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临床研究课程现状与设置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莉 张典 +2 位作者 史传道 孙娜娜 张玉荣 《癌症》 CAS 2023年第2期59-62,共4页
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重要的研究形式之一,也是医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必要研究过程。临床研究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临床研究可获得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为制订疾病诊疗指南提供有力依据。然而,目前开设临床研究课程的医学院校还... 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重要的研究形式之一,也是医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必要研究过程。临床研究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临床研究可获得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为制订疾病诊疗指南提供有力依据。然而,目前开设临床研究课程的医学院校还较少,医学生毕业后在从事诊疗活动中,普遍存在临床研究知识薄弱的情况,因此,亟需在医学院校开展临床研究知识的系统教学。本文阐述了在医学院校开设临床研究课程的重要性,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医学生进行临床研究知识和实践的教育,不断提高医学生临床研究的科学思维,以期提高临床诊疗质量,为民众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医学生教育 教学现状 课程设置
下载PDF
COVID-19疫情期间消化内科疾病谱变化及院内防控应对措施--一家三甲教学医院经验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佳 汪雯 +6 位作者 崔曼莉 路宁 王莉 朱琳 张灵敏 闫红林 张明鑫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00-503,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已在全球呈爆发性流行。我国采取了强有力的疫情管控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统计了疫情期间一家三甲教学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疾病谱,透过疾病谱的变化来了解疫情对公众就医带来的影响。此外,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已在全球呈爆发性流行。我国采取了强有力的疫情管控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统计了疫情期间一家三甲教学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疾病谱,透过疾病谱的变化来了解疫情对公众就医带来的影响。此外,部分COVID-19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就诊的首要表现,对消化内科预防院内感染带来挑战,通过科学、规范、有序的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消化内科 疾病谱
下载PDF
利用Access2010数据库建立疼痛科患者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雷磊 王莉 +3 位作者 舒雅 魏巍 刘珂炜 贺斌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27-931,共5页
目的:制作疼痛科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患者及科室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根据我院疼痛科实际情况,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0创建数据库,通过操作数据库完成疼痛科患者信息的登记、查询、浏览,疗效、不良反应、工作量的统计,... 目的:制作疼痛科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患者及科室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根据我院疼痛科实际情况,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0创建数据库,通过操作数据库完成疼痛科患者信息的登记、查询、浏览,疗效、不良反应、工作量的统计,医疗质量的监控、随访,彩色图文报表、图表的生成与打印以及各类数据的维护与导出,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结果:通过1年时间的使用,登记患者病例资料约2千多例,治疗信息1万余条,该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安全、使用方便。结论:该系统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可快速录入资料,不仅方便患者资料的查询、统计及科室的量化考核、质控,而且便于指导临床诊治、方便科研和教学工作,为进一步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SS 数据库 疼痛科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6S”管理在神经外科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于延玲 邵小莉 王莉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通过6S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科室耗材管理水平、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护理工作人员的素养等,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方法按照6S管理要素(程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步骤的具体实施,对科室耗材管理、环境管理、安全... 目的通过6S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科室耗材管理水平、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护理工作人员的素养等,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方法按照6S管理要素(程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步骤的具体实施,对科室耗材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护理人员素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科室在耗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工作人员素养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6S现场科学管理的实施,科室耗材管理得到优化、护理质量管理更加规范、护理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满意率提高、离职率降低。结论 6S科学管理可以提高神经外科病区管理质量,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6S管理 病区管理 实践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5
作者 姚苗苗 韦喜盈 张玉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加常规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加常规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与ClinicalTrials.gov等数据库,收集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期从建库开始到2022年3月。运用Stata 14.0进行Meat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用在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值比OR(95%CI):3.41(2.30,5.05),P<0.01],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标准化均数差(SMD)=1.20,95%CI(0.96,1.44),P<0.001],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SMD=0.92,95%CI(0.69,1.16),P<0.001]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SMD=1.51,95%CI(0.88,2.14),P<0.001],降低血浆脑钠肽(BNP)[SMD=2.71,95%CI(1.51,3.91),P<0.01]方面优于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或曲美他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合使用可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不增加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META分析
下载PDF
