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业特色的应用型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安工程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徐洁 卢琳琳 +3 位作者 刘毅 王彦龙 付翀 王俊勃 《纺织服装教育》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创新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工程技术人才在创新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西安工程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出发,建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新模式,构... 创新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工程技术人才在创新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西安工程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出发,建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新模式,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达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特色 应用型创新人才
下载PDF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安工程大学为例
2
作者 思芳 王俊勃 +2 位作者 徐洁 王彦龙 姜凤阳 《大学教育》 2022年第12期213-216,共4页
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我国对拥有材料专业背景的制造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需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这种类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该研究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 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我国对拥有材料专业背景的制造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需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这种类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该研究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组成,课程体系对其支撑及设置,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西安工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院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纺织特色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建华 田光明 +5 位作者 张婷 孙元娜 赵强莉 付翀 贺辛亥 王琛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49-151,共3页
在“新工科”理念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指导下,我校高分子教研室提出建设具有纺织行业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念,同时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系统梳理专业课程体系架构。通过这些改革举措,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内涵... 在“新工科”理念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指导下,我校高分子教研室提出建设具有纺织行业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念,同时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系统梳理专业课程体系架构。通过这些改革举措,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个人发展方向,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向好。通过与纺织行业特色结合,使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相关企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特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实验课程 实践课程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导向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洁 王俊勃 +3 位作者 刘毅 王彦龙 卢琳琳 付翀 《纺织服装教育》 2022年第1期94-98,共5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定位,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3模块+5平台+多样化、全流程、立体化、内外结合的考核体系”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现代工程实践素养和实践能...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定位,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3模块+5平台+多样化、全流程、立体化、内外结合的考核体系”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现代工程实践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达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程实践能力
下载PDF
新型组元触点材料及其电弧侵蚀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应 王军 +4 位作者 王俊 张文逸 李智国 张慧敏 李嘉文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83-3093,共11页
电触点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气开关、继电器、接触器以及断路器等各种低压开关器件中,其特性对整体电气系统的开关容量、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传统Ag基触点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熔焊及耐电弧烧蚀性能,但仍然存在接触电... 电触点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气开关、继电器、接触器以及断路器等各种低压开关器件中,其特性对整体电气系统的开关容量、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传统Ag基触点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熔焊及耐电弧烧蚀性能,但仍然存在接触电阻大、界面结合强度低、塑性差等缺陷,其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工作人员在传统Ag基触点材料的研究基础上报道了Ag-SnO_(2)-MeO、Ag-GNPs、Ag-MAX及Ag-RE等新型组元触点材料的研究工作。将从新型Ag基触点材料的发展背景出发,综述其组织与性能以及电弧侵蚀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新型Ag基触点材料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银基触点 组织与性能 电弧侵蚀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形状记忆PCL/CB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致弯曲变形行为
6
