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增强扫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鹏 梁浩然 +1 位作者 杨旭 赵宏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并总结脑胶质瘤MRI平扫及强化特征,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增强扫描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并总结脑胶质瘤MRI平扫及强化特征,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增强扫描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51例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37例,胶质母细胞瘤1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MRI增强扫描的总检出率为96.07%,其中星形细胞瘤97.29%、胶质细胞瘤91.66%、少枝胶质细胞瘤100%;总诊断准确率为92.15%,其中星形细胞瘤94.59%、胶质母细胞瘤83.33%、少枝胶质细胞瘤100%。星形细胞瘤在T1WI序列中图像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序列呈现高信号,不均匀斑点强化者14例,片状轻中度强化1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7例。胶质母细胞瘤12例瘤体周围存在明显水肿,“花环状”明显强化,多数患者胼胝体受累,纵裂池发生变形。少突胶质瘤2例瘤体内可见明显囊性改变及钙化灶,瘤体呈轻中度水肿,MRI增强扫描时,强化特征为“斑点样”、“线条样”轻中度强化。结论MRI增强可有效显示不同类型脑胶质瘤的强化特征,对脑胶质瘤检出率、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脑胶质瘤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鹏 段云燕 +1 位作者 赵宏波 杨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囊腺瘤螺临床表现及CT检查图像特征;结果:卵巢浆液性囊腺瘤8例,4例为单房囊性病灶,2例为多房囊性病灶,平扫均示囊壁薄,边缘清晰,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囊腺瘤螺临床表现及CT检查图像特征;结果:卵巢浆液性囊腺瘤8例,4例为单房囊性病灶,2例为多房囊性病灶,平扫均示囊壁薄,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2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均呈多房性改变,囊壁及壁结节分别表现为中度及明显强化;卵巢粘液性囊腺瘤10例,其中多房囊性病灶6例,单房囊性病灶2例,2例交界性囊腺瘤为囊实性病变,良性病变囊壁及壁结节强化不明显,交界性病变内软组织呈不均匀性中度强化。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明确显示卵巢囊腺瘤的病变形态、结构成分,对术前推测病理类型及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囊腺瘤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人体骨关节系统三维图像在影像解剖学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锦怡 李鹏 +3 位作者 喻国艳 吴嘉雪 姚悦 肖雅文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1991-199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所得骨关节三维图像数据库在影像解剖学学习中的价值。方法研究病例资料来源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部分正常骨关节CT检查图像,利用CT后处理技术构建人体骨关节系统三维图像数据库,进行正常人体骨... 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所得骨关节三维图像数据库在影像解剖学学习中的价值。方法研究病例资料来源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部分正常骨关节CT检查图像,利用CT后处理技术构建人体骨关节系统三维图像数据库,进行正常人体骨关节影像解剖学学习。研究组和对照组随机纳入3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影像解剖学教学法,研究组则添加图像数据库辅助学习。两组学生同时进行考试测验,统计测验结果并填写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结果研究组学生的测试成绩平均值为(84.37±5.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7±1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解剖特征、更易记忆、对相关课程的帮助、学习效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影像解剖教学法相比,使用CT三维图像数据库辅助学习效果更佳,可在影像解剖教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后处理 骨关节 三维重建 解剖学
下载PDF
人体血管三维重建图像在影像解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丹丹 李鹏 +3 位作者 柏严 赵研 曹文利 勾若宇 《科技视界》 2019年第19期225-227,共3页
目的:构建基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人体血管三维图像数据库,用于观察其在影像解剖学学习中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为我学院2016级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使用解剖图谱等传统学习方法。研究组在学习中使用基于CT后处理技术的正常人体血管系统图... 目的:构建基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人体血管三维图像数据库,用于观察其在影像解剖学学习中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为我学院2016级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使用解剖图谱等传统学习方法。研究组在学习中使用基于CT后处理技术的正常人体血管系统图库。两组学习结束后同时进行考试并填写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两组同学的成绩平均值,研究组学生的测试平均值为(82.59±4.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45±3.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降低学习难度、易于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的提高、血管三维数据库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学习效果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影像解剖学学习中使用基于CT后处理工作站构建的人体血管系统三维图像数据库可有效提升影像解剖学中血管系统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系统 三维重建 数据库
下载PDF
MRI图像纹理定量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鹏 郭仲杰 +2 位作者 杨旭 赵宏波 梁浩然 《肝脏》 2020年第7期721-723,共3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MRI)图像纹理定量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4例肝硬化伴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小肝癌患者25例,设为小肝癌组,肝硬化结节再生患者19例,设为肝硬化结节再... 目的研究磁共振(MRI)图像纹理定量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4例肝硬化伴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小肝癌患者25例,设为小肝癌组,肝硬化结节再生患者19例,设为肝硬化结节再生组。两组患者均行MRI检查,对比两组MRI图像纹理参数能量、对比度、相关性、逆差距、熵的差异,并将有差异的参数纳入ROC分析,明确其预测小肝癌的价值。结果小肝癌组MRI图像纹理参数能量、相关性显著低于肝硬化结节再生组,熵显著高于肝硬化结节再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能量、相关性、熵预测小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0.761、0.892。结论MRI图像纹理定量分析对肝硬化结节癌变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鉴别,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再生结节 小肝癌 磁共振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段云燕 赵雯 张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罹患的一种特异性心肌疾病,多种因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心肌细胞的糖代射、脂代谢与能量代谢异常,心肌细胞的凋亡、坏死和纤维化引起的心肌结构改变,心肌微血管出现的一系列病变等等...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罹患的一种特异性心肌疾病,多种因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心肌细胞的糖代射、脂代谢与能量代谢异常,心肌细胞的凋亡、坏死和纤维化引起的心肌结构改变,心肌微血管出现的一系列病变等等。现就近年来对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机理