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莉 李雯 +1 位作者 徐锐 龙丽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7-433,共7页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以及Pub Med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的随机试验,对筛选出的文献经质...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以及Pub Med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的随机试验,对筛选出的文献经质量评价纳入后采用Rev Man5.3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计1 1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托咪酯组麻醉诱导时间少于异丙酚组(MD=-0.14,95%CI:-0.24^-0.04,P=0.004);在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中:依托咪酯组肌阵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异丙酚组(P<0.001),注射痛的发生率低于异丙酚组(P<0.001),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间、镇痛效果及停药后至唤醒时间3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时间少于异丙酚,依托咪酯在术中的肌阵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异丙酚组,注射痛的发生率低于异丙酚,呼吸抑制无明显差异。异丙酚的综合效果略优于依托咪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异丙酚 无痛人工流产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右佐匹克隆对比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莉 薛亚南 +1 位作者 徐锐 张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右佐匹克隆对比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ce Library、CNKI、WANGFANG、VIP等),查阅自2005-2016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右佐匹克隆对比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相关文献。并按照纳入... 目的系统评价右佐匹克隆对比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ce Library、CNKI、WANGFANG、VIP等),查阅自2005-2016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右佐匹克隆对比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相关文献。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对所筛选的文献进行方法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2 0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失眠中,右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相比,能提高总有效率[RR=1.07,95%CI(1.02,1.11),P=0.003],降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MD=-0.43,95%CI(-0.75,-0.12),P=0.00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6,95%CI(0.32,0.66);P<0.000 1],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治疗4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MD=-0.05,95%CI(-0.22,0.12),P=0.54]。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阿普唑仑,且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佐匹克隆 阿普唑仑 失眠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莉 牛春燕 +2 位作者 徐锐 姚杨 问亭亭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77-580,共4页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VIP、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2000~2017年,纳入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用Rev...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VIP、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2000~2017年,纳入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29篇随机对照试验,包含患者2657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组的临床症状有效率[RR=1.21,95%CI(1.17,1.26),P<0.000 01]、电镜下观察治愈率[RR=1.53,95%CI(1.32,1.77),P<0.000 01]和电镜下观察有效率[RR=1.23,95%CI(1.14,1.34),P<0.000 01]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8,95%CI(0.47,0.97),P=0.04]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低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并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比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莫沙比利 奥美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莪术醇的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莉 徐锐 +2 位作者 王常伟 张蔚 王丹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6-181,共6页
莪术醇是莪术油的最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抗菌消炎的作用。莪术油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癌症等,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提取自莪术挥发油中的莪术醇日益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研究表明,莪术醇对体外... 莪术醇是莪术油的最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抗菌消炎的作用。莪术油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癌症等,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提取自莪术挥发油中的莪术醇日益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研究表明,莪术醇对体外肿瘤细胞及移植瘤小鼠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癌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RNA的合成、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有关。本文对莪术醇的抗癌作用进行了总结,为其作为潜在抗癌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抗癌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龙丽辉 马罗 +4 位作者 陈小云 董娟妮 韩旭亮 徐利 王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1-75,共5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在治疗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存在MRSA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或(和)... 目的比较和分析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在治疗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存在MRSA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或(和)利奈唑胺治疗的病例资料,比较患者使用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在治疗MRSA感染时,利奈唑胺对肾功能的影响低于万古霉素(P<0.05);万古霉素组的疗程和住院天数分别为(7.04±0.45)d、(10.76±0.53)d,利奈唑胺组疗程和住院天数分别为(5.12±0.47)d、(8.06±0.58)d,两者疗程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利奈唑胺有效率高于万古霉素(P<0.05);利奈唑胺的成本效果比(C/E)低于万古霉素。结论与万古霉素比较,在治疗MRSA感染过程中。利奈唑胺对肾功能的影响小、成本效益更优、疗效及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药物利用指数 成本效果比
下载PDF
右佐匹克隆对比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莉 薛亚南 +2 位作者 徐锐 姚杨 高飞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右佐匹克隆对比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CNKI等),查阅自2005—2014年发表的有关右佐匹克隆对比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相关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 目的系统评价右佐匹克隆对比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CNKI等),查阅自2005—2014年发表的有关右佐匹克隆对比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相关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14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佐匹克隆组总有效率高于佐匹克隆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右佐匹克隆组睡眠障碍评定量表减分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佐匹克隆组,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药物的显效率相当。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佐匹克隆,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佐匹克隆 佐匹克隆 失眠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两种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雷磊 王莉 +2 位作者 魏巍 刘珂炜 贺斌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07-309,共3页