作者 田光明 张鑫 +3 位作者 李明财 唐文强 马建华 杨东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了制备具有远程可控变形且性能优越的形状记忆聚合物,采用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制备了PCL/CB复合材料,并用FTIR、DSC、1 H NMR和DMA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热性能以及形状记忆特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交联复合材料薄膜的热转变温度为50℃,... 为了制备具有远程可控变形且性能优越的形状记忆聚合物,采用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制备了PCL/CB复合材料,并用FTIR、DSC、1 H NMR和DMA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热性能以及形状记忆特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交联复合材料薄膜的热转变温度为50℃,且当预拉伸的复合材料薄膜受到100 mW/cm^(2)强度的激光照射时,CB颗粒吸收激光光子而产生光热转换且由于各向异性链松弛和应变能释放,致使上层薄膜在受到激光照射时,结晶熔融发生形状记忆效应而收缩,与此同时下层薄膜仍然处于玻璃态,上层薄膜的收缩力使PCL/CB复合材料薄膜朝着激光照射方向发生弯曲变形。同时,弯曲角度可以通过薄膜预拉伸应变量、激光照射时间以及薄膜厚度3个参数进行调控;当预拉伸应变为300%、薄膜厚度为0.4 mm时,最大弯曲角为164°。这种具备局部可编程行为的PCL/CB复合薄膜可为光响应SMP的变形模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L/CB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 巯基-烯点击化学 激光 结晶熔融 弯曲变形
下载PDF
Ag基电接触材料的制备及其抗电弧侵蚀性能
7
作者 付翀 路杨 +3 位作者 满生博 刘宇昕 李旭 周雄飞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针对Ag基电接触材料抗电弧侵蚀性能差、电寿命短等问题,采用化学镀铜的方法对碳纤维表面改性,然后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Ag基电接触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碳纤维表面和Ag基电接触材料表面的微观形貌;通过电性能模拟开断系统对Ag基电... 针对Ag基电接触材料抗电弧侵蚀性能差、电寿命短等问题,采用化学镀铜的方法对碳纤维表面改性,然后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Ag基电接触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碳纤维表面和Ag基电接触材料表面的微观形貌;通过电性能模拟开断系统对Ag基电接触材料进行电弧侵蚀测试,测量了整体质量损失,表征了电弧侵蚀形貌。结果表明: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能够有效提高与Ag基体的润湿性;相较于未添加碳纤维的AgSnO2电接触材料,碳纤维的加入能有效改善AgSnO2电接触材料抗电弧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基电接触材料 碳纤维 微观形貌 电弧侵蚀
下载PDF
镀镍石墨导电硅橡胶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8
作者 苏晓磊 王鹏辉 贾艳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为了改善常规方法难以兼顾电磁屏蔽橡胶高导电导磁性能和其力学性能,以镀镍石墨(NCG)为填料,偶联剂为改性剂,硅橡胶为基材,采用机械共混的方式制备了系列镀镍石墨导电硅橡胶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测试分析了电磁屏蔽橡胶的硫化特性、力学... 为了改善常规方法难以兼顾电磁屏蔽橡胶高导电导磁性能和其力学性能,以镀镍石墨(NCG)为填料,偶联剂为改性剂,硅橡胶为基材,采用机械共混的方式制备了系列镀镍石墨导电硅橡胶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测试分析了电磁屏蔽橡胶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屏蔽效能,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电磁屏蔽橡胶的微观组织。研究了镀镍石墨(NCG)添加量对导电硅橡胶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屏蔽效能的影响,并对电磁屏蔽橡胶的导电和屏蔽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填料添加量为180份时,填料能够在基体内部形成完整稳定的三维导电网络,使复合材料在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电磁屏蔽橡胶的拉伸强度为3.688MPa,体积电阻率为0.24Ω·cm,其在X波段(8.2~12.4GHz)内的平均屏蔽效能可达到55.2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镍石墨 导电硅橡胶 电磁屏蔽橡胶 屏蔽效能 屏蔽机理
下载PDF
原位合成Al_(2)O_(3)/TiB_(2)颗粒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军 王俊 +4 位作者 王应 张文逸 龙洲 张慧敏 李智国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0-49,共10页
针对传统铝合金无法满足工业和民用中对高强高导铝合金需求的问题,开发一种提升铝合金表面硬度且保证其导电导热性能的新型铝基复合材料。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Al-TiO_(2)-B混合粉末,采用放热弥散结合接触反应技术成功原位合成Al_(2)O... 针对传统铝合金无法满足工业和民用中对高强高导铝合金需求的问题,开发一种提升铝合金表面硬度且保证其导电导热性能的新型铝基复合材料。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Al-TiO_(2)-B混合粉末,采用放热弥散结合接触反应技术成功原位合成Al_(2)O_(3)/TiB_(2)颗粒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探究了原始粉末Al-TiO_(2)-B体系反应生成Al_(2)O_(3)/TiB_(2)颗粒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及反应温度对原位反应的影响,分析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以及表面显微硬度和导电导热性能。XRD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达到1100℃保温200 min后,原始粉末Al-TiO_(2)-B体系中的TiO_(2)和B粉末完全反应,并且在反应过程中B粉抑制了中间产物Al3Ti和AlB2的生成,最终原位生成为Al_(2)O_(3)和TiB_(2)颗粒混杂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观察表明,在铝基体中原位生成了TiB_(2)颗粒(直径小于1μm)和Al_(2)O_(3)颗粒(粒径约为2μm),且铝基复合材料表面组织均匀致密。原位合成Al_(2)O_(3)/TiB_(2)混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为46.1%IACS,热导率约为198.5 W·m-1·K-1,显微硬度较传统A356铝合金的68 HV提升至76 HV,新型原位合成铝基复合材料在保证导电导热性能的前提下提升了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铝基复合材料 Al_(2)O_(3)/TiB_(2) 混杂颗粒增强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体针刺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
10
作者 魏宇博 贺辛亥 +4 位作者 程攀 李彦璋 梁军浩 刘菲 王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9,共6页
预制体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骨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针刺工艺因其简单、快捷、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成为制备预制体的主流技术。为了深入了解有关针刺技术、针刺预制体以及针刺复合材料的研究情况,介绍了针刺技术概况,论... 预制体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骨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针刺工艺因其简单、快捷、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成为制备预制体的主流技术。为了深入了解有关针刺技术、针刺预制体以及针刺复合材料的研究情况,介绍了针刺技术概况,论述了针刺工艺参数、针刺预制体类型以及针刺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建模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基于此分析了针刺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预制体 针刺工艺