下载PDF
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对宫颈癌扩散加权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鹏 梁浩然 +1 位作者 杨旭 赵宏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序列对宫颈癌扩散加权成像(DWI)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并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和RS-EPI序列扫描,其中SS-EP... 目的:探讨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序列对宫颈癌扩散加权成像(DWI)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并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和RS-EPI序列扫描,其中SS-EPI又分为常规SS-EPI序列、高分辨率SS-EPI序列。观察3种扫描序列DWI的图像质量,比较3种序列显示DWI图像的变形程度、清晰程度、空间分辨率以及诊断信心评分,记录3种扫描序列的左右径、前后径以及面积测量值,并计算半定量测量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对比度、信噪比。结果:RS-EPI序列的变形程度、清晰程度、空间分辨率、诊断信心评分高于常规及高分辨SS-EPI序列,且高分辨率SS-EPI序列除变形程度外的其它评分高于常规SS-EP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扫描序列的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RS-EPI序列的对比噪声比和对比度低于常规及高分辨SS-EPI序列,信噪比高于常规及高分辨SS-EP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及高分辨率SS-EPI序列相比,RS-EPI序列的图像质量更高,能减少伪影,变形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瞬时波强参数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段云燕 张军 +2 位作者 马斌 杨旭 朱霆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瞬时波强(WI)参数评价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各36例,应用WI技术检测两组受检者左颈总动脉获得瞬时...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瞬时波强(WI)参数评价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各36例,应用WI技术检测两组受检者左颈总动脉获得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射血前期时间(R-W1)、射血时间(W1-W2)及血管僵硬度指数(β),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W1和NA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β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WI各参数在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异常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瞬时波强 糖尿病
下载PDF
CT扫描中PLAM征象及相关病理基础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鹏 郭仲杰 +1 位作者 杨旭 赵宏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7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CT扫描中PLAM征象及相关病理基础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主要观察病变的分布、形态和继发改变;分析PLAM的C... 目的分析CT扫描中PLAM征象及相关病理基础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主要观察病变的分布、形态和继发改变;分析PLAM的CT征象,记录患者平扫和增强后的相关数据。结果节段性病变30例,弥漫性病变40例。常规CT中30例节段性病变中,19例可见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11例小叶间隔增厚。40例弥漫性病变中可见双侧肺野呈磨玻璃样,透亮度减低;部分合并少量胸腔积液;高分辨率CT双肺可见多个含气囊腔影,呈椭圆形或圆形,最小直径为1.9mm,最大直径为21mm,其中囊腔直径1.9mm^11mm的较多,对于囊腔影薄壁显示更加明确,壁厚不超过3mm,囊腔影边缘还可见肺血管影,囊腔之间可见正常肺组织。结论临床上确诊PLAM依赖于病理检查,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淋巴管、血管及肺的小气道的平滑肌细胞不规则典型增生。CT检查对PLAM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CT征象与病理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变进展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病理学基础特征 CT检查
下载PDF
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糖尿病大鼠早期心肌功能演变规律
10
作者 段云燕 张军 +4 位作者 苏海砾 贺建国 郑敏娟 朱霆 李红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793-796,共4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结合潘生丁负荷研究早期糖尿病(DM)大鼠心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方法对照组和DM组各40只SD大鼠,分别分为0、2、4、8周四个亚组,于DM成模后在上述时间点分别进行基础状态下和潘生丁负荷...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结合潘生丁负荷研究早期糖尿病(DM)大鼠心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方法对照组和DM组各40只SD大鼠,分别分为0、2、4、8周四个亚组,于DM成模后在上述时间点分别进行基础状态下和潘生丁负荷后的常规超声和VVI检查,对各个时间点对照组和DM组两组间各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对组内各个时间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VVI储备指标显示从2周亚组开始,DM组的舒张期切向应变率储备开始低于对照组,4周和8周亚组的收缩与舒张期速度、切向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均低于对照组,各项储备指标均有随病程延长而降低的趋势。结论 VVI结合潘生丁负荷,可更早地检出DM大鼠的心肌灌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糖尿病 大鼠
下载PDF
负荷心肌超声造影评价糖尿病大鼠早期心肌灌注演变规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云燕 张军 +5 位作者 卫张蕊 苏海砾 刘丽文 郑敏娟 朱霆 李红玲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MCE)结合潘生丁负荷研究早期糖尿病(DM)大鼠心肌灌注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方法对照组和DM组各40只大鼠,分为0周、2周、4周和8周四个亚组,于DM成模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常规超声、MCE并结合潘生... 目的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MCE)结合潘生丁负荷研究早期糖尿病(DM)大鼠心肌灌注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方法对照组和DM组各40只大鼠,分为0周、2周、4周和8周四个亚组,于DM成模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常规超声、MCE并结合潘生丁负荷检查,对各个时间点对照组和DM组两组间各项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对组内各个时间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静息MCE指标显示最早从8周亚组可以检出DM组的心肌血容量和心肌血流量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潘生丁负荷后DM组从4周亚组开始血流速度储备和心肌血流量储备较对照组减低,8周亚组的三项储备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而且三项血流储备指标也不同程度的有随病程延长而降低的趋势。结论MCE结合负荷超声可较早地检出DM大鼠的心肌灌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微气泡 糖尿病 心肌灌注