据统计,国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发病率为3%~15.6%,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68%,是影响老年人运动及慢性残疾的首要原因Ⅲ。该病的发病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障碍及遗传... 据统计,国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发病率为3%~15.6%,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68%,是影响老年人运动及慢性残疾的首要原因Ⅲ。该病的发病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障碍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但KOA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清晰。目前有研究认为与力学平衡失调引起的恶性循环有关,因此阻断这一恶性循环,为治疗KOA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神经阻滞疗法 治疗 疗效 恶性循环 发病率 过度使用 代谢障碍
下载PDF
高糖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NLRP3炎症小体与自噬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国敏 李蓉 +4 位作者 闫红林 王莉 蔡天志 周凌霄 邓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6-711,共6页
目的探讨在高糖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与自噬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将人视网膜微血管内... 目的探讨在高糖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与自噬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将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RMEC)随机分为三组高糖组、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高糖组、CY-09+高糖组。高糖组在M199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1葡萄糖溶液处理48 h;3-MA+高糖组和CY-09+高糖组分别先用5 mmol·L^-1的3-MA和10 mmol·L^-1的CY-09处理2 h,然后更换培养基再加入30 mmol·L^-1葡萄糖溶液处理48 h。分别采用MTT、Transwell及Matrigel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情况,比较三组细胞活力、细胞迁移数和管腔形成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三组细胞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NLRP3、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Caspase-1及自噬标志性蛋白LC3-II、LC3-I、Beclin-1的表达并对比;采用Ad-mCherry-GFP-LC3B腺病毒转染细胞观察自噬流的情况。结果高糖组、3-MA+高糖组、CY-09+高糖组HRMEC细胞活力分别为(153.56±1.46)%、(115.33±3.26)%和(116.10±1.66)%,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17.33±7.23)个、(70.00±2.00)个和(71.67±2.52)个,细胞管腔形成数分别为(88.33±2.08)个、(61.33±1.53)个和(62.00±3.00)个。与高糖组相比,3-MA+高糖组及CY-09+高糖组HRMEC的细胞活力、细胞迁移数和管腔形成数均明显减少(均为P<0.001),而3-MA+高糖组与CY-09+高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3-MA+高糖组及CY-09+高糖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Beclin-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和LC3-II/LC3-I比值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细胞内自噬流明显减弱。结论抑制NLRP3炎症小体与自噬均可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且二者在其中可能发挥相互正向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自噬 高糖 视网膜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纳米雄黄对卵巢癌细胞COC1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淑云 高尚风 +4 位作者 吴胜军 张少华 陈蕊 王莉 徐锐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4041-4043,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对卵巢癌细胞COC1的凋亡作用。方法 0.6μmol/L浓度的纳米雄黄作用于COC1细胞,于不同时间收集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Caspase-3的mRNA的表达水平,蛋...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对卵巢癌细胞COC1的凋亡作用。方法 0.6μmol/L浓度的纳米雄黄作用于COC1细胞,于不同时间收集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Caspase-3的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0.6μmol/L浓度的纳米雄黄作用于COC1细胞48h后出现显著的凋亡形态改变;纳米雄黄显著的促进细胞凋亡,并随着纳米雄黄处理COC1细胞时间的延长凋亡率显著性增加(P<0.05);随着纳米雄黄处理间的延长COC1细胞中的Bax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纳米雄黄对COC1细胞有显著的促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降低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雄黄 COC1细胞 BaxlBcl-2 CASPASE-3
下载PDF
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莉 齐梦 +3 位作者 李前进 姚杨 雷晓娟 姚巍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9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为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检索万方、维普、知网等国内中文数据库2005—2018年所有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为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检索万方、维普、知网等国内中文数据库2005—2018年所有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异质性检验及偏倚风险评估。最终纳入15篇研究,共1 5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对比单纯西医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总有效率高[OR=5.23,95%,CI(3.51,7.80),P<0.000 01];复发率低[OR=0.32,95%CI(0.22,0.45),P<0.000 01],治愈时间短[MD=-5.40,95%,CI(-6.41,-4.40),P<0.000 01],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抑制卵巢癌3AO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少华 刘凯歌 +3 位作者 成碧萍 高倩 王莉 杨筱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卵巢癌3AO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2.5、25.0、50.0)ng/mL的重组人TRAIL蛋白与卵巢癌3AO细胞共孵育72 h,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在不同时间段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计算细...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卵巢癌3AO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2.5、25.0、50.0)ng/mL的重组人TRAIL蛋白与卵巢癌3AO细胞共孵育72 h,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在不同时间段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计算细胞的生长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凋亡形态特征,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各浓度组的TRAIL都可以引起3AO细胞形态学改变,对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25 ng/mL和50 ng/mL TRAIL处理的3AO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多,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caspase-3蛋白呈高表达,但两组之间的凋亡率和凋亡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RAIL是通过抑制细胞周期、阻滞DNA合成、活化caspase-3诱导卵巢癌3AO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3AO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CASPASE-3蛋白
