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01-3p通过靶向抑制斯钙素1减轻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小菊 张丽君 +1 位作者 成德亮 梁小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6-984,共9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01-3p(microRNA-101-3p,miR-101-3p)对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骨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IL-1β组、阴性对照组(IL-1β+miR-NC组),miR-101-3p组(IL-1β+miR-101-3p... 目的:探究微小RNA-101-3p(microRNA-101-3p,miR-101-3p)对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骨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IL-1β组、阴性对照组(IL-1β+miR-NC组),miR-101-3p组(IL-1β+miR-101-3p组),细胞转染后再用IL-1β(10ng/mL)诱导软骨细胞。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IL-1β(0,1,5,10ng/mL)诱导的细胞中miR-101-3p和斯钙素1(stanniocalcin 1,STC1)的表达;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s检测试剂盒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9(caspase-3/9)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炎性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II型胶原的表达。另外,将野生型STC1的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STC1-3'-UTR-WT)或者突变型STC1的3'-UTR(STC1-3'-UTR-MUT)分别与miR-101-3p模拟物(miR-101-3p mimic)和对照物(miR-NC)共转染细胞,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101-3p对STC1的调控作用。在miR-NC(miR-NC组),miR-101-3p(miR-101-3p组),anti-NC(anti-NC组)和anti-miR-101-3p(anti-miR-101-3p组)分别转染细胞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TC1蛋白的表达。为检测STC1是否参与miR-101-3p对软骨细胞的作用,将细胞随机分为miR-101-3p组(IL-1β+miR-101-3p组)、过表达对照组(IL-1β+miR-101-3p+ad-GFP组)、过表达STC1组(IL-1β+miR-101-3p+ad-STC1组)。同样分别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s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9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炎性和ECM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ng/mLIL-1β相比,不同浓度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中miR-101-3p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STC1的水平则显著上升(均P<0.05)。与NC组相比,IL-1β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凋亡率增加(P<0.05),caspase-3/9,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上升(均P<0.05),MMP9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II型胶原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IL-1β+miR-NC组相比,IL-1β+miR-101-3p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上升(P<0.05),凋亡率降低(P<0.05);caspases,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MMP9的表达下降(P<0.05),II型胶原表达上调(P<0.05)。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结果表明:与miR-NC组相比,miR-101-3p组可靶向抑制STC1的水平(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与miR-NC组相比,miR-101-3p组STC1水平下降(P<0.05);与anti-NC组相比,anti-miR-101-3p组STC1水平上升(P<0.05)。与miR-101-3p+ad-GFP组相比,miR-101-3p+ad-STC1组STC1反转了miR-101-3p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炎性反应及ECM相关蛋白的影响。结论:调节miR-101-3p/STC1通路能够保护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01-3p IL-1Β 骨关节炎 斯钙素1
下载PDF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屈继宁 郭华 颉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9期1-2,5,共3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尺桡骨干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对照组(50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尺桡骨干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对照组(50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佳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固定 钢板固定 尺桡骨干骨折
下载PDF
婴幼儿GrafⅡa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转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敏 苏菲 +2 位作者 屈继宁 杨亚婷 颉强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髋臼软骨覆盖股骨头的间质形态来预测GrafⅡa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门诊行超声检查的174例6周龄婴幼儿的髋关节超声影像,基于超声影像测量髋臼软骨... 目的通过测量髋臼软骨覆盖股骨头的间质形态来预测GrafⅡa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门诊行超声检查的174例6周龄婴幼儿的髋关节超声影像,基于超声影像测量髋臼软骨角(A角)来评价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程度,并预测髋臼的发育程度。结果髋关节转归:GrafⅡa(+)型134例,其中121例转变为Ⅰ型,13例转变为Ⅱb型;GrafⅡa(-)型40例,其中35例转变为Ⅰ型,5例转变为Ⅱb型。末次随访转归为正常髋关节的GrafⅡa型髋关节的A角均>75°。结论在6周龄时测量A角可加强对髋臼发育的预测,并评估股骨头的软骨覆盖情况,A角>75°可作为髋关节正常发育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骨发育 超声检查 儿童
下载PDF
手术治疗儿童石骨症合并髋部骨折3例临床报告
4
作者 李敏 苏菲 +3 位作者 屈继宁 陆清达 杨亚婷 颉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1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石骨症合并髋部骨折的手术干预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例儿童石骨症髋部骨折患儿,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2例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术,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 目的探讨儿童石骨症合并髋部骨折的手术干预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例儿童石骨症髋部骨折患儿,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2例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术,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患儿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6±0.7)个月。术后平均髋部骨折骨愈合时间为(120.5±2.5)d,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3例患儿均无肢体不等长、髋内翻、骨不连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石骨症患儿髋部骨折采用闭合或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效果良好。