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特色化实践教育体系建构研究——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范晨虹 汪顺玉 牛瑾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2年第3期43-53,共11页
实践教育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目标的重要支撑。目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出现了“弱实践”“轻实践”的现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学术化偏向和业务技能... 实践教育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目标的重要支撑。目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出现了“弱实践”“轻实践”的现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学术化偏向和业务技能训练路径隐匿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其他面向。地方高校要想提升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科竞争力,需要在强化实践的基础上探寻学科发展特色,构建特色化的实践教育体系。西安外国语大学瞄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通过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构筑融通国际特色与本土实践的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实践教育体系,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国际传播战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实践教育体系 实践化 国际化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文科”环境下广告学专业的探究与改革实践——以西安外国语大学“广告学概论”课程为例
2
作者 朱茜芸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9期108-111,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当前“新文科”环境下,各个高校对于文科教育建设的改革势在必行。广告学专业建设的改革必须在国际化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实施变革。从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学专业现状为切入点,以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广...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当前“新文科”环境下,各个高校对于文科教育建设的改革势在必行。广告学专业建设的改革必须在国际化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实施变革。从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学专业现状为切入点,以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广告学概论”课程改革实践为例,对概论类课程的改革策略与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总结改革实践中的可行性与存在的缺点,为今后的广告学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一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学 新文科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传播学视阈下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安鼓乐的宣传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俊良 王瑶 +1 位作者 王思颖 梁燕 《决策探索》 2016年第22期70-71,共2页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对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屹立于世界之林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重要遗存。本文将运用文献调查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对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屹立于世界之林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重要遗存。本文将运用文献调查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传播学视阈下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分析探讨西安鼓乐的宣传策略。一、西安鼓乐的现状介绍西安鼓乐,也称长安古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国际传播 宣传策略 媒体 创新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遗产 传播学 沟通学 视阈
下载PDF
一体两翼三融合: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
4
作者 王秀丽 《新闻知识》 2024年第7期75-79,96,共6页
解决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难题,是时代语境下外语类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中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着国际新闻传播运行规则意识不足、专业技能无法与新媒介发展有效互嵌、现有培养模式无法适应中国国际新闻传播行业... 解决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难题,是时代语境下外语类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中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着国际新闻传播运行规则意识不足、专业技能无法与新媒介发展有效互嵌、现有培养模式无法适应中国国际新闻传播行业需求等问题。为应对上述失衡难题,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的“一体两翼三融合”培养模式,不仅能够在探索过程中明确新媒体传播技术由单一的工具属性向主导传播力的升级,以及其正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多重社会语境发生深刻交融的现实境况,也能在培养过程中主动吸纳和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原生动力之一,有效缓解中国西部地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闻传播 人才培养 新媒体技术
下载PDF
浅析传播学视阈下的网络体育新闻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成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2年第11期108-109,113,共3页
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与体育新闻报道联姻下体育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探讨了依据网络环境下的体育新闻受众需求,加强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措施。要重视体育新闻的人性化传播,注重其娱乐性,要努力发展适合的技术平台,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 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与体育新闻报道联姻下体育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探讨了依据网络环境下的体育新闻受众需求,加强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措施。要重视体育新闻的人性化传播,注重其娱乐性,要努力发展适合的技术平台,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网络 体育新闻报道 微博
下载PDF
论微博对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加速作用——以西安“9·15事件”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岩 《今传媒》 2013年第9期57-60,共4页
西安"9·15事件"检验了微博传播的特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信息观察的研究方法,证明了微博对传播负面新闻信息具有加速作用,后进一步一句传播技术、心理学等知识,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负面新闻信息 微博 西安9·15事件 负面偏好 把关人