原文传递
母婴分离诱导子代抑郁大鼠肠道氨基酸代谢失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玉荣 王瑞忠 +1 位作者 王莉 陈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8-304,共7页
目的:探索母婴分离诱导产后子鼠的抑郁样行为及对小肠氨基酸和氨基酸转运体的影响。方法:采用母婴分离建立子鼠抑郁模型,将SD母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母婴分离组(n=8)。对照组母鼠在产后不进行任何干预。母婴分离组的母鼠在正常分娩... 目的:探索母婴分离诱导产后子鼠的抑郁样行为及对小肠氨基酸和氨基酸转运体的影响。方法:采用母婴分离建立子鼠抑郁模型,将SD母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母婴分离组(n=8)。对照组母鼠在产后不进行任何干预。母婴分离组的母鼠在正常分娩后与子鼠连续分离14 d,每天分离3 h。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子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子鼠小肠中氨基酸的变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子鼠肠道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ASCT2、B0AT1和LAT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母婴分离组子鼠的体重在出生后第21天和28天减轻(t=4.925和5.766,均P<0.01),糖水偏好百分比减小(t=2.709,P<0.05),摄食潜伏期延长(t=-13.431,P<0.01),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延长(t=-3.616,P<0.01)。与对照组比较,母婴分离组子鼠小肠中的天冬氨酸浓度增加(t=-6.672,P<0.01),谷氨酰胺和甘氨酸浓度减小(t=3.107和9.781,均P<0.01),同时ASCT2和B0AT1蛋白表达减少(t=6.734和9.015,均P<0.01),而LAT1蛋白表达增加(t=-8.942,P<0.01)。结论:母婴分离诱导子鼠产生抑郁样行为,同时其小肠氨基酸浓度发生变化,肠道氨基酸转运体表达改变,提示肠道氨基酸功能失调与母婴分离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分离 抑郁 小肠 氨基酸 转运蛋白 SD大鼠
下载PDF
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在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蓉 姚国敏 +5 位作者 闫红林 王莉 蔡天志 袁博博 巨伟 王丽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观察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AGGF1)在糖尿病视网膜组织及高糖条件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以及AGGF1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模型组,... 目的:观察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AGGF1)在糖尿病视网膜组织及高糖条件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以及AGGF1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模型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AGGF1的蛋白表达。将体外培养的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低糖环境培养)和高糖组(培养基中加入25mmol/L D-葡萄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AGGF1的蛋白表达。然后将RF/6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AGGF1处理组,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和Matrigel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结果:AGGF1蛋白在视网膜各层均有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明显表达,AGGF1在DR组视网膜中的表达(0.17±0.05)明显强于对照组(0.07±0.02)(P<0.05)。AGGF1蛋白在高糖组和对照组RF/6A细胞中均有表达,AGGF1在高糖下RF/6A细胞中的表达(0.63±0.10)明显强于对照组(0.40±0.03)(P<0.05)。处理12h,AGGF1组细胞增殖率(114.88%±0.84%)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2.17%)(P<0.05);处理24h,AGGF1组细胞增殖率(157.35%±1.89%)明显高于对照组(142.77%±0.50%)(P<0.05);处理48h,AGGF1组细胞增殖率(185.39%±1.90%)明显高于对照组(160.17%±1.33%)(P<0.05)。处理12h,AGGF1组细胞迁移数(127.00±7.00个)明显多于对照组(90.33±6.66个)(P<0.05)。处理12h,AGGF1组细胞管腔数(33.67±1.15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5.33±3.51个)(P<0.05);AGGF1组细胞分支总长度(8226.33±288.55μm)明显多于对照组(6463.33±938.01μm)(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组织和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表达AGGF1蛋白明显增多,AGGF1可促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提示AGGF1可能参与了DR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糖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植物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莉 李静钰 +1 位作者 徐锐 陈琳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4-618,共5页
植物外泌体是由植物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小囊泡,内含DNA、小RNA(small RNA,s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蛋白质等物质,介导细胞间的通讯。其中miRNA是高效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可进行跨界基因表达调控;sRNA通过胞间连丝在宿主和生物之... 植物外泌体是由植物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小囊泡,内含DNA、小RNA(small RNA,s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蛋白质等物质,介导细胞间的通讯。其中miRNA是高效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可进行跨界基因表达调控;sRNA通过胞间连丝在宿主和生物之间转移并诱导基因沉默。植物外泌体通过所含物质发挥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抗肿瘤等作用,参与病原体侵袭的防御反应。植物外泌体纳米粒大多可食用,可作为递送特定药物的载体,无毒性及副作用,因此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整理了近年植物外泌体研究相关的文献报道进展,对药用植物外泌体的来源和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将来植物外泌体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SRNA MIRNA
下载PDF
AKAP12基因与肿瘤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寒春 徐锐 +2 位作者 孙甫 戎彪学 王莉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9年第6期646-650,共5页
A型激酶锚定蛋白12作为一种支架蛋白,能锚定细胞中的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磷酸酯酶(PDE4D)等关键信号分子形成复合物,并动态调节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复合物。调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肿瘤中表... A型激酶锚定蛋白12作为一种支架蛋白,能锚定细胞中的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磷酸酯酶(PDE4D)等关键信号分子形成复合物,并动态调节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复合物。调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下调,A型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的甲基化水平与肿瘤分期分级相关,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激酶锚定蛋白 肿瘤 AKAP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