为避免患儿的再次骨折,应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骨症 儿童 髋部骨折 手术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在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与炎症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梁小弟 梁小菊 +1 位作者 李芙蓉 石茂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与炎症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L-1β(1、5、10、15 ng/ml)处理正常人膝关节软骨细胞(NHAC-kn)24 h以模拟骨性关节炎(OA)的细胞模型。CCK-8实...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与炎症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L-1β(1、5、10、15 ng/ml)处理正常人膝关节软骨细胞(NHAC-kn)24 h以模拟骨性关节炎(OA)的细胞模型。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IL-1β处理后的NHAC-kn细胞活性。将GDF-15过表达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转染到NHAC-kn细胞中,24 h后收集转染细胞,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DF-15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p-p65和p65蛋白水平,采用ELISA实验检测上清液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_2(PGE_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GDF-15表达量在I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中显著下调(P<0.05)。过表达GDF-15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性,显著下调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NO和PGE_2水平以及iNOS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IL-1β诱导的IL-6和TNF-α水平(均P<0.05)。GDF-15激活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抑制PI3K/AKT/NF-κB通路部分逆转了GDF-15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的缓解作用。结论:GDF-15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NF-κB通路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软骨细胞 生长分化因子-15 细胞凋亡 炎症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Smad核相互作用蛋白1在白细胞介素-1β诱导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小弟 梁小菊 +1 位作者 李芙蓉 石茂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究Smad核相互作用蛋白1(SNIP1)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L-1β处理NHAC-κn细胞24 h后,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SNIP1在骨关节炎细... 目的:探究Smad核相互作用蛋白1(SNIP1)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L-1β处理NHAC-κn细胞24 h后,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SNIP1在骨关节炎细胞模型中的表达。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炎症相关蛋白表达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细胞核因子-κBp65(p-p65)、磷酸化细胞核因子抑制蛋白(p-IκB)的磷酸化。结果:与未经IL-1β处理的NHAC-κn相比,IL-1β抑制细胞活性并下调SN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IL-1β处理的NHAC-κn中,SNIP1过表达载体(pcDNA3.1-SNIP1)显著抑制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抗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13、ADAMTS-5的表达,促进抗Ⅱ型胶原(CollagenⅡ)、抗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合成。Betulinic acid(NF-κB激活剂)可逆转pcDNA3.1-SNIP1对p-p65、p-IκB及炎症因子(IL-6、TNF-α)的抑制作用。结论:SNIP1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来缓解软骨细胞炎症反应,SNIP1有望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核相互作用蛋白1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下载PDF
胫骨远端骨骺早闭继发畸形的个体化矫形 被引量:2
7
作者 陆清达 颉强 +1 位作者 胡腾龙 马益善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7年第6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早闭继发畸形个体化矫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远端骨骺早闭继发患肢踝关节成角伴或不伴肢体短缩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畸形情况选择个体...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早闭继发畸形个体化矫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远端骨骺早闭继发患肢踝关节成角伴或不伴肢体短缩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畸形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19例患儿接受骨桥切除、胫腓骨远端截骨矫形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骨桥切除后采用自体脂肪填充骨骺开放区;其余11例患儿因骨桥面积大于或等于正常骺板的50%,故接受胫腓骨远端截骨矫形,若合并肢体短缩≥3 cm行胫腓骨近端截骨外固定延长术,不予以骨桥切除。结果 30例患儿中,28例患儿术后获得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其余2例患儿术后3个月拆除外固定架后失访(均接受骨桥切除术,男女各1例)。末次随访时21例患者获得外观及功能上的改善。其中16例效果满意,矫形未丢失;9例矫形部分丢失;3例因术后骨桥再次形成,出现明显内翻畸形。以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估预后:优16例,良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5.0%。结论骨骺早闭导致的肢体畸形复杂多样,应根据具体畸形原因和特点选用适当的矫形治疗方案。对于骨桥面积小于正常骺板50%的患儿,采用骨桥切除、自体脂肪填充联合胫腓骨远端截骨矫形治疗效果显著。当骨桥部分闭合时,其面积越大,复发率也会越高。选择合适的骨骺开放时机联合Ilizarov技术在下肢骨骺早闭所致畸形手术中的灵活应用,有助于胫骨远端复合畸形的综合矫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截骨术 骨骺 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儿童
下载PDF
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骨矫形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敏 孟海亮 +6 位作者 陈彦飞 孙川 陆清达 屈继宁 苏菲 吴永涛 颉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骨矫形分期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诊疗中心收治8例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患儿资料。男5例,女3... 目的探讨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骨矫形分期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诊疗中心收治8例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患儿资料。男5例,女3例;左侧5例,右侧3例;受伤年龄为6~14岁(平均1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6年(平均4年)。一期手术采用骨不连断端清理,骨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在骨不连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正常后二期行肱骨髁上内翻截骨矫形术。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提携角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4.5个月(27~64个月)。一期手术后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愈合时间平均81.3 d(55~120 d);二期截骨矫形手术后所有截骨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1.1 d(45~60 d)。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肘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9.0°±4.6°、138.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例患儿健侧的提携角平均5.4°(3°~8°)。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患侧的提携角分别是31.9°±4.7°(25°~42°)、4.0°±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EPS评分为(57.5±6.5)分,良4例,差4例;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为(95.9±3.4)分,优秀6例,良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原位固定骨不连断端清理,骨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骨;二期肱骨髁上内翻截骨矫形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畸形,手术效果良好,术中对外髁骨块血供的保护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肘关节 儿童 肘外翻
