(25/26)、92.3%(24/26)的点位于±1.96标准差范围内,显示使用常规CT三维重建和EOS^(TM)3D测量TT-TG值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结论 使用EOS^(TM)3D影像系统测量复发性髌骨脱位病人的TT-TG值,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具有检查时间短、辐射低等优势,是评估此类病人下肢力线数据的一种快捷、可靠及稳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影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间距 复发性髌骨脱位 3D建模 一致性检验
下载PDF
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全国部分医院心血管临床专科医疗质量维度评估 被引量:13
18
作者 宋景晨 马谢民 +6 位作者 赵乐平 宋晓彬 陈彤 潘琦 窦婧婧 袁启峰 周传坤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63,共4页
目的 运用"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对全国部分医院心血管临床专科医疗质量维度进行评估.方法 梳理112所医院重点疾病和手术/操作的ICD编码,按照评估框架分别计算47个指标,依据医院纳入标准,运用基于... 目的 运用"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对全国部分医院心血管临床专科医疗质量维度进行评估.方法 梳理112所医院重点疾病和手术/操作的ICD编码,按照评估框架分别计算47个指标,依据医院纳入标准,运用基于数据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医疗质量维度的四类指标分别进行排序,进而对每所医院的心血管临床专科医疗质量维度进行排序.结果 纳入综合评估的56所医院中,心血管临床专科医疗质量维度排序前10位的医院分别是SX08、ZJ01、HN01、SX09、YN05、SD01、ZJ02、YN08、SX07、SH02.结论 运用"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中医疗质量维度评价医院心血管临床专科的医疗质量是可行的,可根据评价结果对医疗质量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首页 心血管临床专科 医疗质量 评估
下载PDF
早期手法复位对肥胖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固定疗效的影响
19
作者 祁勃海 颉强 +2 位作者 王晓威 王晓明 杨亚婷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手法复位对肥胖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固定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收治的5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肥胖患儿,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5... 目的 探讨早期手法复位对肥胖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固定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收治的5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肥胖患儿,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5~12岁,平均(7.81±2.21)岁。患儿分为早期复位组30例(急诊复位室进行早期复位)和对照组28例(未进行早期复位),均限期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时间、术中手法复位次数、C型臂透视次数、肘关节功能变化、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8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3±5.2)个月。早期复位组在实施早期复位后疼痛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早期复位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早期复位组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手法复位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早期复位组术后拔出金属骨针后2周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拔出金属骨针后4周和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前行早期手法复位,可以减轻患儿骨折后的疼痛和不适感,缓解肢体肿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是治疗肥胖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一种必要、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为针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无法进行急诊手术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穿针内固定
下载PDF
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所致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葛朝元 郝定均 +3 位作者 杨文龙 钱立雄 王文涛 杨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所有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 目的研究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所有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侧凸和后凸Cobb角,同时记录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及随访期间新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PKP。术后3 d、6个月、1年,所有患者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局部侧凸、后凸Cobb角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随访期间,患者的Cobb角度数未丢失。术中有7.1%(4/56)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渗漏至椎体前方及侧方,未发生神经损伤。随访期间未发生新发椎体骨折。结论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PKP治疗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侧后凸畸形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侧后凸畸形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 手法整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