原文传递
酚醛树脂基烧蚀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梁军浩 王龙跃 +5 位作者 贺辛亥 郭金磊 张婷 李喜溢 马玉钦 田文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2,17,共7页
酚醛树脂基烧蚀材料作为航天、军工等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烧蚀材料之一,以优异的性能及低成本、制备周期短等优点备受关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满足日益复杂化和严苛化的飞行器热防护需求,国内外均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重点从基体、填... 酚醛树脂基烧蚀材料作为航天、军工等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烧蚀材料之一,以优异的性能及低成本、制备周期短等优点备受关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满足日益复杂化和严苛化的飞行器热防护需求,国内外均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重点从基体、填料、增强纤维3个方面对国内外酚醛树脂基烧蚀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展望了酚醛树脂烧蚀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指出应完善烧蚀材料烧蚀机理,探究不同组分多尺度协同改进及其结构一体化设计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化材料制备工艺和改善材料的循环利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填料 改性 烧蚀性能 酚醛树脂
原文传递
多尺度相增强碳泡沫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林伟 苏秉尧 +4 位作者 赵建伟 王恒 曹越 王斌 贺辛亥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07-9112,9144,共7页
以CNTs改性酚醛树脂为碳源,硼酸镁晶须(Mg_(2)B_(2)O_(5)w)、纳米ZrO_(2)为增强相,空心微球为分散相,制备了微纳米多尺度相协同增强碳泡沫复合材料。研究了微纳米相对碳泡沫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电磁屏蔽和热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CNTs改性酚醛树脂为碳源,硼酸镁晶须(Mg_(2)B_(2)O_(5)w)、纳米ZrO_(2)为增强相,空心微球为分散相,制备了微纳米多尺度相协同增强碳泡沫复合材料。研究了微纳米相对碳泡沫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电磁屏蔽和热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_(2)B_(2)O_(5)w和ZrO_(2)对碳泡沫的性能起到协同增强效果。随着Mg_(2)B_(2)O_(5)w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大后减小,Mg_(2)B_(2)O_(5)w含量为6%(质量分数)的碳泡沫(6%CPF)力学性能最佳,压缩强度为15.4 MPa,比纯碳泡沫提高了111%。其电磁屏蔽性能随Mg_(2)B_(2)O_(5)w含量的增加逐渐提高;9 GHz下,含8%Mg_(2)B_(2)O_(5)w的碳泡沫,电磁屏蔽效能高达51 dB,较改性前提高了62%。6%CPF的耐高温氧化性能最佳,600℃等温氧化20 min,碳泡沫的质量损失由25%降低为15%;与改性前相比,耐高温氧化性能提高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泡沫 多尺度相 协同增强 力学性能 电磁屏蔽
下载PDF
纳米ZrO_(2)改性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伟 侯林伟 +2 位作者 曹越 朱可修 王斌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4-20,38,共8页
为改善传统泡沫炭的性能,以碳纳米管改性树脂为基体,纳米ZrO_(2)粒子为增强相,通过压塑成形-高温热处理制得纳米ZrO_(2)改性泡沫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和网络分析仪研究纳米ZrO_(2)含量对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 为改善传统泡沫炭的性能,以碳纳米管改性树脂为基体,纳米ZrO_(2)粒子为增强相,通过压塑成形-高温热处理制得纳米ZrO_(2)改性泡沫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和网络分析仪研究纳米ZrO_(2)含量对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通过热常数仪研究改性前后泡沫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析其高温传热行为。结果表明:纳米ZrO_(2)粒子质量分数为5%时,泡沫炭复合材料隔热性能最好,800℃下热导率仅为0.213 W·m^(-1)·K^(-1),较改性前降低了38.6%;其压缩强度和比压缩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6 MPa和23.7 MPa·cm^(3)·g^(-1),较改性前分别提高了65.7%和51.5%。此时泡沫炭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在8.2~12.4 GHz下的均值为57 dB,较纯泡沫炭提升了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炭 纳米ZrO_(2) 高温隔热性能 压缩性能 电磁屏蔽效能
下载PDF
碳纳米管/碳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恒 王斌 +2 位作者 张婷 苏秉尧 于瑞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为提高碳泡沫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以硼酚醛树脂为碳源,碳纳米管(CNTs)为增强相,空心微球为闭孔相,利用压塑成型-碳化工艺制备CNTs/碳泡沫复合材料,并在其表面包覆镍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网络矢量仪等,研... 为提高碳泡沫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以硼酚醛树脂为碳源,碳纳米管(CNTs)为增强相,空心微球为闭孔相,利用压塑成型-碳化工艺制备CNTs/碳泡沫复合材料,并在其表面包覆镍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网络矢量仪等,研究了CNTs含量对碳泡沫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压缩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均匀分散在微球相表面;当其质量分数为0.8%时,碳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最优(19 MPa),较改性前提高了850%;CNTs作为纳米增强相,其自身的拔出断裂效应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CNTs的引入,增加了该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其电磁屏蔽性能显著提高。改性后,其电磁屏蔽效能最高可达54 dB,较改性前提高了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泡沫 碳纳米管 硼酚醛树脂 力学性能 电磁屏蔽
下载PDF
改性SiO_(2)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雷 王亮 +3 位作者 董江涛 樊争科 蔡普宁 侯琳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为提高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酸-碱两步法成功制备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并以芳纶纤维毡为骨架支撑体与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复合。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并分析其疏水性能、整体热防护... 为提高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酸-碱两步法成功制备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并以芳纶纤维毡为骨架支撑体与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复合。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并分析其疏水性能、整体热防护性能及阻燃性。结果表明,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属于疏水型材料(接触角为133.89°),其热防护值(TPP)、辐射热传导指数(RHTI 24)和对流热传导指数(CHTI 24)依次为645.46±54.38 kW·s·m^(-2)、12.5 s、9.1 s。阻燃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试样的损毁长度为40 mm,未出现阴燃、续燃、熔融、滴落等现象。参照行业标准,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关键指标达到隔热材料的要求,其在航空航天、化工、建筑、消防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SiO_(2)气凝胶 热防护性能 阻燃性 疏水性