原文传递
CO2点阵激光治疗阴道松弛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朝阳 宋文婷 +3 位作者 段云燕 朱霆 王延婷 高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治疗女性阴道松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收治21例阴道松弛综合征患者,年龄29~55岁,平均46.1岁,均为分娩后妇女。用Femilift CO2点阵激光治疗共3次,每次间隔...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治疗女性阴道松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收治21例阴道松弛综合征患者,年龄29~55岁,平均46.1岁,均为分娩后妇女。用Femilift CO2点阵激光治疗共3次,每次间隔1个月。根据治疗前后阴道指检、阴道压力及维持时间、阴道超声、盆底结构磁共振成像检查,尿失禁患者行尿失禁评分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1例阴道松弛综合征患者经CO2点阵激光阴道内微创治疗后,患者自觉阴道松弛症状缓解,尤其是治疗前后性生活及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21例患者治疗后阴道压力测试评分和女性性功能指数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合并尿失禁患者的尿失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感染、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结论CO2点阵激光对改善女性阴道松弛综合征造成的性生活障碍及压力性尿失禁短期内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 尿失禁 压力性 阴道松弛综合征 Femilift CO2点阵激光 女性性功能指数
原文传递
常规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构建多参数模型对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MYH7基因突变携带者的早期识别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丹 纳丽莎 +4 位作者 刘丽文 段云燕 孙超 王博 朱晓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7-741,共5页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2DE)及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构建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提高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MYH7基因突变携带者的识别效率。方法选取28例家族性HCM中携带MYH7突变基因且表型阴性者(MYH7G+P-)作为研究组...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2DE)及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构建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提高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MYH7基因突变携带者的识别效率。方法选取28例家族性HCM中携带MYH7突变基因且表型阴性者(MYH7G+P-)作为研究组,27例携带MYBPC3突变基因且表型阴性者(MYBPC3G+P-)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3D-STI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取最大值,测量二尖瓣下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E峰减速时间(EDT)、房室充盈时间、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和侧壁侧舒张早期及晚期运动峰值速度(IVS-e’、IVS-a’、L-e、La’)取平均值e’、a’,计算E/e’、E/A、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收缩时间(IVCT)。3D—STI测量整体纵向、径向、环向和面积应变(GLS、GRS、GCS、GAS),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以上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LAVI、LVMI及舒张末期IVS和LVPwT最大值较对照组增大,GAS绝对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DI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和联合超声参数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联合指标预测概率值〉LVPWT最大值〉LAVI〉IVS最大值〉LVMI〉GA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0.772、0.738、0.733、0.719、0.714)。联合指标预测值的识别MYH7G+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96.3%。结论2DE联合3D-STI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显著提高识别HCM中MYH7突变基因携带者的诊断效率,LVPWT最大值可以作为区分MYH7G+P-与MYBPC3G+P-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型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基于CT后处理技术人体血管系统三维重建图像在系统解剖学学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柏严 李鹏 +3 位作者 陈丹丹 赵研 曹文利 勾若宇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4期8-10,共3页
目的构建基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人体血管三维图像数据库,观察其在系统解剖学学习中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9月随机选取我校2018级影像专业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名。对照组使用解剖图谱等传统学习方... 目的构建基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人体血管三维图像数据库,观察其在系统解剖学学习中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9月随机选取我校2018级影像专业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名。对照组使用解剖图谱等传统学习方法,研究组使用由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工作站构建的正常人体血管系统数据库学习,学习结束后进行考试,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情况。结果研究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为(82.59±4.28)分,及格率为100.00%。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71.45±3.78)分,及格率为80.31%,研究组学生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降低实验学习的难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兴趣、三维或二维图像学习操作的难易程度、对学习效率的满意度等各项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解剖学学习中使用基于CT后处理工作站构建的三维图像数据库可有效提升系统解剖学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系统 三维重建 数据库 系统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