下载PDF
陕西乡村形象国际传播实践探析
7
作者 王心羽 李颖 陈连龙 《传媒论坛》 2025年第1期61-63,67,共4页
陕西乡村形象国际传播的外在面向具体包含绿色陕西、美丽陕西、文化陕西、数字陕西和陕西精神。陕西乡村形象国际传播内在逻辑在于拓展中国故事的内涵,诠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其未来发展方向在于借力新媒体平台... 陕西乡村形象国际传播的外在面向具体包含绿色陕西、美丽陕西、文化陕西、数字陕西和陕西精神。陕西乡村形象国际传播内在逻辑在于拓展中国故事的内涵,诠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其未来发展方向在于借力新媒体平台,凝聚“Z世代”青年力量;挖掘地缘特色资源,深耕乡村元素内容池;拓展中外乡村共通点,做好地方融通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形象 国际传播 外在面向 内在逻辑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音乐消费观
8
作者 蒋晶 赵润豪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第6期77-78,80,共3页
进入21世纪,传统的音乐美育理念以及音乐文化产品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播全球化和即时化的今天,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也更加深入。高校大学生作为流行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也是许多流行元素和流行审美符号的发祥地,他们对音... 进入21世纪,传统的音乐美育理念以及音乐文化产品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播全球化和即时化的今天,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也更加深入。高校大学生作为流行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也是许多流行元素和流行审美符号的发祥地,他们对音乐价值和思想的认同代表了相当一批受众的审美理念。因此,本文将目标对准大学生,试图通过此次研究,总结出符合大学生实际音乐消费行为的五项流程和大学生音乐消费模型,分析音乐消费观建立的可控性和必要性,为培养正确积极的音乐消费观探索出可行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消费观 音乐思维 音乐能动刺激 音乐跳板
下载PDF
以物为媒:文明互鉴视域下汉唐丝路地域物产的国际传播
9
作者 李颖 郭倩 梁新荷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以物为媒”指的是以地域物产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实践。汉唐时期丝路地域物产的国际传播共有传入、传出、本土化及再循环四个主要传播路径,同时兼有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以及惠及世界、影响深远的传播特点。这段古代... “以物为媒”指的是以地域物产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实践。汉唐时期丝路地域物产的国际传播共有传入、传出、本土化及再循环四个主要传播路径,同时兼有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以及惠及世界、影响深远的传播特点。这段古代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传播实践与交流典范,有助于丰富国际传播兼具人情味和生活感的“物”的新视角,彰显了“物—精神—文明”的全球传播机理,打开了国际传播“以物为媒”“以小见大”和“以文化人”的实践思路,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区域化表达和世界性叙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地域物产 国际传播 文明互鉴 丝绸之路
下载PDF
新闻泛化冲击下新闻教育的坚守与创新——《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可供性探索
10
作者 王凤仙 刘卫卫 《今传媒》 2025年第1期5-9,共5页
在深度媒介化社会,新闻已经泛化为一种“公共信息关系”。数字新闻生态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职业认知,促使新闻从“报道”转变为“交往”,行业竞争从“内容逻辑”转向“平台逻辑”,新闻生产主体从“记者”转变为“新闻人”,... 在深度媒介化社会,新闻已经泛化为一种“公共信息关系”。数字新闻生态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职业认知,促使新闻从“报道”转变为“交往”,行业竞争从“内容逻辑”转向“平台逻辑”,新闻生产主体从“记者”转变为“新闻人”,新闻教育也需要适应数字新闻生态进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此,本文以《新闻学概论》课程为例,探索在新闻泛化与新闻职业再定位背景下,新闻教学实践如何通过可供性创新实现课程的“深度媒介化”,认为新闻教学改革应注重对数字媒体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的提供、数字新闻教学场景的营造、对学习者感知和能动性的刺激、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生成,并提出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应当尝试提升具身感知可供性,延展时空可供性,增强交互可供性,开发情感可供性,避免隐含可供性和虚假可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泛化 新闻教育改革 可供性 新闻社会化 高意识学习
下载PDF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模式比较 被引量:21
11
作者 高晓瑜 孙华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86,97,共6页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媒介融合的大环境需要知识背景多元、能力全面的全媒体人才,作为实用性与专业性要求极强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是学界重要的现实问题。中美两国的新闻传播专业...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媒介融合的大环境需要知识背景多元、能力全面的全媒体人才,作为实用性与专业性要求极强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是学界重要的现实问题。中美两国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等三方面存在显著的理念与实务差异,系统分析中美两国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领域的差异,有益于通过比较和借鉴的途径建构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更为理想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 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中美比较
原文传递
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基于Twitter.com 被引量:36
12
作者 赵战花 来向武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95,共3页
微博客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冲击,具体体现在:微博客使信息发布门槛降低,极大地扩张了信息传播者的数量;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在微博客出现之后实现高度融合;信息内容关联性性大、连续性强,形式多样化;传播速度比起专业传... 微博客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冲击,具体体现在:微博客使信息发布门槛降低,极大地扩张了信息传播者的数量;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在微博客出现之后实现高度融合;信息内容关联性性大、连续性强,形式多样化;传播速度比起专业传媒机构、博客以及其他一些新媒体更为迅速;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相反馈时间大大缩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逐渐被模糊。因此,微博客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来源。尤其是其极具竞争力的传播速度,使得微博客在传播突发新闻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可以预见,微博客正在成为新闻传播中的又一新的媒介。这种新的媒介势必对新闻事业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客 突发事件 新闻信息
下载PDF