原文传递
儿童肘关节脱位并肱骨外髁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永涛 孙川 +3 位作者 汪兵 姜海 吴革 苗武胜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01-505,共5页
目的报告12例儿童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髁骨折患儿的诊断结果,并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我科共收治12例儿童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髁骨折患儿,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6~13岁,左侧8例、右侧4例;致伤原因均为摔伤所致;... 目的报告12例儿童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髁骨折患儿的诊断结果,并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我科共收治12例儿童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髁骨折患儿,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6~13岁,左侧8例、右侧4例;致伤原因均为摔伤所致;受伤至就诊时间2~8 h。根据脱位远端的移位方向对所有肘关节脱位进行分类;按照Milch骨折分型原则对肱骨外髁骨折进行分型。治疗方案为所有骨折脱位患儿,先行手法牵引复位肘关节;再根据复位后肱骨外髁骨折残余间隙决定后续治疗方案,移位不超过2 mm者行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移位大者行切开复位光滑克氏针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共12例,肘关节后内侧脱位10例、后外侧脱位2例;Milch II型肱骨外髁骨折11例,Milch I型1例。所有肘关节脱位均先行闭合复位,其中1例闭复失败;9例肱骨外髁骨折残余间隙>2 mm,行切开复位光滑克氏针固定;其余3例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终了时的肘关节X线片提示无一例肱骨远端缺血坏死、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根据儿童肘关节Hardacre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其中优5例、良7例,患儿日常生活学习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组12例儿童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临床诊断应根据患儿年龄、肘关节脱位的复位感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作出;治疗方案应基于闭合复位后肱骨外髁骨折移位程度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肘关节脱位 儿童
原文传递
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11例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苗武胜 汪兵 +6 位作者 吴革 吴永涛 姜海 屈继宁 李敏 王晓威 梁小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12-516,共5页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的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技术治疗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无明确外伤史的桡骨头前脱位患儿11例,首例术前诊断为陈旧性孟氏骨折,术中发现其桡骨头前脱位,上尺桡关节位置异常,按...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的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技术治疗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无明确外伤史的桡骨头前脱位患儿11例,首例术前诊断为陈旧性孟氏骨折,术中发现其桡骨头前脱位,上尺桡关节位置异常,按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处理办法桡骨头不能复位,将尺骨上段截骨,远端向外后侧旋转,桡骨头可获得复位。基于这种发现,对其余10例无明确外伤史的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患儿术前常规行MRI检查,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上尺桡关节位置异常,位于前外侧而不是外侧,由此应用自行设计的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术,将上尺桡复合体向后外侧旋转,从而使肱桡关节复位。采用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术共治疗11例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患儿,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12岁,平均6.1岁。对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和临床功能进行评估,回顾性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本组11例均获12~70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肘关节的X线片提示肱桡关节均复位,无桡骨头脱位的复发,无截骨处不愈合、尺骨近端发育无异常。无伤口感染、神经损伤。提携角明显减小(P<0.05),肘关节的稳定性和屈曲幅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尺骨近端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桡骨头前脱位有效,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脱位 先天性桡骨脱位 尺骨旋转截骨 复位
原文传递
TRPA1沉默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和软骨基质降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小菊 张丽君 +1 位作者 成德亮 梁小弟 《现代医学》 2019年第8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锚蛋白-1(TRPA1)沉默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和软骨退化的影响。方法:小鼠软骨细胞ATDC5分为空白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组、scramble组、si TRPA1组、IL-1β+scramble组和IL-1β+si TRPA1组。...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锚蛋白-1(TRPA1)沉默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性损伤和软骨退化的影响。方法:小鼠软骨细胞ATDC5分为空白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组、scramble组、si TRPA1组、IL-1β+scramble组和IL-1β+si TRPA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q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解整链蛋白金属蛋白酶5(ADAMTS5)、II胶原(Col II)及蛋白聚糖(ACAN)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ol II、ACAN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p-p38 MAPK)水平。结果:IL-1β刺激后,ATDC5细胞TRP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β组中细胞活性明显下降,IL-6、TNF-α、MMP-13和ADAMTS5mRNA表达显著升高,Col II、ACA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与IL-1β组相比,IL-1β+si TRPA1组中细胞活性显著升高,IL-6、TNF-α、MMP-13和ADAMTS5 mRNA表达降低,Col II、ACA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此外,TRPA1沉默抑制IL-1β诱导的p-p38 MAPK蛋白表达的升高(P<0.05)。结论:TRPA1沉默能够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和软骨基质降解,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瞬时感受器电位锚蛋白-1 炎症反应 软骨退化 p38 MAP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