下载PDF
表面工程技术在塑料机械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朋 苏晓磊 单磊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40-145,共6页
针对塑料机械设备的工况和常见的失效形式,综述了关键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及其在提高零部件综合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各种表面强化方法的复合技术是提高塑料机械设备表面质量,延长使用寿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塑料机械 工况 失效形式 表面技术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口”字形碳纤维/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欢欢 刘江南 +3 位作者 梁军浩 王俊勃 贺辛亥 徐雅琪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提高汽车安全系数,以碳纤维、铝板为增强材料,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制备超混杂三维编织“口”字形碳纤维/铝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冲击性能,分析“口”字形编织及铝板对复合材料力学...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提高汽车安全系数,以碳纤维、铝板为增强材料,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制备超混杂三维编织“口”字形碳纤维/铝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冲击性能,分析“口”字形编织及铝板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口”字形编织,解决了纯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韧性差的问题,在减轻质量的同时使得复合材料挠度增大,冲击强度提高16.64%;在编织时加入铝板,复合材料承受弯曲载荷提高26.02%,冲击强度在“口”字形编织的基础上再提高2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口”字形编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生物质炭材料作为金属空气电池阴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利来 李青山 +5 位作者 孙元娜 匡坤斌 李植 王涛 高颖 王俊勃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8-1034,共17页
金属空气电池作为高效的能源转换与存储装置,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然而,阴极反应动力学缓慢及贵金属高昂的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金属空气电池的实用化进程。生物质炭材料因其特殊的电化学性能、环境效益和经济价值,已成为开发高性... 金属空气电池作为高效的能源转换与存储装置,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然而,阴极反应动力学缓慢及贵金属高昂的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金属空气电池的实用化进程。生物质炭材料因其特殊的电化学性能、环境效益和经济价值,已成为开发高性能金属空气电池阴极材料的重要选择。近年来,生物质炭材料在材料制备和微观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炭材料在金属空气电池阴极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反应机理、合成策略和多维结构(一维、二维和三维)的角度深入阐述其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生物质炭材料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篇综述为生物质炭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旨在为开发高效、廉价和稳定的金属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炭材料 金属空气电池 阴极 电催化
原文传递
UHMWPE/CF混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军浩 郭金磊 +3 位作者 刘宝琪 梁欢欢 刘羿 贺辛亥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4期20-23,73,共5页
为获得最佳的混编排列方式,基于三维四向编织结构,以碳纤维(CF)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为增强体,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采用真空导入工艺设计制备了三维编织UHMWPE/CF/E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混编排列方式预制件复合材料的... 为获得最佳的混编排列方式,基于三维四向编织结构,以碳纤维(CF)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为增强体,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采用真空导入工艺设计制备了三维编织UHMWPE/CF/E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混编排列方式预制件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结果发现:韧性UHMWPE纤维的加入改变了非混杂碳纤维三维编织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弯曲破坏模式,破坏模式呈现为塑性破坏特征;基于CF和UHMWPE纤维数量之比为1∶1的情况下,采用逐块排列混编方式的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最佳,较之逐束排列混编方式的复合材料提高2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 CF 混编方式 三维编织 真空导入工艺 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
原文传递
以学生为中心的材料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翀 梁苗苗 +3 位作者 贺辛亥 王俊勃 徐洁 马建华 《纺织服装教育》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针对如何改革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一融合、二强化、三面向”的材料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教育为理念”的材料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 针对如何改革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一融合、二强化、三面向”的材料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教育为理念”的材料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体系可实现材料类大学生应用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新材料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 教学改革 培养体系 多层次多方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