变革与坚守: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妮 孙华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2,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业进入新的生态,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发展才能适应新的传媒生态呢?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人类在人机协作过程中工作模式的变化以及新的传媒生态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等,可厘清目前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业进入新的生态,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发展才能适应新的传媒生态呢?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人类在人机协作过程中工作模式的变化以及新的传媒生态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等,可厘清目前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算法 新闻传播教育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实践教学模式探究——美国林登州立大学的路径与经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晓瑜 孙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90,共4页
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介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时代更需要知识结构多元、能力全面的全媒体人才,如何培养符合业界需求的人才成为各新闻院校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美国林登州立大学的新闻实践教学模式为例,梳... 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介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时代更需要知识结构多元、能力全面的全媒体人才,如何培养符合业界需求的人才成为各新闻院校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美国林登州立大学的新闻实践教学模式为例,梳理其新闻实践与新闻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为进一步丰富我国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新闻传播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读懂对外传播的受众——也谈英语新闻报道技巧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苑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2,共3页
对外英语新闻报道是表达中国立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我国对外英语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忽视受众分析,造成自说自话、传播效果欠佳的局面。本文正是从这一问题的对策性思考出发,了解目标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基本期待和阅读习惯等... 对外英语新闻报道是表达中国立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我国对外英语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忽视受众分析,造成自说自话、传播效果欠佳的局面。本文正是从这一问题的对策性思考出发,了解目标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基本期待和阅读习惯等问题,注意报道中的平衡、人文关怀和节奏感,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英语新闻报道 受众观 平衡报道 人文关怀 语句节奏
下载PDF
浅议新媒体时代城市旅游文化的国际传播——以西安欲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为契机谈起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薇 《今传媒》 2013年第4期146-147,共2页
媒体在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旅游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下,新媒体有着独特的传播特性,城市旅游文化传播应该在有效路径下进行。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城市旅游文化 国际传播
下载PDF
自媒体原创视频传播研究——发展传播学的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丽英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8-30,共3页
一、发展传播学参与式传播理论要点 “发展传播”一般被解释为运用现代的和传统的传播技术,以促进和加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过程。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关于发展的新思维,参与式发展传播认为,在发展决策过程中缺乏发展项... 一、发展传播学参与式传播理论要点 “发展传播”一般被解释为运用现代的和传统的传播技术,以促进和加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过程。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关于发展的新思维,参与式发展传播认为,在发展决策过程中缺乏发展项目所针对的人民的介入,是许多发展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它否定了传者导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学范式,将传播看作一个参与者之间共享信息的过程,消解了传者与受者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传播学 自媒体 20世纪70年代 参与式发展 视频 原创 传播理论 传播技术
下载PDF
国际新闻报道的小报化现象——对西安三家都市报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亮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3,共3页
一、研究缘起 按照李普曼的说法,现代社会的人经由大众媒体了解世界。德国社会学家NiklasLuhmann更是在他的《大众媒体的真实》一书中写到,“关于我们的社会、甚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我们所知道的,都是经过大众媒体而得知的。... 一、研究缘起 按照李普曼的说法,现代社会的人经由大众媒体了解世界。德国社会学家NiklasLuhmann更是在他的《大众媒体的真实》一书中写到,“关于我们的社会、甚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我们所知道的,都是经过大众媒体而得知的。”山对于国际新闻事件,人们除了通过大众媒体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获知渠道。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学者甚至认为对于国际新闻的内容选择、呈现方式可以影响一国人民的国际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西安市 都市报 内容分析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国际传播媒体对公民新闻的介入与修正——以CNN iReport栏目为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曾苑 《东南传播》 2011年第8期19-22,共4页
近年来,以网络和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改变着传统国际传播格局。公民记者大量涌现,国际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传统国际传播媒体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新闻带来的挑战,如能将这种参与式体验引入到传统媒体中,将大大增强... 近年来,以网络和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改变着传统国际传播格局。公民记者大量涌现,国际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传统国际传播媒体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新闻带来的挑战,如能将这种参与式体验引入到传统媒体中,将大大增强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传统媒体的专业化为公民新闻把关,降低其不可控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国际传播媒体在新闻采集的过程中容易有"新闻盲点",引入公民记者,将扩大消息源,一定程度上减少"新闻盲点",提高传统媒体的报道能力。本文正是在这种思路下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介入公民新闻,从而将公民新闻带来的挑战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国际新闻媒体 公民新闻 CN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